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正好口吃跟什么有關系?
矯正口吃和矯正好口吃有什么區(qū)別?
矯正口吃,在于過程,結果不定;矯正好口吃,不止在于過程,還在于取得了好的結果。
矯正口吃,每個口吃者都可以去做;但是,矯正好口吃卻不是每一個口吃者都能做到的。
為什么?
有內在原因和外在原因決定的。
內在原因,就是我們自己要足夠認真、足夠執(zhí)行、足夠持續(xù)。
外在原因,就是我們是否尋找到了一片好的環(huán)境。即,適合自己的專業(yè)老師指導、正確的方向、正確的方法。
做不到這些,你所做的努力和付出,只是“矯正口吃”而已。
#1
回顧我們的學生時代
還記不不記得我們上學讀書的時候,有的同學學習成績很好,有的同學學習成績一般,有的同學學習成績墊底。
我們不妨想一想一個問題:
是成績好的同學多?
還是學習一般的同學比較多?
亦或是學習成績墊底的同學比較多?
當然,這里,我沒有任何歧視成績好與不好,因為,我當年也是墊底了很多年。
你思考后或許會發(fā)現(xiàn):學習成績好的也就是那前十名,學習墊底的也就是那倒數(shù)十名,學習成績一般的卻是它們的總和甚至更多,是嗎?
是的。
以前的我也總是我們班里的倒數(shù),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是倒數(shù)的。
好,我們接著想:
課上老師是不是講的課是統(tǒng)一化的?是不是有的同學一聽就能聽懂?是不是有些同學聽的有些半知半解?是不是有些同學聽得很迷糊,腦袋沉沉的?
請問遇到了這些情況,老師有沒有特別針對性的給不同理解的同學給予對應的講解?
有沒有?
我想起了我能當年讀書的時候,那聽的簡直是一塌糊涂,身邊的同桌也是很迷糊。又不好意思問老師再講清楚一些。
好不容易聽到有同學問老師了,老師也只是簡單講講,問的多了反而還會被老師諷刺“笨”。
那么,我們想想:老師是喜歡一聽就會的同學還是半知半解的同學亦或是根本聽不懂的同學?
我在講什么?
是不是我們同樣是在教室里學習?是不是同樣是老師教的知識?是不是我們都在同樣的時間里學習?
是。
那為什么我們取得的結果不一樣?
有的人或許會說:我就不適合學習。
有的人或許會說:我根本每聽懂,我理解太慢。
是的,他們說的都很對。
我經常說:沒有學習不好的孩子,只有死板硬套的教學模式。
說這些,很得罪一些老師,但是,我不得不說,因為,我是從差學生來的,我也是從一般學生來的,所以,我知道那個時候我的感受是什么,我想要的是什么老師教導。
#2
成功,不要忽視人性
我聽到過很多咨詢者說:我學習過很多方法,可就是改不了口吃。
我們先不談外因,先說說內因。
假如說,在方法和方向及教學是你想要的模式下,你改變的過程中是否認真地學習了?努力地學習了?真正地掌握住了?嚴格地去執(zhí)行了?
有的人或許會說:我嚴格地執(zhí)行了,認真地執(zhí)行了,努力地掌握了。
真的是這樣嗎?
我拿我們李輝說口吃中的學員例子來講。
不出意外,每一位學員我都批評過。
大家知道,我收學員比較嚴格,那絕對是大浪淘沙。
即便是這樣,我們訓練的學員有認真聽話的,有聽話急躁的,有聽話執(zhí)行力不標準的。
他們剛來開始訓練的時候一切都很標準,一切都很嚴格要求自己,一切都很有信心,但是隨著訓練到了過渡期的時候,他們反而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
這個階段,出問題是很正常的,但是在他們眼里是無法原諒的,他們會以為“我前段時間進步還是很大的,為什么這段時間進步那么小反而看不到進步?”
這個時候,他們開始出現(xiàn)消極、懷疑、打擊等現(xiàn)象。
事實上,每個成功都是一個過程,前后是很讓人欣喜的,中間卻是令人枯燥的。
前,指的是剛剛接觸我們系統(tǒng)的矯正方法,用了就有效果,所以他們看到了自己的變化,所以而欣喜。
后,指的是他們已經能夠完全融合內化了我們的方法,已經和他們融合一體了,想說什么話,那種訓練的語感就能瞬時地出現(xiàn),所以,達到了想說什么就說什么的流利狀態(tài),所以,他們欣喜自己取得的結果。
中間,是我們扎根的過程,是向下用力扎根的過程,所以枯燥。
就比如,他們像是一顆樹苗,我栽下他們的時候,是放他們到樹坑里,每天我澆水,他們的根須就會往下生長,因為,地下的土壤中有他們需要的養(yǎng)分。
待到他們具備了初步的力量之后,就想往更深的地下扎根,汲取更多的營養(yǎng),但是他的力量僅僅足夠扎根相對應力量的地下,但是出于人性的貪,就想要更多。
所以,這就出現(xiàn)了,能力和夢想不相匹配的結果。
我在說什么?
我是不是在說:即便是我手把手帶的學員,他們都逃不了人性的阻礙,更何況是那些本就毅力不堅的口吃者呢?
我在說什么?
是不是我在說:任何成功,都是有一個扎根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曲折的,只有你的心在扎根上,你才能札好根,也才能在標準的時間里札完根得到向上破土的力量。
#3
要么自己“有”,要么學習別人的“有”
成功,如何才能成功?
我做了4年多的一對一口吃,我感觸很深的是:要想改變成功,要么你自己有很強很強的執(zhí)行力,要么你跟著我一對一訓練。
除此之外,沒有其他。
而我們都是普通人,我們都很容易被人性所牽引,所以,我們很容易進入失望和悲傷。
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是選擇有人帶著訓練。
當然,也有很多咨詢者說:老師,我能不能只學習方法,我自己訓練。
我不否定有很多咨詢者是有毅力的,所以,我說:可以,但是我只負責教方法,你訓練的結果如何,我一概不負責。
每個人的選擇不同,我們的擔負也是不同。
我只對一對一訓練負責,我負責一對一訓練學員的結果,要幫他們、陪著他們拿到改掉口吃的結果。
我知道,有的咨詢者的需要不一樣。
有的需要是找個人傾聽自己多年來的心酸、無助和傷害,以得到鼓勵和治愈。
有的需要是學會方法自己來訓練。
有的是需要有個人帶著拿到結果。
而這些,我針對不同的學員,都有不同的負責。
你需要傾聽,我負責你的傾聽和鼓勵。
你需要方法,我負責給你方法。
你需要一對一訓練的結果,我負責一對一訓練給你結果。
你需要什么,我給你什么。但是,我們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我如此,你亦如此。
人生苦長,我們都是在無盡的苦中長大而滋生那一點點甜。

如果,你有口吃和社恐;如果,它們給你帶來了影響;如果,你想改掉它們,且已做好了付出的準備,可以隨時找我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