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一切感到迷茫時,我認(rèn)識了《少年新知》
寫作實驗室特別征稿:你是如何認(rèn)識《少年新知》的?哪一個主題、哪一篇文章給你的印象最深?這本雜志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它給你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變化?歡迎來稿,講一講你與《少年新知》之間的故事。
投稿郵箱:writinglab@lifeweek.com.cn
投稿人:匿名小讀者
和大部分讀者相比,我認(rèn)識《少年新知》的時間應(yīng)該算晚的。我第一次知道這個雜志是在去年的8、9月份,那時我剛剛進(jìn)入高中,對于身邊的一切都很迷茫,不知道怎么和新同學(xué)處好關(guān)系,不知道怎么面對繁重的課業(yè)壓力……青春的煩惱像潮水一樣,一波未平而一波又起。當(dāng)時的我總是很煩躁,很焦慮,總想找一個可以脫離所有我不喜歡的東西的地方。所以那時我總喜歡往書店跑,盡管那些書店都離我們家很遠(yuǎn),有的書店坐地鐵要一個多小時,但是我還是很喜歡去,因為那里很安靜,大家都在讀書,我也在讀書。讀書的感覺很好,可以短暫地忘掉所有煩惱,也是在書店里,我認(rèn)識了《少年新知》。

10月份那期《少年新知》的主題是關(guān)于少年的成長。里面有幾個地方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其中一個是“來自青少年的聲音”,讓我有一種找到了同類的感覺,他們的經(jīng)歷真的和我有很多一樣的地方。還有一個特別巧的事,就那段時間天津特別特別冷,從教學(xué)樓到食堂都得跑著去,而且當(dāng)時是疫情,我們幾個住宿生選擇留校上網(wǎng)課,厚衣服還沒寄到,那天還下雨,那種刺骨的寒冷真叫我記憶猶新。班主任還感嘆地說他在天津這么多年都沒有10月份這么冷過,我當(dāng)時就特別害怕什么世界末日要到了,然后就在《少年新知》上看到了和我有一樣想法的GZR,激動之余還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

另外一個印象深的文章是緊挨著的《我想要什么?》,我也有許多和作者一樣的感受。上了高中之后,我開始思考許多之前不會去想的問題,比如我好好學(xué)習(xí)的意義,我未來的人生,我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無助……但當(dāng)我和朋友說起這些時,她們跟我沒有同樣的感覺,就像是我選擇吃完午飯坐在看臺上看云或者逛逛生態(tài)園,朋友們選擇回教室寫作業(yè)或者聊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每種選擇都有自己的意義,我不應(yīng)去評判??晌覀冸m然是朋友,但是我們的靈魂深處并不相通。我常常覺得我是一座缺乏與外界溝通的孤島,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但是后來我發(fā)現(xiàn),世界上有許許多多座孤島,他們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并不孤獨。

在寒假里,我嘗試著給少年新知投稿。我記得那天下著雪,我趴在床上寫那期征稿。這是我上初中以來第一次下筆如有神,文字從我的指尖流淌到了屏幕上,感覺特別通暢。收到過稿郵件的那天,我和父母正在北京旅游。在故宮的入口處,我收到的郵件,哇,這個事情對我來說好像有種宿命的意義。這是我第一次向雜志投稿,也是我第一次在雜志上發(fā)表文章,看到我寫的文章發(fā)表在公眾號上的時候真的特別地激動,跟姥姥姥爺舅舅都打電話“炫耀”了一遍。發(fā)表的喜悅持續(xù)了小半個月才消退。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鼓勵,讓我感覺自己是個當(dāng)作家的料哈哈哈。真的很感謝《少年新知》,每次看《少年新知》都會收獲很多驚喜與欣慰,也幫助了我很多。希望《少年新知》越辦越好!耶耶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