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天,寫作29,她是怎么做到的?

前方多圖預警,流量黨— —還管流量干什么?這篇文章的價值不會讓你的流量覺得吃虧。
先貼一下最終的成績:

這姑娘進群的日期是6月2日,大四學生,先前的基礎在25分左右。因為疫情的原因只能線上授課;
考試的時間是6月16日。14天,寫作沖上了29。作為她的寫作老師,我還是挺開心的。
當然了,快樂終究是別人的。更重要的是,見賢而思齊,借助這個小姑娘的出分經歷,我們不妨看一下,如果也想要在寫作這科較難的科目獲得不錯的分數,還有哪些事情是需要做的。
我將其歸納為兩點:
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
第一堂課結束之后,她上交了自己的內容整理。我節(jié)選了一部分:

這樣細致的課堂內容整理,她一直保持到了考試之前。
當時我就覺得,這姑娘穩(wěn)了。
與很多上完課就把內容和知識點拋在腦后開始放松開始浪的學生不同,她愿意花費課后的時間,并做到如此細致,體現出的是對于學習內容的端正態(tài)度,是對自己與所花時間的認真負責。
更加驚喜還在后面,沒過幾天,她自己修改了課后的練習作業(yè)。文中紅字部分是她自己改的,藍字部分是我后續(xù)添加的內容。

能看出來,最初的時候文章中的問題還是不少的。
像她這樣犯錯的學生很多,但是在寫完文章后再去花差不多同樣甚至更長的時間,去面對自己的錯誤并且耐心修改自己問題的學生,她是第一個。
同樣,錯題整理很多學生都會去做,或者會被逼著做。但是自查自改、留下痕跡以備后查的學生,可謂鳳毛麟角。
這個習慣,她同樣保持到了最后。
問問在看文章的自己,這種堅持、謙遜、自省、踏實的學習態(tài)度,自己有嗎?是把學習當任務,還是把它視為自我能力豐富與完善的重要修行,區(qū)別不可謂不大。
2.正確的學習方向:
舉個例子。
這是她第一節(jié)課綜合寫作練習的部分內容,暴露出的是24分左右的學生的通病:語言表達準確性較弱。

一段中就錯了8個單詞拼寫。盡管有3個重復錯詞,但是在機器批改比重逐漸增大的現在,這種程度的準確性是很難達到26+以上的分數的。
因此,想要提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仍然是提高在單詞拼寫、基礎語法這些看似簡單基本、然則關鍵重要的部分的準確性,重視復查,并形成整理錯題集。從而為復查明確方向,提高復查的效率。
不幸的事情是,盡管我在和我其他學生的課堂上反復提:重視語言表達的準確性,一定要復查??嗫谄判目诟缮嘣铮犨M去的寥寥無幾。相反,眼高手低、不以為然者比比皆是。
很開心的事情是,她很快意識到了問題,并積極地以正確的方式修正問題。

“挺快的”復查時間,換來的是“三四個錯誤”的修正,還有比這個更簡單、更值得做的事情嗎?問題的逐個擊破,帶來的更完整牢固的知識體系,以及與之匹配的不斷提升的寫作能力。
其實話說回來,“正確的學習方向”這種東西,只要你的老師靠譜,機構靠譜,基本上都不會給你帶跑偏。但是同樣的方向,像她,就能遵循指導持之以恒地走下去,而那些仍然在低分段徘徊的崽們,可能需要反思一下自己。
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
最后一?。簜鞑涣暫??
老師教授的正確的內容、規(guī)劃的有效的方向,有沒有溫習回顧?有沒有充分地吸收與踐行?
還是執(zhí)著于自我認知里可能過時甚至可能是錯誤、但是自己很安逸很舒服、為你構建起“舒適區(qū)”的錯誤的方法寸步不移、南轅北轍?
每個人都應該問問自己。
學習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V的機構與老師可以給你正確的方法幫助節(jié)約時間少走彎路,但是,方法的學習與熟練甚至調整;是需要學生參與、付出、吃苦受累的。高效的學習,肯定是學習與思考的結合。路鋪完了,也得踏實地走下去,才能實現最終的目標。
最終的結果:
臨近考試,她的文章是這樣的:

最終出分:

24分,或者25分,算是一個比下有余、但是比上不足的瓶頸分數。但是這個瓶頸并非是不可打破的。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結合正確的學習方法,總會讓你的付出獲得回報。也借助剛過去的端午節(jié),祝愿還在努力的你們: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向著110+,沖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