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大沙俱邏.優(yōu)陀夷經(jīng)

2022-10-01 10:46 作者:天羅地網(wǎng)  | 我要投稿


蕭式球 譯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竹園松鼠飼餵處。

這時候,一些十分著名的遊方者如阿那伽羅、毗羅達羅、沙俱邏.優(yōu)陀夷等住在孔雀飼餵處的遊方者園林。

在上午,世尊穿好衣服,拿著大衣和缽入王舍城化食。

他心想: “現(xiàn)在入王舍城化食時候還早,讓我先往孔雀飼餵處的遊方者園林,去沙俱邏.優(yōu)陀夷遊方者那裏吧?!?/p>

於是,世尊前往孔雀飼餵處的遊方者園林,去沙俱邏.優(yōu)陀夷遊方者那裏。

這時候,沙俱邏.優(yōu)陀夷遊方者跟遊方者大眾坐在一起高談闊論,發(fā)出嘈吵及很大的聲音,談論有關國王、盜賊、大臣、軍隊、恐懼、戰(zhàn)爭、食物、飲品、衣服、床具、花環(huán)、香油、親屬、車乘、鄉(xiāng)村、市鎮(zhèn)、都城、國家、女士、修羅、街上流言、井邊流言、亡靈、雜事、世間、大海、是非對錯等各種俗世間的說話。

沙俱邏.優(yōu)陀夷遊方者從遠處看見世尊前來,便平息他的大眾說: “賢者們,請保持肅靜。賢者們,請不要作聲。喬答摩沙門現(xiàn)正前來,這位尊者喜歡寧靜、讚嘆寧靜,如果知道我們是一群寧靜的大眾,也許會走到我們這裏來。”

於是, 那些遊方者保持沈默。世尊前往沙俱邏.優(yōu)陀夷遊方者那裏,沙俱邏.優(yōu)陀夷遊方者對世尊說: “大德世尊,請過來,歡迎到來。大德世尊,你很久沒有到來了。大德世尊,座位已經(jīng)預備好了,請坐?!?/p>

世尊坐在為他預備好的座位上,沙俱邏.優(yōu)陀夷遊方者以一低座坐在一邊。

世尊對沙俱邏.優(yōu)陀夷遊方者說: “優(yōu)陀夷,剛才你們坐在一起談論的是什麼呢? 你們談論到哪裏呢? ”

“大德,不要說剛才我們坐在一起談論的事情了,那些談論大德世尊常常可以聽得到。

大德,前些日子有各種外道沙門婆羅門聚集在會堂,他們在談話中說到: ‘央伽人和摩揭陀人有得著,央伽人和摩揭陀人有善得! 富蘭那.迦葉、末伽梨.拘舍梨、阿耆多.翅舍欽婆羅、波拘陀.迦旃延、散若耶.毗羅胝子、尼乾陀.若提子、喬答摩沙門都擁有教團,擁有教派,是教派的老師,為人所認知,有名望,是宗派的創(chuàng)立人,受很多人推崇,他們都來王舍城雨季安居! 在這些沙門婆羅門世尊之中,誰最受弟子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誰最受弟子依止呢? ’

“當中有些人說: ‘富蘭那.迦葉擁有教團,擁有教派,是教派的老師,為人所認知,有名望,是宗派的創(chuàng)立人,受很多人推崇,但他的弟子並不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他,也不依止他。

有一次,富蘭那.迦葉在成百成千的大眾之中說法,當中有一個弟子插聲說: “賢者們,不要問富蘭那.迦葉這些義理了,他是不知道的。我知道這些義理,你們問我吧,我會為賢者解說這些義理?!?/p>

富蘭那.迦葉伸展雙臂大叫: “賢者,請保持肅靜! 賢者,請不要作聲! 他們不是問賢者,他們是問我。我會為他們解說這些義理?!?/p>

即使富蘭那.迦葉這樣做也沒有用,還有許多弟子駁斥富蘭那.迦葉: “你不知這些法和律,我知這些法和律,你怎會知這些法和律呢! 你的方法錯誤,我的方法正確。我有條理,你沒有條理。應在之前說的,你之後才說; 應在之後說的,你之前便說。你改變想法了,你被駁倒了,你被斥責了。如果可以的話,去解困吧,去弄清楚吧! ”

富蘭那.迦葉的弟子駁斥他後便離去。富蘭那.迦葉的弟子並不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他,也不依止他。他被弟子依道理地責罵?!?/p>

“......末伽梨.拘舍梨......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

“......波拘陀.迦旃延......

