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無線電搜尋來這個長長“飛船”上的人工輻射?

這是附近第一次看到來自另一個恒星系的訪客,但它是什么呢?小行星,彗星,還是外星神器?SETI研究所的科學家試圖解決這個問題,他們使用艾倫望遠鏡陣列(ATA)觀測“Oumuamua”,當時它距離地球約1.7億英里,比地球軌道直徑略小。

其目的是測量人造無線電傳輸,如果被發(fā)現(xiàn),這將是強有力的證據(jù),證明該物體不是簡單地由其母恒星系統(tǒng)中發(fā)生的隨機引力彈弓相互作用拋入太空的一塊巖石。將于2019年2月出版的《宇航學報》(Acta Astronautica)上發(fā)表的一篇論文作者格里?哈普(Gerry Harp)表示:我們一直在尋找一種信號,證明這個物體融合了某種技術——證明它是人造的。

博科園-科學科普:盡管進行了相當敏感的搜索,但我們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此類排放。雖然我們的觀察不能完全排除烏穆阿瓜的非自然來源,但它們構成了獲取其可能構成的重要數(shù)據(jù)。在它于2017年10月被發(fā)現(xiàn)后,“Oumuamua”成為了關于它可能非自然起源的熱門猜測,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讓人想起了阿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e)小說《與羅摩會合》(Rendezvous with Rama)中的星際飛船。它的高度拉長的形狀,以及沒有觀測到彗發(fā)的事實,加強了一些人的這一假設,因為這些都不是小行星和彗星的特征。哈佛大學(Harvard)研究人員最近在《天體物理學快報》(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發(fā)表的一篇論文也提出了這樣一種可能性,即“Oumuamua”是一個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構造。

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對這個物體觀察到的輕微的、意想不到的加速度可能是由于“Oumuamua”繞太陽旋轉”時陽光的壓力造成。他們的假設是,這個物體可能是一艘輕帆,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是無意的。由于我們的太陽系對于任何沒有瞄準的物體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小的目標,所以我們更有可能認為它是一個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起源。這樣的論點加強了觀察的重要性,比如對ATA進行的觀察,這些觀察可以限制“Oumuamua”的真實性質(zhì)。觀測時間為2017年11月23日至12月5日,使用ATA的寬帶相關器,頻率在1 - 10ghz之間,頻率分辨率為100khz。

在功率為30 - 300毫瓦的物體上,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由全向發(fā)射器產(chǎn)生的信號。在經(jīng)常被人造衛(wèi)星遙測干擾的部分無線電頻譜中,檢測的閾值高達10瓦。在所有情況下,這些對可以探測到的權力的限制都是相當有限的- -可與手機或公民波段收音機相比。雖然沒有發(fā)現(xiàn)來自“Oumuamua”的信號,但SETI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報告的觀測類型可能有助于限制未來探測到的任何星際物體的性質(zhì),甚至限制我們太陽系中已知小天體的性質(zhì)。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假設后者可能是星際探測器,而無線電觀測提供了一種方法來解決這一富有想象力但絕不是不可能的想法。
博科園-科學科普|研究/來自:SETI研究所
參考期刊文獻 :《天體物理學》
DOI: 10.3847/2041-8213/aaeda8
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