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三國演義》如何用稱呼來表現(xiàn)司馬懿父子隱藏的野心?
央視版《三國演義》是中國電視劇歷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更是極少數(shù)能尊重乃至升華原著的文學(xué)改編影視劇,央視版《三國演義》甚至通過很多不容易被察覺的細節(jié)來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比如在“南征北戰(zhàn)”部分,電視劇就通過司馬懿父子對曹氏君主的稱呼來表現(xiàn)他們的野心。

在第七十集“司馬復(fù)出”中,司馬懿引用曹操的詩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來教育司馬師和司馬昭并將曹操稱為“曹公”。要知道司馬懿此時是在家里教育孩子,直接稱“曹操”也是可以的,反正沒外人聽見。但司馬懿依然為尊者諱,不直接稱呼曹操的姓名。

微妙的是,司馬懿雖然私下里不直接稱呼曹操的姓名,但也不將曹操稱為“太祖武皇帝”而是“曹公”。“曹公”這個稱呼表明司馬懿心里認為曹操是個值得效忠的主公或者英雄,但不承認曹魏代漢的合法性。也就是說,忠于曹操的司馬懿并不會一直忠于曹操子孫當皇帝的曹魏。

同樣是在第七十集“司馬復(fù)出”,司馬師將魏明帝曹睿稱為“魏王”。有些觀眾認為這是老三國的臺詞錯誤,但本鬼認為這不是臺詞錯誤。司馬師將曹睿稱為“魏王”與司馬懿將曹操稱為“曹公”類似,都是認曹睿為主卻不承認其為皇帝,即此時忠于曹睿的司馬師不會一直忠于曹魏。

與父親司馬懿、兄長司馬師相比,央視版《三國演義》對青年司馬昭野心的表現(xiàn)更為露骨。在第六十八集“出師北伐”中,司馬昭將魏明帝曹睿直接稱為“曹睿那個小皇帝”,可謂“司馬昭之心”。有意思的是,面對如此不敬的稱呼,司馬懿只是瞪了司馬昭一眼,沒有更多的指責(zé)。

通過司馬懿父子對曹操和曹睿的稱呼這個小細節(jié),央視版《三國演義》就成功地表現(xiàn)了司馬懿父子對曹魏的微妙態(tài)度和隱藏的野心。與老三國相比,某個版本的編劇讓司馬懿當著曹操的面直呼其名,同時侮辱了曹操、司馬懿和觀眾的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