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義主義】當代自然主義(1-4-1):“反正科學可以解釋一切,就干脆放棄...

1-4-1 當代自然主義 Contemporary Naturalism“反正科學可以解釋一切,就干脆放棄思考吧”為什么分析哲學“總體上”不是哲學,而是學術體系下的幫傭
場域(宇宙)論 1
自然,宇宙
本體論 4
不關心,完全信賴科學共同體
認識論 1
自然法則解釋一切,一切歸根結(jié)底就是自然現(xiàn)象
不知何為否定性 ?
歷史虛無
反徹底反思,反徹底對抗
默認知識體系肯定、應當是一致的
英美分析哲學普遍本體論立場——平庸
刻意要求說人話,加一點數(shù)理語言,認同日常語言結(jié)構(gòu)里的本體論結(jié)構(gòu)
定義了人話就是學術共同體、社群里大家說的那種消費主義的日常話語
維特根斯坦徒子徒孫對(英美分哲)他的曲解:棄守本體論,徹底投降,不對本體論預設、愛欲結(jié)構(gòu)、精神體系、學術共同體結(jié)構(gòu)進行批判,自認為專業(yè)分工體系,學術資本主義體系下的員工,上班的“哲學家”過普通人的自然生活,世界由科技精英負責,完全聽信就行了
文化產(chǎn)業(yè)(好萊塢、漫威(反智主義、小孩的娛樂、正能量))
學術體系(期刊、出版、學院制度、被資產(chǎn)階級豢養(yǎng)、教育制度)
社會格局、歷史變動
核心特點:整個世界是由自然現(xiàn)象/物構(gòu)成的,所有的自然現(xiàn)象/物在因果關系上都是閉合的默認自然科學可以解釋一切(分哲工作就是幫助科學解釋一切)對于本體論不關系,由專人(1-1科學實在論)負責,是一種不做科學的科學家,幫助科學家把科學的話語體系、論文做好的文員、秘書、打字員(維特根斯坦主義)
現(xiàn)代科學范式的枷鎖
主奴辯證法(科學看起來是主人,但其實被分哲翻譯(洗掉不一致性)之后,分哲成為了主人)
語用學轉(zhuǎn)向
例子:討論Hole的本體論地位
分哲:在語法學、語義學、認識論中操練、做思想實驗,把本體論當游戲玩,消解本體論(Hole在多種本體論中有不同地位)強調(diào)常識性,從日常語言中提取根本信念,再講幾種真理模型切進物理學上的幾種洞(日常語言中怎么用這個詞,這個詞是怎么被定義的)不會預設抽象概念、精神、意識機制起的作用
哲學:洞具有本體論上的地位,意識在結(jié)構(gòu)它自己的時候,意識在顯現(xiàn)整個觀念世界的時候,感知世界、整個符號學體系的時候,它必然會有一個洞狀的結(jié)構(gòu)(主體性像個洞,更像個傳送門),主體性可以讓普羅大眾的階級(班級)意識結(jié)構(gòu)起來,可以Recolution......
現(xiàn)代化社會
科學共同體極有話語權(quán)(美、英,工業(yè)立國,依靠工業(yè)豢養(yǎng)國家)依賴學院模式的政治模式,年輕人消費流俗的大眾文化、陷入消費主義
人文知識分子沒有還手能力去建構(gòu)自己的學術規(guī)范性
崇尚自然生活,但這個“自然”生活是一個現(xiàn)代現(xiàn)象,現(xiàn)代科學作為唯一“真理”,放棄反思現(xiàn)象背后機制
非返璞歸真,將真理性的維度交給現(xiàn)代科學,反而是出賣了“真”,丟棄了人根本的好奇心
普通人:完全信任理工科專家,自然與科學即真知,敬鬼神而遠之,看上去是無神論
現(xiàn)代自然主義者:一切都是自然科學法則說了算,所以沒有超自然現(xiàn)象,但如果某天科學家說有超自然現(xiàn)象(量子力學)時,就會拓展對自然的定義
看似無神論的盲從權(quán)威
唯物主義無神論:Religion is opium 宗教就是麻醉(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
經(jīng)典形式邏輯(×)
直覺主義邏輯學(√)(證明存在同時必須證明存在可構(gòu)造)
邏輯學前提也是人所構(gòu)建出來的,不能把它當做自明的框架
辯證法(Dialectics,出自希臘語δνaλεxειx τ?χνη,即語言的藝術,一般所認為是指對邏輯過程的抽象,即對語詞,推理,描述,概念,解釋過程的研究)是一種反邏輯學,是語義學對邏輯學的反動
