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之勝佛再現
靈根孕同天地誕,生破磐石育心猿。
驁沖靈霄為佛止,逢叩三藏心結緣。
福陵山中收八戒,流沙河畔度黃婆。
師徒共心伏邪怪,披荊斬棘斗妖魔。
劫難盡渡抵西方,五圣成真登極樂。
貳拾壹世紀,紛繁惱怨?jié)u減,天行復顯麗姿。眾生之念,和平將降。然自天地生成,光暗即并具,有光方有影也??v得城中車水馬龍,高樓美輪美奐,影猶在矣。
峨眉山,地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詩仙李太白有云:“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悉?”極表峨眉山深邃。一男子立地而觀峰,感嘆不已。該男子名吳極,眉清目秀,風度翩翩。貌似文雅儒士,實為佛道雙修之法師,且頗具修為,嘗遍行天下而正法邪煞。
“《西游記》述,孫悟空隨三藏達雷音寺,為封斗戰(zhàn)勝佛。后入峨眉修,而亦不出。”吳極望山而言,大圣之象現于腦中。望山秀麗,更欲與其比肩共奮也。忽收訊,蓋一魔都民,欲請其解疑。吳極遂行。
夜至,景甚美。金碧輝煌,光彩奪目。疑處臨海,吳極勘之,似水族作祟。遂遣鄰民散,潛而靜候。
子時,果見一物如魚之出水臨陸,其貌鄙陋,體漆如墨。吳極觀其具血煞之息,斷其必為妖孽,遂欲降之。
“天地無極,乾坤借法。妖魔規(guī)避,神兵卸甲!”吳極持桃木寶劍出而擊之,魚怪為傷,怒起而搏。他倆個這戰(zhàn)好殺:
木劍過,鰭展揮。一個是降魔伏妖大法師,一個是水族邪物魚精怪。前迎后攻,左擋右擊。邪氣漣漪蕩,劍氣真量流。此場海畔相爭處,正邪兩道均無諒。
斗罷數十回合,魚怪漸不能敵,吳極祭一符紙,口念佛號,一劍結果了那怪性命。
然危誠未解也,所以暫靜海是風未至也。是謂天有不測風云,此之天象愈否。吳極知有大事欲起,遂召同門共戰(zhàn)。
海似平鏡,忽起波濤,一獸出矣,蓋一八頭怪獸。觀此物怎生得樣貌:
多目八方見,數口八頭語。
雙足利若刃,繞身結毛羽。
吳極視其熟識,乃九頭蟲也。昔之為孫悟空并二郎神所敗而去,不料今日復見也。眾念其甚強,共鏖戰(zhàn)與之。好殺:
法師斗魔怪,眾士齊起戈。法令余音繞,劍符激蕩錯。邪物兇還勇,眾將怎奈何??鄴蚩嘧硐鄳?zhàn),好似天昏地暗景。
眾人難敵魔怪,思何以勝之。今九頭怪法力甚高,蓋唯神佛臨凡塵,方可渡此劫也。然為免其行兇,必阻之。吳極竭力舉劍擊之。
忽傳一語:“阿彌陀佛?!币蝗俗钥战?,蓋斗戰(zhàn)勝佛孫悟空!其貌為:
端居坐蓮臺,身被赤袈裟。
身如玄鋼鐵,火眼金睛爍。
豪姿依猶在,盡顯慈悲相。
曾號齊天圣,如今斗戰(zhàn)佛。
那勝佛自耳畔取得如意金箍棒,丟向空中,化作千萬條,似雨點流星。九頭怪為之所縛也。眾法師竭力合擊,斷其一首。那勝佛再使法,擒魔而去也。
吳極望其而嘆,志后繼降惡除邪矣。
其后,而世傳著斗戰(zhàn)勝佛及人間降魔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