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黃真伊》:"解語花"不解風情的時候

通過韓國電視劇《黃真伊》,了解到一個“解語花”的詞匯。
‘解語花’這個稱謂說得很動聽,但其實是對古時女性很不禮貌的稱呼,因為它詮釋出了一切以男子為中心,全方位討其歡心的意指。
所以賣藝甚至賣弄風情的妓生,便以它作為婉稱。
她們衣著華麗,笑臉迎人,來找她們的人,從來都不會掃興,這些女子,好像必須學會洞悉心事的本領,卻把自己真實的情感隱藏起來。
這些‘解語花’,絕對是值得被同情的女性,處在封建社會的底層,想要以技藝謀生,卻一腳踏進風塵里,這絕不是最初的意愿。

黃真伊是由河智苑扮演的,小時候不小心在市集窺見穿著綾羅綢緞,光彩照人的‘解語花’們,從人群中悠然而過,就不自覺地投出了艷羨的目光。
要知道她的母親就是塵俗里出來的,連父親都無法說出是誰的窘迫,促使其母一狠心把還在襁褓中的黃真伊送到了寺院,全因怕她會走上和自己一樣的道路。
但命運似乎就是在捉弄人吧,小小的真伊迷上了舞蹈,可學習舞蹈的唯一途徑,就是要和母親走上同一條道路,當年她的母親就是樂器技藝出眾,才吸引達官貴人們的駐足。

拗不過血液里流淌著舞蹈之河的躁動,黃真伊在一得一失間,義無反顧地躍進了藝術的汪洋里,等待她的人生境遇也是暗流洶涌又精彩迭出。
筆墨浸透了宣紙,舞蹈訓練流下的的汗水,也隨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蒸發(fā)到了藍天白云之間,又凝成雨露滴灑到青春少女的臉龐,她已然慢慢長大。
詩琴畫舞樣樣刻苦研習,而在她的性格里,還有一直存在的叛逆不順從的態(tài)度,也如春草般愈發(fā)茂盛,正像今天我們常說的反封建思想。
那個特殊的環(huán)境,怎么會允許這樣的思想出現(xiàn),還是一介女流,所以當時的老天爺可能也看不過去,需要給她些磨煉,讓她懂點生存法則,于是微醺著雙眼安排了一位令其肝腸寸斷的初戀。

這位初戀名叫金恩浩,一眼萬年,用到他身上再合適不過。
而且別看這位少爺(韓語叫吐六泥)外表弱不禁風,卻著實也是個不怕與王權統(tǒng)治斗爭的主。
話轉回來,他只是趴在小丘后偷偷望了黃真伊一眼,就再也移不開視線的那種神情,可以用那兩個字—醉了,來概括。
日思夜想,魂不守舍,一大籮筐形容單相思的詞全都蹦了出來。
秉燭夜游,該是錐刺股的時辰,卻他拿著書本發(fā)呆,連燭火都在顫抖著表示抗議。
課堂上依然如此,老師就拿出了教鞭大刑伺候。
即便如此,他仍舊念念不忘,成日丟了魂一樣。
他是出生于官宦之家嫡出的少爺,父親朝中為官,并且隔三差五就會納妾,恩浩看在眼里,憐憫母親在心里,發(fā)誓自己絕不會像其父一樣辜負原配。

金恩浩一次在喧鬧熙攘的街邊書屋,和溜出來去跳扇子舞的黃真伊正巧碰上,但還不給反應時間,真伊已經(jīng)跑了出去。
他也一路尾隨,一抬頭間,忽然見到那個揮動扇子背著太陽的姑娘,站在了空中的繩子上開始了表演。
此時樂行的行首也派人找到了這里,真伊嚇了一跳從繩子上掉了下去,正撞到了恩浩,她驚慌站起,連鞋也沒穿就跑遠了。
恩浩又拿起鞋子追了起來,終于還是追到她,輕輕把鞋子幫她穿上,這次算是真正打了個照面。

然后,金恩浩用詩經(jīng)的那首《關雎》,約黃真伊到了荷花簇擁的涼亭,一人彈奏伽倻琴,一人手拿毛筆開始作畫,好像所有都很平和。
可地位懸殊的他們,依舊抵不過恩浩家里的強烈反對,家里人認為,不可能放著名門閨秀不娶,去討一個妓生做老婆。
驟然間,晴朗的天空瞬間烏云密布,恩浩四處請命,想要推翻這不公正的封建條款,奈何大雨傾盆,陰差陽錯,在決定私奔的時候,被困住的兩人各自在大雨中淋了一整晚。
身子弱的金恩浩,就算意志堅強,也積勞成疾徹底倒了下去,黃真伊也大病,金恩浩在這一場歷劫中,終于將自己在塵世中的真實地位看得一清二楚,一段美好姻緣就此落幕.

從那時起,一個藝名為明月,擅長詩畫琴舞的女子,把全部目光都放進了技藝鉆研里。
不論走到何處,所見景物都可以是詩詞歌舞的素材,她又和小時候一樣穿著簡單毫無修飾的衣裳,與人們一起歡快地跳著笑著,所經(jīng)歷的,也已是過眼云煙不值為提。
或許在她的心里,一直都有一張隨風而起的畫卷,飄忽輾轉穿過人聲鼎沸的街巷,來到激流而下的瀑布,拂過清澈光亮的水面,那里荷花環(huán)繞著長廊,陽光透過著樹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