“......散若耶.毗羅胝子......

“當中有些人說: ‘尼乾陀.若提子擁有教團,擁有教派,是教派的老師,為人所認知,有名望,是宗派的創(chuàng)立人,受很多人推崇,但他的弟子並不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他,也不依止他。

有一次,尼乾陀.若提子在成百成千的大眾之中說法,當中有一個弟子插聲說: “賢者們,不要問尼乾陀.若提子這些義理了,他是不知道的。我知道這些義理,你們問我吧,我會為賢者解說這些義理?!?/p>

尼乾陀.若提子伸展雙臂大叫: “賢者,請保持肅靜! 賢者,請不要作聲! 他們不是問賢者,他們是問我。我會為他們解說這些義理?!?/p>

即使尼乾陀.若提子 這樣做也沒有用,還有許多弟子駁斥尼乾陀.若提子: “你不知這些法和律,我知這些法和律,你怎會知這些法和律呢! 你的方法錯誤,我的方法正確。我有條理,你沒有條理。應在之前說的,你之後才說; 應在之後說的,你之前便說。 你改變想法了,你被駁倒了,你被斥責了。如果可以的話,去解困吧,去弄清楚吧! ”

尼乾陀.若提子的弟子駁斥他後便離去。尼乾陀.若提子的弟子並不照料、 恭敬、尊重、供養(yǎng)他,也不依止他。他被弟子依道理地責罵?!?/p>

“當中有些人說: ‘喬答摩沙門擁有教團,擁有教派,是教派的老師,為人所認知,有名望,是宗派的創(chuàng)立人,受很多人推崇,他的弟子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他及依止他。

有一次,喬答摩沙門在成百成千的大眾之中說法,當中有 一位弟子作輕咳聲,他附近一位同修隨即用膝蓋輕碰他,示意在喬答摩沙門說法的時候要保持肅靜,不要作聲。

喬答摩沙門說法的時候,即使是成百成千的弟子都是沒有聲音的,甚至連噴嚏聲和咳嗽聲也沒有。他們都熱切期待世尊說法,一 心聆聽世尊為他們所說的法義。

“ ‘就正如有人收集了少許純淨的蜜糖拿到廣場,人們都熱切期待那些純淨的蜜糖。

“ ‘同樣地,喬答摩沙門說法的時候,即使是成百成千的弟子都是沒有聲音的,甚至連噴嚏聲和咳嗽聲也沒有。他們都熱切期待世尊說法,一心聆聽世尊為他們所說的法義。

“ ‘即使喬答摩沙門的弟子跟同修爭執(zhí),放棄了修學,返回低俗的生活之中,也會稱讚導師,稱讚法義,稱讚僧團。他們不會責怪他人,只會責怪自己說:

“我真是不幸,我沒有福德! 我曾在這樣完善宣說出來的法和律之中出家,但不能終生在這個圓滿、清淨的梵行之中修行! ”

他們轉為優(yōu)婆塞或在寺院中作淨人, 受持五戒來生活。喬答摩沙門的弟子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他及依止他?!?”

“優(yōu)陀夷,你認為我有多少特質,我的弟子因此而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我及依止我呢? ”

“大德,我認為世尊有五種特質,世尊的弟子因此而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世尊及依止世尊。這五種特質是什麼呢?

