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魂〗三國殺重鑄計劃3.1-秉心鑄魂:蜀漢第七節(jié)·薄暮哀歌(下)[165~170]

大家好,我是晨懿冊!讓我們在此完結(jié)蜀漢的最終章!
給新觀眾的例行告示:這個系列是我圈地自萌的產(chǎn)物,目標是讓將池內(nèi)部自成一體,而并無意愿去追求官方不斷更迭的環(huán)境。
如果想深入了解一下本系列的話,建議先看看這篇綜論哦~

配套牌堆也是本系列的設計中不可缺少的——


那么現(xiàn)在進入正題!

黃皓(?-?),季漢宦官。善于阿諛,深受劉禪喜愛。在董允去世后開始干預政事,最終獨攬大權、肆意排除異己。后以巫術為借口拒絕增兵,導致魏軍攻破漢中。蜀亡后,通過賄賂得以活命。

HAN165 便辟佞惠 黃皓 3體力 漢(無性別)
〖寢情〗
結(jié)束階段,你可以棄置任意名攻擊范圍內(nèi)有主公的角色各一張牌,然后這些角色各可以與你各摸一張牌。
〖賄生〗
每回合限一次,當你受到其他角色造成的傷害時,你可以令其觀看你選擇的任意張手牌,然后其選擇一項:1.棄置一張手牌;2.防止此傷害并獲得這些牌。
☆原稿已經(jīng)很優(yōu)秀了,這里只做了微調(diào)。更進一步增強了寢情的畫面感,以相繼與黃皓各摸一的方式表現(xiàn)了群臣爭相巴結(jié)黃皓的場面,而拒絕巴結(jié)的人只能默默承受被排擠的棄牌;賄生則是為了避免面殺的記憶問題而調(diào)整成每回合限一次,不過傷害僅能-1不能全免、棄牌量也限制在了棄一。

臺詞設計
寢情:此皆危言聳聽,陛下寬心,勿生疑慮。/蜀中欣樂太平,你等何事之有?
賄生:小人也算有些家資,盡管、盡管將軍挑選?。@些皆是大人的,勞煩通融通融,通融一下嘛。
陣亡:將軍饒命,小人愿為您當牛做馬!啊————

懿冊雜談
劉備和諸葛亮吸收兩漢四百年來的興衰經(jīng)驗,定立了精密的政治秩序。而當本來宮府一體、優(yōu)劣得所的秩序被攪亂時,一系列連鎖反應便引發(fā)出來了。
黃皓作為區(qū)區(qū)一個中常侍,連重臣都算不上,他的政治權力其實很有限。他所“攬權”的方式與權臣大不相同——他只能作為一個“阻塞器”,讓宮中府中各自為政。阻礙或者說壟斷了皇帝與臣下的溝通渠道,使皇帝沉浸在黃皓營造出的世界里,使臣子進不到皇帝沉浸著的世界里,黃皓之罪便是這樣的了。
劉禪也很無奈,這是我最親的人,你們一個個的神通廣大,又有誰能像黃常侍這樣給我?guī)砜鞓钒。?br/>不過,雖然黃皓遠不能稱得上無辜,但把蜀漢滅亡的過錯全歸到他一人身上多少有點背鍋俠的性質(zhì)了:貪圖安逸的皇帝劉禪,毫無節(jié)操的本土派士人譙周,無所作為的荊州派重臣諸葛瞻、董厥,北伐把自己伐成了孤家寡人的姜維……他們都或多或少地要背負自己的罪過。
但這仍然不是根本原因。
關羽一念疏忽丟失荊州,劉備操之過急敗光家底,諸葛亮用人不當盡失戰(zhàn)果,就注定了蜀漢偏安一隅的命運。隨著時間的推移,留給蜀漢的機會只會越來越少,縱諸葛亮與姜維熬盡心力也僅能在北伐戰(zhàn)線上保持均勢;而坐擁一個穩(wěn)定而統(tǒng)一的中原的曹魏,就算統(tǒng)治手段再不如人,在北方九州的生產(chǎn)力逐漸從遠去的戰(zhàn)亂中恢復以后,其國力便已逐漸形成壓倒性的優(yōu)勢。
統(tǒng)一終究是歷史必然,黃皓只是成了它的催化劑。

