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納波利斯》第一卷:神風攻擊 第十三章
1945年5月
吳港海軍基地
吳港,日本

? ? ? ? 到1945年5月,橋本的潛艇一直都不安全,即使是在家鄉(xiāng)海域。5月5日,也就是他在吳港的碼頭靠岸的五天后,這個海濱地區(qū)的天空布滿了閃閃發(fā)光的銀色金屬板和美國飛機低沉、不祥的轟鳴聲。密集的B-29超級轟炸機掠過基地上空,清空了它們的機腹,像猛禽一樣向地面疾馳而去。吳港的海軍軍火庫被摧毀了,但是I-58和剩下的IJN潛艇艦隊逃過了一劫。
? ? ? ?美國人新的低空轟炸戰(zhàn)術(shù)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成熟了。3月之前,超級轟炸機主要在高空作業(yè),釋放高爆炸彈。但是,當柯蒂斯·勒梅少將改變了美國的轟炸策略,并以對東京的低空轟炸測試了他的新學(xué)說后,情況發(fā)生了變化。他們中心目標是下町,一個為軍用飛機制造商提供材料的“影子工廠”所在地。下町也是一個擁有75萬人口的市郊,擠滿了密密麻麻的木結(jié)構(gòu)建筑。這次襲擊就像把火把扔進宣紙里。由此引發(fā)的大火吞噬了16平方英里的城市和至少8萬生靈。從那以后,敵人在8次單獨的襲擊中派出了近2000架B-29,幾乎都是低空火力轟炸。橋本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國家被大火吞噬。
? ? ? ? 與此同時,IJN的以回天武裝的潛艇被證明是一個糟糕的失敗。在派往沖繩的四艘回天潛艇中,只有一半返回,其中包括橋本。IJN并沒有被嚇倒,而是下令對I-58進行改裝。船廠的技術(shù)人員正在拆除她的飛機彈射器和機庫,這樣她就可以攜帶六枚自殺式魚雷。
? ? ? ? 戰(zhàn)爭開始時,日本海軍統(tǒng)治著太平洋。橋本還記得1941年12月6日在夏威夷海岸附近埋伏等待的情景。當時他是I-24號上的魚雷指揮官,船停泊在瓦胡島外,隱藏在朦朧的海面之下。通過潛望鏡,橋本看到了岸邊閃爍的燈光,機場一排排的燈,還有晃眼的霓虹燈。他能聽到收音機里的音樂,那聽起來像爵士樂。
? ? ? ? 第二天,12月7日,來自6艘日本航空母艦的350多架戰(zhàn)斗轟炸機襲擊了珍珠港。I-24待在90英尺深的地方,使得橋本沒有看到空襲。但是在日本對美國的第一次攻擊之下的海洋變得危險而洶涌,迫使I-24號浮出水面,犧牲了它的隱蔽性,使它暴露在潛在的攻擊之下。當他和船員們爭先恐后地重新潛入水中時,橋本一直盯著他的手表,盼望著日落和夜幕的降臨。
? ? ? ? 后來,I-24的船員慶祝勝利,但事實是日本的潛艇在珍珠港可恥地失敗了。現(xiàn)在,在I-58在吳港的改裝期間,橋本被迫觀看美國穩(wěn)步瓜分剩余的IJN艦隊。一連串的失敗激怒了橋本,自1943年以來,他一直在與日本海軍領(lǐng)導(dǎo)層斗爭,要求對潛艇進行材料改進。那時,美國人已經(jīng)為他們所有的船只配備了雷達,而前方地區(qū)的日本船員渴望著雷達,就如農(nóng)民渴望雨水。雷達將支持橋本在水面上的快速移動,并給機組人員足夠的時間在發(fā)現(xiàn)敵機接近時下潛。他認為這是一種可恥的狀態(tài),并對日本沒有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科學(xué)研究中感到沮喪。他覺得爭奪海上霸權(quán)的斗爭已經(jīng)演變成了盲人和盲人之間的斗爭。
? ? ? ? 和其他日本潛艇駕駛員一樣,橋本認為一套雷達要比一百艘新潛艇更有價值。1943年的幾個月里,他不顧協(xié)議,挨家挨戶地敲門,游說他們使用該技術(shù),以使IJN潛艇戰(zhàn)更安全、更有效。作為回報,他得到的只是批準再分配一副雙筒望遠鏡。他厭惡地把自己的失敗歸咎于部門間的競爭,以及總部的工作人員更關(guān)心自己的形象,而不是前線士兵的安全。
? ? ? ? 現(xiàn)在兩年過去了。終于,IJN的領(lǐng)導(dǎo)人讓步了,安裝了雷達,但在此之前,橋本看到他的許多下級指揮官,包括幾個和他一起上學(xué)的人,被送到了墳?zāi)估?。在吳港改裝期間,工作人員在I-58上安裝了3型聲納,并將她的22型雷達重新安置在駕駛塔前的基座上。但當I-58號再次出海時,橋本感到他的潛艇的改進來得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