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奉勸啥也不懂GMAT考試的真的別去考了
眾所周知現(xiàn)在GMAC要改革了,很多寶子都想趕著在6月份前出分,lora想說的是真的不必操之過急。首先要對GMAT有個全方位的了解,然后評估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備考時間安排,再決定是否報班。
GMAT考一次多少錢?
直接看圖:

注意以上數(shù)字都是美刀哦,所以那些想著把一戰(zhàn)當做試水的小伙伴,在下是真的敬佩哈哈哈。
報班還是自學?
對于這個問題lora真的親身感悟,當初一戰(zhàn)就是自認為學習能力很強選擇自學(畢竟雅思自學7.5),備考大約3個月左右時間,出分580,一整個給我自己無語住了,怪不得考試的時候覺得題目那么簡單,結果就是壓根連高分題庫的邊兒都沒摸到。好在自己也從一戰(zhàn)得到了很多經驗,也發(fā)現(xiàn)了自身備考的一些缺陷。
二戰(zhàn)就老老實實報班了因為當時趕著出分,趕著遞交申請所以選擇了1v1,一個月時間出分730,這也是恰巧碰到數(shù)學機經,一整個庫頭硬剛。所以衡量自己面對Gmat是否自學,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1. GMAT難點在哪?
GMAT是研究生管理科學入學考試,成績一般用于申請商學院的研究生: MBA,?會計碩士,金融碩士,人力資源管理碩士等等,部分MFE項目也接受GMAT成績。
GMAT 考試不同于普通的雅思托?;蚱渌Z言類考試。GMAT看似考英語實則英語只是語言,而非考核重心。所以在備考過程中,應該更注重它考核的分析思維、邏輯思維、閱讀理解、分析和表達能力。不要對英語的成語,俚語或者語法方面花費精力。
可以這么說,GMAT無論是數(shù)學,還是CR和RC,備考的小伙伴都能感受到其難度其實重點在于理解含義,也就是核心的商科思維。不會思維上攻破GMAT的人,就算把所有題目以中文的形式展現(xiàn)給你,你都不會做,說白了它就是一個對思維理解要求極高的考試。
所以對你想自學,首先你得確定你的“天賦”:思維能力是否優(yōu)秀?如果有人跟你說你只靠刷題和背單詞就能700+,lora在這明確告訴你,不可能!刷題和背單詞對于GMAT是基本能力,而且GMAT的高頻詞就那些。搞定gmat就看你能不能搞定sc海量的語法知識點,腦子夠不夠轉cr邏輯的彎彎,以及3行一句話的rc長難句,和壓根沒見過的數(shù)學專有名詞。

其次,GMAT是自適應考試,機考,考試時根據(jù)算分規(guī)則更換題庫,這就是為什么有些人覺得考試很簡單只考580分的原因。如果目標是700+,那就需要一路打怪升級,保證底分題庫的正確率,才有機會拿到進入高分題庫的門票。
2. 自學為什么不能戰(zhàn)勝報班?
GMAT對于中國考生絕對是不容易的,而且想要高分還需要一定的運氣,有多少人是在670-690一直上不了700的。當然有很多大佬短時間一次出分,但絕不是靠著英語四級多少分,而是有著異常強大英語能力以及學習能力。我們之前差距就想你當時高考和高考狀元的差距差不多。所謂第一名,要不是“學神”就是“學怪”。然而短期出分還需要你用于足夠的學習時間,至少是要大于睡眠的學習時間。如果寶子像我當時急于遞交申請,那還是別當賭徒,花點錢報個班高效出分它不香嗎?吃苦可以但真的沒必要。
更別說自制力差的了,有的寶子提前一年備考gmat,結果一戰(zhàn)也只能考600分的大有人在??纪赀€很emo自己明明單詞背了、og刷了、模考做了,為什么也才這么點分?我也是后面才知道報班得到的東西往往不是知識點這么簡單,更重要的做題思路、解題技巧和考官思維。所以如果刷題有用的話還要這些老師干嘛呢...

其實最后入學你會發(fā)現(xiàn),身邊問gmat是自學還是報班,10個里面7個報,別問為什么,我身邊同學高分反正都不是出自自學。但是自學760那確實是真正的天才。
3. 如何選擇良師
這個問題會比較敏感,雖然lora的老師很不錯但是這邊也不做過多的推薦,選擇的前提一定是針對自己的問題,比如你是數(shù)學不好還是verbal不行,又或者只是sc拖后腿。如果是小白同學的話可以考慮那種0基礎進階課,符合自己的情況,能幫助自己出分的才是正確的選擇。
我個人是sc很弱,一戰(zhàn)verbal只有30分hhh,所以1v1的時候針對sc又從0-1做了全面的學習。老師也非常專業(yè)和負責,每天都會給我進行答疑,而且我學習到了很多解題技巧,也讓我知道了sc重要的不是刷題而是學,通過不斷學習知識點,慢慢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反正我只記得前一周我基本上都在補知識點,如果是自學的小伙伴前期一定要去看曼哈頓語法。別問為什么,看完后再來感謝我。

當然前期對sc知識點有了總體的框架后,也要配合題目進行鞏固和查漏補缺,當時老師會讓我整理錯題本一題一題的進行答疑,所以到后面我發(fā)現(xiàn)句子改錯進步真的有了個質的飛越。比如‘“比較”這個知識點,真的難!但只要理清根本的東西,大道至簡,也沒有什么難點了。

我當時的難點在第三層:“than”(ps:直接用上課筆記來展現(xiàn))
“than”后省略問題:原則無歧義
核心:找準比較對象。只要找準比較對象,題目自然就簡單了
那什么是比較對象?指動作發(fā)出的主體
A:主謂相同可省略
B:特性可省略
C:比較名稱,動詞可省略;比較動詞,動詞一般不可省略(除非該動作表自身屬性:脂肪、財富等)

寫到最后再叭叭幾句,GMAT考試雖然只是我們去到自己喜歡學校的一個拋門磚,但是貴在我們進行學習的一個經歷,我們學習得到的肯定不止那些記在書本上的各種知識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