戰(zhàn)功卡


夏侯霸(?-?),沛國人,魏國和季漢將領,季漢外戚,夏侯淵次子。起初受曹爽重用,在西線屢立戰(zhàn)功,但因懼怕司馬懿清算而逃亡,被困于蜀道,獲救后得劉禪厚待。后多次參與姜維北伐。

HAN/WEI166 孑然窮途 夏侯霸 4體力 漢&魏
〖困奮〗
當你受到傷害后,你可以棄置來源的一張牌,然后令一名角色摸一張牌。
〖棘行〗限定技,
出牌階段,你可以令攻擊范圍內(nèi)有你的角色各選擇一項:1.對你使用一張【殺】;2.令你摸一張牌,然后將一張牌交給你。
若如此做,你于結(jié)算后重新選擇勢力并減1點體力上限,獲得“先察”與“議伐”。
【先察】
出牌階段限一次,你可以觀看一名手牌數(shù)大于體力值的其他角色的手牌,然后可以展示其中的任意張牌。
【議伐】
出牌階段開始時,你可以棄置一張手牌,依次檢索一張基本牌、黑色牌與傷害類即時牌,然后你可以將這些牌交給任意名其他角色。
☆夏侯霸在自己的兩次詳細作戰(zhàn)記錄里都是起了負責挨打的擋箭牌作用,穩(wěn)住陣腳、拖延敵軍腳步,靜待援軍合兵一處一舉克敵,可以說是最適合設計賣血技的將之一了。把本系列里沒有采用的“困奮”之名套給他也毫無違和感。
☆同前文的劉巴和黃權類似,棘行也是一個“主動覺醒技”?;炭植话驳南暮畎詼蕚渑苈罚鰵⒁馕吨拖暮畎詣澢褰缦?,給牌意味著接納夏侯霸,也對應蜀漢方面接到消息主動迎接在蜀道迷路的夏侯霸。挑釁元素的存在也使得夏侯霸可以隨時擺脫不動白的身份,重新開始掌握主動權的新人生——這一點也很契合夏侯霸的心境。另外之前在龐統(tǒng)那里透露過,夏侯淵的主技能名為“疾行”,“棘行”也是有意地進行了同音對應。
☆由于陳壽的留白,投蜀后的夏侯霸便更多參考演義的事跡了。先察作為泛用技能,在這里是夏侯霸作為投誠的高級將領對魏國知根知底,演義里經(jīng)常向姜維介紹魏國情況,而史實也記載了夏侯霸提醒姜維務必小心年輕的鐘會。在陳震那里先察的目標是牌多的魏延,而夏侯霸這里先察的目標就是一眾魏國賣血將,尤其是牌多的鐘會了。
☆演義中在加入北伐陣營后,夏侯霸便成為了姜維最得力的參謀。在羅貫中描寫有夏侯霸參加的幾次北伐時,幾乎次次都要寫一段這兩位前魏國降將的籌謀過程。為了簡要抓住這一點進行概括,我將此前一位朋友設計的“三次找殺”技能效果套給了夏侯霸。不過有點可惜的是因為長度問題砍掉了檢索結(jié)果均為殺的后續(xù)效果。

臺詞設計
困奮:穩(wěn)住陣腳!援軍不日可至,合圍不日自解?。T敵之策已成!堅守戰(zhàn)線,可成包夾之勢!
棘行:吾家世代多建勛勞,逆賊竟欲族我,是謀權篡位不成!/而今身陷囹圄,不搏一線生機,又安能坐以待斃!
先察:有此等賢才,一朝為敵所用,將為我國之大患也。/其才實可畏也,將軍不可不留心戒之。
議伐:霸以為,將軍若直取此地,足可為征伐之本也。/先筑二城于山下,再發(fā)糧草于川口,并會羌人于隴右,次第進兵。
陣亡:不好!匹夫老謀深算,誤中其計矣!
☆議伐的三檢索也正對上了演義里的次第進兵。
☆陣亡臺詞既能指演義的死因(中鄧艾計),也能指司馬懿就是了。

