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兩人24小時內連遭鬣狗獵殺,人狗大戰(zhàn)爆發(fā),警方已開始追捕

這是一個令人不寒而栗的消息,在肯尼亞的一個村莊里,一群約20頭的斑點鬣狗,12月27日24小時內,接連伏擊了兩次人類,導致兩人死亡,其中一人更是被吃來僅剩頭骨及少許殘骸。
根據(jù)內羅畢警方的說法,27日在工業(yè)城鎮(zhèn)錫卡附近的卡姆什村(Kamuthi),兩名男子從采石場下班回家,大約20頭鬣狗襲擊了他們,其中一名男子被圍獵殺死,另一名僥幸逃過一劫。
而就在這一慘案發(fā)生不到24小時,在卡姆什村的一個農(nóng)場里,農(nóng)場主人發(fā)現(xiàn)了幾件沾滿鮮血的衣服,緊接著就在幾米外發(fā)現(xiàn)了令他毛骨悚然的一幕——一顆血跡斑斑的人類頭骨和其它一些殘骸。

農(nóng)場主人趕緊報案,警方和肯尼亞野生動物服務局官員到達現(xiàn)場后,發(fā)現(xiàn)了鬣狗的腳印,確認此人是被鬣狗捕獵后吃掉的。
實在太可怕了!鬣狗為什么會伏擊人類,難道是要與人類開戰(zhàn)了嗎?事情恐怕還真的是這樣!
鬣狗雖然名字里有個狗字,但實際不是犬科,而是貓形亞目,與狗相似是趨同進化的結果。斑點鬣狗的咬合力是陸地食肉哺乳動物中最強的,高達1300磅,這讓它們可以咬碎牛羚、斑馬等這類大型動物的骨頭,所以這次襲擊中第二個被殺死的人才會幾乎只剩下頭骨。
斑點鬣狗是社會性極強又極度聰明的動物,可以通過圍獵殺死大大小小各種動物,并且敢從其它大型掠食動物口中巧取豪奪,這其中豹子就是最大的受害者,經(jīng)常被它們奪走到嘴的食物。

鬣狗的社會性和貓形亞目其它食肉目極為不同,反而類似于靈長目的獼猴和狒狒,由一頭雌性率領5至90頭鬣狗組成永久性的社會群體,類似于人類的母系氏族部落,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復雜的社會階層,以及復雜的社交活動。比如和獅群首領靠蠻力競爭而來不同,斑點鬣狗的首領是“世襲制”,通常是由首領的“女兒”繼承“王位”,而且是最年幼的女兒。
而且鬣狗真的像原始人類社會一樣,通過與其它群落的雄性交配,來防止近親繁殖;而“女王”選擇的交配對象,也不是那種雄性荷爾蒙爆棚,具有高度攻擊性的“猛男”,而是較為溫順平和,尤其是有耐心的雄性,有時需要經(jīng)過長達一年的考驗,才會獲得交配機會。
這可能是一個極為聰明的策略,通過淘汰那些欣賞暴力美學的強壯雄性鬣狗,來保證雌性首領對整個族群的穩(wěn)固統(tǒng)治。并且在懷孕后期,地位高的雌性會給后代提供更高的雄性激素水平——高濃度的卵巢雄烯二酮,使它的雌性幼崽更具攻擊性和性活躍,久而久之,雌性鬣狗也就發(fā)展出了雄性化的特征——其生殖器和雄性的基本一樣,并且也會勃起。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斑點鬣狗實際是非常聰明的社會性動物,和靈長類、早期人類表現(xiàn)出相似的社會結構和行為模式,從而發(fā)展出強大的生存能力,在目前人類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所有物種都舉步維艱的情況下,依然活得鶯歌燕舞,無滅絕之虞。
然而在強大的人類面前,鬣狗依然無力,近年來隨著非洲人口的不斷增加,城市規(guī)模不斷擴大,野生動物的傳統(tǒng)棲息地被不斷侵占,動物們也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甚至不得不與人類共享棲息地,導致了與人類的更多沖突,肯尼亞已報告了越來越多野生動物闖入人類棲息地的事件。
12月17日,一只豹子走出察沃國家公園,闖進肯尼亞東南部的一所房子;7月份,一頭獅子從內羅畢國家公園,闖入該市南部一個人口密集的社區(qū),引發(fā)了巨大恐慌。
不光是在非洲,在人口日漸增長的印度,豹子、猴群、大象等野生動物與人類的沖突也愈演愈烈,雙方各有死傷,人類與野生動物的大戰(zhàn)似乎一觸即發(fā)。那么這一切是如何發(fā)生的呢?

肯尼亞一夜之間兩人被鬣狗捕獵而食,實際是人類不斷擴張導致野生動物棲息地被不斷壓縮,來不及適應或無路可走造成的。不是鬣狗想要和人類開戰(zhàn),而是鬣狗的本能應激反應,而這種反應對鬣狗族群來說是致命的,肯尼亞警方已經(jīng)開始追捕這群鬣狗,等待它們的恐怕是最為殘酷的命運。
人口增長越快的地區(qū),這類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件就會發(fā)生得越多,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情,至于說這些地區(qū)野生動物與人類大戰(zhàn)的結果,看看幾十年前的中國就知道了,很多野生動物都日漸稀少甚至完全消失。隨著我國人口的逐漸穩(wěn)定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強,近年來野生動物種群才開始慢慢恢復,甚至一些物種,如野豬已開始在局部地區(qū)泛濫成災了。
非洲、印度不過是在走我們的老路,人與野生動物的戰(zhàn)爭才剛剛開始,獅子、大象、鬣狗、豹子等野生動物的未來其實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