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師網(wǎng):烈日下,小學生研學班
小學生研學本來是讓學生走出校園,擴寬知識視野,在日常學習的基礎上豐富課外知識的一件好事。學生們對外出研學非常期待,整整一天不用被困在學校里,不需要面對死板的課程表,相當于外出游玩。同時,多數(shù)家長也非常支持學校組織的這種研學班,當然也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

聚師網(wǎng)發(fā)現(xiàn),疫情這幾年,由于活動受限,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在居家上網(wǎng)課,研學班也就此擱置了3年。今年,疫情防控政策放開后,學校開始積極組織學生研學,去往北京西安等歷史悠久的城市,走出教室體驗盡情浸淫在歷史和文化的氛圍中。

然而今年北京西安等地意外遭遇高溫天氣,室外將近40度的氣溫,不僅讓學生們無心研學,一不小心便會因暑熱中暑,身心安全也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證。聚師網(wǎng)關注到,近日北京一名研學班導游因長時間處于烈日下導致死亡的新聞引起大眾對研學班的討論。經(jīng)驗豐富的研學導游都無法忍受的炎熱,人數(shù)眾多的學生健康又如何保證呢?

聚師網(wǎng)認為,另一個研學班造成的問題在于,對城市游客和居民造成極大的不便。小學生好奇心重,不易管教,在學校中都讓教師們苦惱的小學生們,入侵博物館后對游客造成的影響可想而知。不怕小學生,就怕小學生認識。他們呼喊、打鬧,讓景點內其他游客也無法靜心游玩和欣賞。面對調皮的小學生,游客們通常難以制止,只能任其自由打鬧,畢竟多數(shù)人都不能旅游期間與小學生發(fā)生沖突。此外,研學班通常不止一兩個班級,熱門景點更是被小學生擠得人滿為患,成年人還具備一定身高優(yōu)勢,但小孩子不得已被淹沒在人山人海中。
再次說回研學班的目的,是為了給孩子提高看世界的機會,研學班的學生一旦參加只能咬牙完成,不論中途的體驗感是好是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