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需要偉大的夢想!科學鐵證夢想帶來的危害!【目標的心理學】(活動主題:目標)

哈佛大學給出的研究結(jié)論是:
過于遠大的夢想會降低幸福感
過于遠大的夢想反而會把成功拉的越來越遠
我們應該將目標設置為現(xiàn)在或者最近的將來
因為我們的時代是不斷在革新變化的,所以每過一段時間我們想做的事情也會跟著變化
這樣子遠大的夢想有可能在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后變成了不切實際或者無用的目標.
所以我們擬定目標需要聚焦當前或者最近的將來
牛津大學2019年有一份關于2034年百分之47的職業(yè)會消失的報告,然而按照目前的發(fā)展來說,這個發(fā)展速度應該大大超過了當時的估計,所以只規(guī)劃中僅僅偏向于一個特定職業(yè)的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設定遠大目標的缺點:
1.?剝奪動力,設定遠大目標難以達成,且夢想與現(xiàn)實差距過大,會有挫敗感增加絕望感
2.?容易違背道德倫理,也就是普通的方法難以達成所以想去走捷徑
3.?會增加普通事情失敗的概率,目標越高越容易選擇風險越高的手段,比如拿著一百塊去賭場,目標一百二十塊和一萬塊采取的手段是不一樣的,目標為一萬塊的風險更高,比如賭骰子選擇三個六.而別人只是賭大小.
2013年德國統(tǒng)計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幸福度隨年齡的關系:
二十歲前上升,二十歲后幸福度越來越低,五十五歲是人生最低,然后再升高
經(jīng)濟學人雜志也認為世界各國都有類似的曲線
對此,解釋是年輕時候設立的夢想和當今的落差導致了幸福度的下降
對這類的研究,弗洛里達大學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對人生不報夢想的人幸福度更高,壽命也更長
題外話:設立遠大目標對社會規(guī)則變化小的情況下可能是適用的,或者在規(guī)則不容易變化的領域里面設立遠大目標是有一些效果的.但是絕大部分情況而言照樣會降低幸福感.畢竟遠大夢想之后成功的還是人類群體中的極少數(shù).大多數(shù)人看到的是成功之后得幸存者效應,而不會去關注有遠大目標但是失敗的人們.
很多人對設立遠大的目標的說法都是沒有科學依據(jù)的
在網(wǎng)上有個謬論,當段子看,就是說少數(shù)有遠大目標的人最后都成功了.

但是這個研究是某些人編造出來的!!!
所以不要盲目相信某個段子,要看具體的出處.
設目標的其中一種技巧:
面向自己的目標改為面向他人的目標
相對于自己的事情,面向他人著想的事情會更有動力去做,眾多研究結(jié)果表明,為了他人的親切和感謝去做事能提升自己的動力,并且可以減少壓力,延長壽命.
舉例子:比如想戒煙→不想讓家里人吸二手煙
比如想運動→想要保持健康不讓家里人擔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