“大德,世尊少吃食物,讚嘆少吃食物。我認為這是世尊第一種特質,世尊的弟子因此而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世尊及依止世尊。

“大德,再者,世尊對任何衣服都知足,讚嘆對任何衣服都知足。我認為這是世尊第二種特質,世尊的弟子因此而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世尊及依止世尊。

“大德,再者,世尊對任何食物都知足,讚嘆對任何食物都知足。我認為這是世尊第三種特質,世尊的弟子因此而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世尊及依止世尊。

“大德,再者,世尊對任何住處都知足,讚嘆對任何住處都知足。我認為這是世尊第四種特質,世尊的弟子因此而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世尊及依止世尊。

“大德,再者,世尊遠離,讚嘆遠離。我認為這是世尊第五種特質,世尊的弟子因此而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世尊及依止世尊。

“大德,我認為世尊有這五種特質,世尊的弟子因此而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世尊及依止世尊?!?/p>

“優(yōu)陀夷,我有些弟子吃一碗食物,有些吃半碗食物,有些吃一殼食物,有些吃半殼食物。我有時吃滿缽甚至更多食物。

如果說我少吃食物,讚嘆少吃食物,我的弟子因此而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我及依止我的話,那些吃一碗、半碗、 一殼、半殼食物的弟子便不會因此而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我及依止我了。

“優(yōu)陀夷,我有些弟子穿舊布衣、破布衣,他們從墓園、廢物堆、布店收集破布,然後縫起來穿著。我有時穿著居士所布施、非常細滑的衣服。

如果說我對任何衣服都知足,讚嘆對任何衣服都知足,我的弟子因此而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我及依止我的話,那些穿舊布衣、破布衣的弟子便不會因此而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我及依止我了。

“優(yōu)陀夷,我有些弟子只吃化取的食物,他們發(fā)心逐家化食,對此感到歡喜,在進入了屋和屋之間的範圍時,即使人們請他坐下都不會接受。我有時接受食物供養(yǎng),吃軟滑的白飯、各種醬汁、各種咖喱。

如果說我對任何食物都知足,讚嘆對任何食物都知足,我的弟子因此而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我及依止我的話,那些只吃化取的食物的弟子便不會因此而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我及依止我了。

“優(yōu)陀夷,我有些弟子住在樹下或空曠的地方,除了雨季之外一年之中八個 月都沒有遮蓋。我有時住在兩層高的樓房,內外以灰泥塗平,閂上窗戶。

如果說我對任何住處都知足,讚嘆對任何住處都知足,我的弟子因此而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我及依止我的話,那些住在樹下或空曠地方的弟子便不會因此而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我及依止我了。

“優(yōu)陀夷,我有些弟子居住在森林,進入偏僻的樹林居住,每隔半個月才到僧團裏誦波羅提木叉。我有時住在周圍有很多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國王、大臣、外道、外道弟子的地方。

如果說我遠離,讚嘆遠離,我的弟子因此而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我及依止我的話,那些居住在森林的弟子便不會因此而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我及依止我了。

“優(yōu)陀夷,不是因為這五種特質,我的弟子因此而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我及依止我。

“優(yōu)陀夷,有另外五種特質,我的弟子因此而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我及依止我。這五種特質是什麼呢?

“優(yōu)陀夷,我的弟子敬重增上戒,他們心想: ‘喬答摩沙門是一個具戒的人,具有最高的戒蘊?!?/p>

這是第一種特質,我的弟子因此而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我及依止我。

“優(yōu)陀夷,再者,我的弟子敬重優(yōu)勝的知見,他們心想:

‘喬答摩沙門是真正有知而對人說知的,是真正有見而對人說見的; 喬答摩沙門是以無比智來說法的,不是沒有無比智的; 喬答摩沙門說法是說出事物的原因的,不是說不出事物的原因的; 喬答摩沙門說法是卓越的,不是平凡的。’

這是第二種特質,我的弟子因此而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我及依止我。

“優(yōu)陀夷,再者,我的弟子敬重增上慧,他們心想:

