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五行拳(一改)
自序:
一問一答,聊聊五行拳。
昨天我跟練習五行拳的w小瑞兄串還了一下想法,今天我們兩個一起整理了一個《聊聊五行拳》。
小瑞兄喜歡打五行拳,我是喜歡看別人打拳,自己會的不多。
去年我也打五行拳,總覺得差點意思,
今天看到小瑞留言說,“我大概給你列幾點吧…”
小瑞原話用引號,我的注、評放后面。
正文:
一,
提問!“整勁是什么來的?”
小瑞兄答:
“1是:做到六合,(練習成為習慣)習慣成為自然,就是(得到)整勁(的感覺)。
2是:丹田運動,軀干,根節(jié),中節(jié),稍節(jié),節(jié)節(jié)貫穿(腰——命門丹田對應)。
3是:力從地起,蹬地發(fā)力,由跨傳導,上身放松,帶動手臂?!?/p>
注:
六合:心與意合,意與力合,力與神合。
三節(jié):根節(jié)、中節(jié)、稍節(jié);舉例,對手臂來說,根節(jié)就是大臂(虎),中節(jié)是
小臂(龍),稍節(jié)是手。
總結(jié)(一),“整勁兒”是一種鍛煉而來的觸覺。
二,
問!三體式就一個站法嗎?
小瑞兄:“各家有各家練法。”
“有人說,要塌腕,勁達稍節(jié)(對);
有人說,手要送,勁在中節(jié)(對);
有人說,膝要內(nèi)扣(對)。
有人說,站好(的)時候跨以下穩(wěn)住不動,胯以上自然擰轉(zhuǎn)(值得商榷)。
還有說,命門后頂?shù)鹊葐栴},不一而足。”
評:
小瑞兄的意思是,當時看頭勢,需要什么勁兒就打什么勁兒。
問!起式,都是鷹捉嗎?
答,(手法是鷹捉)“三體式的起式(勁路)有的是合出去的,有的是擰出去的,有的是鉆出去的。”
注:
三體式站樁,是出自山西武術(shù)的“坐銀剪步”,李洛能(李老農(nóng),字飛羽)傳下的。
李洛能師承山西戴二閭先師。
評:
李存義是看不上站樁的,我認為他老人家的意思,練拳的如果“靈”那就用不著站樁。
但是后來,別的師傅為了幫助徒弟們練基本功,大家都拿起了功架。
私以為“這不自然”,自然的拳術(shù)要多觀察動物。
三,
問!劈拳的練法與打法一樣嗎!
小瑞兄答:
“練法上,是往前劈還是往下劈,勁到稍節(jié)還是到中節(jié)。
是打順了,舒服了,
還是規(guī)矩的找勁?!?/p>
問,那么,打法呢?
小瑞兄答:“打法上(不同于練) 是架住了劈還是掛開了劈,或者是鉆開了、撥開了劈。”
前云,尚氏曰:上拳擰撥,中拳擰裹,步走曲進,風采勁路不同也。
小瑞兄說:“尚氏曰,上拳擰撥,中拳擰裹,步走曲進,風采勁路不同也。
裹,是在跟自己較勁,也跟別人較勁;撥,純粹是勁(用)到別人身上了。
另外,裹還有身法在里面,撥的話估計得靠步法了?!?/p>
我說,退步的時候摟撥很方便。
四,
問,五行拳對身體真的有益嗎?
小瑞兄:“五行拳對應五臟,對五臟的養(yǎng)護鍛煉的效果,直觀的感受是劈拳打順了,同時勁也打?qū)α?,呼吸順暢,身體上下通透。
拳打?qū)α耍那橐卜潘墒鏁??!?/p>
評:
勁兒用對了,關(guān)節(jié)會嘎巴嘎巴響。小肚子向上是周身通泰的。
注:
金-->水-->木-->火-->土-->金
肺金-->腎水-->肝木-->心火-->脾土-->肺金
劈拳-->鉆拳-->崩拳-->炮拳-->橫拳-->劈拳
專欄封面:中醫(yī)五行相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