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釵海棠詩全解
作者 ?隨風(fēng)飛舞瀟灑人生
我們接著來解析寶釵作的第二首詠海棠詩。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在寶釵的這首詩中,又隱藏了什么樣的含義和秘密呢?全詩如下: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
欲償白帝憑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大家注意,寶釵這首詩可是被李紈評為第一的呀,這首詩真有那么好嗎?到底好在哪里?說實話,如果僅從文學(xué)角度來看,它的遣詞用句都很樸實平凡,說不上多么精彩。比喻想象方面也沒什么新奇之處。相比之下,黛玉的那句“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才真是想前人所未想,眾人看了也都齊聲喝彩。這才應(yīng)該是第一呀。
?那么我們來看李紈對它的評價:“若論含蓄渾厚,終讓蘅稿”。什么叫“含蓄渾厚”?意思應(yīng)該是說,寶釵這首詩的好,并不體現(xiàn)在其表面的文字。而是在表面簡單的文字的背后,包含著多層次的、非常復(fù)雜的隱藏含義。這些含義是如此的豐富,以至于要用“渾厚”來形容。
?在我看來,也的確如此。這首詩對寶釵(靜妃)身上種種復(fù)雜矛盾的性格特點,作了全面的精確影射,作者的構(gòu)思設(shè)計能力以及文字功夫,真的太厲害了。就好比《天龍八部》里面的那個掃地僧??粗敛黄鹧郏鋵嵤侨珪αψ顪喓竦牡谝桓呤?。舉手投足之間,就把原來牛得不行的幾大高手一一收服。那么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它到底怎么個厲害法。
?先說第一層次的含義。正如此處的脂批所說:“寶釵詩全是自寫身份,諷刺時事。只以品行為先,才技為末”。那寶釵此時的身份,是順治的廢后靜妃。她是出身于蒙古科爾沁部落的公主,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直系后裔。這身份可比董小宛不知高貴到哪里去了。此時她又是剛剛被廢,在婦道方面還沒有污點,也比董小宛“清潔”。
?因此第一、二句就在強調(diào)這點,“珍重芳姿”就是這個意思。寶釵是說,她雖被廢,但還會珍重自己的身份和名節(jié)。要象兩盆白海棠花一樣,白天也閉門掩戶,不讓外人窺探,只自己親自拿“手甕”來澆灌花朵。說白了就是在為自己立貞潔牌坊,表示會只在自己冷宮內(nèi)修心養(yǎng)性,澆花養(yǎng)草,不見外人。
?第三、四句,重點描寫海棠花被投影在階砌上的影子。這是想表達什么呢?首先這是繼續(xù)以花喻己,暗指自己獨守空閨,冷清寂寞,常常滿含幽怨獨自站立在門口的階砌之上。其次,這其實是一種非常典型的閨怨意象。在樂府古題中,就有《玉階怨》這個專寫“宮怨”的曲題。許多詩人也都曾以此為題,描寫婦女獨守閨中的寂寞和惆悵。如李白的一首:
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女主人公無言獨立玉階,露水濃重,浸透了羅襪,她卻還在癡癡等待。直至無可奈何而回到室內(nèi)。入室之后,卻又怕隔窗的明月照此室內(nèi)幽獨,因而拉下簾幕。簾幕放下來了,卻更難消受這個凄苦無眠之夜,在更加無可奈何之中,卻更要去隔簾望月。
?大家留意此詩的后兩句。湘云詩的“晶簾隔破月中痕”,即是套用這兩句的詩意。寶釵說她天天晚上望月思君,期盼君恩再臨。湘云就特意用“隔破”二字,即指她和皇帝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破裂,裂痕難以修復(fù),破鏡再難重圓。這同前述的“花因喜潔難尋偶”的意思一樣,湘云是全方位無死角地反諷寶釵是個棄婦。
?那么說回寶釵。通過上面這么一解釋,大家應(yīng)該就能大致明白寶釵這首詩主要想說什么了吧?很明顯,她這是在賣慘,是想向順治求復(fù)合嘛。所以到第七句的時候,她就直接點出了主題,就是想“欲償白帝憑清潔”。
?這樣接下來的第五、六句也就瞬間能明白了。兩句還是緊扣以花喻己的寫法,然后也還是用典,用以表達自己期望面君之意。用什么典呢?用的就是我上一篇提到的,宋代劉兼的詠海棠詩中,“煙輕虢國顰歌黛,露重長門斂淚衿”這兩句中的兩個典故。
?“淡極始知花更艷”,以白海棠花的極白來比喻自己的美麗,“淡極”對應(yīng)“煙輕”,說的是唐代張祜的《集靈臺·其二》寫虢國夫人的典故:
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
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
?虢國夫人在朝見唐玄宗的時候,對自己的素顏極為自信,嫌施了脂粉會玷污了自己的美貌,只僅僅淡淡地掃了一下眉毛就去朝見皇帝了。作者巧妙地利用這個典故,把海棠花的白、人臉的美,以及期盼面君這幾個含義巧妙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同時還呼應(yīng)了本詩第三句的“胭脂洗出”。
?再看“愁多焉得玉無痕”。這句對應(yīng)“露重長門斂淚衿”,“愁多”對“露重”。寶釵以陳皇后在長門宮天天以淚洗臉自比,是說皇上您看這花上的露珠,就好像我天天思念您而落下的淚水一樣啊。
?另外多說一句,這一句旁的脂批“看他諷刺林寶二人著手”我認(rèn)為是不對的,這個批書人要不沒看明白,要不沒說實話。雖然愁多淚多確實是黛玉的特點,但卻并非黛玉的專利。寶釵被拋棄后也一樣愁多淚多。并且這首詩全詩都是寶釵“自寫身份”,通過寫自己的悲慘愁怨,來喚起寶玉(順治)的同情,從而能回心轉(zhuǎn)意。這時怎么會突然反而去諷刺寶玉呢?
