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CENTAURI 一雙有點意思的“低溫”跑鞋(開箱)
????????我本人對361度還是蠻有好感的。因為在不跑步之前,一直買他家的老爹鞋。從價格到腳感都有著很不錯的體驗。(只不過在把一雙無大底的老爹鞋磨穿以后就對無大底的鞋有點“心理障礙了”。)因此家里361度的鞋還是不少的,從爆沫SE到赤炎3再到y(tǒng)ushan2都不同程度的給了我不錯的體驗。當(dāng)然鞋子也都不是完美的,畢竟這幾雙鞋沒有一雙超過300塊錢的。因此,對于361度當(dāng)家的嚴(yán)肅跑鞋矩陣“國際線”有著不一樣的期待。(yushan2雖然是國際線,但是對我來說太薄了,230斤的我隨便就踩的透透的了。所以現(xiàn)在就當(dāng)徒步鞋穿。)所以當(dāng)spire s2出的時候我就非常期待了??上М?dāng)時由于無腦沖了一波遠(yuǎn)征者4.0,加上對于spire s2的介紹都說適合中后掌跑法,我就沒在雙11購買。后來折扣一直不在線,就沒再考慮了。最近PDD的361度在清庫存,尤其是國際線spire5和centauri這兩款鞋。我就分別嘗試了一下。
????????我先嘗試的廣受好評的spire5,原價很貴,但PDD一套組合拳下來能拉到360左右。有的大手子能更低。我還比較幸運(yùn),到手以后沒有出現(xiàn)偏碼的問題。但,問題就來了。
1、工實在是有點拉,明明是spire5,可以說是旗艦款了。明顯可以看出趕工的感覺。請原諒我沒有拍照留證。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后跟貓舌布都裝反了。哎!
2、第一次體驗什么叫前掌寬似海。我230斤,腳很肥,一直以為買鞋買2E是很正常的操作。正常鞋楦就稍微有點緊。數(shù)據(jù)上腳長和腳寬的比大概是2.45左右(低于2.5是寬腳),算是相對寬的腳型了。但是,在這個正常男款spire 5我還是體驗到了寬似海的感覺。
3、其實前掌寬一點也不是不能忍受,畢竟只是慢跑。但對我來說最難受的還是明顯的坡差感。雖然數(shù)據(jù)坡差只有9mm,但是它使那種明顯的臺階坡差。后跟比前掌高一節(jié),然后中足處是空的。和我的361°三態(tài)跑鞋很像(這雙鞋也是我之前唯一不喜歡的361度跑鞋)。
所以在有這些體驗之后就果斷退了。
????????本來我就已經(jīng)想要放棄嘗試了,但基于我對yushan2的好感,加上這次PDD又給了一個驚喜價(311元),我就又想要嘗試一下CENTAURI這雙鞋了。感謝PDD,在買入的第二天就被背刺了,8月27號這天,361出了張滿200-40的劵。這雙鞋最低價可以打到270+(哭)。鑒于之前spire5的經(jīng)驗,我這次入的是女款。沒錯,43碼US11,就是以防前掌寬似海的出現(xiàn)。和我預(yù)想中的一樣,這次的鞋十分合腳。可能稍微有點小,但是由于斜面還是有一定的彈性,所以還是能感到非常舒服的。當(dāng)然這只是靜態(tài)體現(xiàn),動態(tài)只能等天冷一點我再去試了。畢竟國際線的鞋面是有夠厚的。361國際線的這個楦型真是還是要好好調(diào)一調(diào),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畢竟之前的楦型,我穿44碼還有一點點擠腳(yushan2)。
????????體感上這雙鞋做工還是可以的,最起碼貓舌布沒裝反(笑)。但是兩只鞋克重居然差了8g(左287g右295g,女款-43碼)。只能說361在工藝上任重道遠(yuǎn)啊,畢竟我買的“甘油21”的拼接鞋克重差不到2g。
????????從上往下分別來看這雙鞋,首先是鞋帶。鞋帶的系發(fā)和@東哥真的很嚴(yán)格 的視頻里講的一樣,是從下往上系的,看了下,是國產(chǎn)made in China,應(yīng)該是特別要求過。畢竟我其他的361°的鞋都是從上往下系的。
????????然后是鞋面,包裹性感覺不錯,也有一定的彈性。兩側(cè)的大3的LOGO能很好的提供鞋面強(qiáng)度和包裹。鞋面給我的感覺和brooks的鞋面很像大概也是一體成型(不確定)。但最坑的是前掌看似透氣孔的那些黑孔,都是黑色的縫線營造出的效果。用噴霧測試唯一透氣的地方是鞋頭。因此別看這雙鞋是單層鞋面,感覺適用溫度不會比赤焰3高多少。
????????鞋墊是ortholite材質(zhì),有一定的足弓支持,但僅僅是聊勝于無,如果你有平足、外翻、內(nèi)旋過度的問題還是請看穩(wěn)定支撐類的跑鞋。鞋墊厚度很足,大概有7mm,因此給人足下很厚實的感覺。上腳的感覺和赤焰3有點像(完全體赤焰3+大毛牛)。中底布也是類似的材質(zhì)(也可能是EVA),按壓感覺至少有3-4mm的厚度的感覺.
????????中底材質(zhì)為Engage,大概就是國際線的ETPU超臨界珠粒發(fā)泡的材料。具體參數(shù)未知,但厚度很厚。從外網(wǎng)的評測來看這雙鞋的高度有很多說法,但一致認(rèn)為它的坡差為9mm。同時有些跑著認(rèn)為體感坡差沒有這么大,我也是這么認(rèn)為的。我感覺和赤焰3的6mm有點像(這也是我沒有退,把他留下的很重要的原因)。大底據(jù)說用了2種不同的橡膠,我感覺以我最快7分的配速是體驗不出來它的防滑的。只能體驗一下他的耐磨了。目前我跑了100公里以上的鞋只有2雙(蜈蚣精的悲哀),分別是adistar和遠(yuǎn)征者3。adistar的大底實在是不耐磨,100+km的跑步里程前掌中部已經(jīng)開始磨中底了。遠(yuǎn)征者3我跑了200+km,中足處的DSP齒花已經(jīng)快磨平了。果然超大體重就是廢鞋。
????????這雙鞋的首跑可能會推遲到我這里溫度15°以下再開始。畢竟是一雙“低溫”跑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