懿冊雜談
從小親眼看著自己爹被陣斬,于是立志為父報仇,在西線殺了半輩子蜀國人,就算次次都被天天對自己翻白眼的郭淮當炮灰工具人用也一直堅持了下來。結(jié)果舊仇還沒報,親家兼老上司被人滿門抄斬了。夏侯霸的信仰崩塌了——再給這種人打工,那還是為父報仇嗎?我的仇人到底在哪呢?
幸運的是,夏侯霸發(fā)現(xiàn)自己就算不留在司馬家的魏國,好像還能繼續(xù)當皇親國戚。于是他牙一咬,心一橫,潤吧。但蜀道可不是一般人能走的,雖然都是魏國人,夏侯霸顯然沒有像十幾年后的那個魏國人一樣翻山越嶺的本事,走著走著就順利地把任務走成了荒野求生,走破了腳、吃光了糧、丟光了物資,差點就順利地餓死在大山里了。也幸虧蜀漢的情報系統(tǒng)比較給力,救援隊連忙翻山越嶺把這位睡在大石頭下的大漢外戚給救了回來。
皇帝舅丈人來投誠,這可真是稀奇事。當年腦袋和身子都一熱的張飛絕對不會想到,自己偶然間抓走的花姑娘,幾十年后會為蜀漢迎來一位北伐大將。而到了最后,雖然在蜀漢也不怎么受人待見、得看張嶷翻白眼,但做了叛將的夏侯霸卻是夏侯淵子嗣里混得最好的那一個,也可能是最長命的那一個,不得不令人唏噓。

戰(zhàn)功卡

☆新服名梗hhh 其實我倒是覺得新服的評級倒是三服里最正經(jīng)的,它只代表稀有度,而不像手殺那種明擺著告訴你我們的游戲就是不平衡。

諸葛尚(?-263),季漢將領,諸葛瞻之子。諸葛瞻死后,諸葛尚感嘆父子未能早除黃皓,有負國家厚待,于是沖入陣中戰(zhàn)死。演義中被描寫為文武雙全的小將,曾獨自殺退鄧忠、師纂大軍。

HAN167 跨父軼祖 諸葛尚 3體力 漢
〖烈馳〗(X為你已損失的體力值且至少為1)
①出牌階段限X次,你可以視為使用一張無視次數(shù)的【殺】或【決斗】;
②當你受到傷害后,你可以于結(jié)算后視為使用一張無視次數(shù)的【殺】或【決斗】。
☆諸葛尚本身是個事跡很短但亮點極為突出的人物,我認為用三一來表示是非常合適的,反倒是強行扯出“爺蔭”類技能才很違和:他本是一名獨立作戰(zhàn)的勇將,而非抓死諸葛家名號不放的啃老族。對,罵的就是官方選中的回血軼祖。新服諸葛尚完全可以和武安國并稱將22的答辯雙雄,如果加上陸凱就是答辯三劍客了(關于對武安國之流的批判請參考我的好友WAHX的文章,這里不贅述)。
☆罵完了官方,該罵我自己了。這個稿是我當年的將22投稿,雖然沒被喜歡爺蔭的韓旭看上就是了。主要也怪我,因為70字的限制導致一開始這個三血一技是用兩個生硬聯(lián)動的技能表現(xiàn)的,在投稿結(jié)束以后才想出更好的整合方式,我要是真的拿現(xiàn)在這個三血一技投了至少也有個入圍吧(苦笑)可惜腦子沒轉(zhuǎn)過來,使這個原本能更亮眼的稿件泯然眾人矣。
☆“烈馳”之名源于諸葛尚的“馳赴魏軍”,是以額外的殺和決斗來表現(xiàn)諸葛尚在絕境之下仍能奮力迎戰(zhàn),殺退鄧忠、師纂的事跡。在局勢權衡上,比起出殺的穩(wěn)定輸出,相對負嘲諷的諸葛尚也可以通過決斗倒逼對方對自己造成傷害,增加烈馳的發(fā)動次數(shù)。

臺詞設計
烈馳:匹夫休走!大漢尚有少將軍在此!/此乃炎漢之土,吾乃炎漢之后,豈能敗于你等篡國之賊!
陣亡:吾父子荷國重恩,不早斬黃皓,以致傾敗,用生何為!

