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諾曹的謊言》DEMO體驗水,不沾邊《血源》的話,的確是好游戲
開局要在此謝謝觀眾朋友,“時隔多年”我寫的關于《血源詛咒》文章還能被人關注,并且向我咨詢了下《匹諾曹的謊言》這游戲如何,于是昨天直接熬了個夜打完了DEMO,額.....只有DEMO的話不太好判斷的說,初略的聊一下,所有看法僅代表個人意見。
?

首先游戲由棒子那邊負責美術的,依稀《劍靈》讓我的一些囤積貨變成破爛還有那“油膩的師姐”,不過匹諾曹這里除了主角臉上有些夸張的麻子以外整體的畫風卻干凈清爽的多,老玩家都直到血源主打的是一個蒸汽朋克與哥特風,老實說氣氛是到位了,我玩時用的是1050TI的板子,在轉向時會有一些掉幀,稍微破了點功。稍微在網(wǎng)上搜了下,好像游戲初期是按2060的模板做的。所以如果不給自己打上《血源》的標桿,這個美術風格可以說是滿分。
?

游戲目前是給了2章試玩,近期最有良心的DEMO了吧,出彩的機制在武器的劍柄與劍身是能進行自由拆裝的,因為這些零件都是有自己的技能的,所以風格搭配上為此就非常豐富了,狀態(tài)欄里有能量槽這個東西,消耗完能量與氪完電池后經(jīng)過一定的戰(zhàn)斗輸出就能獲得一個,戰(zhàn)斗環(huán)節(jié)里也有在格擋掉血是虛血,能在之后快速進行輸出回上來,表面上看是鼓勵進攻的,實際卻并不是,這也是游戲坑爹的地方。
?

戰(zhàn)斗環(huán)節(jié)是有躲避與格擋兩種風格,格擋有完美格擋與普通格擋的分別。普通格擋就像血源里那樣傷害變成虛血,完美格擋可以理解成槍返。但完美格擋的給的判定實在是太低了,《臥龍》的化解,《黑魂》的盾反都比他長,《匹諾曹》里不管是BOSS還是小兵都是《老頭環(huán)》式的快慢刀,想靠反應去完美格擋根本不可能,只能去練熟練度。和槍返比更沒有意義,在我眼里槍返的主要意義是能將BOSS打到失衡,然后快速接輸出或者處決類技能,《匹諾曹》DEMO里我很少把BOSS打失衡,至于處決技就更奇怪了,需要在BOSS血條閃爍時用蓄力重攻擊蓄滿才能使用出來,這是要專門分配注意力去使用,一旦時機不好不僅用不成還會重傷,還記得我說的快慢刀設定嗎,導致整個戰(zhàn)斗系統(tǒng)里最有價值的就是普通格擋。
?

閃避系統(tǒng)也很奇怪,不鎖定是翻滾,鎖定變成墊步,墊步的距離不夠想要用于閃避基本要連續(xù)使用2次,時機的話像《劍靈》里Q轉身的無敵幀,主要是精力消耗問題,能用但不好用。綜上,在下的戰(zhàn)斗風格是偏向防御的,《只狼》開荒一心只用了3條命吹了1年,因此《血源》DLC里科斯孤兒是我最大的夢魘,但這個游戲機制我是真的不知道是鼓勵進攻還是防御了。
?

總結就是,《匹諾曹的謊言》從DEMO上來看是一款不錯的游戲,自身是有高分的潛質,但如果用《血源詛咒》的角度評價,他就是眾多《空洞騎士》的拙劣模仿者之一,希望制作組后期能改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