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篇二 山川草木飛鳥篇
《說文解字》
篇二? 山川草木飛鳥篇
枯木逢春春再發(fā),人無兩度再少年。不患老而無成,只怕幼兒不學。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勝古人。若使年華虛度過,到老空留后悔心。
前聯(lián):【書山有路勤為徑】
后聯(lián):【學海無涯苦做舟】
橫批:【書讀百遍不如實踐一遍】

(形聲。從水,可聲。本義:黃河)
【河】
?

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侖山,發(fā)原注海?!?/span>《說文》
導河積石?!?/span>《書·禹貢》
河陽之北?!?/span>《列子·湯問》
三豕涉河?!?/span>《呂氏春秋·慎行論》
?又如:河堧(黃河河邊之地);河湟(黃河與湟水);河朔(泛指黃河北岸的地方);河洛(黃河與洛水);河塹(黃河沿岸的壕溝)
河流的通稱?[river]
南方無河也,冀州凡水大小皆謂之河?!?/span>《漢書·司馬相如傳》注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韓信釣河曲?!?/span>《后漢書·酈炎傳》
散作滿河星。——清·?查慎行《舟夜書所見》
河出伏流。——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雞翼城河面?!?/span>《廣東軍務記》
沿河施放。
又如:河次(河邊);河滸(河邊;河畔);河畔(河濱);河津(河流的渡口);河洲(河中可居的陸地)
天河,銀河?[the Milky River]
秋河曙耿耿?!x元暉《詩》。注:“天漢也。”
又如:河星(銀河中的星星);河云(指銀河)
指河洲,河濱?[streamside]。
如: 河津(河邊的渡口);河澳(河邊彎曲的地面);河潤(指沿河濕潤之地);河濆(河邊,沿河的高地)
指河伯?[River Gods]。
如:河公(河伯);河庭(河伯的住所)
指河圖?[the plan of the Yellow River-mystic diagram said to have been supernaturally revealed]。
如:河紀(指河圖)
常用詞組
河岸?河北梆子?河邊?河濱?河伯?河槽?河叉?河川?河床?河道
?
?

?(象形。甲骨文字形,左右是岸,中間是流水,正像河流形。本義:河流)
加上【兩岸】統(tǒng)稱為河【川】,【川】字中間一豎表示河水和兩邊的平地,兩邊的兩豎表示兩邊的高山。
?

川,貫川通流水也。——《說文》。按,象水直達之形。
水之出于他水,溝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span>《管子·度地》
有川衡。——《周禮·地官》
利涉大川。——《易·需》
百川沸騰?!?/span>《詩·小雅·十月之交》
如川之方至?!?/span>《詩·小雅·天?!?/span>
川壅為澤?!?/span>《左傳·宣公十二年》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顥《黃鶴樓》
又如:川源(河川的源頭);順尊(取自河川的祭品);川游(游泳渡河);川口(河口);川水(江河之水);川防(河堤);川谷(河谷);川坻(河岸);川崗(河畔的山崗)
平地;平野?[plain]
敕勒川,陰山下?!背瘶犯?/span>《敕勒川》
又如:平川;米糧川;川境(地域);川地(平曠的地帶)
旅途?[journey]。
如:川費(旅費);川程(旅途)
常用詞組
川貝?川菜?川劇?川軍?川流不息?川資
?
?

?(形聲。從水,冓(?gōu??)聲。本義:田間水道)
【兩山之間】的【低洼】處叫做【溝】。
?

同本義?[ditch;irrigation canals and ditches]
又如:溝洫(溝澮。田間水道與溝渠);溝洫(田間水道);溝塍(溝渠和田埂)
溝,水瀆,廣四尺,深四尺。——《說文》
九夫為井,井間廣四尺、深四尺,謂之溝。——《考工記·匠人》
十夫有溝,溝上有畛?!?/span>《周禮·遂人》
茍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span>《孟子·離婁下》
泛指水道?[drain;ditch]
水注谷曰溝?!?/span>《爾雅》
血流入溝中?!?/span>《漢書·劉尾氂傳》
魯以五月起眾為長溝。——《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兵法曰:“丈五之溝,漸車之水?!隋e《言兵事疏》
又如:一溝死水;陰溝;萬丈深溝;溝中瘠(指死于溝壑之人);溝防(溝渠和堤防);溝沿(溝渠的邊岸)
城郭不辨,溝池不拑?!?/span>《荀子·議兵》
楚方域以為城,?江漢以為溝?!?/span>《史記·齊太公世家》
又如:溝郭(城壕。即護城河與城郭);溝門(營門,因舊時軍營前有溝);溝池(城壕。即護城河)
人工挖掘的戰(zhàn)壕?[trench]。
如:溝墉(城壕與城墻);溝壘(戰(zhàn)壕與堡壘);溝隍(沒有水的城壕);交通溝
挖溝?[ditch]
鉤,溝也,既割去壟上草,又辟其土,以壅苗根,使壟下為溝受水潦也?!?/span>《釋名》
常用詞組
溝槽?溝溝坎坎?溝灌?溝壕?溝壑?溝塹?溝渠?溝施?溝通?溝通渠道
?
漢字中有很多字是跟另外一個象形字組合而成的,這就是我們說的形意字和意音字,有的象形字比如日、月、皿、山、石,可以直接用來組成另一個字,有的則需要略作變化,這就是漢字中說的【字頭】【字旁】,
這其中水字就用三點水來代表,是漢字中常用的字旁,用它來表示與水有關的意思,也有兩點水,這兩點表示冰塊,【冰】是【水】【凍結】而成的,在加個【水】字就是【冰】字。
?
?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間像水脈,兩旁似流水。“水”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從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稱,或表示水的流動,或水的性質狀態(tài)。本義:以雨的形式從云端降下的液體,無色無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為 H 2 O,是一切生物體的主要成分)
?