‘喬答摩沙門是一個具慧的人,具有最高的慧蘊。不會看不見將來有什麼學說,也不會不能如法駁斥現(xiàn)在各種學說?!?/p>

優(yōu)陀夷,你認為怎樣,我的弟子有這種知、這種見,會不會在我說話時打斷我的說話呢? ”

“大德,不會。”

“優(yōu)陀夷,我不用期待弟子給我教誡,只有我的弟子期待我給他們教誡。

這是第三種特質,我的弟子因此而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我及依止我。

“優(yōu)陀夷,再者,我的弟子受苦的煎迫,受苦的困擾,他們來到我這裏問我苦聖諦,我為他們解說苦聖諦,我的解說符合他們的心意; 他們問我苦集、苦滅、苦滅之道聖諦,我為他們解說苦集、苦滅、苦滅之道聖諦,我的解說符合他們的

心意。

這是第四種特質,我的弟子因此而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我及依止我。

“優(yōu)陀夷,再者,我為弟子宣說修行的途徑,我教他們修習四念處:

一位比丘如實觀察身,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

如實觀察受,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

如實觀察心,勤奮、有覺知、有念,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

如實觀察法,勤奮、有覺知、有念, 以此來清除世上的貪著和苦惱。

許多我的弟子在當中取得最高的無比智。

“優(yōu)陀夷,再者,我為弟子宣說修行的途徑,我教他們修習四正勤:

一位比丘為了不讓那些沒有生起的惡不善法生起,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

為了捨棄那些生起了的惡不善法,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

為了讓那些沒有生起的善法生起,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

為了讓那些生起了的善法保持下去、不散、增長、充足、修習圓滿,他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

許多我的弟子在當中取得最高的無比智。

“優(yōu)陀夷,再者,我為弟子宣說修行的途徑,我教他們修習四神足:

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

許多我的弟子在當中取得最高的無比智。

“優(yōu)陀夷,再者,我為弟子宣說修行的途徑,我教他們修習五根:

一位比丘修習能帶來平息、正覺的信根,

修習能帶來平息、正覺的精進根,

修習能帶來平息、正覺的念根,

修習能帶來平息、正覺的定根,

修習能帶來平息、正覺的慧根。

許多我的弟子在當中取得最高的無比智。

“優(yōu)陀夷,再者,我為弟子宣說修行的途徑,我教他們修習五力:

一位比丘修習能帶來平息、正覺的信力,

修習能帶來平息、正覺的精進力,

修習能帶來平息、正覺的念力,

修習能帶來平息、正覺的定力,

修習能帶來平息、正覺的慧力。

許多我的弟子在當中取得最高的無比智。

“優(yōu)陀夷,再者,我為弟子宣說修行的途徑,我教他們修習七覺支:

一位比丘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念覺支,

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擇法覺支,

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精進覺支,

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喜覺支,

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猗覺支,

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定覺支,

修習能帶來出離、無欲、寂滅、放捨的捨覺支。

許多我的弟子在當中取得最高的無比智。

“優(yōu)陀夷,再者,我為弟子宣說修行的途徑,我教他們修習八正道:

一位比丘修習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yè)、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許多我的弟子 在當中取得最高的無比智。

“優(yōu)陀夷,再者,我為弟子宣說修行的途徑,我教他們修習八解脫:

一個具有色身的人觀看色。這是第一解脫。

“一個內沒有色想的人觀看外色。這是第二解脫。

“內心只安放在美麗的外相。這是第三解脫。

“內心想著無邊的虛空,超越了所有色想,滅除了有對想,不思維各種想,他進入了空無邊處。這是第四解脫。

“內心想著無邊的心識,超越了所有的空無邊處,他進入了識無邊處。這是第五解脫。

“內心想著 ‘沒有任何東西’ ,超越了所有的識無邊處,他進入了無所有處。這是第六解脫。

“超越了所有的無所有處,他進入了非想非非想處。這是第七解脫。

“超越了所有的非想非非想處,他進入了想受滅盡定。這是第八解脫。

許多我的弟子在當中取得最高的無比智。

“優(yōu)陀夷,再者,我為弟子宣說修行的途徑,我教他們修習八勝處,一個內有色想的人,少觀看外色的美相和醜相。他這樣想: ‘我制勝色想之後,對此有知、有見?!?這是第一勝處。

