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詩傳箋(自校)·衛(wèi)風·竹竿
聲明:純屬個人愛好,非專業(yè),如有錯漏概不負責,本子是網(wǎng)上隨便搜來讀的。?
國風·衛(wèi)風·竹竿
籊籊竹竿,以釣于淇;豈不爾思,遠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儺。
淇水滺滺,檜楫松舟;駕言出游,以寫我憂。

【序】《竹竿》,衛(wèi)女思歸也。適異國而不見答,思而能以禮者也。
按:或曰,嫁衛(wèi)之女,有事思歸,游淇水泉源歌之以達其意也。竹竿者喻其遠嫁也。泉源者淇水之所出之本也,父母家邦者人之泉源也。
01
籊籊[tì]竹竿,以釣于淇;
【傳】興也。籊籊,長而殺也。釣以得魚,如婦人待禮以成為室家。
豈不爾思?遠莫致之。
【箋】我豈不思與君子為室家乎?君子疏遠己,己無由致此道。
02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傳】泉源,小水之貌。淇水,大水也。
【箋】小水有流入大水之道,猶婦人有嫁于君子之禮。今水相與為左右而已,亦以喻己不見答。
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
【箋】行,道也。女子有道當嫁耳,不以不答而違婦禮。
03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cuō],佩玉之儺[nuó]。
【傳】瑳,巧笑貌。儺,行有節(jié)度。
【箋】己雖不見答,猶不惡君子,美其容貌與禮儀也。
04
淇水滺滺[yōu],檜[guì]楫松舟;
【傳】滺滺,流貌。檜,柏葉松身。楫,所以櫂[zhào]舟也。舟楫相配,得水而行。男女相配,得禮而備。
【箋】此傷己今不得夫婦之禮。
駕言出游,以寫(同瀉)我憂。
【傳】出游思鄉(xiāng)衛(wèi)之道。
【箋】適異國而不見答,其除此憂,維有歸耳。
《竹竿》四章,章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