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令人揪心的地圖,應當是巴勒斯坦的

文/木蘭
什么叫國際霸凌主義?用不著解釋,看看美國、北約、以色列一貫的所作所為,就什么都會明白。
去年底,聯合國大會就巴以領土問題再次舉行投票,要求國際法院(ICJ)對以色列占領的巴勒斯坦領土的后果發(fā)表意見。對投票結果,巴勒斯坦很滿意,表示歡迎,該國高級官員侯賽因·謝赫聲稱,這是“巴勒斯坦的外交勝利”。該國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馬哈茂德·阿巴斯的發(fā)言人表示,是時候了,以色列應當受到法律約束,并對其向我們人民犯下的罪行負責。
然而以色列真的會受到國際法院的任何約束嗎?巴勒斯坦人真是想得太多。再次獲選一屆任期,剛剛上臺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公開宣稱,“猶太人不是自己土地的侵占者,也不是我們‘永恒的首都’耶路撒冷的侵占者”。還稱聯合國大會這一投票決議是“卑鄙決定”,以色列不會接受??梢妰人醽喓恼Z氣是何其傲慢,這哪里只是對巴勒斯坦的蔑視?而是對聯合國、對投出支持票的87國的無視。顯然,內塔尼亞胡的眼里只有巴勒斯坦還殘存的那一點點領土,至于其它國際道義、國際秩序啥的,都是浮云。
像這種聯合國決議,此前數十年來不知已有過多少份,這是國際社會最正義的呼求,但以色列倚仗著自身的軍事實力以及美國這個大靠山,一次都不愿遵守。巴勒斯坦人不得已,只得用石塊、自制的燃燒瓶等宣泄自己的憤怒。當然,每次迎來的都是以色列軍隊的槍炮和導彈等。這些年來,巴沙地帶究竟有多少巴勒斯坦人死于以色列的槍口下?只知道巴勒斯坦人的地盤越來越小,同時以色列聚居區(qū)越來越大。
世界上最令人揪心的地圖,應當是巴勒斯坦的。近幾年來網絡上流傳的一張巴勒斯坦地圖的對比圖,顯現出巴勒斯坦地區(qū)就如同一張肺葉,而以色列占領區(qū)就如同這張肺葉上分布的癌細胞,通過多年來不斷的蠶食,巴勒斯坦的地盤已大幅縮減,現只剩下加沙地帶以及約旦河西岸零星的小塊區(qū)域。
這就是巴以沖突停不下來的根源所在。令人糟心的是,在網絡上常常傳出一種聲音,稱巴以沖突基本都是加沙地帶巴勒斯坦人先動的手,特別是“哈馬斯”武裝有事沒事總是先招惹的以色列,然后以色列才實施的還擊。這種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論調何其無恥!巴勒斯坦人為什么要動手?難道他們還有任何退路嗎?他們的退路,再往后就是地中海。
巴勒斯地區(qū)的阿拉伯人坦祖祖輩輩居住的土地,二戰(zhàn)結束后,美英西方說分給一塊、并且是最好的一塊給以色列建國,巴勒斯坦答應,給了猶太人一塊居所。然而,就像四百年前“五月花”號向美洲大陸送來盎撒人,然后印第安人遭到滅頂之災一樣,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從此遭到滅國之災。
如今的以色列,論霸凌主義,比美國有過之而無不及。剛上臺的內塔尼亞胡政權,是以色列極右翼勢力的代表。以色列的極右翼主義,說白了就是極端民族主義,比如內塔尼亞胡領導的聯合執(zhí)政黨,其中有兩個黨派分別為“宗教猶太復國主義者黨”、“猶太力量黨”。這兩個黨,不用解釋,看看名稱就知道是啥性質的。對這樣的以色列、對這樣的內塔尼亞胡政府,巴勒斯坦不用抱任何幻想,因為以色列想要的,是巴勒斯坦整塊的領土。
這次聯合國大會投票,是給了巴勒斯坦一個符合公理、道義的結果,然而對于巴勒斯坦孱弱的國力而言,這個結果充其量也只是一張紙,以色列根本不理睬。事實再一次證明,西方世界就是叢林世界,任何小國唯有武力才能保住自身的利益。至于巴勒斯坦人,在戰(zhàn)場上拿不回來的東西,永遠別幻想著能通過聯合國什么文件就能拿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