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需要學小古文嗎?
也許大家會覺得:文言文到初中也會學,小學生何必學這個東西?
這篇推文就來說說:學小古文的好處。
一、新教材,小古文比例提升了
我上小學時,課本里沒有小古文。
但是隨著全國統(tǒng)一用部編本教材,咱們發(fā)現(xiàn):
不論是古詩詞,還是小古文,比例都大大提升了。
增加了多少呢?
之前的老人教版,古詩詞76首,小古文4篇,一共是80篇。
而這個部編本,小學一到六年級,古詩文一共有129篇。
我畫了一張圖。

二、古文,最有把握拿滿分
古文的難,和現(xiàn)代文的難,不是同一種難。
現(xiàn)代文的難,其實難在對文學的感受力。
而對文學的感受力,主要取決于天賦,以及人生閱歷。
因此,我們?nèi)プx現(xiàn)代大家的名篇,會覺得難懂、費解。
比如我小時候,看魯迅,會覺得晦澀;看朱自清文章,會覺得太平淡而繁復。
但古文不是這樣。
古文的難,是字面的難。
從理解的角度來說,古文還是好理解的。
《岳陽樓記》這樣的名篇,大家都知道,它的中心句是“先天下之憂而憂”。
《陋室銘》這樣的短篇,每個學生都能記住,這篇的主旨是“高潔傲岸的品格,安貧樂道的情操”。
從考試的角度來說,文言文,最難的就是翻譯。能做到逐字逐句去翻譯,那就可以拿滿分。
有人說,語文考試是“玄學”。理科有規(guī)律可循,語文好像咋抓都抓不住。
而我要說,其實古文是最好抓的部分。
比現(xiàn)代文閱讀好抓,比作文好抓,甚至比詩歌鑒賞也好抓。
三、收獲不只是古文
古文,本質(zhì)上是一個工具。
把文言文拿下,帶來的好處,不只是中高考那十幾分。
還有很多附加的好處:
1.讀更多的國學經(jīng)典

中華文化,從孔子到現(xiàn)在,兩千五百多年。這么長時間里,中國文化主要的載體就是文言文。
掌握了這個工具,讀其他的古書,都會很容易。
當孩子可以無障礙閱讀古代經(jīng)典的時候,還怕他不會寫作文?還怕他找不到好的作文素材?
2.對學歷史很有幫助
舉個例子。2022年全國乙卷的歷史試卷:
12道選擇題里面,4道出現(xiàn)了文言材料;3道大題里,有2道出現(xiàn)了文言材料。
總體算起來,高考歷史100分,跟文言有關的題,占了43分。
3.對語文本身的幫助
咱們現(xiàn)代漢語,最重要的六大作家,就是“魯郭茅巴老曹”。
咱們就說魯迅先生和巴金先生。
魯迅先生的文言文寫得相當棒,我們現(xiàn)在所熟悉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其實就出自魯迅早年的《摩羅詩力說》。

茍奴隸立其前,必衷悲而疾視,衷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視所以怒其不爭……
“俯首甘為孺子?!薄ⅰ拔乙晕已]軒轅”這樣的名句,沒有深厚的文言功底,更是寫不出的。
巴金先生也是如此。巴金先生晚年說:
但是我仍然得感謝我那兩位強迫我硬背《古文觀止》的私塾老師。這兩百多篇“古文”可以說是我真正的啟蒙先生。我后來寫了二十本散文,跟這個“啟蒙先生”很有關系。
您看,現(xiàn)代文大師都收到古文的滋養(yǎng),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古文?
四、這門課有什么不同?
市面上已經(jīng)有了其他小古文教材,為什么我要另外設計一門小古文課呢?
這門課有這么幾個特點:
1.緊貼部編本教材
我把部編教材里,幾乎所有的小古文篇目,全都收到了課里面。
比方說三年級的《司馬光》,還有五年級的《自相矛盾》。
還有《狐假虎威》《紀昌學射》《扁鵲治病》這些故事,課本里面是白話文,但是我找到它的文言文版本,把它收了進來。
2.涵蓋了初中的知識點
加入初中必學的150個文言實詞、18個文言虛詞。
也包括了初高中必學的語法現(xiàn)象。
對于重點字詞,我會詳細講解這個字的字源、字形、字音、字義。


3.知識點更豐富
《大禹治水》的故事,其他小古文教材選的文章,主要講了:鯀是怎么堵的,大禹是怎么疏導的。
但是我在講的時候,會選擇一些更好玩的段落。
比如,我講了大禹治水期間,他妻子給他生孩子的一段故事。
話說大禹治水期間,要搬運石頭干工程。為了方便,他會化身為一頭熊。
為了不讓妻子知道,他就準備了一面鼓。
他對妻子說:我干活的時候你別靠近,等我敲鼓,你再送飯來。
但是大禹為了治水,把身體搞壞了,已經(jīng)成了跛子。不小心踢到石頭,石頭打到鼓面上,震天價響。
大禹的妻子來送飯,正趕上大禹變身為熊。妻子就嚇壞了,扭頭就跑。
不知道為什么,變身成一塊石頭。
大禹追過來,看到懷孕的妻子變成石頭,大喊一聲:還我兒子來!
因為妻子正懷著身孕。
于是石頭裂開,出來一個嬰兒。這就是大禹的兒子,啟。
4.選編的文段,也有我自己的一份熱愛
很多小古文選本,會選取“鑿壁偷光”和“囊螢映雪”這樣的故事,鼓勵小朋友勤奮學習。
但是相比于“勤學”和“苦學”,我更關注的是“好學”。
我選了大詩人陸游晚年的一篇文章,在這篇文章里里,陸游回憶自己少年時代看到陶淵明的詩,一讀就入迷,飯都顧不上吃。
我還選了張岱的一篇文章,里面寫:
讀書是天底下最快樂的事情。其他娛樂,不論是出門游玩還是喝酒下棋,總要找個伙伴。
但是唯獨讀書這件事,只需要你自己靜下來。在一件小屋子里,碰上一本書,你就可以縱覽千古,也可以沉浸一整天。
這門課有啥用?
最低限度,可以幫大家搞定高年級的小古文。
其次,可以幫大家搞定文言文的小初銜接。
如果,小朋友能夠因此愛上中國文化,那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