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邁瓦登歷史-14-圣戰(zhàn)終約
歷元865年,第一次波克斯戰(zhàn)爭結束。波克斯擺脫了枷鎖,成為了超級強國,但是,有勝者,便會有敗者,這就是戰(zhàn)爭一直存在的原因。
西瓦登國王病逝,他的兒子繼位,稱為哈里士二世。蘭格斯也換了一個國王,他打算擴充軍隊,重新奪回霸主地位。
這一點讓波克斯十分警覺,正好蘭格斯境內的其他羅拉赫爾人也紛紛起義,蘭格斯軍隊立刻派兵打壓。波克斯就趁這個機會,以羅拉赫爾人是波克斯的同胞為由,向蘭格斯宣戰(zhàn)。

雖然波克斯已經(jīng)向蘭格斯宣戰(zhàn),但是他一直按兵不動。畢竟現(xiàn)在的局勢對自己并不利。如果現(xiàn)在侵略蘭格斯,自己周邊的國家都會出兵,這樣,戰(zhàn)爭就有可能戰(zhàn)敗;而且,上一次勝利的大部分原因是因為雙邁瓦登宣而不戰(zhàn),這個新崛起的大國實力還不清楚。蘭格斯國王也有自己的想法,蘭格斯還沒有完全恢復元氣,現(xiàn)在和波克斯打起來必然占下風。
于是,雙方僵持數(shù)天后,便宣布停戰(zhàn)。不過,波克斯要求蘭格斯給予境內羅拉赫爾人自治權,蘭格斯國王也是識時務者,暫時答應了這個請求,不料,卻釀出了大禍。
歷元867年,波克斯與羅伊尼亞打算瓜分南德卡米斯地區(qū)的消息震驚了北洲,尤其是剩余的南德卡米斯國家,對此十分憤怒。蘭格斯馬上看準了機會,站到了德卡米斯諸國一邊。波克斯看到蘭格斯的介入,開始改善對南德卡米斯的態(tài)度。歷元871年3月,波克斯大臣切瓦格訪問羅克斯森大公國,打算與公爵談話,改善兩國敵對的關系,結果車隊被當?shù)厝罕妵?,切瓦格也被圍毆?/p>
此消息一出,兩國關系更是雪上加霜。波克斯強烈要求羅克斯森大公爵道歉,并來到維拉培斯進行再一次會談。但是,羅克斯森背后有蘭格斯撐腰,他不但不對事情道歉,還揚言,波克斯給羅克斯森七十萬元,兩國才可能和談。
羅米西拉爾一世聽到此消息勃然大怒,和公爵說如果不道歉,就用軍隊將羅克斯森夷平!
兩國關系開始下降到冰點,整個北洲都為此驚惶。雖然羅米西拉爾一世揚言開戰(zhàn),但是誰也沒有正當理由。直到……羅伊尼亞打破僵局。
羅伊尼亞擅自出兵南德卡米斯擴張領土,蘭格斯和雙邁瓦登開始調動兵力,支援南德卡米斯地區(qū)。正是因為蘭格斯的兵力調到了南德卡米斯,那些羅拉赫爾人再次叛亂。這次,波克斯公開支持羅拉赫爾,收編了羅拉赫爾人。蘭格斯和波克斯的第二次戰(zhàn)爭再次打響,相應的,第二次同盟成立,雙邁瓦登,羅克斯森,蘭格斯一起抵抗波克斯。
經(jīng)過數(shù)年的恢復,蘭格斯和雙邁瓦登都是可以打得起仗的大國了。歷元875年,第二次波克斯戰(zhàn)爭打響。同樣的,波克斯率先發(fā)動攻勢,蘭格斯雖然擴充了軍隊,但依然打不過波克斯。波克斯沿著邊界橫推數(shù)千米,包圍了圣瓦赫爾城。同時,針對南德卡米斯地區(qū)的攻勢一起展開,光是羅伊尼亞就把這些國家打得落花流水。
7月,雙邁瓦登的軍隊終于趕到戰(zhàn)場,和蘭格斯軍隊聯(lián)手,給予了有效的反擊,還解圍了圣瓦赫爾城。
勝利不是永久的,很快,波克斯就擊潰了同盟的陣地,開始反推。歷元876年,羅克斯森大公國停止抵抗;同年,蘭格斯帝國也向波克斯求和,第二次波克斯戰(zhàn)爭結束,第二次同盟徹底瓦解。