所有你想象出的這些圖式,這些模型,都需要在本體論里面轉(zhuǎn)動起來,然后和你的主體性、生命、在世界當中的倫理抉擇、價值取向還有你的行動,要整個結(jié)合到一起去,才能徹底理解哲學的意義
﹌﹌﹌﹌﹌﹌﹌﹌﹌﹌﹌﹌﹌﹌﹌﹌﹌﹌﹌﹌﹌﹌﹌﹌﹌﹌﹌﹌﹌﹌﹌﹌﹌﹌﹌
【主義主義】當代自然主義(Contemporary Naturalism)(1-4-1)——“反正科學可以解釋一切,就干脆放棄思考吧”,為什么分析哲學“總體上”不是哲學,而是學術體系之下的幫傭
今天我們要來講主義主義的1-4平庸主義下面的第一個意識形態(tài),它就是當代自然主義contemporary naturalism。
我們這一講其實同時也是在講很致命的一點,如果你是我同道中人的話,或者你是想變聰明的人,我就直接給你挑明了,當代自然主義這個東西就是……為什么英美分析哲學總體上來說不配稱為哲學?當然他們也喜歡重新定義他們的哲學,那些家伙他們是讀了藤校,花了幾百萬出去留學了,我知道很多人會過來噴我說:“你這窮鬼讀不起……”你在這里噴我在這里鄙視我,哎,沒事,我不在乎。
當代自然主義是英美分析哲學的普遍的本體論立場、普遍的認識論立場
也就是說1-4平庸主義是當代英美分析哲學的普遍的本體論立場。他們的本體論立場不要跟我扯什么亂七八糟的,就倆字,平庸。他們追求會說日常語言、學會說人話,要讓大家都聽得懂。
他們統(tǒng)統(tǒng)認同在日常語言結(jié)構(gòu)里面的本體論的預設。日常語言學派實際上是平庸主義的根基,我上一講沒講,我就覺得……給點面子吧。有人要我講維特根斯坦,那我說維特根斯坦的徒子徒孫對他的曲解可能就是陷入1-4平庸主義。就是本體論上它棄守本體論,它是retreat. 敦克爾克大撤退那種什么的。它要求你哲學要講“人話”,它定義了它的“人”,它默認了它的“人”。
?????????????????????
維特根斯坦
這個社群里面或者說這個學術共同體里面大家都說的那種消費主義的、日常生活的那種話語,他們這些知識分子完全放棄反思、徹底投降于它們了。我這樣跟你說,英美分析哲學中的所謂的哲學家、知識分子,他們面對這幾個東西是徹底投降的。
他們面對比如說好萊塢、漫畫、漫威那種小寶寶、小孩兒似的反智主義的娛樂時,他們是完全徹底投降不反思的。英美分析哲學家對于文化產(chǎn)業(yè)內(nèi)部的意識形態(tài)是基本上不進行文化批判的。
我這樣說,總體上可能至少百分之九十以上,或者是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英美分析哲學的從業(yè)人員或者他們的學生、他現(xiàn)在這個教育體系、學術體系里面的這些人基本上不進行文化產(chǎn)業(yè)的批判。他們不對文化產(chǎn)業(yè)的內(nèi)在本體論預設、愛欲結(jié)構(gòu)、精神等體系進行批判。
還有他們也不對自己的學術共同體機制進行批判——包括期刊、出版、還有他們學院制度、升學制度、教職,還有整個的、他們作為被英美資產(chǎn)階級所豢養(yǎng)的走狗呀我靠……這些家伙他們是不反思的,他們完全不反思的。還有他們學術體系里面的那個文理分科的那種關系,他們的教育制度……他們這些人通通不反思。
他們是一小撮人。從業(yè)人員可能就是在美國有十幾二十萬吧,盎格魯撒克遜國家總共加起來幾十萬人。但是他們話語權(quán)很強。因為它就是人類燈塔什么的……然后徹底投降。
還有就是社會格局(我只能說的很含糊了),一些歷史性變動——你看2020年發(fā)生這么多大事情,分析哲學家有幾個出來說話的?
不是說他們不想出來說話,而是他們沒有能力,甚至他們在歐美文化圈里面被瞧不起。他們這種廢物典型沒有資格說話。這個時候要輪到法國人、輪到德國人、輪到奧地利人,輪到這些有文化的國家出來說話。英美你們這些蛇皮,那兩三百年歷史你們有毛資格說話。
涉及到這種情況下他們基本上失聲的。他們沒有資格說話,他們說的那些屁話也是沒有普遍性、沒有穿透力的。一是沒資格說、二是他們自己說不出來。
這些家伙他們在家里玩ps5,吃漢堡包,他們實際上是徹底投降的。然后他們自認為是專業(yè)分工體系、學術資本主義體系下的員工。他們把做哲學家看成上班,他們是上班的哲學家。
