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粹藝術名家——王世清


王世清(隱堂)廣藝軒主。自幼授業(yè)于王雪濤、郭傳璋、任率英。80年代后與蔡云、李世麟學畫。書畫以花鳥畫為主兼畫山水、人物。篆刻早年與徐煥榮結(jié)望年交,并得以孫竹的指點,其作品多次獲獎。90年代末期開始以自學為主,主功小寫意花鳥畫,因極喜王雪濤先賢的畫風以至入境。在此同時廣博各家,亦從大冩意入手,上溯青藤、八大、白石諸家以為求取繪畫風格,慎學苦習筆耕不輟?,F(xiàn)為中國農(nóng)工民主黨黨員,農(nóng)工黨畫院委員,中國新東方畫院成員,北京市委會文化之委成員,湖南省出版集團藝術頋問,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客座教授。多年觀攬古今名家書畫,博采集錦,被多家藝術拍賣公司聘為書畫鑒定頋問?;字陱V學博藝,筆耕墨鋤,專心于詩律書畫做學童。



展卷細品,王先生筆下的花鳥,取象于平中見奇,淡中見雅,運用條幅與方形的構(gòu)圖,使其韻味無窮??此淖鳟?,很強烈的感覺到用線的流暢、柔和、霸氣和俊美,時時透出一股靈氣。在花與鳥之間,點綴著或黃、或青、或深、或淡的枝葉,在靜與動之間,呈現(xiàn)出一片平靜祥和的氣氛。他筆下的花鳥可謂是形神兼?zhèn)洌蜩蛉缟?,?gòu)思巧妙。




羽毛似雪無瑕點,顧影秋池舞白云。鶴是人們喜愛的吉祥之鳥。與道家文化有著密切關系,東漢和魏晉南北朝期間,道家仙學更是視鶴為神仙的化身而神圣?!苞Q鳴于九皋,聲聞于天”,因鶴的高飛和長壽兩個特性,道認為鶴既是仙人的坐騎,又是仙人的化身,稱之為仙禽、仙驥、仙客、仙子、仙羽、蓬萊羽士。




王先生所作花鳥畫,皆從心師造化而出,傾注著他對祖國山水的熱愛之情,畫出了大自然的靈秀、生動、淡雅、質(zhì)樸,使這些自然界中的尤物,皆有鮮活的生命,輕松、瀟灑、放逸、自然,卻無煙塵俗氣,頗得“天工巧造,素以為絢”之致。這不僅在于先生有一顆熱愛祖國山河大自然的赤子之心,更在于他造型功力的精深,工意兼具而又富于書卷逸氣,境界高華。幀幀佳作,實乃心師造化之功,格逸境空,題跋雋永,渾化純潔,了無縱橫筆墨斧鑿之痕,不僅山川如畫,而且四季分明,花鳥繁盛,春蘭夏荷、秋菊冬梅,還有修竹垂柳、蒼松金桂,把大自然的四季山水裝點得無比秀麗;湖畔的花間林下,蝴蝶翩翩,蜻蜓裊裊;泉溪桑間陌上,黃鸝聲聲,白鶴悠悠,美不勝收……這說明他的創(chuàng)作之情已達到自然放逸之境也!


王先生的牡丹國畫作品或含苞待放,或迎春吐艷,畫牡丹最重要是要表達牡丹花高貴不俗和雍容大度的氣質(zhì)他在探索中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的道路上,以金冬心、吳缶廬等先人為楷模,書法入畫,將書法和繪畫冶為一爐,一洗俗囂,他運筆是書法的自然流露,繪畫是書法的進一步升華。觀王先生的牡丹畫作,枝莖,畫枝或色或墨健勁有力,穿插得體,有疏有密?;ò曦S富多變,分明清晰,滋潤融洽。為了使畫面穩(wěn)定而脫俗,采用水墨畫葉子,壓住火爆局面,取得視覺上色彩平衡,用色時中鋒、側(cè)鋒,逆鋒,拖筆等多種筆法并用,使得畫面“艷而不俗”,富于變化。所以他的牡丹蒼勁厚重,健實樸茂,有書卷氣,令人印象深刻。在他筆下,牡丹盡顯王者風范,妍雅秀潤,格調(diào)高逸;百般嬌姿,千種風情。讓您情不自禁地聯(lián)想到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千古絕唱“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之境。




王先生的寫意花鳥構(gòu)圖簡潔大氣、格調(diào)高雅,樸拙蒼勁之中不乏靈動,筆墨厚重而又韻味十足,線條變化豐富而又不失洗練。他的工筆畫,線條清晰協(xié)調(diào),富于節(jié)奏,設色淡雅清新,精工雅致,畫面輕盈飄逸,意韻高古。書法“真、草、篆、隸、行”五體兼擅,并能融會貫通,互出奇妙。


王先生的寫意花鳥可以奪物象之精神,掠物象之體貌。經(jīng)由骨法用筆的構(gòu)建,收得了應物象形的精確!再者,王先生畫畫依心緒而作鋪陳,不拘于一物,不拘于舊法,總有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智慧。


拜觀王世清先生的作品,給人一種酣暢淋漓之感。意空靈,圖壯闊,聽松濤陣陣,觀霧靄茫茫,感受云卷云舒。亦有“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之超脫,又如山中高士,俯仰間,閱盡世間萬物輪回,給人酣暢淋漓之感。
王世清的山水畫作,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皆若風骨外化、靈性活現(xiàn),又似云蒸霞蔚,氣象升騰。驀然感受到:生命在律動,自然在游走,真與善、靈與魂,在參差滲透,競相凈化,身心如沐春風,心田如飲甘霖。
(文/田野)
歡迎點贊留言,喜歡王老師作品隨時留言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