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緩前行的紳士:A22丘吉爾步兵坦克

1916年9月份,在索姆河戰(zhàn)役中,英國首次生產(chǎn)使用了斯文頓中校提出的坦克。實際上,那時這種新式武器還是不大受人們的待見,當時英國遠征軍司令黑格爵士是在戰(zhàn)場陷入僵局時抱著死馬當活馬醫(yī)的心情使用了坦克。在英國人派出的48輛坦克中,17輛運到法國壞了,剩余相當部分都半路出了故障,只有10余輛到達了戰(zhàn)場,然而這些坦克給德軍帶來了極大的恐慌,德軍頭一次見到這種機槍都打不穿的怪物,軍心大亂,其中有一輛坦克奪取了一個村莊,甚至還有一輛坦克俘獲了300名德軍。它們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wù),而坦克就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英國作為坦克的發(fā)明國,卻在坦克發(fā)展的道路上誤入歧途。英國人根據(jù)用途把坦克分為兩種,一種被叫做步兵坦克,一種則被叫做巡洋坦克,這樣的分類很不幸地導(dǎo)致了英國人在設(shè)計坦克時往往在火力、防護、機動三個方面顧此失彼。步兵坦克顧名思義,也就是支援步兵作戰(zhàn)的坦克,主要特點是裝甲厚重,火力一般,速度只要求可以協(xié)同步兵行進。而丘吉爾系列步兵坦克則是英國歷史上最后一種步兵坦克。
為了取代瑪?shù)贍栠_2以及瓦倫丁步兵坦克,英國人設(shè)計了A20步兵坦克,這種坦克被要求能夠在有彈坑的地面上行駛,火力足以摧毀步兵前進的障礙,如鐵絲網(wǎng),還有一些敵人的其他小型防御工事,光是從這些保守落后的要求就可以看出,固執(zhí)、死板的英國人?仍然不肯承認坦克是能夠獨挑大梁成為主力的兵種,依然把坦克當作協(xié)助步兵突破防線的支援力量看待?。出于這樣的落后于時代的定位,英國人得出了一個比較節(jié)約英鎊和技術(shù)要求的結(jié)論:A20并不需要高機動性和大口徑反坦克炮,只需要足夠結(jié)實的裝甲和用于摧毀小型土木工事的火炮就夠了,至于機動性則以人類的速度24km/h為標準進行設(shè)計。這種坦克的細節(jié)設(shè)計和建造交給了哈蘭德&沃爾夫公司。A20坦克裝備了40mm的2磅炮,在研制期間,英國人又重新考慮了A20的火力問題,決定在車體再裝一門法制的75mm火炮或者57mm6磅炮來加強作戰(zhàn)能力,最終哈蘭德&沃爾夫公司選擇了新研制的QF 3英寸榴彈炮。A20坦克正裝甲為60mm,足以防御戰(zhàn)爭初期德國戰(zhàn)爭初期大量裝備的37mm敲門磚。1940年6月共完成了4輛原型車。但是,A20坦克的設(shè)計并不足以應(yīng)對戰(zhàn)局的變化,隨著在法國的失敗,敦刻爾克大撤退,英國人立刻意識到為塹壕戰(zhàn)而設(shè)計的A20已經(jīng)徹底落伍了,于是便果斷拋棄了這種坦克。為了頂替A20的空缺,7月份沃爾斯豪斯公司接受了研制新型A22步兵坦克的合同,這便是著名的丘吉爾步兵坦克。由于英國急需一款新式坦克,英國軍方要求這種坦克必須在一年內(nèi)投入生產(chǎn)。1941年6月,14輛A22量產(chǎn)型交付英軍,便開始大批量生產(chǎn),A22步兵坦克被命名為丘吉爾步兵坦克,戰(zhàn)爭期間共生產(chǎn)了5640輛,是英國戰(zhàn)時生產(chǎn)量最大的坦克。
丘吉爾步兵坦克MK.1車體正裝甲為102mm,側(cè)面為89mm,車體防護與兩年后問世的虎式坦克不相上下,防護能力相當可觀,炮塔正裝甲稍弱,但也有89mm,炮塔的側(cè)后裝甲都為76mm。在1000m距離上,只要丘吉爾MK.1稍微擺出一定的入射角度,1942年服役的四號F2型的75mmL/43反坦克炮使用風帽被帽穿甲彈甚至都無法穿透丘吉爾MK.1的正裝甲。