懿冊雜談
因為演義里的諸葛尚出場在大家不怎么關注的大后期,因此大部分人都嚴重低估了諸葛尚的恐怖之處。
(不知道是不是喝多了的)羅貫中說:鄧師二人頂著鄧艾的軍令拼死作戰(zhàn),卻仍然被諸葛尚“匹馬單槍,抖擻精神”一打二戰(zhàn)退。師纂的武力值我們不太清楚,但此前“年約二十馀歲”的鄧忠可是和中年姜維“戰(zhàn)到三四十合,不分勝負”,平過姜維的。再想想青年姜維跟老年趙云打得有來有回,這層盒子這么一疊起來,那十九歲的諸葛尚的武力值可以說是達到了相當嚇人的水平,而他只有十九歲。
光榮只給了他75~80水平的武力值顯然是嚴重低估了他(鄧忠都因為平了90水平的姜維,有85水平,按理來說諸葛尚起碼得有90+),或者說這層盒子疊得光榮都不愿意相信hhh

戰(zhàn)功卡


傅僉(?-263),季漢將領,傅肜之子。于魏軍三路伐蜀時守陽安關,遭副將蔣舒蒙騙致其領軍投敵,魏軍乘虛而入,最終奮戰(zhàn)而死。演義中為姜維提拔的得力將領,有勇有謀,多次隨同北伐。

HAN168 托命炎興 傅僉 4體力 漢
〖暗锏〗
當你對其他角色或其他角色對你使用的【殺】或【決斗】結(jié)算后,若此牌目標唯一且未對目標角色造成傷害,則你可以將一張黑色手牌當刺【殺】對對方使用。
〖擊輜〗
當你使用梅花牌造成傷害后,若此牌對應的實體牌不為延時錦囊牌,則你可以將之當【兵糧寸斷】使用。
〖絕勇〗覺醒技,
若其他角色棄置或獲得了你手牌區(qū)或裝備區(qū)里的最后一張牌,則你于結(jié)算后獲得并發(fā)動“死斗”。
【死斗】
你可以視為使用一張【決斗】,然后減1點體力上限并失去一項技能。
當此牌造成傷害后,你摸兩張牌。
[注]【死斗】可以失去發(fā)動過的“絕勇”等覺醒技、限定技。因為它們只是次數(shù)用完了,而你一直擁有著它們。
☆稱號和前文傅肜的“托命昭烈”一樣,都是雙關。炎興既是蜀漢的最后一個年號,也可以解釋為“炎漢復興”。
☆既往的傅僉設往往浮于表面,只關注他守關失敗而戰(zhàn)死的百科事跡,而很少有人關注過傅僉也是演義中姜維麾下的得力干將。既然傅僉有更為精彩的事跡可以描寫,又為什么非要死抓臨終前的失敗事跡呢?大概是包括涼企官方設計師在內(nèi)的設計者們都沒怎么看過演義最后幾回的緣故吧。
☆暗锏取自傅僉陣前打死李鵬這一出色的單挑事跡:傅僉手中“暗掣四楞鐵锏”,故意誘李鵬接近,隨后“向鵬面門只一锏,打得眼珠迸出,死于馬下”。 锏可不是一般人能用的,把锏作為武器的演義武將貌似僅此一例,可以算作后世秦瓊等用锏大師的祖師爺了,這一點是萬萬不能漏掉的hhh
☆擊輜則是主要取自傅僉北伐時“直到長城,先燒糧草”的計策(這也成了演義中這次北伐的最大戰(zhàn)果);同時也能對應上傅僉假扮魏軍將糧車換做干草車的事跡。因為暗锏是半個防守反擊+半個偽強命,而偽強命死路一條、防守反擊純不動白,有人說你這個沒用,吭,我說我這個有用。擊輜能和暗锏產(chǎn)生比較高效的聯(lián)動,讓單純的偽強命升級成兩難困境,閃了一直有刺殺耗牌還隨時可能冒出兵來,不閃就直接被兵了。
☆絕勇的觸發(fā)條件意在對應被蔣舒騙走守軍的敗因,同時它也是對傅僉最后一張牌的一種保護。絕勇和死斗稍稍玩了個“失去一項技能”的花活,表現(xiàn)傅僉一步步失去退路、無可回頭的過程。死斗的負面效果雖然很大,但它創(chuàng)造出的是實打?qū)嵉募磿r收益,大概只有不怕決斗的對手可以主動嘗試觸發(fā)絕勇以消耗傅僉吧。

臺詞設計
暗锏:汝既追吾至此,可識此四楞鐵锏乎?/強弱虛實,吾已一覽無遺,且接此锏!
擊輜:直斷其糧草,乘勢而下,方能一舉克定!/一鼓作氣而進,連城帶糧,一并燒絕!
絕勇:匹夫!賺吾兵甲而降,是置吾同眾將士于絕境也?。癄栞呁鞅沉x之賊,有何面目見天子乎!
死斗:為慰先父、為報炎漢,唯玉石俱焚而已!/寸步不讓,誓同此關共存亡!
陣亡:吾生為漢臣,死亦當為漢鬼!

