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業(yè)醫(yī)師備考-內(nèi)科-感染-流行性出血熱
病毒性出血熱中的腎綜合征出血熱,鼠為主要傳染源;表現(xiàn)為發(fā)熱、充血和出血、急性腎衰3大癥狀,發(fā)熱期、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復期5階段;
流行病學:
傳染源和宿主:
黑線姬鼠和褐家鼠是主要的傳染源;病人不是主要的傳染源;
11-1 3-5為高峰
傳播途徑:
鼠類排泄物如尿、糞、唾液污染的空氣可通過呼吸道感染人類;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可通過消化道感染;被鼠咬傷或傷口被污或摸一下老鼠可以接觸感染;孕婦可通過胎盤垂直傳播給胎兒;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發(fā)病的多少與接觸鼠類的機會多少有關(guān);男性青壯年和農(nóng)民發(fā)病多;感染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臨床表現(xiàn):
發(fā)熱期:3痛(中毒癥狀)3紅(出血+充血表現(xiàn))腎損害
潛伏期大多為1-2周;急性起病,體溫39-40℃之間
全身中毒癥狀-頭痛、腰痛、眼眶痛;納差、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部分患者出現(xiàn)嗜睡、煩躁、譫妄、抽搐的神經(jīng)癥狀;
毛細血管損害-皮膚充血見于頭面部、頸部、上胸部
???????????? 粘膜充血見于結(jié)膜、咽部
???????????? 皮膚出血多見于腋下和胸部,條索狀或搔抓樣淤點;
???????????? 粘膜出血見于結(jié)膜片狀出血和軟腭針尖樣出血;
???????????? 滲出水腫主要是球結(jié)膜水腫;
腎損害-蛋白尿、管型;
休克期:
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搏細弱、尿量減少;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外滲
少尿期:
低鈉、高鉀、酸中毒、肌酐、尿素氮升高;可有高血容量綜合征
多尿期:
關(guān)鍵是移行期,尿量增加到2000ml但是肌酐和尿素氮反而增加,癥狀加重,不少病人在此期死于并發(fā)癥(感染);尿量超過3000ml后肌酐和尿素氮逐漸降低,一般尿量4000-8000ml,癥狀開始好轉(zhuǎn);
恢復期:
尿量恢復到2000ml以下,體力需要1-3月才能完全恢復;
并發(fā)癥:
腔道大出血-尤其是消化道出血最常見,呼吸道、CNS、泌尿生殖道都可能;
感染-重癥患者的少尿后期和多尿早期??砂l(fā)生肺炎、尿路感染及全身感染;
腎破裂
輔助檢查:
血常規(guī)-白細胞增加,開始中性粒細胞為主,4-5d后淋巴細胞為主;血小板減少;發(fā)熱后期和休克期紅細胞增加;急性發(fā)熱+血小板減少要考慮本病
尿常規(guī)-鏡下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尿沉渣中可發(fā)現(xiàn)巨大的融合細胞,其中可以檢測出病毒抗原;蛋白尿最主要;
血生化-Cr、BUN升高;
免疫學檢查-特異性抗原檢查(血清、外周血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尿沉渣融合細胞可以檢出);特異性抗體IgM 1:20陽性(發(fā)病第二天就能陽性)、IgG 1:40陽性,4倍升高有意義;
診斷:
??? 病變早期3大表現(xiàn)-發(fā)熱中毒癥狀、充血出血滲出征、腎損害;
病程分為5期,熱退后病情加重與其他感染性疾病不同;
檢出特異性抗原,特異性IgM,特異性IgG 4倍升高可以確診;
治療:
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休息、早期治療和就地治療
早期有病毒血癥,利巴韋林抗病毒治療;改善中毒癥狀可用激素,使用早、劑量小、時間短;中晚期針對各病期病理生理對癥治療;
控制休克-擴容、糾酸、血管活性藥物、皮質(zhì)激素;
少尿期-促進利尿、導瀉放血、透析;
出現(xiàn)心衰、肺水腫時用硝普鈉;
?
?
病毒感染而血象高-乙型腦炎、流行性出血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