“一個內有色想的人,多觀看外色的美相和醜相。他這樣想: ‘我制勝色想之後,對此有知、有見?!?這是第二勝處。

“一個內沒有色想的人,少觀看外色的美相和醜相。他這樣想: ‘我制勝色想之後,對此有知、有見。’ 這是第三勝處。

“一個內沒有色想的人,多觀看外色的美相和醜相。他這樣想: ‘我制勝色想之後,對此有知、有見?!?這是第四勝處。

“一個內沒有色想的人,觀看藍色的外色: 藍色、藍色外相、藍色光澤。有如觀看亞麻花那樣,藍色、藍色外相、藍色光澤; 或有如觀看藍色的波羅奈布料那樣,底和面都很幼滑,藍色、藍色外相、藍色光澤。他這樣想: ‘我制勝色想之後,對此有知、有見?!?這是第五勝處。

“一個內沒有色想的人,觀看黃色的外色: 黃色、黃色外相、黃色光澤。有如觀看迦尼迦羅花那樣,黃色、黃色外相、黃色光澤; 或有如觀看黃色的波羅奈布料那樣,底和面都很幼滑,黃色、黃色外相、黃色光澤。他這樣想: ‘我制勝色想之後,對此有知、有見?!?這是第六勝處。

“一個內沒有色想的人,觀看紅色的外色: 紅色、紅色外相、紅色光澤。有如觀看木槿花那樣,紅色、紅色外相、紅色光澤; 或有如觀看紅色的波羅奈布料那樣,底和面都很幼滑,紅色、紅色外相、紅色光澤。他這樣想: ‘我制勝色想之後,對此有知、有見?!?這是第七勝處。

“一個內沒有色想的人,觀看白色的外色: 白色、白色外相、白色光澤。有如觀看草藥星那樣,白色、白色外相、白色光澤; 或有如觀看白色的波羅奈布料那樣,底和面都很幼滑,白色、白色外相、白色光澤。他這樣想: ‘我制勝色想之後,對此有知、有見?!?這是第八勝處。

許多我的弟子在當中取得最高的無比智。

“優(yōu)陀夷,再者,我為弟子宣說修行的途徑,我教他們修習十遍處:

一個人 觀想到處都是地,上方、下方、橫向都是地,純一無雜、沒有邊際;

一個人觀想 到處都是水,上方、下方、橫向都是水,純一無雜、沒有邊際;

一個人觀想到處都是火,上方、下方、橫向都是火,純一無雜、沒有邊際;

一個人觀想到處都是 風,上方、下方、橫向都是風,純一無雜、沒有邊際;

一個人觀想到處都是藍色, 上方、下方、橫向都是藍色,純一無雜、沒有邊際;

一個人觀想到處都是黃色, 上方、下方、橫向都是黃色,純一無雜、沒有邊際;

一個人觀想到處都是紅色, 上方、下方、橫向都是紅色,純一無雜、沒有邊際;

一個人觀想到處都是白色, 上方、下方、橫向都是白色,純一無雜、沒有邊際;

一個人觀想到處都是虛空, 上方、下方、橫向都是虛空,純一無雜、沒有邊際;

一個人觀想到處都是心識, 上方、下方、橫向都是心識,純一無雜、沒有邊際。

許多我的弟子在當中取得最 高的無比智。

“優(yōu)陀夷,再者,我為弟子宣說修行的途徑,我教他們修習四禪,一位比丘內心離開了五欲、離開了不善法,有覺、有觀,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 他進入了初禪。他的身體注滿、充滿了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全身沒有任何一處地方不被喜和樂所充遍。

“優(yōu)陀夷,就正如一位熟練的浴師或他的徒弟,把皂粉倒進鐵桶,再倒進水來把它搓成皂球,這時整團皂球內內外外都充遍水份,水份不會滲漏出來。同樣地,這位比丘的身體注滿、充滿了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全身沒有任何一處地方不被喜和樂所充遍。