我們來具體來分析它的格。它是1-4-1,它有個核心特點,就是認為整個世界是由自然現(xiàn)象構(gòu)成的,everything is nature。然后所有的自然現(xiàn)象,在因果關系上都是閉合的。什么叫因果關系上是閉合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現(xiàn)有的,哪怕現(xiàn)有的這個科學理論體系沒有辦法解釋的現(xiàn)象從理想化的角度來講都是互有因果關聯(lián)的。
實際上自然主義其實是一種隱藏的理想主義,它堅信科學可以解釋一切。簡單來說,科學可以讓它在因果關系上閉合。閉合就是解釋一切。他們默認自然科學可以解釋一切,分析哲學家的工作就是幫助科學解釋一切。或者說幫助知識共同體做“清道夫”——就是那個吸在大魚下面的那個小魚,幫那個大魚給它舔身上臟的東西。分析哲學就干這個。
他們幫科學家在語義學上澄清他們說過的話,用知識論讓你把這些話含糊不清的部分說清楚,還有用真理論告訴你什么樣的東西才真理。他們對于本體論是完全棄守的。我們扯遠了。
它的核心特點就是整個世界是由自然物,或者自然現(xiàn)象構(gòu)成的,然后所有的自然物、自然現(xiàn)象都在因果關系上是閉合的。而它對于具體的這個本體論架構(gòu)它不關心、不管,有專人負責(指自然科學家們)。
“我要過我自己生活、我要過好我的日子、我要去賺錢養(yǎng)家、享受人生、享受生命enjoy my life?!?/span>
所以分析哲學家不愿意做一線科學家,他們認為一線科學家是真的在探索這個本體論的
但他們就是不愿意做科學家,懶。要過一種不做科學的科學家的生活——就是打零活的科學家。就是那種幫科學家把論文做得好的那種文員,他們就是分析哲學家。簡單來說分析哲學家就是科學家的秘書。
這個自我認同是很核心的。他們認為現(xiàn)代科學體系由我們(分析哲學家)來幫你們(科學家)澄清本體論上的一些謬誤。就是有所謂的“維特根斯坦主義”,我?guī)湍愀闱宄锩娴哪隳男┻`背游戲規(guī)則了、哪些出問題,哪些是你瞎搞自己搞出來的問題,我?guī)湍愀闱宄?、弄明白?/span>
那么對于普通人來說它是什么?他們自己不愿意去探索自然,同時也不愿意去反思已有的本體論框架、已有的形而上學假設。他不反思的。然后他要過一種所謂的“普通人生活”、“自然而然的生活”。所以在他們眼里科學家生活It's kind of a nerdy.,科學家生活反而是有點神秘兮兮的、有點蠢的。他們認為科學家像那種拼殺在一線的主攻手,而他則可以躲后面打后援。
“反正整個世界由技術精英、科技精英世界負責,那我其他部分我只要自然而然就行了。
我自然而然就得聽信他們的、完全信任他們。”
所以他們的場域論的1其實不是場域論,而可以說是宇宙論,cosmology。它完全就是自然或者是宇宙。在他們看來,宇宙(universe/cosmos)、自然(nature)、世界(world)三者是等價的,就是物理自然規(guī)律支配的世界。
在本體論上的4,就是對反思本體論框架本身完全的漠不關心,或者說是對科學共同體所生產(chǎn)出的對于本體論的探索、思考的徹底、完全、真誠的信賴、盲從。
分哲里面也會有一些人會去質(zhì)疑科學話語里面有一些問題,但他們認為是科學話語里的規(guī)范性、嚴謹性出了問題,而去挑他們的錯。但是他們的最終目的是要把這個體系本身維持下去,而絕不想著顛覆或推翻它。
所以他們在認識論上是1,就認為自然法則解釋一切。解釋一切就是自然現(xiàn)象。一切歸根結(jié)底,這個世界上只有自然現(xiàn)象,其他東西不存在。超自然的你不要說、絕對精神你不要說。
但是他們誤解絕對精神,他們不知道絕對精神這種否定性。這些家伙對于何為否定性,是不懂的。其實他們唯一的否定性就是這種甩手掌柜式的輕信,或這種完全放棄自我反思。????
“隔壁物理系你去問他們,這隔壁數(shù)學系你去問他們,這個隔壁這個生物系你去問他們
,反正跟我沒關系,跟我沒關系。”
他們就是這種人。分析哲學家他只討論很有限的問題,而且是看上去有普遍性。他們語言學轉(zhuǎn)向嘛,但是他們這個語言學轉(zhuǎn)向它直接就變成一種日常語言學轉(zhuǎn)向了。因為如果你是一種邏輯學分析的話,那還有邏輯實證主義,它是追求超越性的一種東西的。而他們是連那個都不玩兒了,他們搞日常語言學、語用學轉(zhuǎn)向。
