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高額版面費!神經科學頂刊編輯全體辭職創(chuàng)辦非營利新刊
學術出版商的巨額利潤已令科研工作者忍無可忍。
撰文?|?Idobon
美國當地時間4月17日上午10點14分,神經科學成像領域的頂級期刊NeuroImage(《神經影像》)主編Stephen Smith在推特上發(fā)布了一份聲明,宣稱NeuroImage及其姊妹刊NeuroImage:Reports的所有編輯因不滿出版商Elsevier(愛思唯爾)收取高額版面費,全體辭職,并將創(chuàng)辦一份新的非營利性的開放獲取期刊Imaging Neuroscience,意在取代NeuroImage在神經成像領域的領頭地位。

Stephen Smith是英國牛津大學臨床神經科學系教授,牛津腦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B)中心的數據分析主管。在發(fā)布這條推特時,Stephen Smith使用的賬戶名是“Imaging Neuroscience EiC”,并自我介紹為Imaging Neuroscience雜志的主編,可見他的“NeuroImage主編”身份已成為過去時。
聲明全文如下:
《Elsevier:?NeuroImage轉型——全體編輯因不滿高額版面費而辭職,并準備創(chuàng)辦一本新的非盈利期刊,名為“Imaging Neuroscience”》
摘要:
NeuroImage?長期以來一直是專注于神經科學成像的領先期刊,在領域內影響因子最高,每年發(fā)表論文數量最多。NeuroImage的編輯團隊試圖說服 Elsevier 降低3450 美元的版面費定價,因為我們認為巨額利潤是不道德的和不可持續(xù)的。但Elsevier不愿減少收取版面費。因此,非常遺憾地,NeuroImage?和?NeuroImage:Reports?的所有編輯(超過40 位學術編輯)已經辭職。我們正在創(chuàng)辦一本新的非營利性開放獲取期刊Imaging Neuroscience,旨在取代?NeuroImage?成為這一領域的領先期刊。
背景
NeuroImage創(chuàng)刊于1992年,每年發(fā)表近千篇學術文章,目前影響因子為7.4。2020年,NeuroImage完全開放獲取。其姊妹刊NeuroImage:Reports創(chuàng)辦于2021年,意在推動發(fā)表零結果(null findings)的實驗研究以及注冊報告等其他文章類型。
版面費
Elsevier將NeuroImage的“文章處理費”(APC,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譯注:國內財務制度稱為“版面費”,以下統稱版面費)定為每篇3450美元。與此相比,估計在同類期刊發(fā)表文章的直接成本通常在 1000 美元左右,甚至更低??茖W家和資助人越來越認為,出版商賺取如此高額的利潤是錯誤的,特別是考慮到出版商并不資助原創(chuàng)科學和文章寫作,也不向審稿人提供酬勞,且僅支付極少量的編輯津貼。因此,作者和審稿人日益拒絕與高利潤期刊合作。
關于版面費的討論
2022年6月,NeuroImage的編輯們正式要求 Elsevier 將文章版面費降至2000美元以下,但Elsevier沒有降價。2023年3月,我們再次寫信表示,如果不減少版面費,我們將全部辭職并創(chuàng)辦一份新期刊。4月,Elsevier回復所有編輯,表示不會減少版面費,因為他們相信市場力量支持目前的版面費定價。
辭職,以及當前稿件的處理
因此,NeuroImage和NeuroImage:Reports兩本期刊的所有編輯(執(zhí)行編輯、助理編輯、資深編輯、主編共計40余位)均已辭職。為避免對當前正在投稿的論文作者產生不利影響,編輯團隊將在接下來的12月內繼續(xù)處理已經投稿的論文,包括繼續(xù)處理此前已經提交的論文和目前等待作者重新提交的論文,我們會做出小修、大修或拒稿的決定——如果Elsevier 同意,且將繼續(xù)出版這兩本期刊的話。但我們將不再處理任何新投的論文,因為我們正在過渡到新期刊的創(chuàng)辦工作。
新的非營利期刊:Imaging Neuroscience
從NeuroImage和NeuroImage:Reports離職的所有編輯正在共同努力創(chuàng)辦一個新的、開放獲取的非營利性期刊。我們與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合作創(chuàng)刊,以盡快準備好接受論文投稿。新刊版面費將盡可能保持低價:我們的目標是低于當前NeuroImage版面費的一半,甚至更低。對低收入或中等收入國家來稿將免收版面費。我們的理想是讓Imaging Neuroscience?取代?NeuroImage?成為我們領域的頂級期刊,專注于人類和其他物種的腦與脊髓成像,以及神經生理學和相關刺激方法。新刊的內容范圍、質量水平和整個編輯團隊將與?NeuroImage?相同(與NeuroImage:Reports的編輯團隊合并)。
我們的遺憾和信念
我們編輯團隊想要明確一點:采取這一行動,我們其實感到非常遺憾。我們熱愛我們的領域,也非常自豪于NeuroImage?代表了我們科學中最優(yōu)秀的部分。多年來,編輯們?yōu)?NeuroImage?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誰也不想看到它消失。我們有一群極其敬業(yè)的編輯,是我們這個領域的領導者——這就組成了一個非常特別且功能強大的團隊。我們希望?NeuroImage繼續(xù)保持頂級期刊的地位,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堅信我們應該在極端高昂的版面費問題上表明立場,這讓我們左右為難。我們認為,從長遠來看,像NeuroImage這樣的期刊無法取得成功,因為研究人員越來越反對過高的出版成本和獲取成本。因此,我們堅信我們采取的行動是正確的。最近在NeuroImage就任過的四位主編對我們的行動給予了完全明確的支持,這讓我們感到放心,他們分別是:Michael Breakspear(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Peter Bandettini(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Paul Fletcher(英國劍橋大學) 和 Karl Friston(英國倫敦大學學院)。