“優(yōu)陀夷,一位比丘平息了覺和觀,內裏平伏、內心安住一境,沒有覺、沒有觀,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 他進入了二禪。他的身體注滿、充滿了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全身沒有任何一處地方不被喜和樂所充遍。

“優(yōu)陀夷,就正如一個泉水池,清涼的泉水從泉眼不斷湧出,泉水注滿、充滿了整個水池; 外面的水不論從東面、南面、西面、北面都不能注入這個水池,即使下雨,雨水也不能注入這個水池; 整個水池沒有任何一處地方不被清涼的泉水所充遍。同樣地,這位比丘的身體注滿、充滿了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全身沒有任何一處地方不被喜和樂所充遍。

“優(yōu)陀夷,一位比丘保持捨心,對喜沒有貪著,有念和覺知,通過身體來體會樂 ──聖者說: ‘這人有捨,有念,安住在樂之中?!?──他進入了三禪。他的身體注滿、充滿了離喜的樂,全身沒有任何一處地方不被離喜的樂所充遍。

“優(yōu)陀夷,就正如蓮池裏的青蓮花、紅蓮花、白蓮花,它們在水中生長,依賴水份,在水中得到滋養(yǎng),一些還沒長出水面的蓮花,它們由頂部至根部都注滿、充滿了清涼的池水,沒有任何一處不被池水所充遍。同樣地,這位比丘的身體注滿、充滿了離喜的樂,全身沒有任何一處地方不被離喜的樂所充遍。

“優(yōu)陀夷,一位比丘滅除了苦和樂,喜和惱在之前已經(jīng)消失,沒有苦、沒有樂,有捨、念、清淨; 他進入了四禪。他的身體注滿、充滿了清淨、明晰的心地坐著,全身沒有任何一處地方不被清淨、明晰的心所充遍。

“優(yōu)陀夷,就正如一個坐著的人,他穿了白色的衣服,連頭也蓋著,他的身體沒有任何一處地方不蓋上白色的衣服。同樣地,這位比丘的身體注滿、充滿了清淨、明晰的心地坐著,全身沒有任何一處地方不被清淨、明晰的心所充遍。

許多我的弟子在當中取得最高的無比智。

“優(yōu)陀夷,再者,我為弟子宣說修行的途徑,我教他們這樣覺知: 這是自己的身體,它是物質性、四大組成、父母所生、依賴米飯、需要塗油、需要按摩、無常、是破壞法、是散滅法的; 那是自己的心識,它受制於身體,受身體所束縛。

“優(yōu)陀夷,就正如一顆美麗、優(yōu)質、有八個切面、精工雕琢、晶瑩、剔透、完美的琉璃珠,它穿在藍色、黃色、紅色、白色或淡色的線上。

一個有眼睛的人 放在手上觀看,他知道: ‘這是一顆美麗、優(yōu)質、有八個切面、精工雕琢、晶 瑩、剔透、完美的琉璃珠,那是一條顏色線?!?/p>

同樣地,我為弟子宣說修行的途徑,我教他們這樣覺知: 這是自己的身體,它是物質性、四大組成、父母所生、依賴米飯、需要塗油、需要按摩、無常、是破壞法、是散滅法的; 那是自己的心識,它受制於身體,受身體所束縛。

許多我的弟子在當中取得最高的無比智。

“優(yōu)陀夷,再者,我為弟子宣說修行的途徑,我教他們從自己的身體化出另一個身體,這個由意所生的色身具有身體各個部分,六根無缺。

“優(yōu)陀夷,就正如一個人從蘆葦草拔出蘆葦鞘,他心想: ‘這是蘆葦草,那是蘆葦鞘; 一條是草,一條是鞘; 從蘆葦草拔出蘆葦鞘。’

又正如一個人從劍鞘拔出劍,他心想: ‘這是劍,那是劍鞘; 一把是劍,一個是劍鞘; 從劍鞘拔出劍。’