?所以按我上述的理解才是最合理的,全詩的詩意也才是連貫而統(tǒng)一。
?接著的第七句“欲償白帝憑清潔”沒什么可再多說的了。最后一句“不語婷婷日又昏”,我后面再解釋。
?現(xiàn)在說回虢國夫人和陳皇后的典故。作者在探春詩和寶釵詩兩次用此典來相互呼應(yīng),并不僅是上述所說的那么簡單的,這里面還有更深的用意--特別是關(guān)于陳皇后的典故。
?大家知道嗎?這個陳皇后,據(jù)說后來還真的是被漢武帝復(fù)幸了。大家來看《長門賦》的序言:
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fù)得親幸。
?原來陳皇后被廢之后,以黃金百斤聘請司馬相如,專門為她寫了這篇《長門賦》。進獻給漢武帝后,感動了漢武帝,竟然成功得以復(fù)得親幸了!
?顯然寶釵是把陳皇后當(dāng)做自己的偶像嘛。這才是作者用陳皇后典故的最終用意!
?那么《長門賦》是怎么寫的呢?它為何能感動漢武帝?下面我們大致來看看《長門賦》的行文結(jié)構(gòu):
?首先第一段就是“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虞?;暧庳环促?,形枯槁而獨居。言我朝往而暮來兮,飲食樂而忘人……”。
?說陳皇后是“一佳人”,她在長門宮里“步逍遙以自虞”、“形枯槁而獨居”、“飲食樂而忘人”,我們對比寶釵詩的首兩句“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這含義不是差不多嘛。
?然后說陳皇后自感以前“予志之慢愚兮,懷貞愨之懽心”,既愚蠢又傲慢妒忌,現(xiàn)在“愿賜問而自進”,愿意改過自新了。她“登蘭臺而遙望”,看到周遭“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晝陰……”,都是陰郁凄慘的景色。接著“下蘭臺而周覽兮,步從容于深宮”,又從室外回到室內(nèi),看到室內(nèi)雕梁畫棟卻冷清孤寂,她只能“日黃昏而望絕兮,悵獨托于空堂。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獨守空房,望月自憐。
?看看,這些跟李白《玉階怨》描寫的意境幾乎一模一樣的。也即是跟寶釵詩的三、四句“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含義一致。
?接著,陳皇后在宮中撫琴,“左右悲而垂淚兮,涕流離而從橫”,連左右的宮女聽了都悲傷落淚。陳皇后自覺“無面目之可顯兮,遂頹思而就床”。感覺沒臉再見皇上了,頹然地上床睡覺。這意思,也跟寶釵詩第五、六句有相關(guān)聯(lián)。
?然后,陳皇后說自己“就床”后,仿佛夢見皇帝來到了身邊,“忽寢寐而夢想兮,魄若君之在旁”。但“惕寤覺而無見兮,魂迋迋?cè)粲型觥?,夢醒了身邊卻空無一人,心喪若死。她“起視月之精光”,感覺“夜曼曼其若歲兮”。然后她“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復(fù)明”,在黑夜荒涼的庭院中,有一個亭亭玉立的身影,孤單都等待著天明。這意境是多么的悲涼,讓人心酸落淚。怪不得漢武帝都被感動了呢。全文的結(jié)尾是“妾人竊自悲兮,究年歲而不敢忘”,陳皇后表示不管過多久,都是不會忘了皇上的。
?最后這段描寫女主人孤獨地、久久地亭亭玉立于庭院這個意境,這就是寶釵詩最后那句“不語婷婷日又昏”的意思了。所以現(xiàn)在大家明白了吧?作者不單只把寶釵比作陳皇后那么簡單,而且寶釵的整首詩都是仿照《長門賦》的篇章布局結(jié)構(gòu)來寫的,這樣就把寶釵影射靜妃、以及希望得到順治帝復(fù)幸這個含義,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另外大家注意,作者是特意把《長門賦》中的“亭亭”,改為“婷婷”的,這點另有深意,又能引申出一大篇文章,我后文再寫。
?那么明白作者的總體構(gòu)思后,還遠遠沒完。我們來研究“冰雪招來露砌魂”這一句。這句也有引用,引自范成大的《夜行上沙見梅,記東坡作詩招魂之句》:
玉妃謫人世,乃在流水村。
天風(fēng)吹嬋娟,飄墮寂莫濱。
芳心怨命薄,玉色凄路塵。
佳人來無期,日暮多碧云。
溪聲為咽絕,月亦低微顰。
相逢倦游子,一笑不復(fù)珍。
脈脈問不語,亭亭意彌真。
要我冰雪句,招此欲斷魂。
蘇仙上賓天,妙意終難陳。
璇柄忽傾墮,曉嵐愁翠昏。
?大家瞧瞧,這首詩的意思跟寶釵詩要表達的意思幾乎一模一樣。
?詩的起首就是把梅花比喻為被貶謫人世的玉妃,被天風(fēng)吹落,飄墜在寂寞的水邊。這用來比喻被廢的皇后太恰當(dāng)了。然后“芳心怨命薄,玉色凄路塵。佳人來無期,日暮多碧云。溪聲為咽絕,月亦低微顰。相逢倦游子,一笑不復(fù)珍”,也同樣是一連串凄涼哀怨的描寫,也同樣是沒人珍惜光顧。
?接著,范成大把梅花擬人化。他想向梅花問話,梅花卻脈脈無語。但是其“亭亭”的姿態(tài),卻顯露出她的真意:仿佛在邀請作者寫出詠贊梅花冰肌雪骨的詩句,來招回這快要凋謝的梅花的魂魄??上У氖牵娙俗詰M水平不夠,寫不出蘇東坡詠梅花的那種精妙的詩句,終究是難以表達出梅花的美妙。最后梅花也只能繼續(xù)孤獨地日復(fù)一日,看著天上的星辰斗轉(zhuǎn)星回,經(jīng)受著嵐風(fēng)從早吹到晚。
?“冰雪招來露砌魂”就是引自此詩的“要我冰雪句,招此欲斷魂”。這句說的邀請詩人寫詩來為花招魂,不就是跟陳皇后邀請司馬相如寫賦向皇帝求復(fù)幸,兩者完全類似嘛。