?同本義?[water]
水,準也?!?/span>《說文》
水,準也。準,平也。天下莫平于水?!?/span>《釋名》
積陰之寒氣為水?!?/span>《淮南子·天文》
五行一曰水。——《書·洪范》
凡平原出水為大水?!?/span>《左傳·桓公元年》
水曰清滌?!?/span>《禮記·曲禮》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span>《荀子·勸學》
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又如:水銚(燒水用的小型器具);水頭兒(風波);水濕(水氣;潮氣);水蠱病(水臌病);水中丞(硯臺旁邊用來貯水磨墨的小水盂);水落歸槽(比喻心里踏實安定);水噴桃花(比喻臉色好看);水鏡先生(指三國時的司馬徽,清明如水和鏡);水陸雜陳(水陸畢陳。山珍海味一齊陳列出來);水廓(傍水之城廓);水渦(水中漩渦);水館(臨水的館舍或驛站)
特指河流?[river]
在水之湄?!?/span>《詩·秦風·蒹葭》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啤?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水口(渡口);水汊(河的支流);水志(記載河道水系的書籍);水牒(指記述河道水系的文獻);水谷(山間河溝);水尾(江河的末端);水老鼠(專在船上偷竊的賊);水事(關于江河水利的事宜);水禁(有關河川方面的禁令);水會(河流匯合處)
泛指一切水域?[waters]
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遠千里,將有為乎?——唐·?李朝威《柳毅傳》
劉備、周瑜水陸并進。——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又如:水陸(佛教中的水陸道場);水泊(湖澤);水居(居住于水鄉(xiāng));水隍(水溝);水王(海的別稱);水伯(傳說中的水神;大河流);水宿(水上宿夜;水中住宿);水脈(水路,地下的伏流);水潦(因雨水過多而積在田地里的水或流于地面的水)
汁、液的通稱?[liquid]。
如:水禮(果餌等禮物);水果糖(摻用果汁制成的糖果);墨水;口水;淚水;藥水;汽水
大水;水災?[flood]
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漢·?晁錯《論貴粟疏》
曰:天地有法乎?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調劑之法也?!濉?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水備(防止水患的設施);水墉(防洪墻)
?星名?[morning star]。
如:水宿(星座名。古代天文學家對北方列星七宿的總稱)
官名?[official’s name]。
如:水虞(古代官名。掌管川澤的政令);水官(掌管治水、征收魚稅的官)
貨幣中銀的含量。銀子的成色,轉為貨幣兌換貼補金及匯費之稱?[silver content in coins]。
如:貼水;扣水;匯水;水絲(成色低劣的銀子)
五行之一?[water, one of the five elements]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書·洪范》
水生動植物?[water animal or plant]。
如:無力買田聊種水,近來湖面亦收租
舊指尼姑和娼妓的痛苦生活境遇?[deep distress]。
如:水局(舊指妓院娼家);水客(跑碼頭的商人,也指人販子)
額外收入或附加費用。又“發(fā)水”就是“發(fā)財”?[extra income]
指水軍?[troops fight on the waters]
諸人徒見操書言水步八十萬而各恐懾?!?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水族?[Shui nationality]。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居住在貴州省
水?shuǐ?
動
?泅水,游泳?[swimming]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span>《荀子·勸學》
又如:水式(指游水的技能);水行(謂游水);水事(指駕船、泅水之類的事情)
?哄誘探詢?[coax]。
如:連水帶拍,把他問的三心二意
?用水測平?[level]
匠人建國,水地以縣?!?/span>《周禮》
〈方〉∶不成功,敗了?[defeat]
我這個月,水啦?!?/span>《伐木人傳》
水?shuǐ?
形
〈方〉∶馬虎的,不負責任的?[careless]
這個辦事的太水了!事情沒辦妥,還損壞了一輛車子。——《常用東北方言詞淺釋》
常用詞組
水案?水壩?水霸?水泵?水筆?水表?水濱?水兵?水波?水波不興
?
?

水堅也。易象傳。初六履霜。?(會意。從仌,從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體積增大,表面上漲(上拱)形。《說文》:“凍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變成。從“仌”從“水”的會意字,于是“仌”就專用作部首。本義:水凍結而成的固體)
?

冰,水堅也?!?/span>《說文》
履霜堅冰至?!?/span>《易·坤》
迨冰未泮?!?/span>《詩·邶風·匏有苦葉》
冰者,陰之盛而水滯者也?!?/span>《漢書·五行志》
冰,水為之?!?/span>《荀子·勸學》
冰解而凍釋?!?/span>《管子·五行》
公徒釋甲,執(zhí)冰而踞?!?/span>《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又如:冰扳(冰鎮(zhèn));冰麝(冰片與麝香);冰清水冷(像冰和水一樣的清冷);冰前刮雪(喻雪上加霜之事);冰玉自信(自知冰清玉潔,并無茍且之事);冰輪(比喻月亮)
冰人,即媒人?[go-between;match-maker]。
如:冰議(指嫁娶之事);冰語(媒人的話);冰斧(媒人);冰媒(媒人)
◎?冰?bīng?
〈動〉
結冰,凍結?[freeze;ice over]
水始冰,地始凍?!?/span>《禮記·月令》
把東西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變涼?[ice]。
如:把兩瓶汽水冰一冰
使感到極冷?[feel cold]
風月冰人別是鄉(xiāng)。——楊萬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聞鶯》
?又如:這水冰手
冰?bīng?
〈形〉
冷,涼?[cold]。
如:冰食(冷食);冰甃(指寒涼的水井);冰澈(寒涼清澈)
結晶成固體的,成結晶形的?[crystal]。
如:冰糖
清白,晶瑩?[clear]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又如:冰操(廉潔的操行)
常用詞組
冰棒?冰雹?冰暴?冰茶?冰碴兒?冰川?冰船?冰床?冰镩?冰袋
?
?
?

?(囘為回的古字; 廻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淵水回旋之形。本義:回旋;旋轉)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出走,但是還有水往回流的,那就形成旋渦,河水旋渦的水流就是過去又回來,這就是【回】字,這【回】是【旋渦】的【形象字】,外邊的大口是外邊的旋轉水流,里邊的小方塊是凹陷的水流,這【回】字【本意】是【旋轉】。
?

