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廢水預處理哪種方法效果比較好呢
眾所周知,制藥廢水在進行正式處理之前,需要進行預處理。將大分子,高濃度,高色度的廢水轉(zhuǎn)變成小分子,低濃度,可生化降解,便于凈化處理的無機鹽類物質(zhì)。在處理的過程中,會使用到物理,化學,生化,物化,以及組合方法。每種廢水的水質(zhì)和水量不同,所使用的工藝流程也有差異。在廢水處理的過程中,盡可能地減少流程,降低污水周轉(zhuǎn)率,節(jié)約成本,提高效率。

制藥廢水的特征主要包括濃度高,結(jié)構(gòu)復雜,有機物氨氮,無機鹽,重金屬等含量多,毒性大,污染能力強,色度重,可生化能力差,懸浮物多等。針對這些特點,直接采用生化方法,是很難完成的,不僅浪費資源,效果也很差。預處理的方法,就是根據(jù)制藥廢水的特點,想辦法逐步突破。比如懸浮物多,可以采用沉降或離心、吸附等方法完成。有機物含量高,可以采用強氧化劑,將污染物中的有機物轉(zhuǎn)化。比如使用臭氧,氯氣,二氧化氯,次氯酸鹽等。針對色度重的問題,可以使用過濾或電解的方法,最大程度上降低色度,從而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吸附方法,就是采用多孔的固體顆粒物質(zhì),使得污水中的特定組分吸附在多孔物質(zhì)上,從而使得廢水能夠凈化。一般的吸附劑會使用到活性炭,硅藻土,漂白土等。在制藥企業(yè)廢水處理中,活性炭使用的幾率相對比較高。另外,氣浮也是常用的一種方法,或叫做浮選。通過分散的氣泡,將廢水中的小顆粒物都吸附在氣泡上。然后,氣泡就帶著渾身的顆粒物,隨著空氣在水中的浮力,達到水面上。最后,使用三相分離器,將固,液,氣分離處理。氣浮方法主要有溶解空氣法,電解氣浮法,加壓氣浮法,生化氣浮法等。在進行氣浮之前,要先調(diào)節(jié)pH值,使得廢水能夠在曝氣區(qū),氣泡和固體污染物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

在使用氣浮方法之后,還會采用其他的物理或化學方法進行處理,比如使用絮凝或電解等。使用氣浮法,會有大量臭氣產(chǎn)生,采用適宜的工藝進行處理,避免對環(huán)境造成二次污染。氣浮的方法操作簡單,節(jié)約成本。但是,要使用的時候需要考慮到溫度、pH值、催化劑和停留時間等因素。每個條件都會影響到廢水的處理效果,調(diào)整參數(shù),篩選出最佳的優(yōu)化方案。在進行一種方法的時候,為了盡可能提高效率。往往是同時進行幾種方法綜合起來使用,節(jié)約反應(yīng)周期和廢水處理時間,盡可能提高處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