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寶玉海棠詩句“清砧怨笛”串起的情節(jié)脈絡

2021-08-31 02:24 作者:洪升紅樓夢  | 我要投稿

作者? ? 隨風飛舞瀟灑人生


上一篇分析了寶玉海棠詩的“清砧怨笛”。這兩個詞,都是表現(xiàn)離婦思夫的典型意象,作者偏用來反襯順治對董小宛的極端寵愛與寬容,思路清奇,但是又很合理,顯得高明而不落俗套。

?

對于順治對待董小宛的這個態(tài)度,其實書中是有一個詞來形容的,非常貼切準確,就是《怡紅快綠》詩最后一句“對立東風里,主人應解憐”中的“解憐”。

?

理解、憐憫、開解、寬慰……等等,諸多復雜的情感盡在兩個字之中,用得真好?!都t樓夢》的偉大也正是得力于這些遣詞用句的高明。那關(guān)于這首《怡紅快綠》我后面也會重點解析。

?

那么,如此高明的構(gòu)思,作者難道就僅僅只在寶玉的海棠詩中書寫一筆就完了嗎?當然不是的。在全書中,有多個地方與此存在相呼應的關(guān)系。我們揪出了這里的一個線頭,能連帶拉出一連串脈絡,幫助我們弄清書中其它很多地方的意思。下面,我就詳細來寫一寫這串脈絡里面都有些什么東西。

?

首先看晴雯,她的《芙蓉女兒誄》中,有一句是:

?

露苔晚砌,穿簾不度寒砧;雨荔秋垣,隔院希聞怨笛。

?

大家瞧瞧,毫無疑問,這是在照應“清砧怨笛”。晴雯之死就是董小宛之死,故此在那秋涼的夜晚,隔壁董小宛原來所居住的院落,人去樓空,再也不會傳來那幽怨的砧聲與笛聲了。

?

這里面有個關(guān)鍵詞是“隔院”,大家記得黛玉那句酒令“榛子非關(guān)隔院砧”嗎?沒錯,這又這條脈絡的下一個關(guān)聯(lián)點,我后面再詳細說。

?

接著看香菱,她所作的《詠月三首》的最后那首,同樣照應了“清砧怨笛”:

?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

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

?

這首詩就得花多點篇幅好好解析了。

?

首先,董小宛天生麗質(zhì),自然是“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所以就被順治看上了。香菱入住大觀園就是對應董小宛入宮。

?

入宮后受到寵愛,得到順治的“解憐”,允許她“清砧怨笛送黃昏”,所以第二、三聯(lián),就是描寫這夜晚里的“”聲與“”聲。

?

一片砧敲千里白”這一句,不僅僅是點出“”聲這么簡單,含義很豐富的。

?

首先這是暗示“董白”這個名字。“一片砧敲”可理解為形似一個草字頭?!?strong>千里”為“重”,再加上“”字,連起來正好是“董白”。另外敲砧的“咚咚”聲也諧音“董”字。

?

其次,董小宛被冊立為皇貴妃,順治皇帝為此大赦天下。要知道在大清近300年的歷史上,因為冊立皇后妃嬪而大赦天下的,這是絕無僅有的一次。所以此句說董小宛一敲砧,這全天下的千里江山就全籠罩上潔白的月色,就是暗示董小宛封皇貴妃并大赦天下這件事。

?

第三,這句還借用了李白《之夜吳歌》的“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的意境,來表現(xiàn)其思念家鄉(xiāng)親人之情。董小宛是蘇州人嘛,是吳人,所以她唱的歌自然是吳歌。但好玩的是,作者這樣借用,其實是專門用來給黛玉作出無情嘲諷的,這點后面再說。

?

那么上面解讀的這些意思,單獨來看似乎不能很確定。所以在香菱學詩的整段情節(jié)中,作者進行了很明確、很詳細的呼應。我們來看書中的描寫:

?

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聯(lián)云:‘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雭頍熑绾沃??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象是見了這景的。若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

?

詩名“塞上”,就暗示董小宛來到了北方?!?strong>孤煙”、“落日”都是指董小宛。“”字不是指“孤獨”,而應是指“孤家”,即后妃的自稱?!?strong>直”,跟后文的“”,都是說董小宛如那直直向上的孤煙一般,青云直上,被冊立為皇貴妃。

?

