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志四十四——叔詹據(jù)鼎抗晉侯 弦高假命犒秦軍
? 上次說到秦、晉圍攻鄭國,鄭文公派燭之武游說秦營,秦穆公為之所動下令退兵。狐偃建議晉文公追擊秦軍,晉文公回答道: 寡人是依賴他才有的今天,楚王如此無禮,我尚且退避三舍以讓之,何況幫了我這么大忙的人。再者沒有他幫忙又不是不能攻下鄭國。于是晉文公分兵駐扎函陵,雙管齊下進攻鄭國。
? ? ? ?城內(nèi)鄭文公見晉文公并沒有退兵,忙問燭之武該如何是好。燭之武回答道: 我聽聞公子蘭和晉侯關(guān)系非常要好,如果能請公子蘭回國,再和晉國交好,晉侯或許就會退兵吧。
? 鄭文公: 那就請老大夫再走一遭吧。
? ? ? 燭之武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時石申父主動站了出來,愿意替燭之武前往晉營。鄭文公讓石申父帶著國寶以示誠意。
? ? ? ?石申父來到晉軍大營見到晉文公,將國寶獻上。石申父: 鄭侯已經(jīng)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不應(yīng)該和那些荊人蠻夷為伍,惹的君侯震怒。所以派我獻上國寶,聽您的號令。如果君侯不信,可以讓公子蘭回國監(jiān)視我們。
晉文公: 你們挑撥了秦晉兩國的關(guān)系,說退秦國,這分明是覺得寡人不能拿下鄭國嘛?,F(xiàn)在來求和,難不成是緩兵之計,等楚國的救兵?想要寡人退兵可以,不過得答應(yīng)寡人兩個條件。
石申父: 請君侯下令。
晉文公: 其一就是立公子蘭為世子,其二把叔詹交出來以表鄭伯的誠意。
? ? ? ?石申父把晉文公的話帶給鄭文公,鄭文公可以立公子蘭為世子,但叔詹可是國之棟梁,怎么能交出去呢?
叔詹得知用自己一條命就可以拯救國家于水火,毅然決然的向鄭文公請行。鄭文公雖有不舍,但也無可奈何。石申父把叔詹送到晉軍大營。晉文公命狐偃把公子蘭帶來,石申父在營中等候。?
? ? ? ? 晉文公看著成為階下囚的叔詹,當(dāng)著眾人的面數(shù)落道: 你在鄭國大權(quán)在握,卻使得國君做出昏庸之事。來人吶,把他給烹了。
叔詹面不改色,“我有話要說”
? ? ? ?晉文公: 看你能說出什么狡辯之詞來。
? ? ? ?叔詹: 當(dāng)初君侯路過鄭國,我不止一次的對鄭伯說過,要善待晉國公子,晉國公子不容小覷,身邊盡是人才,如果能執(zhí)掌大權(quán),必然會稱霸諸侯。上次溫邑之盟,我又勸鄭伯要忠心晉侯,不可有二心。否則晉侯絕不放過我們。可惜鄭伯兩次都不接納,惹怒君侯降罪。鄭伯知道我是無辜的,不愿意交出我來。是我自己愿意出城拯救一國百姓。像我這種明智忠勇之人按照晉國的法律卻被處以烹刑。然后叔詹環(huán)視四周,“以后效忠晉侯的人都要以我為鑒??!”
? ? ? ? 晉文公驚了,命人給叔詹松綁,解釋道: 寡人剛剛是試探你啊,沒想到你這么有才華。
? ? ? ? 第二天,公子蘭來到大營,晉文公命公子蘭和石申父回到鄭國,鄭文公立公子蘭為世子。晉文公得到了一個滿意的結(jié)果才下令撤軍。
? ? ? ?經(jīng)此一事,秦晉兩國的關(guān)系有了裂痕。
? ? ? 同年,魏犨因為醉酒從車駕上摔下,舊病復(fù)發(fā)再添新傷,不治身亡。晉文公命魏犨之子魏顆繼承魏犨的爵位。不久狐毛、狐偃也相繼離世。晉文公傷心不已,若是沒有狐毛、狐偃,晉文公便沒有今天的位置。
? ? ? ?胥臣見晉文公如此傷心,向晉文公推薦了一個人可以幫助晉文公。晉文公忙問是何人。胥臣解釋道: 臣之前外出辦事,遇見一對夫妻在農(nóng)耕,那對夫妻恩愛兩不疑,相敬如賓。臣上前詢問才知是郤芮的兒子郤缺。如果重用此人,我看不亞于狐偃。
? ? ? ? 晉文公聽到是郤芮的兒子,不覺得一個亂臣賊子的兒子能好的哪里去,臉上露出不滿的意思。胥臣勸解道: 就算是像堯、舜、禹那樣的圣人也會有丹朱、商均這樣的不肖子孫。父子也不全是一樣。怎么能因為郤芮犯過罪而損失一位棟梁之才呢?
