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什么這么喜歡貓?

作者:雪梨
無論是在日本的街道,還是影視作品里我們都能發(fā)現貓咪的蹤影,包括動漫《哆啦A夢》、《貓的報恩》以及夏目漱石的經典之作《我是貓》等等,這都體現出日本人對于貓有著難以言喻的喜愛之情。
在日本人的眼中,貓是充滿靈性的動物。比如在日劇《澄和堇~年輕了45歲的女人》當中,60 歲的如月澄在人形貓妖的幫助下重新變回了 20 歲的少女,實現了回到過去的愿望。

其實早在平安時代,貓就已經在《枕草子》、《源氏物語》等文學作品中出現了。在紫式部筆下的貓通常都是貴族的寵物,一般平民并不能飼養(yǎng)。到了江戶時代后,貓逐漸化身為日本民間傳說里的妖怪,它們能模仿人說話、走路,有的甚至會藏在深山里吃掉路過的行人。
浮世繪與貓
除了文學作品以外,貓也是浮世繪畫家的靈感來源。它們經常會伴隨畫中的美人出現,形成了悠閑又活潑的印象。也有不少浮世繪的作品中以貓作為主角,畫家們總是喜歡捕捉它們玩耍和睡覺的神態(tài)畫于紙上,描述出江戶時期的浪漫風情。


在江戶時代出品的浮世繪當中,最特別的就屬將貓擬人化的作品了。例如畫家歌川廣重的《Cat Crossing to Eat》就是描繪貓兒穿著木屐表演雜技的畫作,畫中的貓臉人身的形象既古怪又滑稽,賦予了貓人性的靈魂。

來到現代,日本人對貓的喜愛并沒有任何減退,貓稱為了招來好運的象征。我們可以在日本的大街小巷里的店鋪前看到可愛的招財貓模型,也可以前去田代島的「貓島」一窺只有貓生活的世界。和歌山電鐵的貓咪站長小玉在去世后,更被當地居民封為「和歌山縣招攬觀光大明神」的稱號。甚至因為貓叫聲跟日語的數字「2」極為相似,因而從 1986 年開始 2 月 22 日變成為了日本的「貓之日」,可見日本人對貓咪的喜愛程度勝過了其它任何的動物。
最后,送上自家的美喵一只陪大家入睡,晚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