同本義?[whirl;circle]
回,轉也?!?/span>《說文》
昭回于天。——《詩·大雅·云漢》
圖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span>《荀子·儒效》
詭文回波?!?/span>《淮南子·本經(jīng)》
畔回穴其若茲兮?!?/span>《漢書·敘傳》
虎鼓瑟兮鸞回車?!啤?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山回路轉不見君?!啤?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廊腰縵回。——唐·?杜枚《阿房宮賦》
峰回路轉?!巍?歐陽修《醉翁亭記》
又如:回湍(回旋的急流);回倒(回旋傾倒);回紆(迂回。回旋曲折);回極(無極回旋的樞軸)
環(huán)繞; 包圍?[surround]
東道少回遠。——《漢書·李廣傳》
又如:回峰(環(huán)繞的山峰);回圓(環(huán)繞);回塘(環(huán)曲的水池);回繚(圍繞);回互(回環(huán)交互)
掉轉?[turn round]
回車叱牛牽向北?!啤?白居易《賣炭翁》
回看射雕處?!啤?王維《觀獵》詩
興盡晚回舟。——宋·?李清照《如夢令》
回頭望汝?!濉?袁枚《祭妹文》
又如:回面(轉過臉);回眼(回轉目光);回天(形容力量很大,能扭轉乾坤);回輿(掉轉馬頭,返回);回逆(倒轉)
還,返回?[return]
碧水東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門山》
少小離家老大回。——唐·?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
余逆脫回?!?/span>《廣東軍務記》
又如:回寅(回到農(nóng)歷正月);回九(舊俗新婚后新娘九日后回娘家);回前線;回蹕(帝王返駕回宮)
答復;回報?[report back;reply]。
如:回盤(舊婚俗。男家行聘禮,女家回禮,把禮物放在托盤、抬盒內(nèi),因稱回禮為“回盤”);回風(高官升堂之前,吏役報告準備妥當?shù)囊粋€程式);回諾(回禮);回耗(回音)
改變?[change]
道茍直,雖死不可回也;如回之,莫若亟去其位。——柳宗元《與韓愈論史官書》
又如:回心(改變心意);回異(改變;違反);回換(調換;變換);回變(轉變)
背?[go against]
厥德不回。——《詩·大雅·大明》
徐方不回。——《詩·大雅·常武》
經(jīng)德不回,非以干祿也?!?/span>《孟子·盡心下》
求福不回?!?/span>《后漢書·蘇竟傳》
二人之不敢請,亦知始皇之鷙悍而不可回也?!?蘇軾《東坡志林》
謝絕,推辭不見?[refuse]。
如:回決(回絕);回倒(回絕駁倒);回聽(不聽);回出(回絕);回唇答嘴(頂嘴)
回避,避開不喜歡、不欣賞的人?[averse]。
如:回喪(回避。喪家怕鬼回來害人而躲開);他不回親戚
轉賣,轉手賣掉?[resell]。
如:回買(轉買,購買);回錢(售物所得的錢);回些(轉讓;賣些)
問?[ask]
進得店去,茶房便來回道:“客人,用什么夜膳?”——《老殘游記》
詞性變化
◎?回?huí?
〈形〉
?迂曲,曲折?[winding]。
如:回連(曲折連綿);回說(隱晦曲折的話);回軒(回曲的長窗);回遠(迂曲遙遠);回崖(曲折的山崖)
奸邪,邪僻?[crafty and evil]。
如:回辟(邪僻);回遹(邪僻);回背(舊說陰陽先生以鎮(zhèn)物、符水為人禳邪消災)
回?huí?
〈量〉
次?[times]——用于行為、動作。如:一日走千回;去過好幾回
?章——用于小說等,相當于“章”?[chapter]。
如:且聽下回分解
?一會兒——用于時間,表示短暫?[moment]。
如:回子(一會兒);回一回(停一停)
用于事情,相當于“樁”、“件”?[number of times]。
如:就是這么回事;這完全是兩回事
某一特定目的或發(fā)展的一種形勢或某種情況?[occasion]。
如:上回,上一回;這一回
回?huí?
〈名〉
回族的簡稱?[the Hui nationality]。
如:漢滿蒙回藏五個主要民族
器官(尤其是腦)的皺折、扭曲或盤旋?[convolution]。
如:齒狀回;海馬回;額上回;顳下回
常用詞組
回拜?回報?回避?回避?回稟?回波?回駁?回采?回采?回腸
?
?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樹木形。上為枝葉,下為樹根。“木”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從“木”的字表示樹木或木器的名稱。本義:樹木)
山坡上密密麻麻的柏樹,不論松樹柏樹楊樹,他們的質地都是一樣的,就是【木】,所以這【木】就是各種【樹木】的【總稱】,各種樹木都有【樹枝】,【樹干】和【樹根】組成,漢字就是用【一橫】表示【枝杈】,再用【一豎】表示【樹干】,再用【一撇一捺】表示【樹根】,這就是【象形字】【木】字,有人認為古代樹木很多,一睜眼滿目都是【樹】,所以會把它跟眼【目】的【目】讀作【同音】。
?

同本義?[tree]
木,冒也。冒地而生。東方之行,從草,下象其根。——《說文》
五行,木之為言觸也。陽氣動躍,觸地而出也?!?/span>《白虎通》
木者,春生之性。農(nóng)之本也?!?/span>《春秋繁露》
一樹十獲者木也?!?/span>《管子·權修》
莊子行于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span>《莊子·山木》
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游?!?/span>《孟子·盡心上》
草木之花?!巍?周敦頤《愛蓮說》
鳥獸木石。——明·?魏學洢《核舟記》
宋無長木?!?/span>《墨子·公輸》
或在木杪?!濉?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又如:花木(供觀賞的花和樹木);木石(樹木與巖石);木化石(樹木的化石);木芽(草木的嫩芽);木表(樹木的外層;樹梢);木披(因果實太多而樹枝折斷);木斧(伐木斧頭)
木料,木材?[timber;wood]
朽木不可雕也?!?/span>《論語》
我善治木,曲者中鉤,直者應繩?!?/span>《莊子·馬蹄》
徑寸之木?!鳌?魏學洢《核舟記》
倚一橫木。
木格貯之?!巍?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木為之者。
又如:木貓(木制捕鼠器);木老鴉(戰(zhàn)船上使用的一種輕便兵器);木驢(一種裝有輪軸的木制刑具,可載犯人游街示眾,用于剮刑);木弓(木制的弓);木瓦(覆屋面的木板);木尺(木制尺);木功(木材建筑,制作工藝)
五行之一?[wood]。
如:木王(春季以木為主宰);木行(五行中的木德);木氣(五行氣之一;肝氣)
樹葉?[leaf]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又如:木落(葉落);木脈(葉脈);木落歸本
棺材?[coffin]
原壤登木?!?/span>《禮記·檀弓》。注:“棺材也?!?/span>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span>《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又如:行將就木
某些木制的器物?[wooden ware]
以木訊者。——清·?方苞《獄中雜記》
詞性變化
◎?木?mù?
〈形〉
呆笨?[wooden]。
如:木楂(木樁。比喻癡呆的人);木人(癡呆不慧的人);木木(癡呆的樣子);木雞(呆笨態(tài))
?
麻木;失去知覺?[numb]
賈瑞聽了,身上已木了半邊?!?/span>《紅樓夢》
?又如:木木然(神情麻木的樣子);木木樗樗(形容呆呆的樣子);木立(呆立,失神站立)
?樸拙?[simple]
勃為人木強敦厚?!?/span>《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又如:木質(天性樸拙);木樸(質直,樸實);木強(—?jiàng,質直剛強)
常用詞組
木版?木本?木本水源?木本植物?木材?木材廠?木槽?木柴?木尺木槌
?
?
?

蘋果的樣子是一個圓圈,里面不是空的是實心的,加上一橫一豎就是【果實】,蘋果、桃子、李子、杏子、棗兒,都是長在樹上的,樹的總稱【木】,下面加個【木】字,表示【蘋果】【長在】【樹上】,這就是【果】字。【果實】都有一層外皮【包裹】,所以這個【讀音】與【包裹】的【果】一樣。
樹木長到一定高度都要生出丫杈,這就是【丫】字與【發(fā)芽】的【芽】【同音】。
?