? ? ? ?晉文公命胥臣帶人將郤缺召來。使者見到郤缺傳達了晉文公的旨意。郤缺受寵若驚,不敢前去。晉文公三次相召,郤缺才身著禮服前去叩見晉文公。郤缺來到晉文公面前,晉文公一看,郤缺身長九尺,隆準(zhǔn)豐頤,聲如洪鐘。晉文公一看就覺得郤缺一定是個人才,命郤缺輔佐胥臣為下軍元帥。后命趙衰帶領(lǐng)“新上軍”,箕鄭為輔;胥臣之子胥嬰率領(lǐng)“新下軍”,先都為輔。如此一來,晉國共有五軍,可以和天子媲美。這時晉國的實力達到了巔峰。楚成王聽晉國又添兩軍,嚇得命大夫斗章向晉文公求和。晉文公念在之前的交情上,與楚國交好。
? ? ? ?周襄王二十四年,鄭文公去世,公子蘭繼承國君之位,史稱鄭穆公。當(dāng)年冬季,晉文公重病,召趙衰、先軫、狐射姑、陽處父等人入宮托孤,命其奉世子驩為君。又擔(dān)心其他公子不安分,派杜祁所生的公子雍留在秦國;把辰嬴所生的公子樂安排在陳國。又把小兒子公子黑臀留在天子身邊。不久晉文公去世,享年六十八歲。
世子驩即位,史稱晉襄公。晉襄公帶著晉文公的靈柩準(zhǔn)備將其葬在曲沃。剛出絳城,靈柩中突然發(fā)出如牛叫般的奇怪聲響,然后靈柩變得沉重?zé)o比,以至于馬車都走不了,在場的君臣無不駭然。太史郭偃算卦占卜,算出最近會有兵甲從西邊經(jīng)過,我軍定要出擊得勝,以祭告先君。群臣百官慌忙下拜,靈柩中的聲音慢慢消失,馬車也能正常行走。先軫知道西邊就是秦國,以防萬一,先軫派密探去秦國打聽消息。
話分兩頭,戍守在鄭國北門的秦將杞子、逢孫、楊孫三人見與晉文公交好的公子蘭被立為世子,心中不服(公子蘭被立為世子,就意味著三將顯得多余)。于是書信一封寫給秦穆公抱怨,秦穆公忌憚晉國的實力,敢怒不敢言。公子蘭繼位后,對杞子三人更加不好。杞子等三人決定勸秦穆公偷襲鄭國,于是三人書信一封告知秦穆公愿為內(nèi)應(yīng),請求派兵攻打鄭國。
? ? ? ?秦穆公收到信件,與百里奚、蹇叔商量此事。兩人異口同聲,都表示不應(yīng)該千里送人頭。秦穆公不以為然,覺得自己幫助過晉國三任君主繼位,只不過因為晉文公擊敗楚國,所以才能超過自己稱霸諸侯。如今晉文公已經(jīng)駕崩,放眼天下,還有誰能抵抗秦國,一個小小的鄭國又算得了什么。如果此行滅的了鄭國,就可以以此為籌碼和晉國交換黃河以西的土地,何樂而不為?