?不僅如此,“不語婷婷日又昏”也一樣是引自此詩的“脈脈問不語,亭亭意彌真”。所以,范成大此詩和《長門賦》是相互呼應(yīng)的,都被作者引用來表達其影射的意思。
?我們再接著研究為什么范成大特意提蘇東坡。因為蘇東坡多次被貶官。在被貶的路上,他多次寫詩描寫路途上所見的梅花。如他被貶黃州,寫了春風(fēng)嶺梅花二絕。第二年,路過岐亭,想起春風(fēng)嶺上的梅花,又寫“去年今日關(guān)山路,細雨梅花正斷魂”。后來又寫“春風(fēng)嶺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斷魂”、“蕙死蘭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嶺頭梅”。一直到最后他被貶到惠州,還寫“玉妃謫墮煙雨村,先生作詩與招魂。”
?范成大提到的蘇東坡的“招魂”詩,指的就是這個。那么大家要明白,蘇東坡老寫梅花“斷魂”,是什么意思?這是跟他的被貶聯(lián)系在一起的。他把自己的被貶后落魄的心情比作路邊仿佛斷了魂魄一般的梅花。然后要為梅花“招魂”?!罢谢辍北旧砭褪且粋€典故,出自戰(zhàn)國時宋玉寫的楚辭《招魂》,隱意是為被楚頃襄王貶謫的屈原招魂。故蘇東坡為梅花招魂,當(dāng)然是指希望自己能被皇帝重新起復(fù)了。
?而“招魂”跟梅花有何特別聯(lián)系呢?原來古代文人認(rèn)為,南方的梅花是會開兩次的。如唐朝韓偓的《湖南梅花一冬再發(fā)偶題于花援》:“湘浦梅花兩度開,直應(yīng)天意別栽培。”蘇東坡寫的“返魂香入嶺頭梅”也是大致的意思。同時,梅花也專門有“梅開二度”這個成語。梅花二度重新開放,自然就如同梅花“返魂”了一樣。
?綜合以上的解釋,現(xiàn)在我們再重新來理解“冰雪招來露砌魂”這句的意思,就比較清晰了。它是把寶玉房中的海棠花,比作返魂了的梅花。它能進入皇帝的寢室,就像廢后重新得到復(fù)幸一樣。而寶釵的詩就是那“冰雪句”,就如同司馬相如的《長門賦》,能感動皇帝,讓皇帝重新招來自己這個“露砌魂”。這里把“返魂”原來的用以形容被貶官員重新起復(fù)的含義,轉(zhuǎn)義為比喻被廢皇后得到復(fù)幸了。
?那么大家不要小看“返魂”的這層意思,因為這并不是僅僅體現(xiàn)在寶釵這首詩里面的。這是貫穿全書的一個影射含義。寶釵為了要“返魂”,可不僅僅只是在海棠社中寫了一首詩那么簡單,她可是早就準(zhǔn)備好了“靈丹妙藥”的!寶釵的“靈丹妙藥”是什么?當(dāng)然是她的“冷香丸”啊。
?我們先來看下面一個關(guān)于“返魂梅香”的介紹:
返魂梅香,原名為濃梅香,又稱「韓魏公濃梅香」或「魏公香」 ,韓魏公即韓琦(1008-1075) 。為宋代的名相。此香之流傳,初因韓琦所愛而傳香法,后惠洪又從蘇軾處得知此香方,而傳於黃庭堅。然而黃庭堅卻以濃梅香之名“其意未顯”而改為返魂梅。
?黃庭堅在徽宗崇寧二年(1103)因建中靖國元(1101)寫〈承天院塔記〉一文被羅致「幸災(zāi)謗國」罪名,再次貶謫廣西宜州。同年十二月,途中從湖北鄂州逆江南下,經(jīng)過長沙,在碧湘門登岸養(yǎng)病一個月。在此,與好友惠洪 (1071-1128)相見,黃庭堅記錄當(dāng)時情形:
余與洪上座同宿潭之碧湘門外,舟中衡獄花光仲仁寄墨梅二枝扣船而至, 聚觀於燈下。余曰:只欠香耳。洪笑發(fā)谷董囊取一炷焚之,如嫩寒清曉,行孤山籬落間。怪而問其所得,云:東坡得於韓忠獻家,知子有香癖而相授,豈小鞭其后之意乎。洪駒父集古今香方,自謂無以過此。以其名意未顯,易之為返魂梅……
?黃庭堅為何把原來魏公香改名為返魂梅香?很可能是跟這是從蘇東坡手里流傳出來的有關(guān),也跟當(dāng)時他自己也是處于被貶謫的狀況之下有關(guān)。
?因為他一聞之下,感覺“如嫩寒清曉,行孤山籬落間”。只有在非常落寞凄涼的心境下,才能有這種感覺吧?黃庭堅這其實是在借題發(fā)揮。
?那么這種返魂梅香,其實并不是梅花做的。它只是一種香如梅花的香料而已?!跺伤琛っ坊ā芬纬鴰椎摹斗祷昝贰吩?,注:“原批:此非梅花也,乃製香者合諸香,令氣味如梅花,號之曰‘返魂梅’。”
?現(xiàn)在我們回到寶釵的冷香丸,那可不就是諸香合成的嗎?還有,蘅蕪苑里面,也有著諸多的香草。另外,“梅花香自苦寒來”,梅香那就是最冷的冷香!
?冷香丸的主要材料是“春天開的白牡丹花蕊十二兩,夏天開的白荷花蕊十二兩,秋天開的白芙蓉蕊十二兩,冬天開的白梅花蕊十二兩”,都是白色的啊。這里面的“白荷花蕊”、“白芙蓉蕊”、“白梅花蕊”,都很明確地是指向董小宛。而“白牡丹花蕊”也是的,因為董小宛寵冠后宮,她也是花中之王牡丹。
?所以,寶釵的這方冷香丸,實質(zhì)上就是以董小宛的精血骨髓制作成的,能讓靜妃“返魂”的返魂梅香。只有董小宛死了,順治才有可能回心轉(zhuǎn)意。
?但是這個返魂梅香,沒能讓順治回心轉(zhuǎn)意,反而勾引來了陳之遴。大家來看寶玉初到秦可卿閨房的情景:
剛至房門,便有一股細細的甜香襲人而來。寶玉覺得眼餳骨軟,連說:“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時,有唐伯虎畫的《海棠春睡圖》,兩邊有宋學(xué)士秦太虛寫的一副對聯(lián),其聯(lián)云: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籠人是酒香。
?大家看對聯(lián)的頭兩字“嫩寒”,跟黃庭堅描述返魂梅香的頭兩字是一樣的。這暗示可卿房間的這股甜香就是返魂梅香??汕溆幸话肟墒窍髮氣O的,所以她也在影射陳之遴與靜妃的關(guān)系。不然為何可卿房間中有武則天、趙飛燕、楊貴妃的東西呢?