果,木實也。——《說文》
艮為果蓏?!?/span>《易·說卦》
而樹之果蓏,珍異之物。——《周禮·場人》。張晏曰:“有核曰果,無核曰蓏?!?臣瓚曰:“在地曰蓏,在樹曰果?!?/span>
五果為助。——《素問·藏器法時論》。注:“謂桃李杏栗棗也?!?/span>
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yǎng)。——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明·?劉基《賣柑者言》
果止于梨、栗、棗、柿之類?!巍?司馬光《訓儉示康》
又如:果布(果品與布帛);果饌(果品與菜肴);果谷(果類與谷類);果正(正果。亦指轉世);果桌(果卓。擺設筵席用的桌子);草果;莢果;漿果;果瓜(供果用的甜瓜);果茹(瓜果蔬菜);果隋(瓜果);果蔗(一種供鮮食的甘蔗)
結果?[result]
貴賤雖復殊途,因果竟在何處?!?/span>《南史·范云傳》附范縝
敵人既然敢犯罪,他就該自食其惡果!
又如:果驗(應驗);戰(zhàn)果;效果;成果;自食其果;惡果
結果?[result]
貴賤雖復殊途,因果竟在何處。——《南史·范云傳》附范縝
敵人既然敢犯罪,他就該自食其惡果!
又如:果驗(應驗);戰(zhàn)果;效果;成果;自食其果;惡果
?果?guǒ?
形
?果敢,果斷?[resolute;courageous and resolute]
由也果。——《論語》。苞注:“謂果敢決斷也?!?/span>
其身果而辭順?!?/span>《國語·晉語》。注:“謂敢行其志也。”
故制戎以果毅,制朝以序成?!?/span>《國語·周語中》
凡此之輩數(shù)百人,皆忠壯果烈,有智有仁?!獫h·?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
又如:言必行,行必果;果譎(果敢而多謀的計謀);果直(果敢正直);果烈(果敢剛毅);果俠(果敢仗義);果勁(果敢強勁);果行(果斷的行動);果志(果斷之志);果勇(果斷勇猛);果悍(果斷勇猛)
通“裸”(?luǒ)。赤體。赤露?[naked]
東龜曰果屬?!?/span>《周禮·春官·龜人》
果?guǒ?
動
吃飽?[fill]
充嗛果腹兮,驕傲歡欣?!啤?柳宗元《贈王孫文》
又如:果腹;果足(盤纏;旅費)
實現(xiàn)。凡事與預期相合的稱果,不合的稱不果?[realize]
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果?guǒ?
副
果然,當真?[really]
如姬果盜兵符與公子?!?/span>《史記·魏公子列傳》
審知故松山列難督師?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清·?全祖望《梅花嶺記》
又如:果不出所料;果爾(果真如此);果是(果然是);果若(果真)
究竟,終于,到底?[after all;in the end]
夫當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宋·?蘇軾《教戰(zhàn)守》
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詳?!?/span>《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連?如果,假若?[if]
丈人顧先生曰:“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馬中錫《中山狼傳》
又如:果能如此
?
常用詞組
果報?果播?果不其然?果凍?果斷?果脯?果腹?果敢?果醬?果酒
?
?
?

(象形。從丵(?zhuó),從巾叢生草。巾象版。本義:古時樂器架子橫木上的大版,刻如鋸齒狀,用來懸掛鐘磬)
【業(yè)】是【灌木從】的【象形字】,上面【兩豎兩點】表示【灌木】和【枝葉】,下面【一橫】表示【地平線】,因為【枝葉繁多】所以它與【枝葉】的【葉】【相同讀音】,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行業(yè)、職業(yè)、事業(yè),都是用這個【業(yè)】表示。
?

業(yè),大版也。所以覆縣鐘鼓之栒,捷業(yè)如鋸齒,以白畫之。從丵,象其鉏鋙相承也?!?/span>《說文》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設業(yè),崇牙樹羽。——《詩·周頌·有瞽》。?毛傳:“業(yè),大板也,所以飾栒為縣也…植者為虛,衡者為栒?!?/span>
筑墻版
大版謂之業(yè)。繩之,謂之縮之?!?/span>《爾雅》。郭璞注:“筑墻版也?!?/span>
古代書冊之版
先生問焉,終則對,請業(yè)則起,請益則起。——《禮記》。鄭玄注:“業(yè),謂篇卷也?!?/span>
古人寫書用方版,《爾雅》:“大版謂之業(yè)”,故書版謂之業(yè)
亦指寫字用的業(yè)版
學業(yè)?[course of study]
復不終業(yè)?!?/span>《后漢書·列女傳》
術業(yè)有專攻?!啤?韓愈《師說》
業(yè)有不精?!鳌?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某業(yè)所就?!濉?黃宗羲《原君》
又如:卒業(yè);修業(yè);畢業(yè);業(yè)行(學業(yè)與德行);業(yè)精于勤(學業(yè)的精進在于勤奮)
事業(yè);功業(yè)?[ause;enterprise;achievement]
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T葛亮《出師表》
共濟世業(yè)?!?/span>《資治通鑒》
子孫創(chuàng)業(yè)?!濉?黃宗羲《原君》
伊皋之業(yè)?!?明·?劉基《賣柑者言》
又如:業(yè)祚(帝業(yè)王位);業(yè)峻績鴻(功業(yè)高,成績大)
家業(yè),產(chǎn)業(yè)?[estate;property]
受賞者甘利,未賞者慕業(yè)?!?/span>《韓非子》
又如:創(chuàng)業(yè);家大業(yè)大;業(yè)戶(不動產(chǎn)的所有者)
職業(yè)?[occupation;profession]
各勸其業(yè)?!?/span>《史記·貨殖列傳》
捕魚為業(yè)?!獣x·?陶淵明《桃花源記》
業(yè)是有年。(以是為業(yè))——明·?劉基《賣柑者言》
為業(yè)以求錢?!濉?龔自珍《病梅館記》
又如:正業(yè);副業(yè);就業(yè);業(yè)余;業(yè)命(國事與政令)
罪孽?[sin]
把業(yè)龍擒捉,猛虎拖倒。——《西廂記諸官調》
又如:業(yè)罐子滿了(惡貫滿盈);業(yè)緣病癥(因前世罪孽而致今世得的病癥);業(yè)畜(造孽的畜生;作惡多端的壞蛋。罵人話);業(yè)冤(冤孽;冤家)
行業(yè)?[line of business;trade;industry]。
如:工業(yè);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汽車制造業(yè);旅游業(yè);航空運輸業(yè)
業(yè)
業(yè)?yè?
動
使從事于,以…為職業(yè)?[engage in]
民賣茶資衣食,與農(nóng)夫業(yè)田無異?!撁?/span>《宋史》
又如:業(yè)賊(以偷為業(yè));業(yè)網(wǎng)(以打魚為業(yè));業(yè)儒(以儒學為業(yè));業(yè)縫(以做衣鞋等手藝為業(yè));業(yè)文(從事文學);業(yè)武(從事武事);業(yè)商(經(jīng)商,從事商業(yè));業(yè)厚(從善)
使成業(yè)或樂業(yè)?[work]
曹公聞?權以土地業(yè)?備,方作書,落筆于地?!?/span>《三國志》
業(yè)
業(yè)?yè?
副
已經(jīng)?[already]
良業(yè)為取履,因長跪履之?!?/span>《史記·留侯世家》
常用詞組
業(yè)大?業(yè)根?業(yè)海?業(yè)績?業(yè)經(jīng)?業(yè)精于勤?業(yè)師?業(yè)務?業(yè)已?業(yè)余
?
?

(象形。金文字形,象垂穗的禾本科農(nóng)作物。漢字部首之一。從“禾”的字多與農(nóng)作物有關。本義:谷類作物的總稱)
這有【谷子】還有【高粱】【玉米】,遠處的水田里還有【稻谷】,這些【農(nóng)作物統(tǒng)】稱叫【禾】,俗稱【莊家】,【禾】字跟木一樣,有主干,有枝葉,也有根,所以說它的下半截與樹木相同,這莊家成熟以后分量重了,穗子就垂下來,就用一撇來表示,這就與木區(qū)別開了,這就是所有農(nóng)作物的代稱【禾】字,這個字還常用來組成另外的【形意字】,【意音字】,人們習慣的稱它為【禾木】。
?