? ? ? ?蹇叔見秦穆公執(zhí)意要取鄭國,建議秦穆公先派人去晉、鄭查看情況,再做決定。秦穆公認(rèn)為兵貴神速,一來一去就耽誤了出兵的最佳時機。于是召孟明視為大將,西乞術(shù)、白乙丙為副將。挑選精兵三千、兵車三百,準(zhǔn)備出兵。
孟明視乃百里奚之子,白乙丙乃蹇叔之子。出征那天,百里奚與蹇叔哭的泣不成聲。蹇叔猜到這三人在路上一定會被晉國襲擊,于是拿出錦囊交給兒子白乙丙,并囑咐一定要按照錦囊上寫的做。白乙丙看到父親的行為,心中又是疑惑,又是惶恐。只有孟明視覺得此行必定成功,一點兒也不把百里奚的囑咐放在心上。
? 孟明視三人向鄭國進軍后,蹇叔稱病不朝,并向秦穆公上書告老還鄉(xiāng)。百里奚造訪蹇府,蹇叔在談話結(jié)束后告訴百里奚讓公孫枝在黃河邊備好船只,如果孟明視等人僥幸逃出晉國,就可以快速回到秦國了。
? ? ? ?秦穆公得知蹇叔執(zhí)意辭職,賞賜黃金二十斤,百匹彩緞,群臣一起送蹇叔。回去的途中,百里奚找到公孫枝,告訴他在河邊準(zhǔn)備船只。公孫枝一向佩服百里奚,一口答應(yīng)下來。
? ? ? ?秦軍走了一天,晚上安營扎寨。大營內(nèi),孟明視以為蹇叔給白乙丙的錦囊是破鄭妙招,叫白乙丙打開看看,白乙丙打開一看,上面赫然寫著“此行鄭不足慮,可慮者晉也。崤山地險,爾宜謹(jǐn)慎,我當(dāng)收爾骸骨于此?!泵厦饕暭泵ψ唛_,口中連說晦氣。白乙丙也覺得父親說的言重了。
? ? ? 三將路過周天子腳下領(lǐng)地,孟明視下令全部卸下甲胄,以示對天子的尊重。秦軍前軍有個牙將名叫褒蠻子,這人驍勇無比。剛從洛邑門前經(jīng)過,就猛的登上兵車,一套動作行云流水,孟明視看后都不禁夸贊。于是全軍將士個個爭先恐后般彰顯才能。
? ? ? 此時周襄王命王子虎陪同王孫滿觀看秦軍軍容軍貌。王子虎覺得秦軍驍勇,鄭國一定抵擋不住。王孫滿雖然年紀(jì)小,卻認(rèn)為秦軍無禮至極,沒有規(guī)矩。像這種沒有規(guī)矩的部隊一定會打敗仗。
? ? ? ? 鄭國這邊有一個商人名叫弦高,平日里以販牛為業(yè)。當(dāng)初王子頹喜愛牛,鄭、衛(wèi)兩國涌現(xiàn)了大量的牛販,弦高就是其中之一。弦高雖然是個商人,但是有著強烈的愛國之心。這天弦高趕著數(shù)百頭牛忘洛邑販賣,來到黎陽津時,遇見一個從秦國來的老朋友。老友相見,免不了一番寒暄。弦高從中得知了秦國發(fā)兵的消息,而且秦軍不久就要抵達鄭國。弦高辭別老友,一邊派人星夜奔去鄭國報信,一邊備下肥牛二十頭,其他的牛寄養(yǎng)在他處。之后弦高乘車一路向秦軍駛?cè)ァ?/p>
? ? ? ?這時秦軍前哨已經(jīng)到達滑國延津,弦高望見秦軍旗幟立馬過去,自稱鄭國使者求見秦軍主帥。孟明視見到弦高大吃一驚,實在想不出鄭國是怎么知道此次行動的。弦高假傳鄭穆公的命令來犒勞秦軍。孟明視知道此次行動已經(jīng)沒有了意義,靈機一動,說是此次行動是攻打滑國的,接著傳令駐軍延津。弦高告辭。
西乞術(shù)問孟明視駐扎延津是什么意思,孟明視解釋道: 鄭國已經(jīng)知道我們出兵了,如果再去,估計是很難成功。不如趁滑國不備,偷襲滑國,這樣咱出兵也不是什么也收獲也沒有。官大一級壓死人,西乞術(shù)也只能答應(yīng)。當(dāng)晚三更天,三將兵分三路攻破滑國都城,將城內(nèi)洗劫一空,滑侯逃到翟國。秦軍走后,衛(wèi)國出兵將滑國其他地方占領(lǐng)。
另一邊,鄭穆公得到弦高密告,才開始還不相信。派人去查看杞子、逢孫、楊孫的動靜。令鄭穆公沒想到的是,杞子、逢孫、楊孫三人的部隊已經(jīng)厲兵秣馬,精神抖擻,只等秦軍到來。鄭穆公大吃一驚,派燭之武去處理這件事。燭之武單槍匹馬見到杞子,告訴他孟明視已經(jīng)退兵。杞子見燭之武的這番話,知道事情已經(jīng)沒有挽回的余地,自己帶著親信數(shù)十人奔逃齊國。逢孫、楊孫兩人逃到宋國。其余的將士被鄭國大夫佚之狐收編。后來鄭穆公為感謝弦高的情報,封弦高為軍尉。
? ? ? ?晉國這邊,晉襄公在曲沃為晉文公守喪,手下報告秦國孟明視帶兵向東出發(fā)。晉襄公急忙召集群臣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