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烈士施奇: 慘遭敵人蹂躪, 被敵人活埋致死, 犧牲時年僅20歲


在江西省上饒集中營烈士陵園內(nèi),有一座新四軍女戰(zhàn)士的塑像,塑像底座上寫著“施奇同志,浩氣長存”。施奇,原名施美云,1922年出生于浙江省平湖縣的一戶貧苦人家。從小被人送到大戶人家做童養(yǎng)媳。性格倔強的施奇不甘心屈從于命運的桎梏,逃到了上海。當時全國各地都掀起了抗日救國運動,她也毅然地走上了斗爭的隊伍中。

1938年,施奇跟著隊伍來到了皖南,并成功加入新四軍。被編入軍部教導(dǎo)總隊學(xué)習(xí)。因表現(xiàn)優(yōu)異,施奇被調(diào)到機要科工作,并得到了葉挺和項英等領(lǐng)導(dǎo)的賞識。1941年1月,“皖南事變”爆發(fā),施奇放棄了撤離的機會,選擇和部隊血戰(zhàn)到底。不幸的是,在突圍過程中施奇和戰(zhàn)友們失聯(lián),她流落到茂林附近,被一位好心的大娘收留。不久后,敵人開始搜山,盡管施奇?zhèn)窝b成坐月子的媳婦,可還是被狡猾的敵人發(fā)現(xiàn)了破綻,隨后這些人竟然蹂躪了施奇,導(dǎo)致施奇染上了重病。即便如此敵人還是不放過施奇,對她進行審訊,甚至動用刑罰,縱然身體被玷污,但施奇的心是純凈的,她堅守自己的信仰,不泄露任何組織機密。那些敵人給施奇一個悔過書,讓她承認自己的錯誤,并在上面按上手印,只要如此操作就會馬上送她去治療。但施奇卻堅定地拒絕了。

敵人惱羞成怒,就用擔架將她抬到了上饒集中營。許多新四軍同志聽說施奇被送來了,就悄悄來到她的牢房,當看到眼前的一切時,同志們震驚了。只見在一間骯臟破舊的屋子里,躺著一個披頭散發(fā),眼神黯淡無光的女人,她身上蓋著一個破舊的被子,床下是一個沒有蓋子的尿桶。同志們決定跟敵人抗議。迫于壓力,敵人只能給施奇帶來一點消炎藥,可壓根就沒什么作用。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敵人同意其他女同志每天輪班為施奇送水送飯。飽受病痛折磨的施奇并沒有放棄戰(zhàn)斗,從此后她利用送飯的間隙,開始向戰(zhàn)友們傳遞消息,有力地配合了集中營中的戰(zhàn)斗。1941年底,集中營的戰(zhàn)友們決定集體越獄,經(jīng)過商議大家決定帶著施奇一起走。當戰(zhàn)友們將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告訴施奇時,她擔心拖累大家,決定放棄“生”的機會。戰(zhàn)友們看著臉色蒼白,眼神暗淡地施奇,落下了難過的淚水。

1942年6月,日軍向上饒逼近,反動派接到命令要遷往福建,臨行前他們決定將一些“重要犯人”處理掉,這其中就有已經(jīng)不能獨立行走的施奇。敵人怕走漏風聲,迅速將施奇推到了早就挖好的土坑里,隨后開始填土,正值青春年華的施奇就這樣壯烈犧牲了。在戰(zhàn)爭歲月里,施奇用忠誠和熱血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她也被譽為我軍機要戰(zhàn)線上堅貞、圣潔而崇高的“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