古代指粟,即今之小米?[millet]
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時之中,故謂之禾?!?/span>《說文》
粢黍稻其采謂之禾。蓋凡谷皆以成實為費,禾象穗成,故為嘉谷之通名,谷未秀曰苗,已秀曰禾。——《廣雅·釋草》
?又如:禾粟(谷粟);禾疇(種植禾谷的田野);禾穎(帶芒的谷穗);禾絹(谷穗);禾線(谷穗);禾稿(連莖帶穗的谷類收獲物);禾菽(谷類和豆類)
粟的植株;谷類植物的統(tǒng)稱?[cereal crops]
九月筑場圃,十月納禾稼。——《詩·豳風·七月》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櫼闹?/span>《田家》
取禾三百億。
取禾三百囷。
禾生隴畝無東西?!啤?杜甫《兵車行》
一丘之禾?!巍?沈括《夢溪筆談》
又如:禾黍(泛指莊稼或糧食);禾卉(谷類作物的植株);禾稼(谷類作物的統(tǒng)稱);禾谷(谷類作物)
禾稈?[stem]。如:禾茇(禾稼割取穗子后留下的莖稈)
特指初生沒有吐穗的水稻?[rice]
夫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盜賊者傷良民?!?/span>《韓非子·難二》
天大雷電以風,禾盡偃。——《書·金滕》
又如:禾田(稻田);禾把(連穗帶稈的稻捆子);禾更舊時以稻谷代替差役的一種賦稅;禾米(稻米);禾稻(稻谷)
常用詞組
禾本科?禾草?禾場?禾稈?禾苗
?
?

?(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莖與下垂的葉片。“竹”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從“竹”的字大部分是樂器、竹器和記載文字的東西。本義:竹子)
筆桿是用竹子做的,【竹】【象形字】,因為竹子很少單獨生長,一長就是一大片,所以用兩顆竹子來表示很多的意思。
?

同本義?[bamboo]。多年生常綠植物。莖桿有節(jié),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紙原料,還可以制成樂器
竹,冬生草也。象形。——《說文》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柳宗元《小石潭記》
官用竹,皆令錄厚頭,積之如山?!?/span>《世說新語·政事》
又如:竹筍湯(竹板子);竹夫人(中空、有孔的竹編床上用品);竹撞(竹編提盒);竹籜(竹筍的皮;筍衣);竹笥(竹箱);竹蓖(竹棍。一端劈開的篾條,用于打人的一種刑具);竹笆(竹籬);竹皮(筍殼);竹母(帶有筍芽的竹鞭);竹工(制造竹器的工匠);竹匠(用竹子編制器具的手工業(yè)者);竹席(竹篾編成的鋪墊用具);竹笪(粗竹席);竹笠(竹絲或竹蔑編成的笠帽)
竹簡?[bamboo slip]
明(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趨舍之宜,時世之變?!?/span>《鹽鐵論》
又如:竹刑(記載于竹簡上的刑法條文);竹素(古人用以記載文字的竹簡與白絹);竹書(古代無紙,在竹簡上記事書寫)
古代八音之一,指簫笛一類竹制樂器?[bamboo flute]
金石絲竹,樂之器也?!?/span>《禮記·樂記》
匏竹在上。——《禮記·郊特牲》
絲木匏竹?!?/span>《周禮·春官·太師》。注:“竹,管簫也?!?/span>
宴酣之樂,非絲竹?!獨W陽修《醉翁亭記》
又如:竹人(吹奏竹制樂器的樂工);竹肉絲(泛指器樂和聲樂);竹笛(竹制管樂器);竹管(指簫笛一類的竹制管樂器)
竹林?[bamboo forest]
公然抱茅入竹去?!啤?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常用詞組
竹板書?竹編?竹鞭?竹笛?竹筏竹?行竹簡?竹籃打水?竹籃打水一場空?竹簾
?

(會意。從廣(?yǎn),從林(?fèi)。廣表示房子,林指削制的麻皮。合而表示在家里劈麻,進行剝制。本義:麻類植物的總名。古代專指大麻) 同本義?[fiber crops]。???,一年生草本,雌雄異株。莖部韌皮纖維長堅韌,可供紡織。有大麻、亞麻、苧麻、黃麻、劍麻、蕉麻等,俗稱“火麻”
人們把麻收割之后,捆扎成捆,然后浸泡在水里,這道工序叫漚麻,過一段時間之后便可以剝麻皮了,麻的纖維非常結實,可以用它來織布、紡線、擰麻繩,這就是【麻】字。
?

麻,枲也?!?/span>《說文》。按,枲已緝者曰麻。
丘中有麻?!?/span>《詩·王風·丘中有麻》
可以漚麻?!?/span>《詩·陳風·東門之池》
麻冕。——《論語》??鬃?“緇布冠也?!?/span>
緦麻三月。——《儀禮·喪服》
雨腳如麻未斷絕?!啤?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仙之人兮列如麻?!啤?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陶潛《歸園田居》
雄者名麻枲,雌者名苴麻?!?/span>《本草綱目·大麻》
又如:麻田(種麻的田地);麻炬(用麻干作成的火把);麻畦(麻田);麻蒸(去皮的麻稈);麻稭(麻的莖);麻葦(麻與蘆葦);麻苧(大麻與苧麻)
詞性變化
◎?麻?má?
〈名〉
麻的莖皮纖維?[hemp fiber]
不續(xù)其麻,市也婆娑。——《詩·陳風·東門之枌》
又如:麻搭(一種在長桿頂端縛扎散麻蘸吸泥水滅火的工具);麻核桃(用麻結成球結);麻槌(舊時刑具,用麻絞扎而成的帶疙瘩短鞭);麻屣鶉衣(麻鞋破衣)
?古代喪服中的麻帶?[rope made of hemp,flax,jute,etc.]。
如:麻绖(服喪時系在頭部或腰部的麻帶)
麻布喪服,親屬死后穿的白色麻布衣服?[mouring apparel]
麻不加于采?!?/span>《禮記·雜記下》
又如:披麻戴孝;麻衣(孝服);麻裙(服喪時穿的麻布裙)
代指唐宋時的詔書?[imperial edict],因為是用黃、白麻紙寫的,故名
三麻九制筆如神?!獎⒖饲f《內(nèi)翰洪公舜俞哀》
又如:麻命(任命的詔書);麻詞(麻辭。任命宰相的詔書);麻尾(詔書結尾)
芝麻?[sesame]。
如:麻團;麻油;麻醬;麻酥糖(用芝麻、米粉和糖制成的食品)
?中醫(yī)對麻疹的簡稱?[measles]。
如:麻出紅腫;麻毒陷肺;麻毒入營
?麻醉?[anaesthesia]。
如:麻肺湯(一種有麻醉作用的湯藥);麻沸散(漢末華佗研制的一種麻醉藥);麻針;麻藥
臉部皮膚的痘瘢,俗稱麻子臉?[pockmarks]
南京柳麻子,黧黑,滿面疤?!?/span>《柳敬亭說書》
又如:麻皮(麻子臉皮)
◎?麻?má?
〈形〉
?形容眾多,混亂?[numerous;confusion;chaos]
麻麻胡子紅臉蛋?!趵暇?/span>《張老漢賣余糧》
又如:麻麻(濃密的樣子);麻亂(紛亂);麻列(比喻眾多)
?表面粗糙的、凹凸不平的?[coarse;rough]。
如:這種紙一面光,一面麻
帶細碎斑點的?[spotty;pitty]。
如:麻雀;麻點(細碎的斑點);麻灰色(灰色中帶麻點)
◎?麻?má?
〈動〉
穿喪服?[wear mourning apparel]
麻者不紳?!?/span>《禮記·雜記》
?麻木
走的我這兩腿酸麻。——秦簡夫《孝義士趙禮讓肥》
?又:感覺神經(jīng)受壓迫,暫失知覺?[numbness]。
如:麻辣(麻木);麻酥(麻木無力);麻做一團(全身麻木,沒有知覺);麻痹
常用詞組
麻麻黑?麻麻亮
?
?
?

