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通寺----------短笛代歌
顯通寺
從?菩薩?頂下來我一直在找顯通寺。在尋約的路上我來過這里。塔院寺原先是顯通寺的塔院,它的規(guī)模應(yīng)在塔院寺之上,可怎么一路上來沒有看見,下山的時候格外的注意,看見一個非常奇怪的建筑,有點像城門樓子,下有門洞,過了門洞之后顯通寺顯立在面前。顯通寺可謂大也,一字排開的大殿一直到達?菩薩?頂山下,有?菩薩?頂為依靠,可謂占勁風水,寺內(nèi)黑虎松把文殊道場裝扮的更加莊嚴肅穆,殿宇前留出接納的空間透出佛學的深邃。
在顯通寺沒有看見天王殿,沒有看見四大天王,通常它們是在寺院的最前面,這里最前的是觀音殿,文殊菩賢左右,因為這里常設(shè)水陸道場又稱水陸殿。文殊殿里一字排開七尊塑像,開始我還挺納悶的,這樣橫著排的通常是三世佛,七尊從沒有看見過,而且還是七尊文殊,分別為西臺?獅子?文殊、南臺智慧文殊、中臺孺者文殊、北臺無垢文殊、西臺聰明文殊、以及大智文殊和甘露文殊。更讓人驚愕的是文殊前有護法韋馱,左右兩側(cè)有十八羅漢,這樣的規(guī)格真的不知道是不是有點太高了,通常十八羅漢是在佛陀兩側(cè)的,?菩薩?可以這樣,可能在?中國?只有五臺上的顯通寺了,文殊殿后面是像上的菩賢,獅上的文殊,朝天吼上的觀音,單缺持錫杖的地藏。北魏到唐的時代那個時候金喬覺還沒有從高麗出家門了,這里少他也在情理中了,周圍也有人在發(fā)議論,我聽到了一句地藏是?韓國?人所以不能樹立在這里,說話的人是個很年輕的人,我在他這個年齡還不知道地藏也不知道金喬覺高麗的王子,能有與內(nèi)心和記憶的沖突表明這里的一切是那樣的厚實和深遠。黑虎松林中顯立著一幢全磚結(jié)構(gòu)的建筑,弧度隆起拱門寬大,極富視覺上的沖擊力,此為無梁殿華嚴塔和藥師佛被供奉其內(nèi),無量殿前后有四小門緊閉,許多穿青衫的僧尼在拜空門,不知道修的是什么法門,引來許多關(guān)注的眼睛。
被稱為文物的銅殿、華嚴經(jīng)塔、千手文殊、楊五郎用過的鐵棍,都沒有在我心里留下多少的空間,到是銅殿之后的那座破舊的殿讓我一直深思,心在釋然,吱吱作響的地板上移動著雙腳把我領(lǐng)到了龍樹塑像前,看過他的百論、中論和十二門論,對他的空和中觀學說非常的崇拜,今日見他非常的親切,縱然他背后有七條吐芯毒蛇,一大一小,一遠一近,一凡一俗,一新一舊,邏輯概念和佛學融合。正是五臺提供的五蘊基石才使得華嚴、?天臺?、法像、禪、凈、密諸宗開山之主前來五臺與文殊相間,以期得到文殊智慧,文殊在五臺的道場,隨著佛光的永恒盛開著翠綠嫣紅的蓮花。
短笛代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