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晚的多面看待·小記(七)

怎樣理解“跳崖?!?。
一個梗需要理解嗎,是的,普遍認為,跳崖是顧晚間感情很重要的一個節(jié)點。在之前的幾篇文章中,我已經(jīng)分析過,跳崖并不是顧晚感情的變化節(jié)點(無論是誰對誰),我這里說的再具體一些,不是感情變化的節(jié)點,而是他們感情的氛圍節(jié)點,一方面,這個氛圍是營造給觀眾看的(小總結),另一方面,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承上啟下),正所謂置之死地而后生。
孤芳不自賞中,也有跳崖梗,同個導演,同個演員,幾乎是雷同的橋段。我內(nèi)心卻毫無波瀾,這是為什么呢。顧晚的跳崖梗有大量前情鋪墊,其中最重要的是,讓觀眾對顧惜朝的愛產(chǎn)生了懷疑,這個過程設置得幾度反復,非常具有層次性。簡單來說,顧惜朝對于是否殺妻,幾經(jīng)掙扎和思考,對人性予以逼問。其實角色順從本心,他下不了那個手的,下意識拖延時間,在思考的是屏幕前的觀眾們。我相信很多人,對于反派殺妻的橋段不陌生,在面對名利的誘惑時,無數(shù)劇外人也會想,這只是一部劇,殺妻換得富貴,好像也不是不可以,心寒歸心寒,可也會抱著叛逆獵奇的思想,讓角色往這條支線走看看,有一日的富貴張狂也好,反正反派令人厭惡,必然是罪有應得的下場。觀眾心里是矛盾的,放棄了掙扎,這里留待編導的發(fā)揮就很重要,無論是個什么情節(jié),無論大家喜不喜歡,都會別無選擇地跟著劇情往下走。而孤芳不自賞中,則沒有類似這樣令人生疑的前情鋪墊。
在顧晚的愛情中,跳崖是一個敘事上的標志性事件,將前后分為不同的階段,我前文講到晚晴和鐵手的感情時,以此為節(jié)點,僅為了敘述的方便,并不是說晚晴對鐵手的感情,是在跳崖的前后發(fā)生了變化,我并不認同,晚晴是在跳崖后才愛上顧惜朝的這個觀點。在端游逆水寒中,也有跳崖的橋段,是晚晴被人點了穴道后誤墜,顧惜朝跟著跳下去救她(兩人未成親),崖下轉醒的晚晴,苦勸不愿回頭的小顧,提出了半月之約,隨后分手。我說過,晚晴這個影視劇原創(chuàng)人物進入到故事中,就是為了愛顧惜朝的,如果拆cp,那這個人物就是沒有意義的,這話我能夠說得很絕對。從跳崖來看,不可能再有比這個更打動人心的橋段了,如果晚晴連顧惜朝的生死相隨都不在乎,那這條感情線恐怕再無轉圜余地,再怎么編,都不可能有邏輯了。我想問,需要一個大義凌然、堅守正義形象的晚晴嗎?不需要,這個故事中除了傅宗書手下的那些鷹犬,其他的人本來就是大俠,都是正義的,這樣一來戲劇沖突性無了,顧晚的愛情就是一個笑話,連雞肋都不如。不要把笑話包裝成“夢”,觀眾不是傻子。
還記得之前莊生夢蝶的演繹定義嗎,那是我歸納的一個定義,影視劇中的愛情要感人,只能一條路走到黑。大義滅親這出,如非必要,不倫不類。更可怕的是,他們好像還在制造晚晴和鐵手間的曖昧,我不知道端游這劇情是誰寫的,把逆水劇里的很多畫面(只是畫面復現(xiàn),無靈魂)打散了之后雜糅到原著小說敘事中。目前從顧晚感情這方面來看,是頗為失敗的??雌饋韺︻櫷睃h很友好,沒有了晚晴和鐵手的前情,直接讓晚晴與顧惜朝相知相惜,并且懂他的《七略》。更浪漫了,也更弱化了。感覺就是,你們要看愛情,好啊,那就給你們看一個完美的相識經(jīng)過,將(劇原本的)邏輯打亂了,后面的發(fā)展不能說稀爛吧,也是難以自圓其說的。