(象形。小篆,象韭菜長在地上的形狀。本義:韭菜)
韭菜被割之后, 過一些天還要長出來,再割再長,好像永遠都割不完,所以叫【韭菜】,這就是【韭】字。
?

同本義?[Chinese chives]
韭,菜名,一種而久者,故謂之韭。——《說文》
囿有見韭。——《夏小正·正月》
丹熏之山,其草多韭。——《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
韭曰豐本?!?/span>《禮記·曲禮》
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span>《詩·豳風·七月》
某些蔥屬植物的通稱?[onion]。
如:大花韭;多葉韭;卵葉韭;天山韭;矮韭
常用詞組
韭菜?韭黃
?
?

(象形。小篆字形,兩邊象瓜蔓,中間是果實,是藤上結瓜的形象。從“瓜”的字,多與瓜果有關。草木蔓生植物名。種類很多,果實也稱瓜)
西瓜、冬瓜、南瓜,所有的瓜都是接在瓜蔓上的,瓜字外面的框表示【瓜】蔓,中間表示果實。
?

同本義?[melon;gourd]。屬于雙子葉植物瓜科
七月食瓜,八月斷(摘下)壺(葫蘆)?!?/span>《詩·豳風·七月》
大曰瓜,小曰瓞,瓜之近本初生者常小?!?/span>《詩經(jīng)集注》
綿綿瓜瓞。——《詩·大雅·綿》
又如:瓜田(種瓜的田);瓜潤(瓜受到灌溉后,長得更為豐美);瓜練(冬瓜的瓤);瓜瓤(瓜肉)
指形狀如瓜的飾物、儀仗、兵器之類的器物?[melon-like thing]。
如:瓜皮帽;瓜皮船;金瓜(簡稱“瓜”。一種充作儀仗的武器。長柄,上端作瓜形)
瓜州?[Gua prefecture]
古地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
治所在今甘肅省安西縣東
瓜洲,鎮(zhèn)名?[Gua town]。又稱瓜埠洲。在江蘇省邗江縣南部大運河入長江處
通“蝸”(?wō)。蝸牛?[snail]
自作一瓜牛廬,凈掃其中?!?/span>《三國志·魏書·管寧傳》
詞性變化
◎?瓜?guā?
〈動〉
?瓜成熟?[ripen]
雖蔬食,菜羹,瓜祭,必齊(同“齋”,齋戒)如也?!?/span>《論語·鄉(xiāng)黨》
齊侯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瓜時而往。——《左傳·莊公八年》
又如:瓜期(瓜代之期。官員任滿由別人接任的日期);瓜時而往,及瓜而代(同“瓜期”);瓜時(指瓜熟的時候)
分割?[cut apart]
于時瓜剖區(qū)宇,蜂起英豪?!啤?白居易《漢高皇帝親斬白蛇賦》
又如:瓜剖(分割土地,同瓜分);瓜剖豆分(比喻國土被人侵占瓜分。也作“豆剖瓜分”)
常用詞組
瓜代?瓜蒂?瓜分?瓜葛?瓜果?瓜李之嫌?瓜連?瓜蔓?瓜農(nóng)?瓜皮帽
?
?
?

同“艸”。用作偏旁。俗稱“草頭”或“草字頭”。
【艸】跟竹子一樣不能一顆生長,所以我們就用兩顆來表示,
?

?
?

?(象形。小篆字形,下面象展開的雙翼,上面象鳥首。本義:鳥飛)
【飛】【象形字】,因為古代只有鳥類才能飛行,所以依照鳥類飛行的樣子寫成這個字,橫折彎鉤是表示鳥類的頭、身子和尾巴,右邊的兩點表示鳥的翅膀,古人創(chuàng)造漢字的時候是沒有飛機的,所以現(xiàn)在飛也代表能飛的物體。
?

?同本義?[(bird) fly]
飛,鳥翥也。象張翼之形。——《說文》
飛鳥遺之音?!?/span>《易·小過》
明珠彈于飛肉?!?/span>《太玄·唐》。注:“飛肉,禽鳥也?!?/span>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啤?張志和《漁歌子》
鳥倦飛而知還?!獣x·?陶淵明《歸園田居》
鳶飛戾天者?!獏蔷?/span>《與朱元思書》
又如:飛鳧(飛翔的鳧鳥);飛翰(飛翔的小鳥);飛鴻(飛翔中的鴻雁)
泛指飛翔?[fly]
飛龍在天?!?/span>《易·乾》
彗孛飛流?!?/span>《漢書·天文志》。注:“絕跡而去也?!?/span>
又如:飛蟲(能飛的昆蟲類);飛蝗(指善飛的蝗蟲);飛魚鉤(叉魚的鉤子)
物體隨風在空中飄游浮蕩?[hover or flutter in the air]
桃李陰陰柳絮飛?!啤?王維《酬部給事》
胡天八月即飛雪?!啤?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茅飛渡江灑江郊?!啤?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檣櫓灰飛煙滅。——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又如:飛絮(空中飄搖的柳絮);飛天光棍(手段高強的地痞無賴);飛火(爆竹的聲音與火光);飛星(流星般迅疾)
礦物藥或顏料,研成細末,置于水中以漂去其浮于水面的粗屑?[skim off]
這些顏色,咱們淘澄飛跌著?!?/span>《紅樓夢》
詞性變化
◎?飛
飛?fēi?
〈形〉
?疾速?[swiftly]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span>《樂府詩集·木蘭詩》
一夜飛渡鏡湖月?!啤?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沒有根據(jù)的?[groundless;unfounded]
乃懸飛書誹謗,下獄死?!?/span>《后漢書·梁松傳》
又如:飛飛揚揚(議論紛紛);飛扎(憑空陷害;敲詐勒索);飛言(沒有根據(jù)的話。同飛語、蜚語、流言)
不具姓名的?[anonymous]
飛書者,無根而至若飛來也。——《后漢書·梁松傳》注
又如:飛書(不具姓名的書信。即匿名信);飛章(不具姓名而誣害他人的書信。同飛書);飛條(匿名信。同飛書)
意外的?[unexpected;accidental]。
如:飛災(意外的災禍);飛變(報告緊急事變的文書);飛禍(意外之災禍。也作飛來禍、飛來橫禍、飛殃走禍、飛災橫禍);飛謗(意料之外所傳出的誹謗之言)
凌空,高?[high]
燕巢于飛幕之上?!疬t《與陳伯之書》
又如:飛陛(高聳的臺階);飛觀(飛閣,高聳的樓觀)
通“肥”(?féi)。肌肉豐滿?[be fat and plump]
文君為我端著兮,利飛遁以保名。——《后漢書·張衡傳》
飛遁離俗?!苤?/span>《七啟》
飛
飛?fēi?
〈名〉
禽鳥和有翅的小蟲?[bird and insect]。
如:飛潛(飛禽和水生動物);飛肉(指鳥);飛走(飛禽與走游);飛翮(指鳥);飛蟲(飛鳥的別稱)
奔馳的馬?[quick horse]
今陛下騁六飛,馳不測山?!?/span>《漢書》。顏師古注引?如淳曰:六馬之疾若飛也。
飛星,流星的一種?[fly star]
彗孛飛流?!?/span>《漢書》
飛
飛?fēi?
〈副〉
表示程度,相當于“很”、“極”?[very]。
如:農(nóng)民們說話是飛靈的飛紅(鮮紅,通紅);飛利(非常鋒利);飛智(突然產(chǎn)生的念頭或智謀)
常用詞組
飛奔?飛馳?飛船?飛彈?飛刀?飛地?飛碟?飛短流長?飛蛾投火?飛紅
?
?