我們對未來的期望
我們不僅致力于將Imaging Neuroscience?打造為領域內的頂級期刊,還將展示非營利出版的發(fā)展方向。盡管我們理解商業(yè)出版需要有利可圖,但我們認為某些出版商賺取極端高額利潤的時代即將結束。我們對新刊感到非常興奮,并期待很快就能收到投給Imaging Neuroscience的論文。
簽名
Stephen Smith (英國牛津大學)
Til Ole Bergmann (德國美因茨大學)
Birte Forstmann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
Alain Dagher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
Shella Keilholz (美國埃默里大學/佐治亞理工大學)
Kristen Kennedy (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
Sonja Kotz (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
Cindy Lustig (美國密歇根大學)
Bruce Pike (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
Marc Tittgemeyer (德國科隆大學)
Mark Woolrich (英國牛津大學)
Thomas Yeo (新加坡國立大學)
Andrew Alexander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Janine Bijsterbosch (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Tjeerd Boonstra (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
Mallar Chakravarty (加拿大魁北克大學)
Chris Chambers (英國卡迪夫大學)
Catie Chang (美國范德堡大學)
Bradley Christian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Sarang Dalal (丹麥奧胡斯大學)
Nai Ding (中國浙江大學)
Audrey Duarte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Audrey Fan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Alexandre Gramfort (法國巴黎-薩克雷大學)
Gesa Hartwigsen (德國萊比錫大學,馬克斯普朗克人類認知和大腦科學研究所)
Mbemba Jabbi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Ulrike Kr?mer (德國呂貝克大學)
Martin Lindquist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yī)學院)
Jean-Francois Mangin (法國NeuroSpin研究所)
Kevin Murphy (英國卡迪夫大學)
Jonathan Polimeni (美國哈佛大學)
Emma Robinson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
Monica Rosenberg (美國芝加哥大學)
Sepideh Sadaghiani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Mohamed Seghier (阿聯酋哈里發(fā)大學)
Yen-Yu Ian Shih (美國北卡來羅納大學教堂山分校)
Axel Thielscher (丹麥技術大學)
Lucina Uddin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Dimitri Van De Ville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瑞士日內瓦大學)
Wim Vanduffel (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
Chao-Gan Yan (中國科學院)
Anastasia Yendiki (美國哈佛大學)
聲明發(fā)出后,許多相關領域的科學工作者紛紛喝彩,驚嘆于辭職編輯們的勇氣,向他們表達支持和敬佩,并呼吁同行們投稿給未來的新刊。有研究者還貼出自己過去拒絕為Nature出版集團免費審稿的郵件——和大家一樣——誰也沒有想到這一天會真的到來。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Elsevier的官方推特沒有對這一聲明做出任何回應,NeuroImage的官方網站也沒有內容改動的跡象?!斗禈恪肪庉嫴肯駿lsevier發(fā)送郵件,詢問他們對這件事的態(tài)度以及對NeuroImage及其姊妹刊的未來打算,但截至發(fā)稿,Elsevier仍沒有給出相應的答復。
本文受科普中國·星空計劃項目扶持
出品:中國科協科普部
監(jiān)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