我舉個例子,比如說他們討論洞hole的本體論地位。分哲可能也會討論他們這個本體論,但他并不是正兒八經(jīng)地要去討論洞的本體論地位,而是說他是進行一定的認識論或語義學上的消解。他們進行一種操練,叫思想實驗。你比如說看到分哲講什么“洞的本體論地位”這篇文章,我跟你講,最后他會跟你說本體論本身是沒地位的,本體論是不需要的,一切都是瞎想的。我們沒必要給“洞”預設任何的本體論地位,因為它在不同的語言用法當中會有不同的本體論地位。
他們就是把本體論本身當游戲玩,因為這個東西對他來說不關鍵。如果高級分析哲學家的話它會結(jié)合物理學里面的一些思想模型、一些物理模型,比如這個洞,他們就會講黑洞、白洞這種東西。但是過程當中他會不停地講究所謂的“常識性”,要求用日常語言。
舉個例子,他會講現(xiàn)在有幾種本體論地位:一、二、三、四、五,這五個例子。然后五個例子分別用簡單的日常語言的用法給他講看把它分類一下他們,然后再歸結(jié)一下核心之間有什么幾種差異。歸結(jié)了這些之后他會把這些從日常語言用法、日常語用當中的一些根本信念提出來再講幾種真理模型,按照某種真理模型怎么樣……后來他就是再把這些給他切進到物理學體系里面,找到物理學里面可能會有的一些洞的結(jié)構(gòu)。
我認為那個高級大佬可能會講到一些微分幾何會講到這種東西,那是要很聰明的分哲了。那這個時候他玩的已經(jīng)不是簡單的分析哲學,而是在玩物理哲學了,或者是在玩物理學本身。
那么這個這要很強的人才能做到。一般比較弱小的小朋友玩兒分哲玩兒的差不多了,他就會把這個物理模型集中物理模型然后再給你對比一下有幾種。最后他告訴你這東西壓根沒有本體論地位,他會把本體論消解掉,轉(zhuǎn)而說這個洞在語義學、語用學上有什么樣的地位。
他們會用日常語言,而且不會有一些很強的概念游戲,不會預設大量的抽象概念。因為這些抽象概念在分析哲學里面都是不存在的。他們不會用辯證法或精神分析。比如說洞是有深有淺的,但是我們一般不把里面的那個縱深、那個邊緣也看成是洞的一部分……類似的這種說法,他不會講。洞這個圖示背后折射的一個人的意識結(jié)構(gòu):人想象的的時候為什么會把洞想象成這樣?我們?yōu)槭裁磿诒蔚羲哪莻€縱深?等等。他不會去預設有意識結(jié)構(gòu)這種東西,他也不會去預設有一些精神意識機制在起作用。
分析哲學只管比如說在物理學里面我們說黑洞、說白洞、說蟲洞的時候和我們?nèi)粘I钪姓f洞、褲子上有洞,或者說那個山上面有洞穴,或者說那個我的奶酪上有洞怎么這樣,然后這在這個拓撲學里面我們?nèi)ピ趺炊x,微分幾何里面會用什么數(shù)學模型來描述它……
他會講這幾種在語言學、語用學上面的一些差異,反正僅此而已。他最后就說哎這個過程本身挺有意思,然后告訴你哦我們的物理學家、我們的科學家、我們的數(shù)學家在闡述這些東西的時候有一些預設是有點小問題的我們要澄清這一點。
他的最終目的并不是真正的說告訴你“洞”具有本體論地位。而本體論在意識結(jié)構(gòu)(fictions)它自己的時候、意識在顯現(xiàn)整個觀念世界、感知世界與符號學體系的時候,它必然會There is something like hole functions there。比如說主體性(subjectivity)這個東西like a hole,它不僅像個洞,還像個傳送門(portal)。
而分析哲學家的體系中是不會有這樣的結(jié)構(gòu)在那邊的,他們對這方面完全是拒斥反思的。他們認為這些活動是荒謬的、脫離日常生活的(are absurd,are out of normal life),它們是不符合“常識”的,這對我過我簡單的生活有什么好處?
你可以進一步說主體性可以讓那個普羅大眾的class consciousness結(jié)構(gòu)起來,他又說:‘’這個對我有什么好處?‘’我們告訴他這個可以讓你丟飯碗、讓你這個大學機制沒有辦法再養(yǎng)活你,讓你這個布爾喬亞沒有足夠的財政經(jīng)費讓你在學院里面搞這些風花雪月的這些工作。
所以他不會研究這種東西,他不會研究真的觸及到行動的東西。他們會從語言語義學上分析、拆解“行動”,他們會想,也會講人在行動的時候的各種意識狀態(tài)。他也會研究意識形態(tài)的結(jié)構(gòu),但只在語用學的基礎上。
我甚至說他只研究語用學這一個維度,就語言使用的現(xiàn)象之間的一些差異來進行不痛不癢的分析和討論。所以這些分哲最的倫理學也好,他們對于整個社會架構(gòu)的認知也好,都是非常保守的,都站在既得利益者那邊的。