[非]也是個飛字,也是依照鳥飛的樣子創(chuàng)造的,不過這個字并【不表】示【飛行】,而用作【是非】的【非】,鳥要飛就得分開翅膀,所以這個字就有【分開】,【相?!俊静缓稀俊静皇恰康囊馑肌?/strong>
?
?

同本義?[violate;run counter to;not conform to]
非,違也。從飛,下翅取其相背也。——《說文》
非刀匕是共。——《禮記·檀弓》。皇氏注:“不也?!?/span>
非禮也?!?/span>《禮記·禮運》。注:“猶失也?!?/span>
傲主人,非禮也;以貴驕人,非道也?!?/span>《世說新語·簡傲》
又如:非常異義(違背經(jīng)文正義的異說);非度(違反法度);非道(不合道義);非德(不合道德;違背道德);非理(不合常理;違背情理)
責怪;非難;反對?[blame;censure;reproach]
私田稼不善則非吏?!?/span>《谷梁傳·宣公十五年》。注:“責也?!?/span>
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span>《史記·秦始皇本紀》
茍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又如:非駁(非難駁斥,詰責缺失);未可厚非
討厭?[detest]
吾豈厭喧而求靜,吾豈好丹而非素?——宋·?王安石《白鶴吟示覺海元公》
譏刺?[satirize]
非世而惡利?!?/span>《史記·李斯傳》
其觀于人,不知其非笑之為非笑也?!啤?韓愈《答李翊書》
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又如:非譏(譏評,議論);非笑(譏笑)
通“誹”(?fěi)。誹謗,詆毀?[slander]
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淵者之所好也?!?/span>《莊子·刻意》
民釋實事而誦虛詞,則力少而非多?!?/span>《商君書·慎法》
譽者不能進,非者弗能退?!?/span>《韓非子·有度》
又如:非譽(誹謗與贊譽);非而不用(誹謗而不予重用);非世(詆毀世俗);非孝(非難毀詆孝行);非怨(詆毀,怨恨)
通“避”。躲開?[avoid]
古者周公旦非?關叔,辭三公,東處于?商蓋[?奄],人皆謂之狂?!?/span>《墨子》
〈方〉∶必須?[have got to;simply must]
下決心一定要;堅決要——常與“不”相呼應。
如:非說不可;要學好一種語言,非下苦功夫不可
在口語中,“非”后也可以不用“不可”等詞,表示一定要…不可。常用于承接上文或反問句中。
如:他不來就算了,為什么非叫他來;干這活非得膽子大
無;沒有?[not have]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span>《荀子·勸學》
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濉?劉開《問說》
然陳涉…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漢·?賈誼《過秦論》
又如:非辜(無辜,無罪);非材(無能;不才);非意相干(沒事尋釁,無故制造事端);非錢不行(有錢才能成事。譏諷民風不淳,世人但知逐利)
詞性變化
◎?非?fēi?
名
不對;錯誤?[error;wrong]
立是廢非?!?/span>《淮南子·脩務》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獣x·?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辭多類非而是,多類似而非,是非之經(jīng),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span>《呂氏春秋·察今》
又如:不明善惡,不辨是非;分清是非
?疑惑煩惱的問題?[problem]。
如:無事生非
?非?fēi?
副
相當于“不”、“不是”?[no;not]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span>《孟子·公孫丑下》
是非賄得之?!鳌?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非時(不是時候);非計(失策,不是良計);非義之財(不應得的財物);非直(不但,不僅);非細(不小);非據(jù)(不應據(jù)有的職位)
非?fēi?
形
?不真實?[untruthful]
近日小人妄造非語。——宋·?蘇軾《諫買浙燈狀》
邪,不正?[evil]。
如:非心(邪心)
常用詞組
非常?非此即彼?非但?非得?非獨?非法?非凡?非分?非官方
?
?
?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頭、嘴,“口”像身體,“北”像兩翅,“火”像尾巴。本義:燕子)
鳥綱燕科各種鳥類的通稱。種類繁多,約有七十余種。體小翼大,飛行力強,尾長,分叉呈剪刀狀。背黑腹白、腳短,不利于步行。每年產(chǎn)卵二、三次,每次約三至六個 卵。常見的有毛腳燕、赤腰燕、洋燕、家燕等。
鳥類的一科,候鳥,常在人家屋內(nèi)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蟲,對農(nóng)作物有益:~爾(形容新婚夫婦親睦和美的樣子)?!茫ǔS靡灾改信鄲郏??!珎H?!柑帲╟hǔ)堂(喻居安而不知遠慮,臨禍卻不能自知)。
?

