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帝為什么要讓孫悟空掌管蟠桃園
玉帝為什么要讓孫悟空掌管蟠桃園,網(wǎng)上有各種各樣的回答,例如玉皇大帝不會用人、玉皇大帝故意為之,理由是猴子哪有不偷桃的,所以是故意讓孫悟空偷桃;或者借孫悟空之手毀掉蟠桃等等。對此,我只想說,太扯了
玉皇大帝并不是不會用人,而是真心把孫悟空當(dāng)人看。給你弼馬溫你嫌官小不要,想給你別的職位也不知道你除了會打架還可以干什么,給你一個虛職你又到處交友恐你生事,又沒有空的職位只有御馬監(jiān)缺個正堂管事你也不要啊,只能讓你看管蟠桃園管著點你。
至于說玉皇大帝因為說猴子哪有不偷桃的,所以是故意讓孫悟空管蟠桃園好讓他偷桃,更扯。我同樣還是那句話,玉皇大帝不是故意的,也不是不會用人,而是真心實意地把孫悟空當(dāng)人看!
天庭的二十八宿都是誰?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奎木狼、婁金狗、胃土雉、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貐。
二十八星宿里面相生相克的動物多了去了,難道玉帝就不怕他們自相殘殺?太白金星說過“上圣三界中,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所以,玉帝是把天庭所有人當(dāng)人看,并沒有所謂故意讓猴子偷桃一說。
??第三種回答,玉帝借孫悟空之手毀掉蟠桃之說。沒必要,真的沒必要,玉帝何必做出這種事?
??有人會說,玉帝是想要蟠桃被偷吃,而讓地上神仙不能長生而死去,甚至給出了看似合理的解釋“蟠桃是給地上神仙吃的,吃一個可以多活500年,果樹有三千六百株,按一棵樹結(jié)100個蟠桃算,也有360000個蟠桃,孫悟空一個人不可能偷完,還有一大堆人在幫他偷,最后再嫁禍給孫悟空說蟠桃都被偷了,只摘了兩三籃。因為悟空是佛教派去搗亂的,玉帝不僅不怕還將計就計,借此算計佛教”
??這個解釋看似很合理,實則卻說不通。據(jù)書中,我們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如下:
???①“上會自有舊規(guī)。請的是西天佛老、菩薩、羅漢,南方南極觀音,東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島仙翁,北方北極玄靈,中央黃極黃角大仙,這個是五方五老。還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眾,中八洞玉皇、九壘、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宮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齊赴蟠桃嘉會?!?/span>
? ??蟠桃會并不是專為地上神仙準(zhǔn)備的
②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體健身輕。中間一千二百株,層花甘實,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舉飛升,長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紋緗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
? 由此可見蟠桃并不是吃一個延壽五百年,而是可以讓人成仙和長生
??對于蟠桃可以結(jié)多少果子,西游記中還有一種果樹可以對比,就是鎮(zhèn)元子的人參果
??這寶貝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jié)果,再三千年方得成熟。短頭一萬年,只結(jié)得三十個。有緣的,聞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
??這人參果,一萬年才結(jié)有三十個,卻只能延壽,不具備蟠桃讓人成仙了道、霞舉飛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的效果,由此可見,蟠桃的效果要比人參果更好。所以一株樹未必能結(jié)出100個果子,或許結(jié)的比人參果還少。但書中對蟠桃的贊詩有一句“夭夭灼灼花盈樹,顆顆株株果壓枝。,” 所以,或許蟠桃就是全方位吊打人參果呢。據(jù)此,假設(shè)一棵樹結(jié)100個蟠桃暫且放下