所以我對于這個體系里百分之九十五還在繼續(xù)做那樣工作的人是不認可的。這個游戲不難玩兒,就是跟程序員學計算機語言一樣的,學了一套程序員的語言然后再跑小程序,再自己寫各種各樣的小代碼,它的價值很有限。
這個話說了肯定很多人是會不開心的,特別是那些為了上藤?;撕枚噱X,還有那些可能說本科的時候在國內(nèi)好大學人文基地班里面然后院系花了好多錢,家里面也要下了好多的努力功夫然后什么讓你去……
但是問題是,你在哲學上是沒有多大長進的。你去國外生活去讀書你更多的是克服獨自生活然后在陌生環(huán)境里面的語言障礙、還有社交障礙、還有文化隔閡而已,實際上學分析哲學在哲學上是學不出多大長進的。因為這個玩意兒學到最后就跟學高等數(shù)學或是某種語言學差不多。這就是個死活,就是你不需要有倫理立場的。它的倫理立場是很有限、很淺薄的。
我敢說一百萬個分哲里出不了一個真正愿意用自己的理論去改變現(xiàn)實世界的人。他們的想法就是:不讓我吃薯片我就去看好萊塢電影。這些東西對于他而言是永遠不會去反思、也不會去舍棄的。
為什么我這么久不講分哲?因為分哲中的絕大部分的人是保守主義者,或者是偽裝成自由主義的的現(xiàn)行社會秩序的既得利益者。
普通人也可以是當代自然主義者,而且當代自然主義最容易發(fā)生在這樣的現(xiàn)代化社會里面。在這個現(xiàn)代化社會里,科學共同體是極有話語權(quán)的,它是工業(yè)國、工業(yè)立國的國。比如說美國。英國那邊還好,甚至澳大利亞、加拿大那邊都還好,因為人家過日子不是說非常依賴于你的工業(yè)體系的。
但美國學術體系之下的這些分哲他們是極度依賴工業(yè)體系的,他們極度需要工業(yè)體系來豢養(yǎng)他們。我真的用這個詞,豢養(yǎng)。他們喜歡愛好萊塢他們極度熱愛好萊塢,然后極度熱愛、迷戀一些政治模式、學院模式以及學院內(nèi)部的政治模式,就像個幫派一樣。他們中間的很多年輕人也喜歡什么漫威之類的消費主義的流俗大眾文化。
就是你很難想象一個學哲學的人看了《小丑》《蝙蝠俠》這種玩意兒也會感動落淚或是陷入一種消費主義狂熱。
因為實際上他學的東西不叫哲學。因為在他們那里,科學共同體極有話語權(quán),而人文知識分子基本沒有還手之力去建構(gòu)自己的學術規(guī)范性。這些人文知識分子基本上是處于被豢養(yǎng)狀態(tài)的。離開豢養(yǎng)他們的政治、經(jīng)濟或軍事-科技共同體,這些人是屁用沒有的,因為他們學的“哲學”就是“八股文”,“哲八股”。
他們自以為自己在說人話,而認為歐陸哲學或者說是中哲不說人話,在撕裂日常語言體系。那為什么那些日常語言體系里面的人聽不懂我們說的話或者說他們認為我們的話有那么點道理?就是因為日常語言體系內(nèi)是有沖突的呀。
但他們是刻意說人話的同時加一點很膚淺的數(shù)理語言,他們接受的這個本科教育基本上四年,前面兩年是搞通識教育,學亂七八糟的,就是意識形態(tài)灌輸,就是歐美意識形態(tài)灌輸。四年多少個學期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們讀的那些閱讀清單(reading list)就跟我們那個政治課差不多。到了后面兩年才開始所謂的學專業(yè)。
當然他們也說自己有很多專業(yè)開始起步得很早,院系早就開始安排起來了。但其實真的努力去熬essay,搞paper都卵用沒有,你只要英語好就能應付過去,只要學一點數(shù)理語言,大概學到一階謂詞邏輯那邊,會證一些邏輯公式,刷點題保證會做就行了。他們可能甚至不需要把集合論學完,只需要能夠把形式邏輯命題寫成一階謂詞邏輯,然后對于物理學稍微有些常識性的了解,有這個水準就可以了。對于數(shù)學他們就是基本上不懂的,至少遠不如其他理工科專業(yè)學生精通。
這樣做完準備工作以后,他們就開始大批量的讀這個學術體系所推崇的一些“大人物”寫的東西。比如說什么麥當勞(笑),不是麥當勞,是Mcdowell(約翰·麥克道威爾,John Mcdowell,1942年出生于南非博克斯堡,匹茲堡大學的現(xiàn)任教授。他的學術研究涵蓋了形而上學、認識論、古代哲學、大眾倫理學。而他最出色的研究領域在于心靈哲學和語言哲學。)
???????????????