懿冊雜談
傅僉的忠義是無可置疑的,能到了“魏人義之”、司馬炎親自拿他說事的程度,想必是經(jīng)歷了極其慘烈的奮戰(zhàn)。
但他的失敗卻有些耐人尋味。傅僉主張堅守城池,而蔣舒(佯裝)主張出城擊敵(實為投敵),二人起了矛盾的時候卻只能以“各行其志”的方式解決,作為主將的傅僉明知己方在兵力上不占優(yōu)的情況下竟然攔不下蔣舒帶兵出城。從之后傅僉格斗而死的事情來看,傅僉對于執(zhí)行自己守城使命的這一點無疑是堅定不移的。那他放蔣舒出城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傅僉智謀實在有限,他既無法權衡局勢,也被蔣舒的假真誠所打動;二是傅僉并沒有足夠的權力節(jié)制蔣舒。
如果是一,那傅僉屬于是除了忠義一無是處了,蜀漢能讓這么個人擔任和吳懿同級別的關中都督,稱得上是嚴重的用人不當;如果是二,那可能就是姜維在這部分權力分配上大意了:或許蔣舒從原職武興督被調(diào)到漢中以后并沒有明確的升遷獎懲,使得蔣舒仍然有一關長官的地位(甚至兵權),能和傅僉平起平坐;也或許是蔣舒覺得無論是自己的原職還是現(xiàn)在的“助漢中守”都不在傅僉轄區(qū)之內(nèi),那這基本就是姜維沒把漢中防御體系調(diào)整好的鍋了。

戰(zhàn)功卡

☆手殺梗,傅僉剛出時堪稱全服第一鐵王八。

劉諶(?-263),季漢宗室,劉禪第五子。當劉禪準備投降時,劉諶堅決反對,憤怒地表示君臣應做最后努力、為社稷而死,劉禪不聽。當天劉諶來到昭烈帝廟痛哭,在殺死妻子兒女后自殺。

HAN169 血薦先皇 劉諶 4體力 漢
〖戰(zhàn)絕〗(X為你的手牌數(shù))
出牌階段限一次,你可以棄置一名其他角色至多X張手牌,然后將所有手牌當一張【決斗】對其使用。
若如此做,你于結(jié)算后摸一張牌,然后以此法受到傷害的角色摸一張牌。
〖漢魂〗覺醒技,
當你死亡時,你中止死亡結(jié)算,失去所有技能并將體力上限減至0,然后從隨機五張HAN勢力武將牌中選擇并獲得其上的一個非限定技。
若如此做,你的體力不會扣減,且當一名角色死亡后,你死亡。
☆既然戰(zhàn)絕已經(jīng)是虛構(gòu)技能了,那么我就直接把這個人物虛化掉,讓他成為寫作劉諶、讀作蜀漢滅亡前夕所有奮戰(zhàn)到最后一刻的將士的集合體。我以后也不會多余再出滅蜀之際沒有特別突出事跡的將,因為他們已經(jīng)在劉諶里了。
☆在前面諸葛瞻處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的戰(zhàn)絕附加了大拆牌效果(不過限死了發(fā)動一次),讓劉諶的收益更加穩(wěn)定一些而不再賭狗。目標就是極限一換一,手上的每一張成為決斗的牌都有消耗敵人的作用,更體現(xiàn)奮戰(zhàn)到底。
☆漢魂本來是打算復制新服趙元帥的,魂魄停留時間也是持續(xù)到徹底勝利或徹底失敗時。不過趙元帥抽兩個蜀將技能合體的效果本身就很爆炸強,使得我不能把戰(zhàn)絕搞得太強,但這樣一來又會出現(xiàn)玩一局只為一死找兩個漢將附體的情況,于是最終大砍了它:只能抽一個技能,且魂魄停留期縮短到殺死敵人或友方殞命之后,完成一次短暫的勝或負為止。

