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論文五大忌

參加學術會議并報告論文是改進論文質量、擴大學術影響力、增進學者間交流的好機會。表現(xiàn)得當可以加分,漏洞百出則會帶來負面印象。本文通過羅列論文報告中常見的五大禁忌,希望可以幫助各位學術新兵。
第五大忌:PPT花里胡哨
?????? 不同行業(yè)對PPT風格的要求不同。商業(yè)界或許要求高端炫酷的PPT,而學術界則強調(diào)簡潔嚴肅。PPT的背景要素雅,字體要正規(guī)?;ɡ锖诘腜PT——用色夸張、字體活潑,會引起強烈的不適感。
第四大忌:PPT內(nèi)容龐雜
PPT不是Word,放的不是全文而是概要。有些學者把大段大段的話復制粘貼進PPT,堆疊龐雜的內(nèi)容,烏壓壓一片,是不可取的。理想的做法是只放幾句話作為框架概要,也可以放圖和簡表,剩下的內(nèi)容要靠報告人口述出來。
第三大忌:照本宣科
如果你犯了第四大忌,就很有可能也犯第三大忌。如果PPT上的話就是你想說的所有的話,那報告論文的意義在哪?照本宣科的另一缺點是缺乏與聽眾的交流,只顧自說自話。
第二大忌:廢話連篇
筆者經(jīng)常遇見的一種情形是:報告人沉迷于前幾頁PPT,敘述大量背景、意義、文獻、概念等等,但我完全不知道他要做的具體問題是什么。盡快切入正題、盡快讓聽眾知道你的研究問題可以避免聽眾迷失在你的廢話中而喪失對論文的興趣。
第一大忌:不會控制時間
守時是報告論文的首要原則,既是對規(guī)則的尊重,也是對其他報告人的尊重。筆者見過太多的報告人,只顧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而不管擠占他人時間,非常不專業(yè)。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講完就萬事大吉嗎?也不盡然??倳r間控制好了,但時間分配不合理也會帶來負面效果。有的報告人開始慢慢悠悠地介紹背景和強調(diào)意義,后面發(fā)現(xiàn)時間不夠便開始飛速展示主要結果——聽眾沒看清也沒聽懂。有的報告人只有10分鐘,卻做了50頁PPT,然后在10分鐘之內(nèi)展示完畢。報告時間有限,不是要把很長的PPT在極短時間內(nèi)講完,總信息量雖然龐大,但聽眾成功接收的有效信息卻極為有限。正確的做法是把PPT壓縮到與時間匹配的長度(一般的原則是PPT頁數(shù)不能超過報告的分鐘數(shù)),從容清晰地把論文要點展示給聽眾。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擁有完整版權,所有原創(chuàng)文章最早發(fā)表于“論文導向計量實證群”,歡迎轉發(fā)分享,全文轉載請注明出處,引用及合作請留言,任何侵權行為將面臨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