落日”就是斜陽,就是暗示“白”字,因為白字就是“日”字上面加上斜斜的一撇。跟“斜陽寒草帶重門”中的“斜陽”一樣的意思?!?strong>落日圓”,就是說董小宛在人生后期獲得了圓滿。

?

董小宛入宮時,年齡已經(jīng)不小了,有三、四十歲了。她雖能得圓滿,但容貌與年華正如那斜陽一樣,只剩下最后的美好,很快就要消失。她在宮中的榮寵也就三年的時光,所以“三春去后”就“大夢歸”了。這也正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

所以湘云的《對菊》就說要“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嘛,黛玉的《問菊》也感慨“一樣開花為底遲?”,這都是對應上面這個意思。

?

齡官為何為“”?湘云之叔為何是“保齡侯”?都是暗示董小宛的“大齡”。我之前分析齡官是影射客氏,這個也沒錯。但作者的真是目的還是再以客氏來影射董小宛,因為客氏也是“大齡”,也是小皇帝與大齡寵妃的關(guān)系。

?

說句題外話,從現(xiàn)代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其實順治皇帝很可能是戀母情結(jié)。他從小得不到父母之愛,董小宛對他來說,相當于是填補了母愛,所以他才對董小宛如此地狂熱與依戀。這其實是很可以理解的。

?

好了,接著看回香菱學詩的下一段:

?

再還有‘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這‘白’‘青’兩個字也似無理。想來,必得這兩個字才形容得盡,念在嘴里倒象有幾千斤重的一個橄欖。

?

這一段更明白了。董白字“青蓮”,所以還是重點提示“”、“”。而且是“江湖白”、“天地青”,跟“一片砧敲千里白”一樣的意思。

?

幾千斤重的一個橄欖”,強調(diào)“”字,不僅暗示董白的“董”,還暗示其身份的貴重,是娘娘“歲”。還有,古文中的“重人”,就是指朝廷中位高權(quán)重的人。

?

為何說“橄欖”呢?《齊東野語》記載,橄欖又名“諫果”、“忠果”、“青果”。因為初食橄欖時有澀口之感,但放在嘴里久了,就會感到有清甜的回味,苦盡甘來,就好像“良藥苦口”、“忠言逆耳”一樣。

?

董小宛的人生就是“苦盡甘來”啊。而且她勸諫和輔助順治皇帝治國理政,對于順治來說就是“諫果”、“忠果”,就是良藥。

?

接著下一段:

?

還有‘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這‘余’字和‘上’字,難為他怎么想來!我們那年上京來,那日下晚便灣住船,岸上又沒有人,只有幾棵樹,遠遠的幾家人家作晚飯,那個煙竟是碧青,連云直上。誰知我昨日晚上讀了這兩句,倒象我又到了那個地方去了。

?

這段就說得很清楚了,“那個煙竟是碧青,連云直上”,“”跟前面的“”字,就是說董小宛這“孤煙”是青云直上。所以寶釵很不忿嘛,她的志向也是想“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

然后“”字,應該是“六宮粉黛無顏色,三千寵愛在一身”的意思,順治其她妃嬪都不要了,整個皇宮就只“”董小宛這個“落日”來承受順治的寵愛。

?

另外,這段說的不就是董小宛渡江北上嗎?就是呼應“野岸回孤棹、呼應“李煜渡江”的典故。

?

接著下一段:

?

黛玉笑道:“你說他這‘上孤煙’好,你還不知他這一句還是套了前人的來。我給你這一句瞧瞧,更比這個淡而現(xiàn)成?!闭f著便把陶淵明的“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翻了出來,遞與香菱。香菱瞧了,點頭嘆賞,笑道:“原來‘上’字是從‘依依’兩個字上化出來的?!睂氂翊笮Φ溃骸澳阋训昧?,不用再講,越發(fā)倒學雜了。你就作起來,必是好的?!碧酱盒Φ溃骸懊鲀何已a一個柬來,請你入社。”

?

這個“上孤煙是套了前人的來”的“前人”是誰??“‘上’字是從‘依依’兩個字上化出來的”的“依依”又是指啥?當然都是指靜妃嘛。靜妃被廢了才輪到董小宛上位。蘅蕪苑中滿是藤蔓,都是依附柱子或山石而生,所以是“依依”。

?