?“武則天當(dāng)日鏡室中設(shè)的寶鏡”,這可是武則天與其面首行淫的時候助興用的;“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楊貴妃和安祿山的關(guān)系不清不楚,兩人就很可能有私情;趙飛燕是歷史上有名的淫蕩皇后,跟男人通奸“日以十?dāng)?shù),無時休息,有疲怠者,輒代之”。
?所以寶釵日日夜夜想“返魂”,想梅開二度,結(jié)果還是被寶玉拋棄,最后返魂返到賈雨村身上去了。
?那么曾幾的詩注中說了,這個返魂梅香,是假的梅香,不是真梅。所以,黛玉的海棠詩才會諷刺寶釵是“借得梅花一縷魂”。她的梅香是借來的,不是真的,寶釵根本沒有梅花那樣的冰清玉潔。她自詡的“淡極始知花更艷”的白,也是“偷來梨蕊三分白”,也是偷來的,不是自己本身原有的,都是假的。寶釵的“冷香”,其實是勾引男人的“甜香”。故此,冷香丸才會添加“十二錢蜂蜜,十二錢白糖”嘛。
?好了,那么說到寶釵的假,我們就來到寶釵這首海棠詩的最后一重含義了。寶釵的潔白是假的,寶釵的梅香也是假,而她前面說的閉門自珍其實也是假的,思念皇帝更加是假的。作者對此作了更加隱晦、也更加精彩的影射。由于篇幅關(guān)系,這個問題我們下篇再詳細分析。
上篇說到寶釵的冷香丸其實就是所謂的“返魂梅香”,可能有的朋友還不是完全明白。本篇我先來把這個問題說透一點。我們來看看這種返魂梅香的制作方法:
?原料:
黑角沉半兩、丁香一分、郁金半分(麥麩炒令赤色),臘茶末一錢、麝香一字、定粉一米粒(即韶粉是),白蜜一盞。
制法:
右各為末,麝先細研,取臘茶之半湯,澄清,調(diào)麝。次入沉香、次入丁香、次入郁金、次入余茶及定粉,共研細,乃入蜜,使稀稠得宜,收沙瓶噐中。窨月余,取燒久則益佳,燒時以云母石或銀葉襯之。
?大家看這個制法,不就跟“冷香丸”的制法幾乎一樣嗎?都是先把幾種原料研末。然后返魂梅香加入“白蜜”,冷香丸加入“白糖、蜂蜜”。調(diào)合后,返魂梅香“收沙瓶噐中。窨月余”,冷香丸“盛在舊磁壇內(nèi),埋在花根底”。要用時才拿出來。而其中最為意味深長的,是兩者使用的最后一步:
?返魂梅香在使用的時候,為了讓燃燒更長久,并不是直接燒,而要以“云母石或銀葉襯之”。同樣,冷香丸也不是直接就吃,而要“用十二分黃柏煎湯送下”。我們來看《本草綱目》中對黃柏的記載:
知母之辛苦寒涼,下則潤腎燥而滋陰,上則清肺金瀉火,乃二經(jīng)氣分藥也;黃柏則是腎經(jīng)血分藥,故二藥必相須而行,昔人譬之蝦與水母,必相依附。
?原來黃柏這味藥,由于藥性關(guān)系,是必須和知母一起使用的。前人把它們比作“蝦與水母,必相依附”。因為古人認(rèn)為水母沒有耳目,不知避人。因此常常有蝦隨行。蝦見人則驚,水母亦隨之而沒。
?大家留意這里面的“知母”和“水母”,再加上上面說的燒返魂梅香時襯的“云母石”,都是“母”,這不都恰好可以用來暗喻靜妃的曾經(jīng)是“母”儀天下的皇后的這個身份嗎?作者這是暗里把靜妃比作“知母”,然后把順治這個穿“黃”袍的皇帝,比作總跟知母“相須而行”的“黃柏”。用黃柏來送服冷香丸,是寓意順治皇帝重新跟靜妃相依相伴,讓靜妃返魂。所以整副藥中,“黃柏”才是最重要、最核心的一味藥。
?不僅如此,大家注意“蝦與水母”這幾個字。要知道,在清朝時,皇宮內(nèi)的大內(nèi)侍衛(wèi),還有一個俗稱,就叫做“蝦”!例如朝鮮人記載董鄂妃的身世時,就說她曾是“蝦之妻”。因為碩塞是內(nèi)廷侍衛(wèi)總管,就是一個“蝦”。那么陳之遴是內(nèi)閣大學(xué)士,他的身份也是可以類比于“蝦”啊?!拔r與水母,必相依附”,這不就又是可以用來影射陳之遴與靜妃的關(guān)系嗎?
?所以冷香丸要用黃柏來送服,這是一個雙關(guān)的影射!同時影射出靜妃與順治、陳之遴這兩個男人的關(guān)系。這個設(shè)計真是非常地巧妙,所以脂批也贊嘆說“末用黃柏更妙”。
?現(xiàn)在大家完全清楚了吧?作者設(shè)計“冷香丸”的用意,完全就是為了針對靜妃欲要“返魂”的這個用意,而且還是雙關(guān)的影射,表面上要跟順治“返魂”,實則卻跟了陳之遴“返魂”。正如返魂梅香表面上聞起來如梅花般清逸幽雅,彷如世外的高人。其實卻是假的,是以其它各香合成出來的,并非真正的梅花香。
?所以寶釵的形象就是這個特點,表面在裝端莊穩(wěn)重、貞潔自守,但是背地里百般勾引男人。前八十回都在各種手段勾引寶玉,陷害打擊黛玉。后面失去了寶玉后,轉(zhuǎn)頭就去勾引賈雨村。用現(xiàn)代的話來講,她就是個“綠茶婊”!
