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44.8億年前發(fā)生大轟擊,地球和月球未能幸免,遭受重創(chuàng)!

歡迎來到太陽系早期,就在45億年前行星形成之后,我們周圍的一片混亂。彗星、小行星甚至是原行星的浪潮涌向太陽系內部,其中一些還在途中撞上了地球。

現(xiàn)在,由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地質學家斯蒂芬·莫吉斯領導的一個小組,已經(jīng)為我們地球歷史上這一暴力時期制定了一個新的時間表。在發(fā)表在《天體物理學》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集中研究了一種名為“巨型行星遷移”的現(xiàn)象,這是太陽系演化的一個階段名稱。

在這個階段中,由于尚不清楚的原因,大的行星開始遠離太陽。根據(jù)小行星和其他來源的記錄,該小組估計這一太陽系變化的事件發(fā)生在44.8億年前,比一些科學家先前提出的時間要早得多。這些發(fā)現(xiàn)可以為科學家們提供有價值的線索,知道地球上什么時候可能首次出現(xiàn)生命。地質科學系教授Mojzsis說:我們知道,為了解釋外太陽系目前的軌道結構,必須發(fā)生巨大的行星遷移,但在這項研究之前,沒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時候發(fā)生的。

這是一場爭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歸結于阿波羅宇航員收集的月球巖石——其中許多似乎只有39億年的歷史,比月球本身年輕數(shù)億年。為了解釋這些年齡,一些研究人員提出,月球和地球是在那個時候被彗星和小行星撞擊的,但是并不是所有天文學家都同意這個理論。降落在月球上的那部分是非常不尋常,它受到一個大沖擊的強烈影響,那就是Imbrium盆地,大約有39億年的歷史,幾乎影響了宇航員取樣的所有東西。

為了克服這種偏見,研究人員決定從一個詳盡撞擊地球的隕石數(shù)據(jù)庫中收集隕石年齡。東京地球生命科學研究所的共同作者Ramon Brasser說:直到大約40億年前,內行星表面一直在受到撞擊發(fā)生的改造,小行星的情況并非如此,它們的記錄可以追溯到更久遠的年代,但是研究小組發(fā)現(xiàn),這些記錄只能追溯到45億年前。對于研究人員來說,這只提供了一種可能性:太陽系一定在那個截止日期之前經(jīng)歷了一次大的轟擊。

非常大的撞擊可以融化巖石,并改變它們的放射性年齡,有點像晃動蝕刻草圖。這場浩劫很可能是由太陽系的巨型行星引發(fā),研究人員認為,這些行星形成的距離比現(xiàn)在要近得多。然而,通過計算機模擬,研究團隊證明,這些天體大約在44.8億年前開始向它們現(xiàn)在的位置移動。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將碎片撒向身后,其中一些碎片被拋向地球和當時年輕的月球。這些發(fā)現(xiàn)為地球上生命的進化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

博科園|研究/來自: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
參考期刊《天體物理學》
DOI: 10.3847/1538-4357/ab2c03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