這里要專門說一說,這個“依依”的藤蔓依附的意象,是有很深的文學意義上的淵源的。最早為寡婦立言的是《詩經(jīng)》的《唐風·葛生》,用葛“曼于野”、“曼于域”來比興,抒寫寡婦孤苦無依的處境。后來魏晉時期曹丕、丁廙妻、王粲、潘岳等人創(chuàng)作的寡婦題材的作品繼承了《葛生》這個傳統(tǒng),形成了固定的文化內(nèi)涵。如丁廙妻“如懸蘿之附松,似浮萍之托津”、潘岳“雖冥冥而罔覿兮,猶依依以憑附”等。

?

所以《紅樓夢》中的很多隱喻暗示,并非是作者隨意憑空創(chuàng)作,而是非常講究傳統(tǒng)與出處的。這是他們那個年代的衡量水平的評判標準和價值觀,解讀《紅樓夢》就得抓住這一點。

?

下面回到書中情節(jié)。此時寶玉(順治)對香菱(董小宛)當然極為贊賞啊,所以他才大笑道:“你已得了,不用再講,越發(fā)倒學雜了。你就作起來,必是好的。”于是探春(陳之遴)察言觀色,知道合了主子的意了,所以“明兒我補一個柬來,請你入社”。

然后我們再看陶淵明詩“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下兩句:

?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

寶釵不就是被罵為“”的嗎?迎春的酒令“桃花帶雨濃”的上句是“犬吠水聲中”,就是罵寶釵為狗。妙玉給寶釵的杯子,上面是“宋元豐五年四月眉山蘇軾見于秘府”。元豐五年四月,蘇軾是在黃州。黃州的“黃”字,就是出自黃狗的“黃”。據(jù)說此地的黃狗常與人交合,故名黃州。這仍是罵寶釵為狗。

?

對這個解讀,可能有的人會有所懷疑,其實這在書中是有很深層次的呼應的。

?

寶釵的蘅蕪苑,影射的中國實際地點的湘西桃花源上游不遠的溆浦。溆浦自古是武陵郡的郡治,故此書中有清客命名進蘅蕪苑的洞口蓼汀花溆為“武陵源”,另外襲人的花簽也是“武陵別景”?!?strong>花溆”的“”,也是暗示溆浦。

?

而溆浦這個地方,后來被武陵蠻攻占,變成了南蠻的地盤。所以作者選這個地方,也是要影射滿清人攻占中原大地。

?

那么,武陵蠻這個民族,是狗崇拜的。神話傳說中,武陵蠻的祖先是帝嚳手下的一只神犬,叫槃瓠。后來槃瓠立功,被賞賜與帝嚳的公主成婚,其后代子孫就是武陵蠻。所以大家瞧,這就是說的狗與人交合的事情。

?

這槃瓠原先其實是一只蟲子,被蓋在瓠盤中,才變成了狗,所以叫槃瓠。瓠就是瓠瓜,即葫蘆。分開兩半就是瓢,才能蓋東西。所以為何薛蟠這些影射滿清人的名字中都是“蟲”字旁呢?為何寶釵被嘲笑“分瓜笑綠媛”呢?都是源出于此。

?

現(xiàn)在再重新審視妙玉給寶釵的這只杯子的名字--“??瓟犀”,意思就完全清楚了。第一個字就是說“分瓜”、第二個字還是“瓜”,“”通“匏”。《說文》:匏,瓠也。第三個字“”,其中一個意思是指瓠子的籽實。如《集韻》:“一曰瓠中”,《詩·衛(wèi)風》:“齒如瓠犀”。

?

所以整個名字都是在暗示槃瓠。我以前對這個名字的解讀不完全,擦到了一些邊,看出了是暗示狗,但主要意思沒解讀出來,現(xiàn)在做出補充修正。

?

所以,陶淵明的那句“狗吠深巷中”,自然是指獨居深宮的靜妃了。而“雞鳴桑樹顛”就是飛上枝頭變鳳凰了的董小宛。

?

接著“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跟“渡頭余落日”的“”又呼應上了。宮中只有董小宛一個“余閑”,再無其她妃嬪“塵雜”。對“”字,書中也沒拉下呼應:

?

一時探春隔窗笑說道:“菱姑娘,你閑閑罷?!毕懔庹鸬溃骸啊e’字是‘十五刪’的,你錯了韻了?!?/strong>

?