?? ③先熟的,酡顏醉臉;還生的,帶蒂青皮。凝煙肌帶綠,映日顯丹姿。
?? 那仙女依言,入樹林之下摘桃。先在前樹摘了二籃,又在中樹摘了三籃;到后樹上摘取,只見那樹上花果稀疏,止有幾個毛蒂青皮的。原來熟的都是猴王吃了。
??不管蟠桃結(jié)多少果子,它并不是已經(jīng)全部成熟的,而是有生有熟,悟空也僅僅偷吃了后1200株的熟蟠桃。還有就是七仙女要摘得蟠桃都是有數(shù)的,前1200株兩籃,中1200株三籃,這些都摘夠了,只是最后1200株熟蟠桃被悟空吃了,而前面和中間兩株足夠讓人長生不老了。
??④忽設(shè)一計道:“汝等且出門外伺候,讓我在這亭上少憩片時。”那眾仙果退。
?? 土地道:“仙娥且住。今歲不比往年了,玉帝點差齊天大圣在此督理,須是報大圣得知,方敢開園。”
?? 土地即與同進。尋至花亭不見,只有衣冠在亭,不知何往。四下里都沒尋處。
?? 土地道:“大圣在園內(nèi),因困倦,自家在亭子上睡哩?!?/span>
?? 旁有仙吏道:“仙娥既奉旨來,不必遲疑。我大圣閑游慣了,想是出園會友去了。汝等且去摘桃,我們替你回話便是?!?/span>
?? 土地等一眾人是全程不知道悟空偷桃的,甚至從沒懷疑過悟空
⑤王母聞言,【即去見玉帝,備陳前事?!空f不了,又見那造酒的一班人,同仙官等來奏:“不知甚么人,攪亂了‘蟠桃大會’,偷吃了玉液瓊漿,其八珍百味,亦俱偷吃了?!庇钟兴膫€大天師來奏上:“太上道祖來了?!庇竦奂赐跄赋鲇?。老君朝禮畢,道:“老道宮中,煉了些‘九轉(zhuǎn)金丹’,伺候陛下做‘丹元大會’,不期被賊偷去,特啟陛下知之?!薄居竦垡娮?,悚懼?!可贂r,又有齊天府仙吏叩頭道:“孫大圣不守執(zhí)事,自昨日出游,至今未轉(zhuǎn),更不知去向?!薄居竦塾痔硪伤?。】只見那赤腳大仙又俯囟上奏道:“臣蒙王母詔昨日赴會,偶遇齊天大圣,對臣言萬歲有旨,著他邀臣等先赴通明殿演禮,方去赴會。臣依他言語,即返至通明殿外,不見萬歲龍車鳳輦,又急來此俟候?!薄居竦墼桨l(fā)大驚】道:“這廝假傳旨意,賺哄賢卿,快著糾察靈官緝訪這廝蹤跡!”靈官領(lǐng)旨,即出殿遍訪盡得其詳細?;刈嗟溃骸皵噥y天宮者,乃齊天大圣也?!薄居謱⑶笆卤M訴一番。玉帝大惱。】
玉帝的心理變化過程,這些事他在聞奏之前是完全不知道的,他絕對不是故意的,而是把孫悟空當(dāng)成人看,卻沒想到孫悟空干出這些事,又驚又惱
⑥菩提所教長生之道(雖然要躲三災(zāi),但有天罡數(shù)三十六變和地煞數(shù)七十二變就可以躲過):悟空聽說,沉吟良久道:“師父之言謬矣。我嘗聞道高德隆,【與天同壽】;水火既濟,百病不生,卻怎么有個‘三災(zāi)利害’?”祖師道:“此乃非常之道: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丹成之后,鬼神難容。雖【駐顏益壽】,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災(zāi)打你,須要見性明心,預(yù)先躲避。躲得過,【壽與天齊】;
蟠桃: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體健身輕。中間一千二百株,層花甘實,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舉飛升,長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紋緗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
御酒:我今早在瑤池中受用時,見那長廊之下,有許多瓶罐,都是那玉液瓊漿。你們都不曾嘗著。待我再去偷他幾瓶回來,你們各飲半杯,一個個也【長生不老】。
人參果:聞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
小張?zhí)铀ど?span id="s0sssss00s" class="font-size-16">:太子道:“你要知我武藝,等我道來:祖居西土流沙國,我父原為沙國王。自幼一身多疾苦,命干華蓋惡星妨。因師遠慕長生訣,有分相逢舍藥方。半粒丹砂祛病退,愿從修行不為王。【學(xué)成不老同天壽,容顏永似少年郎。】也曾趕赴龍華會,也曾騰云到佛堂。捉霧拿風(fēng)收水怪,擒龍伏虎鎮(zhèn)山場。撫民高立浮屠塔,靜海深明舍利光。楮白槍尖能縛怪,淡緇衣袖把妖降。如今靜樂蠙城內(nèi),大地揚名說小張!”