約翰·麥克道威爾
他們?nèi)ψ永锇阉宣湺?。你看把自己哲學家變成卡通人物還覺得是沾沾自喜的,你可以反過來你想象這個“麥兜”也就是這個所謂的麥克道威爾在文化里面他是什么樣的立場:消費主義,反對徹底反思、反對徹底決裂對抗,他認為這些東西都不足以充當選項。那他的徒子徒孫會把他捧成這種人物,你想嘛,這就是一麥兜一般的人物。這幫人里面還有海德格爾的粉絲,叫海德格爾“海貝”或是“海寶”,你們可能還沒見過。
Historical change is irrelevant to this kind of people。我可以說他們是很墮落的一群人,他們回國之后就求取個教職或者到教育體系里混口飯吃,他們絕無可能用他們的思想、用他們學到的東西去改變歷史或時代的走向。他們是絕無擔當?shù)囊慌?。如果他們有擔當他們想改變,他們會從分析哲學的體系中出來,他們就不是他們的一部分。
這些人家底都是比較殷實的有錢的,They are kids,他們都是孩子。有誰不服的,好,你今天寫篇論文我給你挑錯,煩死了。我小時候也讀過幾十本分哲的書,一天到晚搞這些有的沒的這頭很大,你會受不了的。
(哦今天這個這堂課就變成批分哲了我發(fā)現(xiàn)。我受不了咧。)
普通人也有可能成為這種人,那些完全信任理工科專家,然后對于本體論不加以自己的思考的這群人就是1-4-1。他認為一切現(xiàn)象都有理工科學專家兜底,所有現(xiàn)象都是可以被科學所解決或者都是自然而然的。
這些人是“敬鬼神而遠之”,他們有點現(xiàn)代儒教的感覺。在我國這些人看上去是無神論者,但他們看上去是個無神論者的原因并不是因為他們信仰唯物主義。唯物主義無神論者是因為他們知道宗教是精神鴉片(religion is opium of spirit)、是用來麻醉人的。他知道這個東西怎么著也就是個意識形態(tài)。
而這些這種1-4-1當代自然主義者就是和真正的無神論者反著來的。真正的無神論者認為:只要你是麻醉人的意識形態(tài),只要你忽悠人把核心權(quán)益讓渡出去的,那你就是一種宗教。
而當代自然主義者恰好是反過來的,恰好因為他認為一切都是科學或“自然法則”說了算,所以他們說:“哎科學都不承認有構(gòu)思的、有鬼、有超自然現(xiàn)象反正那我也不信嘍?!彼运麄儾幌嘈懦匀滑F(xiàn)象。但如果那哪天有一種“超自然科學主義”解釋了以往不被科學所承認的超自然現(xiàn)象的時候,他們就會不聲不響地拓寬自己原有的“自然”的范圍。所以他們的“無神論”是一種看似無神論的盲從。他們盲從于科學體系、科學知識共同體的權(quán)威,所以他們是盲從權(quán)威。他們把自己的這個反思本體論的這個權(quán)力扔掉、放掉了。
因為他們是1-4-1,所以他們也默認在認識論上,知識體系肯定是一致的。它默認、肯定并堅信所有的現(xiàn)象應當是一致的。
他們對于知識的把握就是,能夠保持一致性的才是知識。知識的最低標準就是一致性。而這是極不辨證的。所以我反過來說,這些人的思維全都停留在形式邏輯框架之下,而且是經(jīng)典形式邏輯。
然后我就跟分哲朋友們說一下,你哪怕學一點什么直覺主義邏輯學,學一點這個叫para-consistent就是所謂“超一致”或者“超協(xié)調(diào)”的那種邏輯學,在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中選一個不要還能構(gòu)建邏輯學體系。
我們知道邏輯學的前提本身也是人所建構(gòu)出來的,你不能把它當成自明的絕對真理。我專門有一期講過不同種類的邏輯學,你看我那期的話你就知道了。
而且辯證法可以說是一種“反邏輯學”,辯證法恰是一種語義學對邏輯學的反動。我不知道這句話你們說出來幾個人能理解:語義學對邏輯學的反動就實現(xiàn)了辯證法。語言本身的那種內(nèi)在力量對于邏各斯體系的反動實現(xiàn)了辯證法。這才是真正的語用學本身。
辯證法dialectics就是一種說胡話、說閑話、說方言、說俏皮話、說一種非正統(tǒng)的話那種感覺。這個你不理解也沒關系,我在這里肯定要講到,我有一期專門講過幾種不同的邏輯學形式以及它們和辯證法的關系、還有它和經(jīng)典形式邏輯的關系。
分析哲學里面的絕大部分人所使用的這個邏輯學就是經(jīng)典的形式邏輯,是很低智商的。當他進入數(shù)學哲學和物理學物理哲學的領地的時候他就閉嘴了,他之前的那些很荒謬的日常用學派的,或者那些反本體論、反本質(zhì)主義或是反實在論的一些實用主義立場他們會覺得:為什么之前我那么蠢?但是他們又受限于自己學術共同體內(nèi)部的一些規(guī)矩。我不想挨個拿出來鞭尸,阿姆斯特朗(David Malet Armstrong,1926年7月8日-2014年5月14日,澳大利亞科學哲學、心靈哲學家)這些人……
?????????????
????????????? 大衛(wèi)·馬雷·阿姆斯特朗
真的一個個拿出來鞭尸會讓他們的徒子徒孫臉上很不好看,而且也浪費我的時間。我在二十歲到二十二歲那兩年讀了好多這些蛇皮的東西,這是很久遠的回憶了。我不想再去干那種非常乏味、無聊的工作。
所以如果你要學哲學的話我的建議就是說你可以采用分析哲學的方法。分析哲學作為一種方法它是值得被借鑒的。但是你要知道,它作為哲學本身是完全放棄了哲學的核心領域——本體論以及邏輯學的。
這個邏輯可以說是一種“超邏輯學”??档驴梢愿闼南闰炦壿嫞诟駹柨梢园堰壿媽W當成自己辯證法體系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有大邏輯、小邏輯。還有包括海德格爾也有自己的一套言說的體系,那套體系也可以看成是某種邏輯學……哲學有能力,而且有資格進行這樣的設定。
當哲學在本體論與邏輯學上有所建樹的時候,整個時代的日常話語體系是會被徹底改變的。或者說根本不存在既定的日常話語體系。就是“說人話”。什么是人話呢?就是你學分哲的人要好好想什么叫“說人話”。那詩人之間用詩詞唱和就不是“說人話”了?那物理學家之間用幾個算符在那邊,它里面一個算符包含了很深刻的內(nèi)涵,比如說拉馬努金寫的什么數(shù)論里面的命題或者假說包含了非常深刻的東西,聰明人看就能看得懂,那這就不算“說人話”了?