因為前面說了是“半輪殘”月嘛,最后那句也說了“不使永團圓”,不是十五圓月,所以說“‘十五刪’錯了韻”。

?

看到這里,大家是不是被作者設計的這些復雜的呼應關(guān)系弄花眼了?《紅樓夢》整部書的前后呼應關(guān)系真的是非常嚴密周到,一點不落下。也只有這么嚴謹?shù)暮魬拍茏屛覀兺耆_認作者的意思。

?

好了,接下來再看“半輪雞唱五更殘”。經(jīng)過上面的分析,這句就很容易理解了。跟上半句含義相似,這同樣是自褒之語,有“雄雞一唱天下白”的意思,也是說董小宛一鳴驚人,一朝而地位顯赫。

?

為何是“半輪”“?”月?這除了呼應最后一句的“不使永團圓”外,還因為董小宛封皇貴妃的日子,是農(nóng)歷九月二十八日,正是一個月中“殘月”的日子。而這也預兆著董小宛不能與順治“永團圓”,也就是跟“夕陽”的意思一樣。

?

然后,《太平御覽》說:“黃帝之時,以鳳為雞”。這“”就是“”,就是皇貴妃。所以“雞唱”代表了封妃,也就是上面陶淵明詩的“雞鳴桑樹顛”。

?

這“雞唱”還有更深的含義,作者在用后文探春的“雞窗”那個酒令作出了提示。

?

典故來源于南朝劉宋時期的《幽明錄》。晉代兗州刺史沛國宋處宗曾經(jīng)買得一只長鳴雞,對待這只雞他十分愛惜養(yǎng)護,常常把籠子放到讀書的窗前。雞突然說出人類的話,與宋處宗談論,說出的話十分有哲理,每天都不停止。宋處宗因此言談大有進步。

?

所以這是說,董小宛是個賢妃,順治通宵與她在一起,直至“五更”,這并非尋歡作樂,而是在她的輔佐下讀書處理政事,順治的治國理政才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以說董小宛是“橄欖”嘛,同樣的意思。

?

而呼應這個意思的,其實還有李紈作的“雖善無征”那個燈謎,以及湘云的麒麟。這個等以后再說。

?

繼續(xù)看“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笛聲自然是紅袖倚欄的董小宛吹奏的,那么江上聽笛的“綠蓑”是誰呢?

?

這自然是寶玉即順治啊。書中就重點提到寶玉穿著蓑衣,打扮得像個漁人?!?strong>綠蓑”兩個字,讓人第一時間就想到張志和的《漁歌子》:

?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

前面不是說董小宛是“”,是鳳鳥,飛在枝頭唱歌嗎?這里也是“”鷺在飛,引得漁人樂而忘歸。而且,吸引漁人的還有“桃花流水”,這是否又讓我們聯(lián)想起桃源的仙女,也讓打魚的劉郎樂而忘歸?探春的花箋就說“若蒙棹雪而來,娣則掃花以待”,就是邀請寶玉這個漁人來桃花源與美麗的仙女相會。

?

所以這句的含義是很明顯的,跟前面詩句的內(nèi)涵相一致。

?

那么此處有“紅樓倚欄”,寶玉的海棠詩也有“獨倚畫欄”,另外怡紅院的那首《怡紅快綠》,也有“憑欄垂絳袖”。所有這幾個地方的紅袖倚欄的美人,都是指董小宛。

?

這里就順便說說《怡紅快綠》詩,呼應關(guān)系也是一看即明。

?

深庭長日靜,兩兩出嬋娟

綠蠟春猶卷,紅妝夜未眠。

憑欄垂絳袖,倚石護青煙。

對立東風里,主人應解憐。

?

紅的是海棠,是董小宛,所以是“怡紅”。綠的是芭蕉,芭蕉是誰呢?就是靜妃!故此是“快綠”,很快就過去了,被廢了。

?

《群芳譜》記載芭蕉“一葉生,一葉蕉,故謂之芭蕉” 。董小宛“生”而靜妃“蕉”,所以用芭蕉影射靜妃。這也是跟“孤煙是套了前人的來”、“‘上’字是從‘依依’兩個字上化出來”兩句的意思一樣的。

?

賈政說蘅蕪苑的對聯(lián)“吟成豆蔻才猶艷”,“是套的‘書成蕉葉文猶綠’”。本來寶釵是蕉葉,遇到陳之遴,就變成豆蔻了。所以是“豆蔻花開三月三”。

?