又正如一個人從蛇蛻抽起一條蛇,他心想: ‘這是蛇,那是蛇蛻; 一條是蛇,一條是蛇蛻; 從蛇蛻抽起一條蛇。’

同樣地,我為弟子宣說修行的途徑,我教他們從自己的身體化出另一個身體,這個由意所生的色身具有身體各個部分,六根無缺。

許多我的弟子在當中取得最高的無比智。

“優(yōu)陀夷,再者,我為弟子宣說修行的途徑,我教他們施展無數(shù)的神變,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 能隨意顯現(xiàn),隨意隱沒; 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 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 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沉沒; 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 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 身體能走到梵世間。

“優(yōu)陀夷,就正如一位熟練的陶師或他的徒弟,能隨心所欲用黏土造出各種器皿。又正如一位熟練的象牙雕刻師或他的徒弟,能隨心所欲用象牙雕出各種象牙飾物。又正如一位熟練的金匠或他的徒弟,能隨心所欲用黃金造出各種金飾。

同樣地,我為弟子宣說修行的途徑,我教他們施展無數(shù)的神變,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 能隨意顯現(xiàn),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 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 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沈沒; 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 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 身體能走到梵世間。

許多我的弟子在當中取得最高的無比智。

“優(yōu)陀夷,再者,我為弟子宣說修行的途徑,我教他們修習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耳,能聽到天和人兩種聲音,能聽到遠處和近處的聲音。

“優(yōu)陀夷,就正如一個強壯號角手吹出來的聲音,在四方的人很容易便聽得到。同樣地,我為弟子宣說修行的途徑,我教他們修習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耳,能聽到天和人兩種聲音,能聽到遠處和近處的聲音。

許多我的弟子在當中取得最高的無比智。

“優(yōu)陀夷,再者,我為弟子宣說修行的途徑,我教他們清楚知道其他人、其他眾生的心:

有貪欲的心知道是有貪欲的心,沒有貪欲的心知道是沒有貪欲的心;

有瞋恚的心知道是有瞋恚的心,沒有瞋恚的心知道是沒有瞋恚的心;

有愚癡的心知 道是有愚癡的心,沒有愚癡的心知道是沒有愚癡的心;

集中的心知道是集中的心,不集中的心知道是不集中的心;

廣大的心知道是廣大的心,不廣大的心知道是不 廣大的心;

高尚的心知道是高尚的心,不高尚的心知道是不高尚的心;

有定的心 知道是有定的心,沒有定的心知道是沒有定的心;

解脫的心知道是解脫的心,不 解脫的心知道是不解脫的心。

“優(yōu)陀夷,就正如愛裝扮的男女老少,在一面清淨、明晰、沒有污垢的鏡子或一盆清淨、明晰、沒有污垢的水之中觀看自己的面容:

有斑點時知道有斑點, 沒有斑點時知道沒有斑點。

同樣地,我為弟子宣說修行的途徑,我教他們清楚知道其他人、其他眾生的心:

有貪欲的心知道是有貪欲的心,沒有貪欲的心知道是沒有貪欲的心;

有瞋恚的心知道是有瞋恚的心,沒有瞋恚的心知道是沒有瞋恚的心;

有愚癡的心知道是有愚癡的心,沒有愚癡的心知道是沒有愚癡的心;

集中的心知道是集中的心,不集中的心知道是不集中的心;

廣大的心知道是廣大的心,不廣大的心知道是不廣大的心;

高尚的心知道是高尚的心,不高尚的心知道是不高尚的心;

有定的心知道是有定的心,沒有定的心知道是沒有定的心;

解脫的心知道是解脫的心,不解脫的心知道是不解脫的心。

許多我的弟子在當中取得最高的無比智。

“優(yōu)陀夷,再者,我為弟子宣說修行的途徑,我教他們憶起過去無數(shù)生的事情──不論一生、兩生、三生、百生、千生、百千生,不論無數(shù)的成劫、無數(shù)的 壞劫、無數(shù)的成壞劫──

