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史(一):曹操(3)
上回說到,曹操得到了橋玄、何颙的賞識,其實(shí)還有一個人也很欣賞曹操,名叫許劭,字子將,是著名的品評家,曾評價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英雄”,曹操聽過之后大笑,按照正常的邏輯應(yīng)該是這句話。另外補(bǔ)充一下其他事跡,袁紹為避免許劭非議,選擇輕車簡從,劉繇也以避免許劭嘲笑為由不重用太史慈。許劭的堂兄許靖后來在劉備帳下。
嘗問許子將(許劭):"我何如人?"子將不答。固問之,子將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異同雜語》
同郡袁紹,公族豪俠,去濮陽令歸,車徒甚盛,將入郡界,乃謝遣賓客,曰:“吾輿服豈可使許子將見?!彼煲詥诬嚉w家。
——《后漢書·許劭傳》
劭鄙其人而不肯對,操乃伺隙脅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操大悅而去。
——《后漢書·許劭傳》
十九年,先主(劉備)克蜀,以靖為左將軍長史。
——《三國志·許靖傳》
或勸繇可以慈為大將軍,繇曰:“我若用子義,許子將不當(dāng)笑我邪?”但使慈偵視輕重。
——《三國志·太史慈傳》
二十歲的時候,曹操受司馬防(司馬懿父親)推薦,做洛陽北都尉,證據(jù)是裴松之引用的史料,裴松之也說這則史料有一定的錯誤,但如果有一定的依據(jù),就是真實(shí)發(fā)生過的事情。
(曹操)為尚書右丞司馬建公所舉。及公為王,召建公到鄴,與歡飲,謂建公曰:"孤今日可復(fù)作尉否?"建公曰:"昔舉大王時,適可作尉耳。"王大笑。建公名防,司馬宣王之父。
——《曹瞞傳》
臣松之案司馬彪序傳,建公不為右丞,疑此不然,而王隱晉書云趙王篡位,欲尊祖為帝,博士馬平議稱京兆府君昔舉魏武帝為北部尉,賊不犯界,如此則為有征。
——裴松之
書法家梁鵠也曾拒絕了曹操做洛陽縣令的請求,讓他做北都尉。后來曹操南征,表示要見到梁鵠,梁鵠自己一個人來了,曹操也沒有找他事情,而是讓他負(fù)責(zé)題寫匾額。
梁鵠以公(曹操)為北部尉。
——《四體書勢序》
於是公欲為洛陽令,鵠以為北部尉。鵠后依劉表。及荊州平,公募求鵠,鵠懼,自縛詣門,署軍假司馬,使在秘書,以勒書自效。公嘗懸著帳中,及以釘壁玩之,謂勝宜官。鵠字孟黃,安定人。魏宮殿題署,皆鵠書也。
——《四體書勢序》
這時候的曹操樹立了自己的風(fēng)格——必究,蹇碩叔叔晚上出來,被曹操幫了一把。
太祖初入尉廨,繕治四門。造五色棒,縣門左右各十馀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強(qiáng),皆棒殺之。后數(shù)月,靈帝愛幸小黃門蹇碩叔父夜行,即殺之。京師斂跡,莫敢犯者。近習(xí)寵臣咸疾之,然不能傷,於是共稱薦之,故遷為頓丘令。
——《曹瞞傳》
之后曹操被貶,干得不錯,以曹操的眼光來看,從他對兒子的希望中可以看出。
太祖征孫權(quán),使植留守鄴,戒之曰:"吾昔為頓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時所行,無悔於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與!"植既以才見異,而丁儀、丁廙、楊脩等為之羽翼。
——《三國志·曹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