這一次的《圣斯特條約》比上次的還要苛刻,主要條款有:要求蘭格斯和西瓦登承認波克斯和羅伊尼亞新獲得的土地;撤銷羅克斯森大公爵的職位,成立傀儡政權米爾拉國;將迪拉斯王朝的部分領土歸波克斯管轄15年;上繳5000萬元的戰(zhàn)爭賠款;以及將羅拉赫爾人的地盤割讓給波克斯。
這些條款大多數(shù)都是針對蘭格斯的,而不是雙邁瓦登的,這就給予了雙邁瓦登再次回復元氣的能力,在第三次戰(zhàn)爭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次波克斯戰(zhàn)爭過后,蘭格斯的國力一落千丈,他們被《圣斯特條約》暴擊,根本無法再次崛起。
歷元882年,就在蘭格斯絕望之時,一位軍事傳奇,瓦登裔蘭格斯人,拉瓦巴·尼斯拉爾出現(xiàn)了。他行善積德,在民間深受百姓喜愛,同時還因為是瓦登人,雙邁瓦登也待他很好。在他的努力下,蘭格斯恢復了士氣,還與雙邁瓦登結成了第三次同盟。這再次引起了波克斯的注意,他警告兩國,如果再次觸犯波克斯的底線,就會派兵滅亡蘭格斯!
此話一出,蘭格斯皇帝猶豫了,他是一位膽小怕事的國王。要不是尼斯拉爾的勸說,他就直接斷掉與雙邁瓦登的盟約了。
事件再次陷入僵持,直到北邊的迪拉斯王朝發(fā)生一件事……
迪拉斯王朝一直想加入反波同盟,畢竟《圣斯特條約》中被波克斯占領了領土,所以同樣被波克斯警告。結果一個曾經(jīng)被汝拉爾瓜分的德卡米斯小國斯圖拉貢發(fā)動了叛亂,波克斯大力援助叛亂的發(fā)起者。這件事差點引燃了第三次波克斯戰(zhàn)爭,還好兩邊簽訂了停戰(zhàn)條約,承認了斯圖拉貢的自治權。
本來事兒就這么消停了,結果斯圖拉貢新上任的統(tǒng)治者人品太差,于是再次發(fā)生了叛亂,波克斯和迪拉斯又分別給予了支持。這一次,就打了三年之久。
波克斯把部分人力調到了斯圖拉貢地區(qū),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尼斯拉爾將軍領導蘭格斯軍隊,浩浩蕩蕩跨過了邊界……
由于兵力空虛,這支蘭格斯軍隊推了不少,尼斯拉爾本來還想號召雙邁瓦登參戰(zhàn),結果雙邁瓦登想波克斯宣戰(zhàn),但是因為不想卷入戰(zhàn)爭,對波克斯宣而不戰(zhàn)。結果后來波克斯又重新調動人力兩線作戰(zhàn)。不久,波克斯就攻入了蘭格斯進內,還占領了佛羅城?,F(xiàn)在,波克斯國王慌了,蘭格斯已經(jīng)輸了兩場戰(zhàn)爭,要是這場也輸了,蘭格斯會面臨亡國的危險。于是,蘭格斯皇帝向波克斯求和,而波克斯的第一個要求,便是罷免并監(jiān)禁尼斯拉爾。雙方在佛羅簽訂了《佛羅和約》。于是,軍事奇才尼斯拉爾,就這樣被打入了大牢。
然后,波克斯立即撕毀了《佛羅和約》,再次攻打蘭格斯,這下,蘭格斯沒有牌可打了。波克斯和蘭格斯皇帝說:“如果將佛羅三角洲割讓給波克斯,那波克斯就可以考慮求和?!?/p>
佛羅三角洲,三面環(huán)山,中間是平原,地理環(huán)境很好,還有許多河流流過。波克斯是朝山的那一面,而蘭格斯面向平原,也就是說,這個地方對蘭格斯來說比較容易防守,對波克斯來說難攻,而且,這個地方和雙邁瓦登接壤。這下,雙邁瓦登克就不能不管了,如果讓波克斯占據(jù)這有利的地形,那自己有一天也會岌岌可危。
于是,雙邁瓦登和蘭格斯在康格尼展開會談,雙邁瓦登提出,只要將佛羅三角洲給予雙邁瓦登,那雙邁瓦登便會援助波克斯。