?那么大家又要問了,寶釵真的有勾引賈雨村嗎?前八十回中,雖然有寶玉行酒令時的確說了“秋千架上春衫薄”,但并沒有明確說就是寶釵在蕩秋千勾引男人啊。這只是葵酉本后28回中的情節(jié),到底是不是原作者的設(shè)計?真的就是在呼應(yīng)寶玉的那句酒令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就隱藏在寶釵的詠海棠詩里面!下面我們就回到分析海棠詩這個正題,繼續(xù)來分析寶釵的詠海棠詩中,關(guān)于寶釵的這種兩面性的影射。
?我們來看第三句“胭脂洗出秋階影”。這句自然也有出處,引自宋代李冠的一首《千秋萬歲》:
杏花好、子細君須辨。
比早梅深、夭桃淺。
把鮫綃、淡拂鮮紅面。
蠟融紫萼重重現(xiàn)。
煙外悄,風(fēng)中笑,香滿院。
欲綻全開俱可羨。
粹美妖嬈無處選。
除卿卿似尋常見。
倚天真、艷冶輕朱粉,分明洗出胭脂面。
追往事,繞芳榭,千千遍。
?所引的,就是其中“分明洗出胭脂面”這一句。
?大家看這首詞的意思,完全契合關(guān)于寶釵影射的整個故事背景的。下面我們站在寶釵或者說靜妃的角度,來翻譯一下這首詞的意思:
?首先寶釵把自己比作杏花?!靶踊ê?、子細君須辨”--我就如同杏花那般嬌艷,皇上您要仔細分辨清楚我的美好呀!
然后是一連幾句形容自己的美麗仙姿。
接著“粹美妖嬈無處選。除卿卿似尋常見”--世上哪里還能找到像我這么美麗妖嬈的美女呢?除了我之外,其她人(包括董鄂妃)都是尋常之輩而已。
“倚天真、艷冶輕朱粉,分明洗出胭脂面”--我天生麗質(zhì),不屑于涂脂抹粉,容顏就如洗干凈了胭脂的臉面那般素雅分明。那這一句就跟“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是一樣的意思。
其中“分明洗出”暗示主人公以淚洗臉,這洗去了臉上胭脂的,是淚水。為何會以淚洗臉呢?是因為思念另一個人啊。這就引出整首詞的結(jié)尾點題之句:
“追往事,繞芳榭,千千遍”--我整天以淚洗臉,不停地追憶跟皇上您相處的往事。這種思念就如同這飄落的花瓣,千遍萬遍地繞著這芳榭,不停徘徊旋轉(zhuǎn)。
好了,大家看這首詞的詞意,跟寶釵海棠詩想表達的第一層含義完全一致。也是說自己的素顏極美,也是說自己為思念皇帝落了很多的淚,最后一句更是深情無限,跟《長門賦》的中心思想一模一樣。
?另外這首詞的詞牌名是《千秋萬歲》,也在寓意自己跟思念中人的關(guān)系能千秋萬歲。吳梅村的《古意六首》中的前五首都是寫靜妃的,大家來看第一首:
爭傳婺女嫁天孫,才過銀河拭淚痕。
但得大家千萬歲,此生那得恨長門
?大家看明白了吧?這里面也有“千萬歲”和“長門”。吳梅村的詩,跟《紅樓夢》中的影射,有許多的用典完全一樣。比如再看第二首:
豆蔻梢頭二月紅,十三初入萬年宮。
可憐同望西陵哭,不在分香賣履中。
?也是用“豆蔻”之典,跟蘅蕪苑的對聯(lián)“吟成豆蔻才猶艷”,還有云兒的曲“豆蔻花開三月三”用典一樣。這里順便展開一點來說,為何說豆蔻在三月三開花?因為探春的生日就是三月三呀!靜妃勾引到了陳之遴,自然是再次花開,梅開二度了。
?又為何偏偏是三月三日呢?因為這天是上巳節(jié)!上古春秋時候,到了春天,男女到河邊洗浴,稱為“祓禊”。在這天,是“令合男女,奔者不禁”的,也就是俗稱的“野合”,大家明白了吧?