所以首句“兩兩出嬋娟”說的是董小宛和靜妃兩人。兩人都是美人,是桃源中的兩個仙女。香菱就自褒“影自娟娟魄自寒”嘛。

?

綠蠟春猶卷”說的自然是靜妃?!?strong>綠蠟”的典故就是寶釵說出來的?!?strong>冷燭無煙綠蠟干”,跟董小宛這朵海棠花的“故燒高燭照紅妝”的待遇形成強烈的對比,也是靜妃被廢后處境的最強寫照,寶釵對這句的印象當然很深。

?

另外湘云在她寫的海棠詩中,也同樣揶揄寶釵“玉燭滴干風里淚”,這都是照著死穴來捅刀子的。

?

還有,這里同時還暗示靜妃勾引陳之遴?!?strong>綠蠟”典故的全詩是“冷燭無煙綠蠟干,芳心猶卷怯春寒。一緘書札藏何事,會被東風暗拆看”?!?strong>東風”就是寶釵嘛,在“芳心猶卷”時,就“暗拆書札”了,就是勾引上陳之遴了。

?

紅妝夜未眠”無疑說的是董小宛。跟“半輪雞唱五更殘”一樣,都是說通宵達旦與皇帝在一起。

?

下一聯(lián)“憑欄垂絳袖”的是董小宛,而“倚石護青煙”當然就是靜妃了。因為“石頭”、“青煙”都是陳之遴啊,這個之前都說得很清楚了。

?

對立東風里,主人應解憐”。“解憐”董小宛的是順治,而“解憐”靜妃的是誰呢?恐怕就是陳之遴了呀。

?

好了,下面我們就再回到香菱的詩。

?

博得嫦娥應借問”。什么人才能見到嫦娥向她問問題?只有成為了天上的仙子,才能見到嫦娥。普通凡人哪能見到?嫦娥升天后也下不去凡間的。

?

所以這是說董小宛已經(jīng)“博得”皇貴妃的地位,已經(jīng)成為了天上的仙子。所以她想去問嫦娥,你主宰月宮,主宰世間團圓之事,但為何卻讓我跟每一任丈夫都不能“永團圓”?這個其實是對自己不幸的命運的嘆息。

?

好了,說完香菱的關(guān)聯(lián),接下來我們再來看湘云。

?

第六十二回寶玉生日,大家喝酒行令。寶玉猜拳輸給湘云,湘云出題要寶玉說。這時黛玉搶著替寶玉說了這個令:

?

聽黛玉說道:

“落霞與孤鶩齊飛,風急江天過雁哀,卻是一只折足雁,叫的人九回腸,這是鴻雁來賓?!?/strong>

說的大家笑了,說:“這一串子倒有些意思?!摈煊裼帜榱艘粋€榛穰,說酒底道:

“榛子非關(guān)隔院砧,何來萬戶搗衣聲?!?/strong>

?

本來是寶玉對湘云,卻被黛玉搶著說了。所以黛玉說的酒令針對的是湘云,就是調(diào)侃或者說是諷刺董小宛的。

?????????????????????????

先看酒面。香菱不是說自己是“落日”和“孤煙”嗎?黛玉偏說是“落霞”、“孤鶩”。湘云是“枕霞舊友”啊,“落霞”自然不是好話,“”恐怕是“淪落”的意思?!?strong>孤鶩”的“”,也不是“孤家”的“孤”,是“孤單”的“孤”。

?

這只跟伴侶分散了的“孤鶩”,被迫渡江北上。本來陸游的原詩是“風急江天無過雁,月明庭戶有疏砧”的,那現(xiàn)在當然得改成“有過雁”了。

?

而且過江時,正如李煜的“雨滴吳江淚萬行”,董小宛也是“風急江天過雁哀”。而不是香菱“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的頗有豪情。

?

同時,這是一只“折足雁”。為什么呢?因為斷了腳的大雁一旦落地,就再也無法起飛了。這只北上的大雁,再也無法返回南方。所以還說什么“雞鳴桑樹顛”?站都站不穩(wěn)了。

?

接著,這不是“雞唱”,更不是鳳鳴,而是讓人“九回腸”的雁叫聲。就猶如那白秋海棠被稱為“斷腸草”,也讓人悲傷斷腸。元春的判詞為什么是“二十年來辨是非”?這是引用張祜的《宮詞》:

?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啊?/strong>

?