臺詞設計
戰(zhàn)絕:父子君臣背城一戰(zhàn),同死社稷,以見先帝可也!/季漢一朝功業(yè),頃刻成灰,吾寧死不辱也!
漢魂:孫將一命報先帝,先帝有靈,知孫一片愚忠!/劉諶無德,唯一死以見先帝于地下,不屈膝于他人也!
劉備:先帝!赤手空拳興皇朝,誰料社稷會頃刻倒!
關羽:二皇祖!出生入死建奇功,鐵打的江山誰敢動?
張飛:三皇祖!一人獨擋百萬眾,怎奈是后輩無用枉費功!
諸葛亮:丞相!鞠躬盡瘁保父皇,可恨是天不假人壽!
趙云:四皇祖!可嘆我父皇一睡睡了幾十年,至今他還在睡夢中!
陣亡:大漢完了,江山社稷完了,誰之罪,誰之罪?。。?/p>
☆特殊臺詞化用了越劇唱段,陣亡臺詞則出自老三國。

懿冊雜談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p>
一場革命,若沒有人為此犧牲,那這場革命和革命者的正義性該從何談起?
轟轟烈烈的蜀漢要亡了,國都里的所有人卻都打著自己的算盤安然投降,豈不讓后人貽笑大方?那秉持著理想主義的先輩們的畢生努力還算什么?
劉諶守護了四百年大漢最后的尊嚴,替他仍在睡夢中的父親完成了應盡的義務,為季漢補上了體面的謝幕。而我相信,本來是公子哥的太子劉璿也是看到了自己的親弟弟如此壯烈,才最終做出了加入姜維起事的決定吧。
人民群眾終究會給出應有的評價。北地王在昭烈廟里至今香火不絕,而劉禪甚至沒法在這廟里撈到一個位置。

戰(zhàn)功卡


諸葛果(?-?),又稱圣母先師乘煙葛女,未記載于三國志中。傳說為諸葛亮之女,諸葛亮曾授其祈禳之法,后在宅中乘云飛升。其祠堂曾被供奉在成都少城西北的朝真觀內(nèi)。

HAN170 閑云孤鶴 諸葛果 3體力 漢
〖羽化〗轉(zhuǎn)換技,(X為你的體力上限值且至多為7)
?當你使用錦囊牌時,你可以①回復1點體力;②加1點體力上限;
?出牌階段開始時,你可以卜算X張牌。
〖祈禳〗
出牌階段每種花色的牌限一次,你可以棄置一張牌并判定,然后令一名角色獲得判定牌。
若你棄置的牌與判定牌花色相同,則你可以重復此判定與獲得判定牌的流程,直到判定牌與你棄置的牌花色不同為止。
☆幾乎重做。原版完全是套了個皮,沒有點羽化和祈禳的意思。
☆羽化羽化,將要成仙了,我便用體力上限的增加來表示修為的增長,而用觀星能力越來越強來表現(xiàn)功法的深入。與諸葛亮開局七星大觀星相反,諸葛果的觀星則是從三星小觀星開始,慢慢長到七星,很有成長感hhh
☆祈禳用判定來表示是非常合適的。祈禱的意圖與上天的旨意相通,則可以更多施加恩惠。這個判定主要是配合羽化的控頂效果來的,只要有一張相同便能多拿一牌,不過除了可以和控頂相配以外也可以單純用來找錦囊。

臺詞設計
羽化:
加血:三元神共護,萬圣眼同明。無災亦無障,永保道心寧。/長生超八難,皆由奉七星。生生身自在,世世保神清。
卜算:三界官屬,一切威靈,恭望圣慈,洞回昭鑒。/燈壇所啟,列位高真,恭望祥光,洞回昭鑒。
祈禳:變化法水,蕩穢氣于八弦,斬馘魔精,布真風于十極。/天無氛穢,地無妖塵,冥慧洞清,大量玄玄,一如告命。
陣亡:遙望天階,奉辭仙馭。
☆全部取自道教典籍《太乙火府奏告祈禳儀》。說實話,涼企設計道教人物的臺詞時也不去翻翻正經(jīng)的經(jīng)文真的是太偷懶了。

戰(zhàn)功卡



凜凜人如在,誰云漢已亡?
——羅貫中
以得道成仙的諸葛果做結(jié)尾,遠去了亂世紛爭,遠去了激昂熱血,季漢王朝就此終結(jié)。
第七節(jié)到此結(jié)束~ 接下來是一些收尾工作啦,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