首先劇中顧晚的感情并不是單純出于男女的外貌吸引(雖然他們可能想那樣拍攝),但我前面分析過,并不是。然后呢,劇里晚晴是個什么樣的人,她是一個小女人,她唯一在乎的只有顧惜朝的命,什么天下大義、蒼生性命,她不在乎,她要愛情。什么是完美,當完美撐不起現(xiàn)實的考驗,那就是虛偽、做作,再回頭看,端游逆水寒中,顧晚共放孔明燈,營造出一種“真如一夢”的氛圍,較之劇(晚晴的)立意而言,落了下乘。他們相愛嗎?顯然不。在逆水寒劇里,顧晚嚴格來說,都不算是好人,但他們的愛情起到了巨大效果(前幾篇文說到,不再贅言),端游中讓兩人對立,無論對(顧惜朝)人設還是情節(jié),均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哪怕在之后的劇情中,讓晚晴為顧惜朝而死(這是我的假設),都圓不回來了,圓不回來創(chuàng)設這個人物的用意。那我建議,不如直接刪掉,就按原著來。
我個人感覺,端游逆水寒好像一個大型乙游(偏浪漫,而非寫實),而逆水寒劇,是部男人劇(女性角色不是敘述重點),將后者的邏輯借鑒到前者,不對味。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們是對立的,男人劇不能講愛情?推理劇不能講愛情?不見得,講得好一樣是對(積極意義)主旨的烘托,現(xiàn)在看劇,談愛情色變,不是愛情談不得,而是狗血的愛情劇太多了,觀眾反感。顧晚的愛情從來不是夢,它是虛寫,但是由虛入實,它的形式是假的,但內(nèi)核是真的。觀眾感動的并不是跳崖這個梗,而是其背后所展現(xiàn)的人世真摯感情。為什么那么多人,至今感慨戚少商和顧惜朝之間并不存在的兄弟情義,顧惜朝從來沒有真的將戚少商當做過朋友,雖然他自己那么狡辯,那是因為這種友誼確實是單向存在的,戚少商對顧惜朝的友誼是真誠的,觀眾們的共鳴歸根結底在這里。也就是說,無論是雙向的還是單向的,真摯要真實存在,在端游中,傅晚晴根本不愛顧惜朝,她愛的是正義,而顧惜朝呢,他直言可以失去晚晴,但不能不要權勢,所謂顧晚cp就是一噱頭。
我覺著不存在什么真假顧惜朝、真假晚晴,它們是有關聯(lián)的同個名字的兩個作品,從創(chuàng)作的角度而言,顧惜朝和傅晚晴的演繹都不應當是唯一的,甚至如果影視劇翻拍,也不是不行。我支持在逆水端游中,讓顧晚分手,讓晚晴去堅守她的人世秉持,因為她真的不愛顧惜朝,但請不要將這個與女性的自由解放掛鉤,這是兩碼事。一談女性解放,就讓她們斷情棄愛,這是不懷好意。沒愛情的女人就實現(xiàn)獨立了?獨立是指經(jīng)濟和精神,從來和愛情無關,根本說的不是同一個事,我不知道這兩者有什么重合關系。女人天生感性,為什么要違背本性呢,追求愛情有什么錯,哪里幼稚呢,這和崇尚獨立,并不矛盾啊。當然也不是非讓人去(腦殘般)追求愛情,要相信觀眾的正常審美能力。
如果一部作品,自己的立意都沒有琢磨清楚(比方說,到底怎么定位人物的愛情),那叫什么誠心打磨,那不就是資本的快餐速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