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呼嘯山莊》艾米莉·勃朗特
譯者:方平。上海譯文出版社。
??讀罷印象最深的三句話: ??它們好像伸出手來,乞求陽光的布施。 ??我就是希克厲! ??整個世界成了一個可怕的紀念館,處處提醒我她存在過,而我卻失去了她! 01.?? 一場發(fā)生在荒原上狂風(fēng)暴雨般的愛情,愛恨極致。 從那一個遲遲歸來的夜晚,老歐肖從利物浦帶回棄兒??藚栭_始,故事在時間的齒輪中劃下刻線,開始獨屬它情節(jié)的書寫。 偏愛如糖亦如毒, 亨德萊怨恨他奪走父親諸多關(guān)注,卡瑟琳也不喜歡他,管家納莉如是。 ?? 后來卡瑟琳和納莉轉(zhuǎn)變了態(tài)度,只有亨德萊陷于仇恨的泥淖不得自拔,他在父親去世之后,無所顧忌地欺壓??藚?。 而對??藚杹碚f,只消有卡瑟琳在,什么痛苦都被拋到腦后了。 一個被施以懲罰的晚上,他倆從洗衣房逃了出去,原先想著去荒原溜達,后來卻是出于好奇闖入畫眉田莊,因著笑聲被發(fā)現(xiàn),逃跑中卡瑟琳被家犬所咬,留在那兒療傷。 生命中的意外又似乎天定, 有些該發(fā)生的事終究會發(fā)生。 ?? 卡瑟琳認識了新的朋友林敦,他占據(jù)了她大量時間。 回家后的她讓希克厲感到陌生,他討厭林敦——那個弱小怯懦的人。 某個晚上,??藚枱o意間聽到卡瑟琳和納莉的談話??ㄉ沾饝?yīng)了林敦的求婚,她覺得如果嫁給自己是辱沒了她。 及此,悲痛促使他當(dāng)夜出走。 ?? 事實上,他只聽到一部分,后面全是卡瑟琳濃烈愛意的傾訴。 誤會來得猝不及防,甚至于沒有絲毫解釋的機會,暴雨傾瀉如卡瑟琳絕望的等候,她被淋盡身心,她大病一場。 ?? 三年后再次相見。 卡瑟琳欣喜若狂, 靈魂好似找到得以安歇的窩巢。 ??藚杽t意圖奪取林敦家財產(chǎn),哄騙林敦的妹妹與他私奔,同時他也在暗自謀劃著占有呼嘯山莊。 而林敦和希克厲兩個冤家再次相見,言語之間多見暗斗洶涌,盡管為了卡瑟琳倆人皆有所忍讓,但終究免不了矛盾的大爆發(fā)。 于是擺在眼前的單選題讓卡瑟琳深陷苦痛迷霧,靈魂費力掙扎,以致舊病復(fù)發(fā)。 后來雖說熬過去了, 但終究怕是要香消玉殞。 ?? 某個晚上, 生下小卡瑟琳之后的兩個鐘點,她死了。 一代愛情的女主人公終就此走向了她永恒的天堂,留下兩個她的崇拜者在愛恨之間遙遙度日。 02.?? 卡瑟琳深知自己所愛之人是??藚?,卻還是答應(yīng)了林敦的求婚,在明知倆人不和的情況下,說什么林敦必須擺脫對??藚柕某鹨暎辽僮龅饺萑?,說什么嫁作他人婦是為了讓希克厲得以擺脫哥哥的欺壓。 此一處,有那么些時候想來甚覺無厘頭,是以糾結(jié)其中,思緒不得開明。 ?? 但其實, 在與納莉的傾訴中,她已確切表明內(nèi)心。 “他比我更是我自個兒。不管咱們的靈魂是用什么料子做成的,他和我是同一個?!? 靈魂同歸,苦他之苦,他作相思。 于此,對??藚柕膼坜D(zhuǎn)化為對自我的追求,尋求自我的救贖。 03.?? 亨德萊死后,??藚柊哉剂撕魢[山莊,獨子哈里頓也落入其手。 ??藚栔还軐⒁粋€聰明的孩子引進蠻荒,任他無知無識,如被猛風(fēng)摧殘而萎靡不振的樅樹與一邊倒的荊棘,可勁兒扭曲他的人性。 ??藚柪米约旱膬鹤訉⑿】ㄉ照T引囚困于山莊,他逼迫小卡瑟琳和兒子成婚。 林敦死后,多病的兒子死后,畫眉田莊也很快成了??藚柕漠a(chǎn)業(yè)。 ?? 終是成為蠻小子的哈里頓。 身心受到摧殘的小卡瑟琳。 “一個是愛著,只想學(xué)會尊重對方;另一個是愛著,只想能獲得對方的尊重——他們倆都努力要最后達成一個目標(biāo)?!? 人性在暴君的強壓下復(fù)蘇,愛情于冰霜凍土中生根發(fā)芽,繼而開出花來。 ?? 希克厲在受到卡瑟琳的感召后奔赴天堂,有牧童看見他們的幽靈在晃蕩。 原野的斜坡上,三塊墓碑,朝暮同在。 04.?? 他說前三章雖在情節(jié)上徘徊不前,但在藝術(shù)效果上引出了一個巨大的懸念,也給讀者提供了一把看清小說脈絡(luò)的鑰匙。 他說雙重和三重的以至多層次的敘事方式,是女作家為隱蔽本人的苦心設(shè)計。她所傾吐的暴雨般的激情是內(nèi)向的她從未向人傾吐過的,也極少有人傾吐過的,此所以為因。 他說不喜歡第三十四章,沒法接受一個凈化了的暴君的形象。 ?? “在英國古典文學(xué)作品中,《呼嘯山莊》一向被認為是最難理解的作品之一。” 幾遍讀后,甚感其艱澀,此時序言成了我理解它的一個入口,引導(dǎo)我去看清行文脈絡(luò),從而看到樹性與人性的相呼應(yīng); 看到人性的泯滅與復(fù)蘇;看到愛的弱小卻勇敢,恨的強大卻孤獨; 看到“人間的愛”和“超人間的愛”這兩種愛情模式; 看到高托而起與風(fēng)雨雷電相呼應(yīng)的內(nèi)心世界,更看到在這個濃縮的小天地下,人類社會在某一個階段的縮影。 ?? 如卞之琳詩作《斷章》中所寫“你站在橋上看風(fēng)景,看風(fēng)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此般意味,反復(fù)閱讀下竟頗有其感,唯不同之處,自己卻是那個看風(fēng)景的人。 確實很喜歡方平翻譯的這版譯本了。 05.?? 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 詩歌如是, 小說亦如是, 極盡之事物最揪人心。 無論是道盡滄桑,寫盡遺憾, 還是話盡相思,極盡愁苦,皆有一種血與淚狂歌的凄美,如葬生動亂前彌留之眼的碎旗嘶吼,驚天地,覆流年,自有不可磨滅、經(jīng)久難消的念念不忘。 荒原上,一首狂風(fēng)暴雨的愛情呼嘯歌。 荒原上,一條至烈至濃的心跳起伏線。 有余音繞梁難休。 有氣息呼吸不暢。 還有,一百多年來無數(shù)人的千思萬想。 06.?? “郁郁以終,年僅三十?!? 譯后記中有如此八字。許或過于接近它,而產(chǎn)生一種心靈上的震撼。 生命存未知于每一個難以預(yù)料的明天,在數(shù)以千計的眾多下一秒里,想乎尋常又縹緲。 恰時突覺往事思慮過甚,幸活一世,做自己心之所想便好。 ?? 前些日子看到一則外國老人的采訪視頻,他說:“相信我,我活了這么久,我覺得,人生最糟糕的十年就是20~30歲,這段時間我真的感到非常孤獨,我會有點抑郁?!? 我們并不了解別人曾歷經(jīng)何事,但在某些情感的共鳴中隱約可作猜想,那一定是覺醒前蒙昧的混沌期,自我隨波于大眾的洪流,尚未發(fā)展至成熟的思想,某些行為處事實是不夠妥當(dāng)。 而劫難似乎諳于時機之道,乘虛而入。心性從脆弱走到堅毅,回頭究來,劫難倒因此得了個好名頭,是緣以鍛煉作因。 ?? 從熙攘囚困于獨我之境,從孤島回歸自我意識的本真,以獨立個體重新面對這世界。 會突然想到《島上書店》所提書籍《遲暮花開》中的一句話,“我年輕時,我從來沒有感覺年輕過?!? 像暮年之于少年,像過盡千帆之于此山此水,像今我之于故我。 沒有所謂豁達, 只是窺見確乎無疑的曾經(jīng),如是而已。 ?? 昔年動亂, 只是再如此感嘆而事事已已的平淡。 與其希望別人把你拖出泥沼, 不若自救謀生來得可靠,單舟之槳終究握在自己手中最是心安。 也許非得要想明白此間真相,雨露朝光才肯于黎明前播種希望。 ?? 嫩芽破土, 花垂珠露, 鳥鳴幽澗, 何以入目? 書本是治愈心疾的不二良藥。 文字是孤苦情思的理想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