?上巳節(jié)后來發(fā)展成文人詩客聚會的習(xí)俗。聚會中以酒杯于水中流轉(zhuǎn),停在哪個人面前,就由此人作詩,稱為“曲水流觴”。最有名的一次,就是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軍政高官,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禊”的盛事。此次的盛事也成就了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
?所以探春寶玉他們?yōu)槭裁唇M織的是“詩社”呢?就有模仿蘭亭集會這個用意。探春寫給寶玉的那封信箋中的“直以東山之雅會,讓余脂粉”,東山再起的就是謝安,作者就是借用謝安參與上巳節(jié)蘭亭聚會這個典故。
?再多說一點,大家看賈政等人初游大觀園的蘅蕪苑那一段中,不就是幾個清客在輪流作詩嗎?對吧?只有蘅蕪苑這里作的詩最多,其它地方清客們都沒有作詩的。
?還有蘅蕪苑中,仿佛全天下的所有古籍中提到的香草,這里都有了,為何有那么多的香草?因為古時“祓禊”時,是要“以香熏草藥沐浴”的!而《蘭亭集序》中就寫到,王羲之他們在的會稽山蘭亭四周,景色優(yōu)美,各種植物種類繁多,能夠“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在蘅蕪苑中,就同樣就能俯察全天下香草品類之盛!故此這蘅蕪苑其實就是一個“蘭亭”,里面也有人在“野合”。
?“野合”這個含義,又是跟蘅蕪苑的題名“蘅芷清芬”相互呼應(yīng)的。這個影射非常妙但又極其復(fù)雜,這里先簡單說說。“清芬”這個詞,出自“返魂梅香”的發(fā)明者韓魏公韓琦的一首詠合歡花詩的一句:
所愛夜合者,清芬踰眾芳。
合歡花又稱“夜合花”,晝開夜合,非常守時。故此寶釵不就有“安分隨時”的評價嗎?“合歡”、“夜合”,都有男女歡愛的含義。中國最早的妓女工作,就被稱為“夜合”,出自古籍中“管仲相桓公,置女閭七百,征其夜合之資以富國”這句。
?“夜合”與“野合”,兩個詞讀音相似,含義也相近。它們不僅都指向男女交合,還同時有另一個含義—指軍隊野外交鋒。
?《后漢書·南匈奴列傳》有“良騎野合,交鋒接矢,決勝當(dāng)時,戎狄之所長”;《讀通鑒論》有“良騎夜合,交鋒決勝,夷狄所長,中國所短”。
?那么滿清人就是“夷狄”啊,最大優(yōu)勢同樣是騎兵和野戰(zhàn),也就是“良騎野合”或“良騎夜合”。這就是蘅蕪苑題名中為何是“蘅芷”的用意了?!稗俊本褪嵌藕?,杜衡葉像馬蹄,“食之可以走馬”,又稱作“馬蹄香”;“芷”就是白芷。白芷中有種特產(chǎn)于東北大興安嶺的興安白芷,就別名“走馬芹”。
?所以“蘅芷”兩個字,指向的就是影射東北滿清人是“良騎”的這一方面的含義。這個含義,又在呼應(yīng)瀟湘館那一段中,取典《揚州十日記》,形容尸骸滿地“襯馬蹄”這個恐怖場景。
?滿清人的鐵蹄了踐踏無數(shù)的漢人百姓,所以是“清芬踰眾芳”!“清芬”有滿清的“清”,“踰”字是足字旁的,而“眾芳”當(dāng)然是指廣大的漢人百姓。
?再從文學(xué)角度說說作者選取“馬蹄”來影射的用意?!疤せw去馬蹄香”的典故大家都知道吧(不知道的請自行百度)?
?滿清鐵騎在踐踏了無數(shù)漢人的血肉之后,收兵回到兵營,馬蹄上仍殘留著一段血腥之氣。作者就是借用“踏花歸去馬蹄香”的手法,不描寫正面,而是通過寫側(cè)面來為讀者留下無窮想象空間。這個寫法非常文藝含蓄。大家看《蘅芷清芬》詩中的那句“軟襯三春草,柔拖一縷香”,就是這個意思。
?同時,正如前面文章提到的,作者選的這個角度,又跟“有鳳來儀”、“杏簾在望”一樣,都是緊緊扣著元春省親這個特點,表達一個人從遠方歸來的這么一層意思。
?最后,興安白芷別名“走馬芹”,所以靜妃不是走馬走到了陳之遴身上了嘛!故此,明明是“蘅蕪苑”,為何偏偏要題名“蘅芷”呢?“芷”字有非常特別的用意的。
?上面說的這一切的核心,就是“合歡花”的意象。通過從其名稱所延伸出的多種含義,同時影射了滿清入侵和廢后出軌這兩個方面的非常復(fù)雜的含義。既具有高妙的文學(xué)藝術(shù)性,影射得又非常恰當(dāng)和全面。
?說實話,我也不知我上面都說清楚了沒有?大家看明白了嗎?我覺得這些真是太復(fù)雜了!作者是怎么設(shè)計出來的?當(dāng)我想通這些所有的勾連關(guān)系的時候,心中的震撼真是無以復(fù)加!套用一句最俗的句子,我對作者的敬仰之情,就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啊……
?所以襲人的那句“花氣襲人知晝暖”,這“襲人”的“花氣”就是指合歡花香。因為襲人是第一個與寶玉合歡的人,也是太虛幻境中與寶玉合歡的可卿的現(xiàn)實中的替代者。合歡花還是“三春過了”之后的初夏時開的花,故此作者把“驟暖”改成“晝暖”。因此真正來說,寶釵的代表花明面上是牡丹,但背地里是合歡!所以黛玉在接著的菊花社中不就在喝合歡花釀的酒嗎,就是在呼應(yīng)這一點。
?好了,這個話題就不再繼續(xù)了,否則大家可能真的暈了。大家先再自己品味一下這種種精妙的之處。下面我們回到寶釵的海棠詩來。
?那么大家要問了,作者引李冠的《千秋萬歲》一詞,哪里看得出來寶釵“綠茶”的兩面性了?哪里有跟寶釵蕩秋千勾引男人有關(guān)?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不在上面所引用的這首詞,而在李冠的另外一首被后人稱頌的詞上面。
?李冠寂寂無名,他流傳下來的就僅有五首詞。他唯一值得稱道的,就是明末清初韻學(xué)家沈謙,在《填詞雜說》中贊其《蝶戀花》“數(shù)點雨聲風(fēng)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句,以為“‘紅杏枝頭春意鬧’,‘云破月來花弄影’俱不及”。
?這樣的話我們又不妨去看看他的這首《蝶戀花》:
蝶戀花·春暮
?遙夜亭皋閑信步,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
數(shù)點雨聲風(fēng)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桃杏依稀香暗度。
誰在秋千,笑里輕輕語?
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這首詞所寫的內(nèi)容,非常的曖昧。主人公孤身在外,孤獨寂寞。一天夜晚外出散步,天上的小雨欲下不下,月亮?xí)r出時沒。鼻子聞著暗暗的桃杏花香,耳中聽到遠處有女子在蕩秋千,笑聲輕語聲隱隱約約傳來。不由得勾起自己萬千的相思,真是寂寞難耐,無處排遣。詞中,風(fēng)和雨的相約相留住、云和月的相互掩映出沒、桃杏花香暗地里相度傳送,都充滿了男女間曖昧偷情的意味。主人公之后有沒有去尋春問柳,那就不得而知了。
?那么大家發(fā)現(xiàn)什么了嗎?“誰在秋千,笑里輕輕語?”—呵呵,就是這一句!寶釵蕩秋千勾引男人的問題,是不是有答案了?原來這個情節(jié)的構(gòu)思,是出自這首詞的呀!