丘吉爾MK.1的火力較為堪憂,主炮是一門QF-2磅40mm反坦克炮,車體上還裝備了一門QF-3英寸榴彈炮。2磅炮使用風帽被帽穿甲彈在500m處的穿深僅為65mm,火力嚴重不足,而車體炮則是支援步兵用的榴彈炮,發(fā)射破甲彈穿深為75mm,然而車體炮的設(shè)計已經(jīng)被實戰(zhàn)證明是十分錯誤的,根本適應(yīng)不了戰(zhàn)場實際情況,占用空間且效果不大,真正上了戰(zhàn)場根本不如一挺防止步兵近身的機槍來的實用。不過裝甲方面彌補了火力劣勢,使得丘吉爾MK.1不至于成為一輛失敗品。
在機動性方面,丘吉爾MK.1的發(fā)動機可以達到350馬力。當然這對于驅(qū)動它39噸車體的任務(wù)來說,還是顯得有些不敷使用,它的最高時速僅為25km/h,不過這已經(jīng)達到了英國人要求的“可以協(xié)同步兵前進”。丘吉爾系列坦克的懸掛顯得很有特點,使用了11對小負重輪,其中若是被打壞一個兩個并不會影響坦克的行動能力,同時小負重輪造價低廉,量產(chǎn)方便。當然小負重輪的劣勢也是較大的,首先負重輪較小較多導(dǎo)致速度較慢,機動性不佳,另一方面,小負重輪會使得成員舒適性大打折扣,坐在里面的感覺就像在坐一輛沒有減震系統(tǒng)的汽車,搖晃比較嚴重。(大吉嶺:不要問我為什么紅茶沒有灑,這里是二次元?。┧?,總而言之,機動性是丘吉爾坦克的一個很大的短板,不過畢竟有了防護,所以機動性缺點體現(xiàn)的就不至于太明顯,只能說是較為中庸吧。(概括起來就是,丘吉爾坦克的臉面基本上就是裝甲撐起來的。。)

丘吉爾MK.2取消了那門QF-3英寸榴彈炮,取而代之的是一挺用來對付步兵7.92mm機槍。丘吉爾MK.3于1942年5月服役,MK.3對炮塔進行了改進,采用了焊接炮塔,使用了57mm6磅炮,使得火力得到了很大提升。6磅炮的APCBC(風帽被帽穿甲彈)在500m距離上的穿深達到了96mm,雖然擊穿虎式還是比較困難,但是6磅炮的APDS(脫殼穿甲彈)在500m距離上穿深卻達到了150mm,所以一般來說十字軍之類裝備6磅炮的輕中型坦克都是先隱藏好自己,趁虎式坦克靠近到300m-400m時一發(fā)入魂,顯然傻丘龐大的車體并無法做到這一點,但是依靠APDS正面剛防護在虎式以下的德國坦克還是可以做到的?。不過APDS不靠譜的后效使其常常出現(xiàn)一些魔法的情況,比如說明明6磅炮有正面擊毀虎式的記錄,而在1944年卡昂戰(zhàn)役中,有一輛四號H型遭到了6磅炮的側(cè)面伏擊,不幸被擊穿了,然后。。。人與車居然都安然無恙!不過,就算如此,6磅炮也是一門威力不容小覷的火炮,是能夠社?;⑹降拇嬖?,后來,許多丘吉爾MK1、MK2也改裝了6磅炮。丘吉爾MK.4將MK.3的焊接炮塔改為鑄造炮塔。丘吉爾MK.5為火力支援型,裝備20倍徑94mm榴彈炮。MK.6裝備了美制的M3型40倍徑火炮,與M4謝爾曼相同,但是這樣改進看似火炮口徑增大,實際上穿深和反坦克能力并不如6磅炮。1943年,丘吉爾坦克系列中最經(jīng)典的版本,同時也是大吉嶺sama的座車丘吉爾MK.7被提供給英國陸軍使用。MK.7的車體正裝甲由102mm改為了152mm,炮塔正面也達到了152mm,對于德國人來說MK.7是極度煩人的存在,由于MK.7裝備的不是6磅神針而是穿深低的M3型75mm火炮,可能這種火炮近距離可以擊穿四號H型的80mm正裝甲,不過對于虎式來說無法造成威脅。然而虎式的穿甲彈甚至是鎢芯穿甲彈對于擊穿丘吉爾MK.7的正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難,可見MK.7的防護能力之強。MK.8是重裝甲的火力支援型,同樣裝備與MK.5相同的火炮。
丘吉爾坦克作為最后一款步兵坦克,在綜合作戰(zhàn)性能上并無法與蘇德的主戰(zhàn)坦克相比,英國人神奇的坦克分類方法導(dǎo)致了這一點,隨著防護、機動、火力全面壓倒丘吉爾系列的百夫長系列登上歷史舞臺,丘吉爾坦克也就漸漸銷聲匿跡的,而戰(zhàn)后英國也總算走到了發(fā)展MBT的光明大道,當然,因為牛牛慣有的固執(zhí),他們在數(shù)十年后又一次走歪了,不過,那都是后來的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