此時的蘭格斯只能無能狂怒了,但是為了換來雙邁瓦登的援助,他只好將佛羅三角洲給予雙邁瓦登。
有了雙邁瓦登援助,兩軍一起向波克斯發(fā)起進攻,分分鐘解放了佛羅城,把波克斯人趕回了自己國家。

波克斯看這兩國這么不好搞,暫時不再擴張。而且因為之前自己忽視了斯圖拉貢,叛軍已經(jīng)顛覆了斯圖拉貢公國原來的政權。波克斯非常生氣,覺得什么都要自己來,直接介入戰(zhàn)爭,又消滅了叛軍。這下,迪拉斯王朝不愿意了,認為波克斯正面插手迪拉斯王朝的國內事。于是,歷元880年,迪拉斯王朝加入了第三同盟。
歷元881年,波克斯已經(jīng)與第三同盟僵持很久,于是他和蘭格斯將占領的土地納入自己版圖后,便向北洲一強——羅伊尼亞帝國爭奪北洲第一的位置。
其實,波克斯與羅伊尼亞本來無冤無仇,但是羅伊尼亞和波克斯的崛起及擴張,使得兩國總有一天會爆發(fā)戰(zhàn)爭。羅伊尼亞也視波克斯為一個隱患,想要拉攏第三同盟一起消滅波克斯,這便讓蘭格斯等國喜出望外。但是,這一意圖被波克斯察覺,他已經(jīng)知道兩國之間必有一戰(zhàn),于是先下手為強。這一打,就將波克斯陷入了萬劫不復的泥潭。
一開始,波克斯打了個出其不意,比較順利,但是當波克斯軍隊越來越深入時,發(fā)現(xiàn)羅伊尼亞這片地都沒啥價值,一路上連個田地都沒幾個。再加上補給線越來越長,波克斯僅有的那點軍隊開始管不住自己腳下打下來的地盤了。其中,有兩個由羅伊尼亞人組成了兩支部隊起義,與羅伊尼亞大部隊里應外合,擊潰了波克斯的陣地。波克斯想補救一下,于是下了急令讓兩支騎兵部隊包圍羅伊尼亞的陣地,結果當?shù)氐匦尾黄教梗熊娝俣忍?,還是沒救回來。最后,波克斯決定讓大部隊向西部推進,拿下羅伊尼亞部隊的側翼。這是決定波克斯命運的一戰(zhàn),對雙方來說,都必須要贏!

雙方在哈什尼赫城相遇,展開了一場大戰(zhàn),打了三天三夜,不分勝負。而哈什尼赫戰(zhàn)役的最終結果,就是羅伊尼亞以人數(shù)優(yōu)勢,包圍,俘虜,并殺死了三十萬波克斯軍,對波克斯來說,是一場徹底的失敗。

沒有了這些精銳部隊,波克斯一潰千里,而因為之前太專注于羅伊尼亞戰(zhàn)場,導致斯圖拉貢被迪拉斯占領,雙邁瓦登和蘭格斯也乘虛而入,奪回了第一次波克斯戰(zhàn)爭中被占領的圖郡城。因為首府被占領,波克斯境內的羅拉赫爾人投降。羅伊尼亞-迪拉斯-雙邁瓦登-蘭格斯組成的第三同盟迅速推進,收復了幾乎所有被占領的土地。歷元883年,由波克斯設立的傀儡政府馬爾拉被推翻,并納入了迪拉斯的版圖。同年,蘭格斯和迪拉斯王朝會師。歷元884年,迪拉斯王朝和蘭格斯在波克斯東部設立了傀儡政權威斯維薩公國。歷元885年,雙邁瓦登軍隊與羅伊尼亞軍隊在波克斯首都維拉培斯會師。至此,歷時11年的第三次波克斯戰(zhàn)爭落下了帷幕,波克斯帝國也宣告終結,第三同盟的各國,特別是蘭格斯,對波克斯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報復,在《哈維拉克圣戰(zhàn)終約》中,波克斯賠得底褲都不剩了,連首都維拉培斯都割讓給了雙邁瓦登,建立了傀儡政權:威爾公國。
為了獎勵第三同盟的各國,教皇卡洛托二世歌頌了諸國,商議了未來北洲的新秩序,最重要的,還將雙邁瓦登封為了帝國。
現(xiàn)在,雙邁瓦登國王,不,是皇帝,拉坦薩三世,成為了大雙邁瓦登帝國的開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