我們大致來看看葵酉本中,寶釵勾引賈雨村的情節(jié):
不覺又是一年,展眼又是春滿芳園,獨上柳外危樓,極目遠望,芳草千里連天碧,萋萋晴翠,杜鵑聲里斜陽暮,院里梨花綻放如雪,寶釵無情無緒,在院里坐到黃昏,更覺空寂,漸漸的天上飄下雨絲,越下越大。寶釵站在雨中,看那煙雨凄迷,梨花帶淚,把院門深閉,終日不出。
?季節(jié)和時辰的背景,跟李冠《蝶戀花》詞完全相同,都是暮春里的一個雨夜。人物情緒也一致,“漸覺傷春暮”。
……寶釵走出門外,專等雨村經(jīng)過,好和他談?wù)勆獾氖?。誰知每次見他來了,都是幾個人一路,他也不好意思上前。
所謂“朦朧淡月云來去”,這雨村來來去去的總沒機會接觸,真是心癢難耐。這天機會來了:
寶釵走到院里,忽聽墻外笑語不住,從墻洞里一瞧,乃是雨村與冷子興聊敘,只見雨村笑道:“多謝冷兄相助,蓉兄弟把幾個門面讓給我,近日生意頗為興旺,還得感謝冷兄好言相協(xié)?!庇致犂渥优d道:“蓉薔兄弟也多謝先生的提攜,得以升官,大家彼此彼此?!庇甏逍Φ溃骸澳闳ソ腥匦值苓^來,我在這兒等著?!崩渥优d應(yīng)了一聲走了。雨村站著干等……
? “數(shù)點雨聲風(fēng)約住”,冷子興這個“風(fēng)”把賈雨村這個“雨”給留住了。真是天賜良機!
雨村站著干等,忽聽墻內(nèi)有女子的笑聲,抬頭一看,只見有人在高高的蕩著秋千,穿著輕薄春衫,露出兩個香肩,衣隨風(fēng)動,顯出些雪肌香膚,不覺看的呆了。又見那女子對他嫣然一笑,頓覺神魂顛倒,也不顧得避諱,死死的盯望起來。寶釵也盯著他不住含笑,雨村渾身似酥如麻,竟忘了身后有人叫他。
“誰在秋千,笑里輕輕語?”寶釵這個機會抓得好,“穿著輕薄春衫,露出兩個香肩,衣隨風(fēng)動”,正是“桃杏依稀香暗度”。大家注意,寶釵是高高地蕩著秋千,讓賈雨村從墻外都能看見,這里很明顯含有“紅杏出墻”的意思。
(雨村)時時又回頭看了幾眼,見那蕩秋千之人猶在對他癡癡凝望,也不時對以微笑。雨村回到家里,悵然若失,坐著垂頭發(fā)悶。
?這就是對應(yīng)“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好了,這樣一對比下來,很顯然寶釵蕩秋千勾引陳之遴的構(gòu)思,就是出自李冠的《蝶戀花》詞。這樣同時也就很肯定,寶玉的“秋千架上春衫薄”就是指這件事,寶釵詩中的“胭脂洗出”也是引自李冠的《千秋萬歲》。
?同時還能肯定的是,這個設(shè)計是作者的一個連貫的構(gòu)思,是從前80回延續(xù)到后28回的。這就是我所謂《紅樓夢》的DNA,雖然隱藏在最深處,但反而是最確實最可靠的證據(jù),證明葵酉本基本上就是真正的原本。
?因為除了《紅樓夢》創(chuàng)作集團的這些作者,我不相信后世還有人能這么透徹了解《紅樓夢》的影射秘密,能接續(xù)出這么完美的呼應(yīng)前文伏筆的續(xù)作。
?現(xiàn)在再回到李冠的《千秋萬歲》,這詞寫的是杏花,那么杏花是自帶“紅杏出墻”的屬性的,作者暗示的就是寶釵紅杏出墻。不信的話,我們來看看同是寶釵之副的麝月的花簽詩“開到荼靡花事”,這是出自宋代王淇的《春暮游小園》:
一叢梅粉褪殘妝,涂抹新紅上海棠。開到荼靡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墻。
?作者為何不選“紅杏出墻”的原版詩葉紹翁的《游園不值》,而要選這首呢?因為這首更有指向性。又是在暮春的季節(jié),又是在花園之中。而且里面還寫到了海棠。寶釵為了勾引男人,不再強調(diào)自己的素顏了,自己這朵海棠現(xiàn)在要“涂抹新紅”,然后“絲絲天棘出莓墻”。
?“天棘”是一種蔓生植物,好纏竹木上。這個特性,暗示她總要依傍和糾纏著男人,以此才能生存。所以大家看蘅蕪苑中的植物,就都是“薜荔藤蘿”這類的蔓生植物,“或有牽藤的,或有引蔓的”,“垂檐繞柱,縈砌盤階”。這些影射意象前后完全一致的。
?好了,下面我們再看寶釵詩的第一、二句,這才是最狠的!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
?這兩句表面的意思,我們分析過了。那么它狠在哪里呢?大家來看它們的出處。清人錢德蒼著有《解人頤》,專門收錄自己喜歡的古人的清言警句。其中就收錄了明末五子之一的屠?。ㄗ殖嗨┑囊黄逖裕?/p>
屠赤水曰:“蓬門掩兮井徑荒,青苔滿兮履跡絕。園種邵平之瓜,門栽先生之柳。曉起呼童子,問山桃落乎?辛夷開未?手甕灌花,除去蟲絲蛛網(wǎng)。于是不巾不履,坐北窗,披涼風(fēng),焚好香,烹苦茗,忽見異鳥來鳴村間。少倦即竹床藤枕。一覺美睡,肅然無夢。即夢亦不離竹徑花塢之旁。醒而起,徐行數(shù)十步,則霞光凌亂,月在高梧,妻孥來告:‘詰朝廚中無米。’”笑而答之:“明日之事有明日在,且無負(fù)梧桐月色也?!眿D亦頗領(lǐng)此意,相對怡然。
?這篇短文開頭第一句就說了“掩門”,接著還說了“青苔”,還說了“手甕灌花”。幾個關(guān)鍵詞都與寶釵詩的前兩句對應(yīng)。在同一篇詩文同時存在這么多相同的關(guān)鍵字,幾乎不可能是巧合(而且“不巾不履”也跟后面湘云的菊花詩中的“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對應(yīng),也是諷刺寶釵的)。
?并且,整篇文章表達的,就是一個隱居之士自命清高,自得其樂,甘于窮困這種思想,看起來真是一個世外高人。這個跟寶釵的自立牌坊完全一致。
