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貓咪的鱗狀細胞癌病例
一只12歲雄性已去勢的家養(yǎng)貓,在鼻平面出現(xiàn)潰瘍性病變,如下圖所示:

病史1年,最初的癥狀是右側干硬殼或結痂樣病變伴繼發(fā)性腫脹。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發(fā)展為整個鼻子的潰瘍性病變。MDB(血常規(guī)、生化、尿檢)及體格檢查正常。
# Q&A #
1.最可能的診斷是什么?
該病變的主要鑒別診斷是鱗狀細胞癌。早期病變通??雌饋砼c劃痕或創(chuàng)傷相關。
2.發(fā)生這種病變的可能原因或易感因素是什么?
皮膚鱗狀細胞癌是一種日光(光化學)誘導的老年貓腫瘤,被認為與長期暴露于UVB(紫外線)輻射有關。它更常見于白色或部分白色的貓,這似乎比任何其他顏色的貓發(fā)生皮膚鱗狀細胞癌的可能性高5倍。長毛品種的貓由于毛發(fā)長,可以更好地覆蓋皮膚,防止陽光照射。暹羅貓受到他們斑紋分布的保護,發(fā)生率較低。陽光可能會誘導p53突變,從而導致鱗狀細胞癌的發(fā)生;患有鱗狀細胞癌的貓中有7–20%的貓是免疫缺陷性病毒陽性。
?
3.考慮鼻平面手術時,最重要的標準是什么?
腫瘤的大小和侵襲深度決定了手術切除該部位腫瘤的難易程度。腫瘤通常始于浸潤前癌(原位癌),并最終隨著筋膜,軟骨,肌肉或骨骼的侵入而發(fā)展為更大的尺寸。未侵入皮下或筋膜層的更淺表的腫瘤更適合手術切除。當腫瘤沒有深度侵入時(即腫瘤僅限于最淺表層的皮膚層),手術切除鼻平面可提供長期控制。T1和T2腫瘤可以在不切除鼻平面的情況下手術治療,但是對于T3和T4腫瘤,鼻平面切除可能是唯一的手術選擇。
4.描述該患貓的非手術治療方案。?
各種非手術治療已被描述,包括放射治療,冷凍手術,鍶-90治療,維甲酸和光動力療法。放療的中位生存周期約為1年,對早期疾病似乎有效。在一項對102只貓的研究中,冷凍手術(T1或T2)中位生存周期為26.7個月。對于淺表性鱗狀細胞癌(≤3mm深度),鍶-90輔助治療有效,兩項獨立研究的中位生存時間分別為692天和1071天。光動力療法是指使用全身或局部應用的可被可見光激活的光敏劑。一些研究報告了對各種類型光敏劑的反應率。使用脂質(zhì)體光敏劑,完全緩解率為100%,1年控制率為75%。不幸的是,光動力療法并沒有廣泛應用。腫瘤內(nèi)注射卡鉑治療的完全緩解率為76%,1年無進展生存率為55%。
?
隨訪/討論
下圖為另一只接受鼻平面切除術(“鼻切除術”)的患貓的術后外觀。這種手術通常是可以接受的?;颊咝g后出現(xiàn)硬殼狀分泌物,持續(xù)約1個月后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