司馬殺司馬(3)堂弟、六弟上場
1.【堂弟齊王司馬冏迎帝復位,大權(quán)獨攬】
301年,司馬冏在殺了司馬倫后,迎接晉惠帝復位,改元永寧。司馬冏擔任大司馬一職,主理朝政。司馬颙、司馬穎二王被封高爵,擁兵自重。

司馬冏沒好好利用其興復皇位之功的大名,獨攬政權(quán)后不可一世,無臣下之禮,儼然自己就是個皇帝,而且沉迷女色,政事荒廢,結(jié)果又給其他有野心爭權(quán)的藩王有了討伐的借口。
2.【六弟長沙王攻滅齊王,掌控朝政】
當時翊軍校尉李含到長安,矯稱受密詔勸河間王除掉當朝的齊王。
302年底,河間王經(jīng)一番利害考量后答應,上表陳述齊王的罪狀,興兵討伐洛陽,聲稱當時駐軍在洛陽的長沙王司馬乂為內(nèi)應。
齊王得知消息,派遣董艾攻襲長沙王。長沙王連同其黨羽百多人,乘車奔襲皇宮,以奉天子的名義攻打齊王。齊王戰(zhàn)敗被殺,其子被囚禁于金墉城。于是,齊王的2000名黨羽都被夷滅了三族,長沙王獨攬大權(quán)。

3.【洛陽之圍,長沙王反擊】
河間王見朝政被長沙王獨攬,心懷不滿,于是多次派人刺殺司馬乂,均沒成功。
303年,河間王令部將張方領(lǐng)兵7萬與成都王的20多萬大軍,一同起兵討伐洛陽。晉惠帝下詔令長沙王為大都督,興兵迎擊。
雙方連續(xù)作戰(zhàn)幾個月,長沙王曾攻破河間王、成都王軍,斬殺數(shù)萬人。終因戰(zhàn)事太久,長沙王軍糧食缺乏,但將士們愿意效死,固守洛陽。張方認為難以取勝,建議班師回長安。

4.【長沙王被烤死】
304年初,在朝廷內(nèi)任職司空的東海王司馬越乘長沙王軍疲憊,勾結(jié)一些禁軍將領(lǐng),夜里捕獲長沙王,將其交給了河間王的部將,結(jié)果長沙王被火烤而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