?問題在于,屠隆這個人,是個非常典型的兩面派!一方面,他是明末清談之風(fēng)的發(fā)起者,其代表作《續(xù)娑羅館清言》,刮起了明末一股談玄論道的清談之風(fēng)。就像他的上面這篇短文所自況的,仿佛自己是個安貧樂道的高人逸士,跟老婆相處和諧。
?但其實另一方面,這個人的私生活極其放蕩。他不僅“廣蓄聲妓”,還是個男風(fēng)愛好者,堪稱男女通殺,日常有男童女童陪伴。湯顯祖就調(diào)侃他“豈有妖姬解寫姿?豈有狡童解詠詩?”、“家間大有童男女,盡捧蓮花當(dāng)藥王”。最令人不齒的,他是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因患花柳病而死的名人。
?他有一件很出名的事。當(dāng)時有一個很仰慕他才華世家王爺,在一次兩家人宴會的時候,兩家人的家眷“男女雜坐,絕纓滅燭之語,喧傳都下”。后有人因此事彈劾他,令他丟了官。此事鬧得很大,成為當(dāng)時的時事新聞,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上了熱搜。書中寶釵這兩句詩旁有脂批“諷刺時事”,指的應(yīng)該就是這個。
?那么什么叫做“絕纓滅燭”?這是一個典故。說的是楚莊王賜群臣酒宴,讓后宮最寵愛的姬妾出來敬酒。剛巧有風(fēng)把蠟燭吹滅了,有個美人感覺有人調(diào)戲她,就一把扯下了這人的冠纓找楚莊王告狀。結(jié)果楚莊王不僅不追究,還讓大家都把自己的冠纓摘下,才重新點上蠟燭,酒宴盡歡而散。后來這個臣子也奮勇殺敵,報答了楚莊王的寬恕之恩。
?也就是說,屠隆性格開放,和那個王爺?shù)募揖熘g,發(fā)生了些不清不楚的事情。但是這個王爺是無所謂的,沒有去追究。那么現(xiàn)在《紅樓夢》作者引用這一個事件來作影射,意思當(dāng)然就很明白了。
?首先屠隆就是個很“裝”的人,表面清高,實際放蕩,甚至還死于花柳病。作者以此諷刺寶釵的虛偽,以屠隆來類比她,確實是挺狠的!
?其次,陳之遴與靜妃的偷情,很可能順治皇帝是知道的!但是順治無所謂,沒追究這個事情。這一點,若大家不信的話,其實我們還可以從別的地方找到旁證。
?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了,現(xiàn)在順治、董鄂妃、靜妃這幾個人的關(guān)系,作者是拿漢武帝、李夫人、陳阿嬌這幾個人的關(guān)系來作類比,恰好都是一個早死了的寵妃,一個廢后。但是有一點相信大家沒想到,實際上作者把陳之遴也類比為漢武帝身邊的一個人!
?這是誰呢?就是漢武帝的佞臣韓嫣。韓嫣不是正經(jīng)干事的大臣,他實際上是漢武帝的男寵。常常和皇上同睡同起。野史記載,漢武帝甚至和韓嫣一起,在宮中和姬妾一起亂搞的。后來這個韓嫣也是被皇后以跟永巷宮女私通的罪名賜死。但從漢武帝的角度說,他肯定不在意韓嫣跟后宮有什么關(guān)系,甚至日常以此為樂。
?那么重點來了。這個韓嫣是韓王信(非淮陰侯韓信,乃韓王韓信)的曾孫,故稱為“王孫”(一說字“王孫”,因“王孫”二字是西漢時常見的名字)。大家記得嗎?寶玉結(jié)令那句“雨打梨花深閉門”,就是出自宋代李重元的《憶王孫·春詞》,我們再來看一遍: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大家看回上述葵酉本寫寶釵勾引賈雨村那段情節(jié)的第一段描寫:
獨上柳外危樓,極目遠望,芳草千里連天碧,萋萋晴翠,杜鵑聲里斜陽暮,院里梨花綻放如雪。
?沒錯吧?完全是出自《憶王孫·春詞》這首詩!所以賈雨村、陳之遴就是“韓王孫”,寶釵實際憶的是他。所以寶釵住的地方就叫“梨香院”。
?寶玉初到秦可卿書房時,看見對聯(lián)“世事洞明皆學(xué)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此處有脂批“蓋作者正因古今王孫公子,劈頭先下金針”
?和尚給賈瑞風(fēng)月寶鑒時,說的是“這物出自太虛幻境空靈殿上,警幻仙子所制,專治邪思妄動之癥,有濟世保生之功。所以帶他到世上,單與那些聰明俊杰、風(fēng)雅王孫等看照”。也是要驚醒“王孫”。
?另外葵酉本后二十八回中也有大量的“王孫”字眼,就不再多說了。顯然作者是把賈雨村或者說陳之遴,類比為韓王孫,也是暗示順治不管他和靜妃關(guān)系的用意。
?最后再說說《蘅芷清芬》詩的最后一句“誰謂池塘曲?謝家幽夢長”,也是同樣的意思。因為這是引用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這句。那謝靈運這句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引出下一句的“祁祁傷豳歌,萋萋感楚吟”?!俺鳌?,指《楚辭·招隱士》一篇,其中有“春草生兮萋萋”之句。這篇文章的末句就是:“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
?作者這里還是有兩層意思:一層,以謝靈運被貶到永嘉,獨居高樓,寫詩希望起復(fù)這個典故來比作靜妃的獨居與希望“返魂”。第二層,靜妃的這個“幽夢”,最后卻著落在“王孫”陳之遴的身上了。
?好了,本篇就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