在那一生之中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投生到另一生;

而在另一生之中 又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再投生到另一生。

他能憶起過去無數(shù)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細節(jié)。

“優(yōu)陀夷,就正如一個人從自己的村落走去第二個村落,又從第二個村落走去第三個村落,又再從第三個村落返回自己的村落。

他心想: ‘我從自己的村落走去第二個村落,在那裏我曾那樣站立、那樣坐下、那樣說話、那樣靜默。又從第二個村落走去第三個村落,在那裏我曾那樣站立、那樣坐下、那樣說話、那樣靜默。又再從第三個村落返回自己的村落。’

同樣地,我為弟子宣說修行的途徑,我教他們憶起過去無數(shù)生的事情──不論一生、兩生、三生、百生、千生、 百千生,不論無數(shù)的成劫、無數(shù)的壞劫、無數(shù)的成壞劫──

在那一生之中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投生到另一生;

而在另一生之中又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再投生到另一生。他能憶起過去無數(shù)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細節(jié)。

許多我的弟子在當中取得最高的無比智。

“優(yōu)陀夷,再者,我為弟子宣說修行的途徑,我教他們修習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眼,看見眾生怎樣死後再次投生; 知道不同的業(yè)使眾生在上等或下等、高種姓或低種姓、善趣或惡趣的地方投生──

這些眾生由於具有身不善行、口不善行、 意不善行,責難聖者,懷有邪見,做出由邪見所驅動的業(yè),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

那些眾生由於具有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稱讚聖者,懷有正見,做出由正見所驅動的業(yè),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

“優(yōu)陀夷,就正如一個有眼睛的人,站在兩所房屋中間,能看見人們從兩所房屋的門口進進出出,也能看見人們正在走向哪一所房屋。

同樣地,我為弟子宣說修行的途徑,我教他們修習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眼,看見眾生怎樣死後再次投生; 知道不同的業(yè)使眾生在上等或下等、高種姓或低種姓、善趣或惡趣的地方投 生──

這些眾生由於具有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責難聖者,懷有邪見,做出由邪見所驅動的業(yè),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

那些眾生由於具有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稱讚聖者,懷有正見,做出由正見所驅動的 業(yè),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

許多我的弟子在當中取得最高的無比智。

“優(yōu)陀夷,再者,我為弟子宣說修行的途徑,我教他們清除各種漏,現(xiàn)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

“優(yōu)陀夷,就正如一個有眼睛的人,站在位於高山上的湖邊,湖水清晰、清澄、清澈,能看見湖裏的螺貝、沙石、游動的魚群。

他心想: ‘這些湖水清晰、清澄、清澈,水裏有螺貝、沙石、游動的魚群?!?/p>

同樣地,我為弟子宣說修行的途徑,我教他們清除各種漏,現(xiàn)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

許多我的弟子在當中取得最高的無比智。

“優(yōu)陀夷,這是第五種特質,我的弟子因此而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我及依止我。

“優(yōu)陀夷,我有這五種特質,我的弟子因此而照料、恭敬、尊重、供養(yǎng)我及依止我?!?/p>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沙俱邏.優(yōu)陀夷遊方者對世尊的說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

*中部.七十七.大沙俱邏.優(yōu)陀夷經(jīng) 完


大沙俱邏.優(yōu)陀夷經(jīng)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尼勒克县| 濮阳市| 兴山县| 安泽县| 清水河县| 秦安县| 毕节市| 旌德县| 兰西县| 兴安盟| 台中县| 壤塘县| 松潘县| 洞头县| 新龙县| 南靖县| 莱州市| 龙州县| 昌江| 安平县| 黔南| 红河县| 黄梅县| 三亚市| 义马市| 新丰县| 镇平县| 雷州市| 嫩江县| 赣榆县| 屏东市| 兰西县| 怀集县| 贵定县| 高安市| 独山县| 老河口市| 吉木萨尔县| 静宁县| 建阳市| 平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