遠離故鄉(xiāng)、幽閉深宮的宮人,歌聲真是極其的辛酸。

?

最后一句“這是鴻雁來賓”,這句的意思有點深,一般人很容易理解錯誤,需要多解析一下。

?

這里的“”,不是賓客的意思。大家看這句話最早的出處:

?

《禮記.月令》:“季秋之月,鴻雁來賓,雀入大水為蛤”。其中的“來賓”,《通書》作“來濱”,濱,水際也。

?

所以這句話原本的意思是說,鴻雁來到的水邊,由于天氣慢慢變冷,所以這些雀鳥都遁入海水中,變?yōu)椤?strong>蛤”了。

?

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xiàn)很多蛤蜊,并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

?

那么滿清為“水”啊,董小宛這南方來的漢人,變成滿清人的妃子,自然就如同大雁入海變?yōu)椤?strong>蛤”了。所以依然是諷刺董小宛的。

?

這個意思,書中另外還有一個地方與此呼應。即李綺的燈謎“”,說的是草化為螢,應該也是這個意思。

?

好了,說完酒面,我們再看看酒底。

?

前面說了,“隔院砧”是關(guān)聯(lián)晴雯的“隔院希聞怨笛”,那為何黛玉要說“榛子非關(guān)隔院砧”呢?

?

黛玉在這里,實際上是玩了一個諧音梗?!蹲髠?莊公二十四年》疏“榛栗”為“婦人之贄”曰:“蓋以‘榛’聲近‘砧’,取其虔于事也”。

?

所以黛玉口中的“榛子”,實際是暗諧“虔子”,即摯誠、忠貞不渝的意思。也就是諧音“貞”。

?

那么顯然董小宛無論從個人還是民族大義來說,當然都是“不貞”。故此黛玉才諷刺這個“隔院砧”根本就“非關(guān)”貞潔,毫無忠貞可言。

?

這個意思跟探春的海棠詩中的“玉是精神難比潔”的意思一樣,都是說董小宛不貞、不潔。

?

所以香菱詩借用李白《子夜吳歌》的“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的意境,其實很不恰當。人家李白詩中,搗衣的婦人是長安人,是漢人,是守節(jié)的貞潔婦人。想的是“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你董小宛不但不想著“平胡虜”,還嫁給了胡人,還盡心服侍。這跟長安的搗衣婦哪有可比性?而且這“一片千里白”的是胡人的江山,不是漢人江山,所以哪里還有李白詩中的“萬戶搗衣聲”?

?

所以黛玉才說“何來萬戶搗衣聲”。黛玉整段酒令都是充滿了諷刺意味的。

?

好了,說完湘云,再接著說說黛玉的海棠詩的第一句“半卷湘簾半掩門”。

?

清人李光庭的《鄉(xiāng)言解頤·人部》中說:“謂婦人之不貞者曰‘半掩門兒’”。大家看,黛玉這第一句仍然是說董小宛的“不貞”。

?

不僅在諷刺董小宛不貞,同時也在諷刺靜妃不貞。因為這首詩是同時寫兩盆海棠花的嘛。

?

寶釵不是說“珍重芳姿晝掩門”嗎?黛玉就偏說“半掩門兒”。這個詞這在民間還指暗娼,即不是公開合法的娼妓,而是自己偷偷私下接客。

?

還有,寶釵是“豆蔻”,杜牧有詩“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妓女接客可都是卷起簾子的,所以黛玉說“半卷湘簾”。

?

所以黛玉這句其實罵地非常狠的。

?

好了,本篇就先到這里。


寶玉海棠詩句“清砧怨笛”串起的情節(jié)脈絡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金门县| 洛宁县| 临湘市| 株洲县| 吉水县| 衡南县| 夏河县| 南投县| 济南市| 涡阳县| 明光市| 兴山县| 乌什县| 抚顺市| 阿拉善右旗| 准格尔旗| 曲阳县| 洛扎县| 天镇县| 新乡市| 托克逊县| 杭锦旗| 宁波市| 会泽县| 石嘴山市| 女性| 买车| 平定县| 黄浦区| 盐源县| 开远市| 雅江县| 乐至县| 石棉县| 若尔盖县| 通城县| 柘城县| 上犹县| 宁化县| 弋阳县| 资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