你不能因為自己平庸、智商低,就讓別人也去認你這個東西就是唯一的哲學。而且你的平庸不是因為你能力差、不聰明,而是因為你的立場有問題,你是被豢養(yǎng)的小寶寶。你這學費一年幾十萬誰出的?你家里面人給你掏這么多學費,你家里面的錢是怎么賺來的?你在美國就讀了這么幾年學,搞了個文憑回國就可以儼然就是一派宗師,然后對所有的社會話題用你那一套很迂腐的方法論說三道四。你產(chǎn)生的社會效果讓很多誤以為你那里有哲學的人認識論上都閉合了、變蠢貨了。你造成什么樣的后果,你有沒有想過呢?
他們是完全不會反思的。包括我復旦的姓徐的老師(指徐英瑾),這些人在政治上極度幼稚,他給我說過非常極度幼稚的話,這個話說出來足以讓他“進去”(指進監(jiān)獄)。
????????????????
??????????? 徐英瑾
所以說我認為,分哲是不能代表哲學的。美國的學院派的學院派的哲學傳統(tǒng)導致它的分析哲學是很可疑的、很有限的。你看去年2020年發(fā)生那么多事情,你見過美國哪個分析哲學的哪個家伙出來說話的?沒有。他們的身份認同是打工仔、是學術體系下的員工,他做了大教授就是高級員工、是董事會的,可以進入美國某學會,可以去分享出版的利益,分享offer的利益。
他們有offer的哦,他們也有職場潛規(guī)則的,你以為。畢業(yè)的學生如果是亞裔的,能在美國先留校當個什么有個小教職然后再回國你就身價立刻不一樣了,你或許能立刻在北上廣深買房呢。
所以這些家伙歸根結(jié)底是刻意平庸,因為有利可圖。
他們面對社會公共事件還有一定的、很有限的話語權(quán),但是這個話語權(quán)已經(jīng)很少了。在政治決策層面他們也有很小的一小撮話語權(quán)。然后他們還有什么更多的權(quán)力呢?他們主要是有寄生性的能力——只要主流科學不死,那么他們可以永遠做主流科學的秘書、服務員,或者是編輯。你們可以把他們理解成編輯、服務員、打字員。
他們可以說主流科學里面永遠會有一些錯誤、永遠會有各式各樣的形而上學的一些虛假的一些假設,而我可以幫你澄清、我可以幫你把這個洗干凈。所以你反過來也要提供給我我想要的相應的利益。
所以我真的要說很心痛的說一句,為什么現(xiàn)代科學陷入瓶頸?現(xiàn)代科學的范式已經(jīng)固結(jié)在普朗克、薛定諤、愛因斯坦等人手上,沒有實質(zhì)性的轉(zhuǎn)變。用數(shù)學牽引著,連邏輯學都不敢去搞了。數(shù)學、群論牽引著超弦理論、量子場論這些東西去獲得一些虛假的進步。那些進步都是只是量上的堆疊,沒有實質(zhì)性的變化。
現(xiàn)代科學陷入瓶頸,我要說很大程度上是這家伙把它內(nèi)部的一些不一致性洗掉了。美國的分析哲學以及1-1-2里講過的社會建構(gòu)論等這批寄生在科學工業(yè)共同體上吸血的學術共同體與科學工業(yè)共同體本身之間存在著一種“主奴辯證法”——看上去科學是主人,然后分哲是寄生性的奴才,它是幫科學共同體澄清話語規(guī)范性的:你們應該咋說話,你們這樣說不夠精確,你們要這樣說,哎這樣就把話說清楚了……他們充當?shù)慕巧褪强鐚W科之間的橋梁,或者不同的學派認知之間的橋梁。
但是這個過程中如果他們進行故意引導呢?或者他們自己有一種暴力在這邊呢?這個是很嚴重的,因為他們這個做傳聲筒的這個服務性的這個角色所用的“內(nèi)核”是經(jīng)典形式邏輯,而且一般而言他們的邏輯學是很爛的,水準是很有限的。
當然,我邏輯學水平也很差,我集合論學到后面那些定理我就做題做了一半我后面不會做了,我忘掉了、忘光了。當時我就是跟著老師上去練,課上完拉倒了。我為什么不用呢?因為我知道它里面包含一種基本的想象。那種對于結(jié)構(gòu)的、對于運動模式的那種想象是至關重要的,而且這些想象都需要在本體論里面。
你如果是學哲學的話,所有你想象出來的圖示、模型都需要在本體論里動起來,和你的主體性、和你的生命、和你在這個世界當中的倫理抉擇的價值取向還有你的行動結(jié)合到一起去,你才能夠徹底理解他們的意義。
所以我甚至可以說鍋是可以甩到他們頭上去的,因為他們的哲學是不動的,他們的哲學是死哲學、不是哲學。
然后對于普通人來說的話1-4-1就是要生活得“自然而然”就行了。但是這種自然而然的生活是現(xiàn)代現(xiàn)象,因為他們有個現(xiàn)代科學的“大腿”可以抱,現(xiàn)代科學給了他們一個心理安慰與不需要親自思考的借口:一切現(xiàn)象總有原因解釋。
