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的“套路”

有一次,我偶爾刷進一個帶貨直播間現(xiàn)場,只看到明星主播正聲嘶力竭地在罵她的一個助理,原因是她的助理標錯了一個產(chǎn)品的價格。原本應該標價90元的產(chǎn)品,被助理標成了60元。主播發(fā)現(xiàn)后就發(fā)飆大罵,最后她說只好按照60的價格“虧本銷售”,主播還說要扣助理的工資。 我看了以后啞然失笑,這不就是是一個套路么,二人上演的罵戲,就是要讓觀眾們覺得自己占了大便宜。這樣的套路在帶貨直播間里屢見不鮮。其實還有一種更常用的套路,那就是品牌方配合明星主播表演砍價戲。
直播間里,明星主播好像是費盡心思地用各種方法讓品牌方降價、送贈品;另一邊品牌方好像非常不情愿,只同意讓步一點點,雙方在直播間劍拔弩張,好像快要“撕破臉”了,觀眾們則看的直呼過癮,抬首期盼著主播能幫他們爭取到更低價位以便他們好下單。 其實,品牌方和主播都按照事先規(guī)劃好的的劇本在演戲。有的商品最后的價格看起來似乎很低,好像是臨時被主播砍下來,那些贈品似乎被臨時要來的,其實這些都是戲,商品的鏈接在直播前早就制作好了。 這種行為其實違反了商業(yè)倫理,產(chǎn)品本身其實就是這個價格,明星在直播帶貨卻先拉高價格再通過演戲“砍”至原價,這是屬于欺騙消費者的行為。 直播帶貨行業(yè)魚龍混雜,處于信息不對稱的消費者往往在“全網(wǎng)最低價”“限量秒殺”等言語引導下沖動消費。 我覺得,對直播營銷行業(yè)需要進行跨部門全面監(jiān)督和管理,還應制定和加強對直播售假行為的懲罰力度。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