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zhàn)思維相關文獻
冷戰(zhàn)思維指在冷戰(zhàn)期間在兩大集團對峙,兩個超級大國爭霸的過程中所形成的處理國家間關系,解決國際爭端的一種思維模式。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的發(fā)展道路和社會制度,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冷戰(zhàn)思維,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搞雙重標準
中文名
冷戰(zhàn)思維
目的
對社會主義國家的遏制與擠壓
狹義冷戰(zhàn)
妄圖建立單極世界
外文名
Cold War mentality
產物
冷戰(zhàn)這一特定歷史時期
目
錄
1詞語釋義
廣義意思
狹義意思
2出現起因
3主要內容
4重要影響
5詞條圖冊
1詞語釋義
廣義意思
而在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的對抗與斗爭中,社會主義國家也自然而然地認同了這些觀念與思維模式,從而使冷戰(zhàn)思維成為雙方共同認可的一種意識。總之,這種廣義的冷戰(zhàn)思維是冷戰(zhàn)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是當時國際現實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
狹義意思
狹義的冷戰(zhàn)思維特指冷戰(zhàn)結束后,西方大國特別是美國的保守勢力妄圖建立單極世界,推行霸權主義的一種意識與觀念,具體包括:1、對手思維,冷戰(zhàn)期間美國對外戰(zhàn)略的主要指向就是蘇聯,冷戰(zhàn)結束后,美國在全球失去對手,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無所適從,急于樹立新的敵人。2、絕對安全,自身已經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了,仍擔心來自別國的威脅。3、不理解別國的安全需要,把別國對安全的追求理解為對本國安全的威脅。4、強權政治,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別國,不尊重其它國家和民族。5、用爭霸史、挑戰(zhàn)史來看待新興國家,將它的發(fā)展視作對自己的挑戰(zhàn)。6、推行漁翁戰(zhàn)術,總是挑起爭端,以從中漁利。這些方面綜合起來就是一句話,一切為了本國,無視他國需要。
概念使用一般指狹義的概念。
2出現起因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一方面,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決定了人類前途終歸光明。另一方面,世紀疫情陰霾未散,局部沖突硝煙又起,冷戰(zhàn)思維和集團政治回潮,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和平赤字、發(fā)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世界經濟復蘇步履維艱,全球發(fā)展遭遇嚴重挫折,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3主要內容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維護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維護國際公平正義。中國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的發(fā)展道路和社會制度,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冷戰(zhàn)思維,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搞雙重標準。中國奉行防御性的國防政策,中國的發(fā)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無論發(fā)展到什么程度,中國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
中國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各國發(fā)展友好合作,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伙伴關系,致力于擴大同各國利益的匯合點。中國呼吁各國不能身體進入21世紀,腦袋還停留在殖民擴張的舊時代里,停留在冷戰(zhàn)思維、零和博弈的老框框內。而應要以相互尊重超越恃強凌弱,以公平正義超越霸凌霸道,以合作共贏超越以鄰為壑,對近代以來的權力政治觀念予以揚棄,走出一條國與國交往的新路。
4重要影響
新時代的中國外交堅持和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習近平外交思想科學指引下,以更寬廣視野、更開放胸襟、更積極姿態(tài),擔當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fā)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開辟了國際關系理論與實踐的新境界,書寫了人類政治文明進步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