玉兔搗的藥:玉兔兒打個滾,現(xiàn)了原身。真?zhèn)€是:缺唇尖齒,長耳稀須。團身一塊毛如 玉,展足千山蹄若飛。直鼻垂酥,果賽霜華填粉膩;雙睛紅映,猶欺雪上點胭脂。伏在地,白穰穰一堆素練;伸開腰,白鐸鐸一架銀絲。幾番家吸殘清露瑤天曉,【搗藥長生】玉杵奇。
東華帝君:空萬道霞光現(xiàn),彩霧飄飖光不斷。丹鳳銜花也更鮮,青鸞飛舞聲嬌艷?!靖H鐤|海壽如山,貌似小童身體健。壺隱洞天不老丹,腰懸與日長生篆?!咳碎g數(shù)次降禎祥,世上幾番消厄愿。武帝曾宣加壽齡,瑤池每赴蟠桃宴。教化眾僧脫俗緣,指開大道明如電。也曾跨海祝千秋,常去靈山參佛面。圣號東華大帝君,煙霞第一神仙眷。
??壽星:天仙佛祖把杯停,各各抬頭迎目候。霄漢中間現(xiàn)老人,手捧靈芝飛藹繡。【葫蘆藏蓄萬年丹,寶錄名書千紀(jì)壽】。洞里乾坤任自由,壺中日月隨成就。遨游四海樂清閑,散淡十洲容輻輳。曾赴蟠桃醉幾遭,醒時明月還依舊。長頭大耳短身軀,南極之方稱老壽。
那國王又近前跪拜壽星,求祛病延年之法,壽星笑道:“我因?qū)ぢ?,未帶【丹藥】。欲傳你修養(yǎng)之方,你又筋衰神敗,不能【還丹】。我這衣袖中,只有三個【棗兒】,是與東華帝君獻茶的,我未曾吃,今送你罷。”國王吞之,漸覺身輕病退。后得【長生】者,皆原于此。
瀛洲九老:祥云光滿,瑞靄香浮。彩鸞鳴洞口,玄鶴舞山頭。碧藕水桃為按酒,【交梨火棗壽千秋】。一個個丹詔無聞,仙符有籍。逍遙隨浪蕩,散淡任清幽。周天甲子難拘管,大地乾坤只自由。
靈山齋飯:寶焰金光映目明,異香奇品更微精。千層金閣無窮麗,一派仙音入耳清。素味仙花人罕見,【香茶異食得長生】。向來受盡千般苦,今日榮華喜道成。這番造化了八戒,便宜了沙僧,【佛祖處正壽長生,脫胎換骨之饌,盡著他受用】。
白龍馬的尿:我若過水撒尿,水中游魚食了成龍;過山撒尿,山中草頭得味,變作靈芝,仙僮采去【長壽】。
紅孩兒:行者滿懷悶氣,一聞此言,心中怒發(fā),咄的一聲,把善財童子喝了個倒退,道:“這個背義忘恩的小畜生,著實愚魯!你那時節(jié)作怪成精,我請菩薩收了你,皈正迦持,如今得這等【極樂長生】,自在逍遙,【與天同壽】,還不拜謝老孫,轉(zhuǎn)倒這般侮慢!我是有事來告求菩薩,卻怎么說我刁嘴要告菩薩?”
依此,西游記里長生的方法多了去了,何必要靠蟠桃延壽?
⑦他兩個斗在一處,勝敗未分,早有佑圣真君,又差將佐發(fā)文到雷府,調(diào)三十六員雷將齊來,【把大圣圍在垓心】,各騁兇惡鏖戰(zhàn)。那大圣全無一毫懼色,使一條如意棒,左遮右擋,后架前迎。一時,見那眾雷將的刀槍劍戟、鞭簡撾錘、鉞斧金瓜、旄鐮月鏟,來的甚緊,他即搖身一變,【變做三頭六臂】;把如意棒幌一幌,變作三條;六只手使開三條棒,【好便似紡車兒一般,滴流流,在那垓心里飛舞。眾雷神莫能相近?!空?zhèn)€是:【圓陀陀,光灼灼,亙古常存人怎學(xué)?入火不能焚,入水何曾溺?光明一顆摩尼珠,劍戟刀槍傷不著?!恳材苌疲材軔?,眼前善惡憑他作。善時成佛與成仙,惡處披毛并帶角。無窮變化鬧天宮,雷將神兵不可捉。
不太理解為什么說孫悟空是佛教派來搗亂的,可能是因為上面那一段話?其實仔細想一下就能明白那段贊詩說孫悟空是摩尼珠是比喻:孫悟空在被【圍在垓心】時【變作三頭六臂】,打架時【好似紡車一般】滴溜溜的飛舞,只打的【眾神莫能相近】,后文的贊詩則正好借助“摩尼珠”生動形象的比喻悟空打架時的場面:招式動作的迅速、身體的靈活、神通的廣大,體現(xiàn)出孫悟空的武功高強,并不是真說孫悟空是摩尼珠。
綜上,玉帝讓孫悟空看管蟠桃園并不存在任何陰謀論,而是單純的把悟空當(dāng)人看,不認為他會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