因為這樣,他們認為世界在因果性上是閉合的,所以他們可以不用管現(xiàn)象本身或者現(xiàn)象背后發(fā)生的那些機制。
“關我屁事,權(quán)當它們是黑箱得了?!?/span>
所以當代自然主義本體論的4也可以理解成某種黑箱,這個黑箱是由科學家這些“理性的觀察者”去負責觀察、探索的。
或者他們會把現(xiàn)代科學理解某種對不可理解的實在的摸索:“哎你知道量子場論嗎?哇,這根本看不懂,什么群論這么多假設我看不懂?!庇谑撬麄兙屠U械投降。你看不懂沒事,你讓那個知識分子給你講清楚到底什么意思。如果科學家自己也講不清楚,那說明他們只不過是會玩兒這套算符、玩兒這個游戲嘛,就相當于是猴子會打中文嘛。
“既然那些科學家自己也沒辦法說清楚涌動的本體性的力量之間到底是什么樣的關系和格局,那說明他們自己也不懂,他們自己也只是操作員、打字員而已?!?/span>
那么在這個時候你就不應當繼續(xù)把一切現(xiàn)象背后總有原因看成是天然的東西,因為既然打字員也不理解這些“字符”的含義,那么對它們的解讀就很有可能是那些打字員所誤解的。
操作員自己也不知道這個黑箱到底是什么,可能就是這個黑箱里面有一堆小黑箱。
這個時候你還是要自己去爭取理解這個世界,形成自己對于這個世界內(nèi)在機制的你看不見的那個維度的想象。能做到這一點你就不再是1-4-1當代自然主義者。
當代自然主義是一種現(xiàn)代現(xiàn)象,很多人偽裝成唯物主義式的無神論,誤解自己相信科學、排斥迷信的姿態(tài)是一種先進意識的體現(xiàn),不是,其實它是反動的,它是某種假無神論。
也會有一些人誤以為這種自然主義是一種“返璞歸真”,這也不是返璞歸真,而是你把自己真正的理性維度賤賣給了現(xiàn)代科學,反而是出賣了“璞”和“真”的維度。因為“璞”和“真”的維度就是人天生想要去解釋這個世界的欲望。而當代自然主義者卻如此輕易地把它交了出去。
所以當代自然主義看上去是一種無神論,但它其實根本不是無神論而是一種“拜科學教”它比1-1科學實在論還要更野一點。也就是說,1-4-1是1-1的信徒,而且是一種刻意放棄反思的盲信徒。本體論他們完全徹底地不管了,他們卻還自以為是某種精妙的“返璞歸真”。????????
比如甚至有些當代自然主義者會把老子的“無知”當座右銘,他們說:“哎呀,我要無知,無知則無欲……”所以他們會把老子庸俗化,變成反智主義的老子。
我講不動了,反正就差不多是這么個意思。大部分人都能理解我說的是什么意思,但是你認同不認同是你自己的事情。我知道會有學分哲的同學看我這個東西,或者說你家里面已經(jīng)準備好了,說不定那個錢都去年都已經(jīng)什么交出去了、一年幾十萬學費都打了。
那你出去學,好,我建議你多去觀察。這個體系是很糟糕的,我認為不會有聰明人愿意在那個體系里面受折磨。如果他愿意在體系里面受折磨,還繼續(xù)留在里面,或者說他還不去撕開這個口子的話,這個聰明人就不僅是愚笨,而且貪婪、邪惡。
我不想討論喬姆斯基(艾弗拉姆·諾姆·喬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1928年12月7日—?,在世的美國哲學家、語言學家、社會評論家。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語言學家,其著作《句法結(jié)構(gòu)》被認為是20世紀理論語言學研究上最偉大的成就。)這種英美分析哲學體系下培養(yǎng)出來的所謂“左翼知識分子”,還有我國特有的雜交出來的“分析馬克思主義”。這些東西都跟我沒有關系。我也不會用到他們這些理論框架。
當代自然主義是某種時代精神,但是是走偏了的時代精神。這種東西在當世兩大國(指美國和中國)中是最為顯見的。但運氣好的是在美國那邊是人文知識分子挨了這一刀,而在另外一個大國則是普通民眾挨了這一刀。他們會陷入對于技術治國論、對于科學共同體的絕對權(quán)威的盲從、盲信。
當然也有反抗力量。比如說民哲、民科其實都是反抗力量。但是他們反抗的方式恰是以一種默認它是權(quán)威的方式在反抗。所以他們在假反抗,他們越反抗反而凸顯出那邊越是權(quán)威,然后他們反抗的目的是取代舊有的權(quán)威成為新的權(quán)威。那么這種就不是反抗。好吧,那就講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