【燕】【象形字】,古人認為天氣炎熱時它才回來,證明它喜歡炎熱,所以叫【炎】,也有人認為它喜歡住在屋檐下,所以讀做【yan】也有人認為他們嘰嘰喳喳的互相說話,是一種有語言的鳥,所以叫【yan】,不過這都是傳說不可考據(jù),為了與【炎】的【發(fā)音】有所【區(qū)別】,就讀作去聲,現(xiàn)在說是四聲【燕yan】。
?
周代諸侯國名。本作:匽、郾。姬姓;周召公之后,世稱北燕,擁有今河北省北部和遼寧省西端,建都薊(今北京)。戰(zhàn)國時成為七雄之一。后滅于秦
燕趙韓魏。——《戰(zhàn)國策·齊策》
欲亡趙走?燕?!?/span>《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燕畏?趙。
燕趙之君?!?宋·?蘇洵《六國論》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互文,收藏、經(jīng)營、精英均指金玉珍寶。)——?唐·?杜牧《阿房宮賦》
燕地寒,花朝節(jié)后,余寒猶厲。(燕,古代燕國,這里指北京地區(qū)。)——?明·?袁宏道《滿井游記》
周代諸侯國名。姞姓;開國君主伯倏。在今河南省延津縣東北
五代初,劉守光據(jù)幽州(今河北省北部)所建國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宋·?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燕王,吾所立。(燕王,指燕王劉守光的父親劉仁恭。)——?宋·?歐陽修《伶官傳序》
?河北省的別稱?[Hebei province]。周時為北燕舊地。也指河北省北部
山名,燕山?[Yanshan mountain],在河北省和北京市
燕燕于飛?!?/span>《詩·邶風·燕燕》
來降燕乃睇。——《夏小正》
燕雁代飛?!?/span>《淮南子·地形》
燕巢于飛?!铣骸?丘遲《與陳伯之書》
誰家新燕啄春泥?!啤?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歸燕略無三月事?!巍?洪邁《容齋續(xù)筆》
又如:燕侶鶯儔(比喻夫妻和美);燕賀(燕雀相賀。用作新屋落成及升官等喜事的賀詞);燕子(家燕的通稱);燕戶(燕巢);燕兒(雛燕;燕子);燕尾(燕子的尾羽);燕雨(有燕子繞飛其間的小雨);燕泥(燕子筑巢所銜的泥;燕巢上的泥;燕子銜泥筑巢);燕室(燕巢。比喻家國);燕處焚巢(燕子處在焚燒著的窩里。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白頸鴉?[white-neck duck]
燕,白頸鳥。——《爾雅》
白項而群飛者謂之燕鳥。——《小爾雅》。按,大于雅鳥而小于慈鳥。
詞性變化
?燕?yàn?
〈形〉
?假借為“安”。安逸;安樂?[peaceful and carefree;easy]
虞吉有它不燕?!?/span>《易·中孚》
燕笑語兮?!?/span>《詩·小雅·蓼蕭》
吉甫燕喜?!?/span>《詩·小雅·六月》
燕坐于華堂之上?!鳌?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又如:燕戶(閑君之室);燕休(閑居;休息);燕令(帝王退朝閑居時所發(fā)的命令);燕宇(供休息用的屋宇);燕安(安寧太平;心神安定);燕安鴆毒(沉溺于安逸享樂,猶如飲毒酒自殺);燕私(閑居休息);燕坐(安坐;閑坐);燕居(退朝而處;閑居);燕安(安適滿足);燕祉(安樂幸福);燕笑(猶歡笑);燕爾新婚(和諧的新婚);燕適(安適);燕燕(安適的樣子;和樂的樣子);燕譽(安樂)
接近;親近?[close;intimate]。
如:燕好(友好);燕狎(親近);燕昵(親昵;親熱);燕會(親昵相會);燕語(親切交談);燕誨(謂親近之而加以教誨);燕鶯(比喻相愛的青年男女)
?燕?yàn?
〈動〉
?褻瀆;輕慢?[slight;profane]
宋音燕女溺志?!?/span>《禮記·樂志》
燕朋逆其師。
?又如:燕誣(信口開河,說話輕慢);燕朋(輕慢朋友);燕辟(謂輕慢老師為講解深義而作的淺近比喻);燕褻(親昵猥褻)
通“宴”。宴飲;宴請?[entertain (to dinner)]
嘉賓式宴以敖?!?/span>《詩·小雅·鹿鳴》
燕樂之鐘磬?!?/span>《儀禮·燕禮》
則王以息燕。——《考工記·梓人》
又如:燕豆(古代宴飲時盛食品的器具);燕狎(宴飲);燕客(宴請賓客);燕俎(宴飲。亦宴席)
常用詞組
燕爾?燕頷虎頸?燕好?燕鴴?燕樂?燕侶?燕麥?燕麥粥?燕雀?燕雀處屋
?
?

?(象形。甲骨文字形,小篆作字形,都象鳥形。本義:飛禽總名) 同本義?[bird]
脊椎動物的一綱,溫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變?yōu)槌?,一般能飛:~類。候~。益~?!Z花香。
?

【鳥】字,是一只【喜鵲】的【象形字】,左上的一撇是嘴,右上的橫折鉤是頭,里面一點是眼鏡,中間的豎折折勾代表身子、翅膀和尾巴,左下的一橫是爪子。
?
鳥,長尾禽總名也。象形?!?/span>《說文》
飛鳥遺之音?!?/span>《易·小過》
我則鳴鳥不聞?!?/span>《書·君奭》
有鳥高飛?!?/span>《詩·小雅·菀柳》
鳥乃去矣?!?/span>《詩·大雅·生民》
獸奔鳥竄。——宋·?蘇軾《教戰(zhàn)守》
又如:鳥篆(鳥形的篆書);鳥卜(用鳥預卜年歲的吉兇);鳥恨(鳥聲含恨);鳥烏(指烏鴉);鳥跡(鳥的足跡);鳥耘(群鳥耘田);鳥徑(僅容飛鳥通行的小徑);鳥歌(鳥聲如歌聲,故稱鳥鳴為鳥歌);鳥舉(鳥飛。比喻行動快速);鳥竄(形容奔竄快速如鳥飛)
?
常用詞組
鳥巢?鳥道?鳥糞?鳥機?鳥盡弓藏?鳥瞰?鳥瞰?鳥籠?鳥槍?鳥槍換炮
?
?
?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鳥形。《說文》:“鳥之短尾之總名也?!?/span>與“鳥”同源。“隹”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從“隹”的字與禽類有關。本義:短尾鳥的總名)
鳥的種類很多,陸地上最常見是麻雀,【隹】字是一只【麻雀】剛【起飛】的【象形字】,【隹zhui】是短尾鳥的統(tǒng)稱,比如麻雀、黃雀。
應為他們通常是【群居生活】,所以讀【隹】,可是古人把這個字讀作【dui】,就是現(xiàn)在也有人把【一堆】稱作【一隹】,【堆】【隹】都是鳥的形象,古文是相同的。
?

同本義?[short-tailed birds]
●?隹
zhuī??ㄓㄨㄟˉ
短尾鳥的總稱。
隹,鳥之短尾總名也。——《說文》
柘樹的果實?[the fruit of tricuspid cudrania]
柘實曰隹?!薇?/span>《古今注》
?
?

今俗云麻雀者是也。其色褐。其鳴節(jié)節(jié)足足。禮器象之曰爵。爵與雀同音。
鳥類的一科,吃糧食粒和昆蟲。特指“麻雀”,泛指小鳥:~躍(高興得像雀兒那樣跳躍)?!ぃ础耙姑ぐY”)。~斑。~噪(名聲宣揚,含貶義)。
【雀】
?

?雀?qiǎo?
?義同“雀(?què??)”。方言。用于“家雀兒”(?jiāqiǎor)、“雀盲眼”(?qiǎomángyǎn)
常用詞組
雀斑?雀麥?雀躍?雀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