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到2050年,全球癡呆癥發(fā)病將高于1.5億人,40%癡呆癥可預防!

癡呆癥是21世紀全球健康和社會護理領域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之一。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65歲)死亡時患有癡呆癥。預計到2050年,全球癡呆癥發(fā)病人數(shù)將高于1.5億。
40%的癡呆癥可以預防。然而,哪種致病途徑、風險因素將會是癡呆癥預防或藥物干預的最有效目標,截至目前尚缺乏充足研究證據(jù)。近日,European Heart Journal發(fā)表重要論文,總結了癡呆癥的可調(diào)控風險因素及其潛在致病機制。
論文強調(diào),整體人群心血管風險因素的患病率降低10%,將有助于避免全球超900萬例癡呆癥的發(fā)生。結合遺傳風險因素和心血管風險因素,我們或能更有效的預測癡呆癥的發(fā)生風險。

截圖來源:European Heart Journal
當前論文提到,2020年《柳葉刀》委員會發(fā)布的癡呆癥報告列出了12個與癡呆癥相關的可調(diào)控危險因素,其中近一半同樣是心血管風險因素,包括高血壓、吸煙、糖尿病、肥胖癥、低學歷以及身體活動不足,其余可調(diào)控風險因素分別是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聽力障礙、抑郁癥、社交孤立、空氣污染、過量飲酒。
年齡
論文指出,年齡和阿爾茨海默病家族史(阿爾茨海默病約占癡呆癥病例的2/3)均為癡呆癥的不可調(diào)控風險因素。其中,年齡是癡呆癥的最強風險因素,阿爾茨海默病家族史是癡呆癥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
遺傳性風險因素
近期相關研究顯示,攜帶APOE ?22的人群阿爾茨海默病的發(fā)病風險較低,tau蛋白病理現(xiàn)象發(fā)生較少,這一觀察結果為創(chuàng)新藥物研發(fā)提供了潛在思路。
其他可調(diào)控風險因素
1.堅持運動:
運動鍛煉很重要。運動鍛煉能幫助維持肌肉力量,增加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幫助遠離肥胖、心血管疾病——這些疾病本身也是癡呆癥的危險因素。
運動還能改善情緒,平和心境,減少焦慮感,減緩記憶力和智力的下降。
世界衛(wèi)生組織 WHO 指南中強烈推薦認知正常的成年人進行鍛煉;推薦已經(jīng)存在輕度認知障礙的成年人進行鍛煉。
不過,世界衛(wèi)生組織并沒有給出明確的運動時間建議。
個人建議,可以參考我國的膳食指南,對于普通人來說,一般推薦的是大約每天 45 到 60 分鐘左右的中等強度的運動就可以,太極拳、快走、游泳、慢跑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2.長期學習:
在生命的任何階段接受教育都有助于降低認知能力衰退和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不斷學習,就是不斷地給大腦一定刺激,有助于預防癡呆,“活到老,學到老”。
3.遠離吸煙:
大量研究證據(jù)顯示,吸煙會增加患癡呆癥風險。 不僅是對阿爾茨海默癥,還有多種其他類型癡呆,晚年吸煙都會增加患病風險。
所以不要以為抽煙能醒腦,在誘發(fā)老年癡呆癥這方面,吸煙只會讓你更快糊涂。
世界衛(wèi)生組織 WHO 指南中強烈推薦戒煙,并建議應向吸煙的成年人進行戒煙干預,因為除其他健康益處外,戒煙還能降低認知能力下降和癡呆癥風險。
3.盡量少喝酒
酒精會增加心腦血管病風險,而這些疾病也是癡呆癥和阿爾茲海默癥的風險因素,所以,推薦大家盡量不要喝酒,如果要喝,盡量少喝。
4.關注心臟:
心血管疾病和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如肥胖、高血壓和糖尿病,同時會對認知功能產(chǎn)生負面影響。照顧好您的心臟,您的大腦也會隨之健康。
5.保護頭部:
腦外傷會增加認知障礙和發(fā)生癡呆的風險。乘車時應系好安全帶,進行可能有碰撞的戶外運動時戴上頭盔,防止摔倒造成腦損傷。
6.健康飲食:
飲食低鹽低脂,常吃蔬菜、魚肉、堅果的人群,患阿爾茨海默癥的幾率較低。
這樣的飲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而這類疾病造成的微小腦血管病變,常常是促進大腦損傷的原因。
7.空氣污染
空氣污染物,如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細顆粒物(PM)2.5與癡呆癥的發(fā)病率升高相關。這一致病過程或許與腦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淀粉樣蛋白-β、淀粉樣前體蛋白(APP)加工有關。
8.關注心理:
重視抑郁、焦慮或其他心理健康問題的診治,特別是老年期抑郁癥,是癡呆的危險因素之一,需要高度重視和治療。
9.廣泛社交:
保持社交活動有助于腦健康,鼓勵老年人參與健康且有意義的社交活動,做一個積極的社區(qū)活動參與者。
來源|梅斯神經(jīng)新前沿 ,參考資料 | 醫(yī)學新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