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城中亮起燈火,夜空的繁星便黯然失色——愛因斯坦續(xù)作與新島夕的未來
? ? ??
? ? ? 從本篇發(fā)布以來,這作已經(jīng)被罵了有一段時間了。本篇的爛是眾所周知的,我當(dāng)時通完對此的評價也僅是“氛圍我挺喜歡的”,除此之外幾乎全都是缺點。新島夕的功力真的退步到這種程度了?其實續(xù)作出來之后這種聲音就少了很多,但是我認為續(xù)作也僅是新島夕正常發(fā)揮,并沒有優(yōu)秀達到能將本篇拉起來的程度。下面我就結(jié)合著這個續(xù)作談?wù)勑聧u夕的一些問題。

? ? ? ?
? ? ? ?看得出來,新島夕很想嘗試去寫一些宏大的東西,但這恰好是新島夕的弱點,《初雪櫻》的復(fù)仇被詬病也正因如此。在這作里,關(guān)于人機問題和地球未來之類的討論,新島夕寫的仍然不盡人意,畢竟在本篇劇情亂跑的情況下,在四個小時的續(xù)作強塞的討論能有多少深度?
? ? ? ? 我在我的前一篇專欄就有提到,新島夕的腳本有刻意弱化劇情、強調(diào)細膩情感的特點。新島夕也許正是想突破這個限制,才選了如此宏大的題材,但是事實證明他不適合。因為這一作的情感路線可以說是一塌糊涂(相比新島夕的水平來說)。
? ??
? ? ? ?以前就有人評價“新島夕只會寫自己喜歡寫的”??v觀全作,劇本不出彩,戀愛元素不出彩,日常也寫的水分極多(明明新島夕的日常是很好的),只有在情感表達的部分才寫的突出甚至是非常優(yōu)秀,甚至可以讓人在前面鋪墊極其差的情況下,仍然讓人產(chǎn)生極大的共鳴。
作為日本人的新島夕,本就沒有追求什么大起大落的情節(jié)(他至今為止的所有作品都不是以情節(jié)勝出的)。他只是構(gòu)建了一個適合他表達,適合他演繹的優(yōu)秀的情節(jié)模板。但是他的重心并沒有放在雕琢整體模板上,而是對其合適的部分進行細膩的刻畫,所以整個模板并不夠完整?;蛘哒f他就是刻意不想讓這個模板完整,因為這會破壞他細節(jié)的雕刻,讓他精心的描寫變成巨大模板下的陪襯。
? ? ? ?這是我前一篇專欄里的描述?,F(xiàn)在看來是不是有一定的道理?從巔峰作《初雪櫻》到現(xiàn)在的《愛因斯坦》,新島夕一直在努力適應(yīng)各種風(fēng)格,他可能一直在嘗試突破這個界限,但是又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劇本描寫上的問題。所以才會寫出了這么“混亂”的《愛因斯坦》。很可笑的是,現(xiàn)在這么個亂七八糟的新島夕可能還不如十年前的他。

? ? ? ? 新島夕的劇本,最大的優(yōu)點一直在思想和情感上,除了愛情,親情、友情、師生情他都可以描寫得很好。所以他嘗試了這么多的劇本,在我看來,也只是換個背景來表達思想情感。在上篇文章中提到的,這就像川端康成的書,雖然非常優(yōu)秀,但是好多本就是一個味道(雖然級別上天差地別,但是我覺得這兩人還挺有相似之處的)。但是我強調(diào)一點,新島夕的情感表達并不是川端式的一味細膩感傷,而是帶有波瀾壯闊的情感起伏。他可以用幾句話打動我,這就是我于執(zhí)著他的理由。
? ? ? ? 但是問題是,沒有壯闊的背景,新島夕啥都寫不出來?!冻跹选返膹?fù)仇也是,《魔女戀愛日記》的童話也是,這作的拯救世界也是,他的表達全都建立在了這些劇本之上,這也決定了新島夕會成為一個兩極分化的腳本家。希望他能找到之間的平衡吧。或者說,他還是適合和其他腳本合作,讓其他人彌補自己的缺點,這也是個很不錯的決定(要不然怎么都說,新島夕需要別人給一個方向呢)。
? ? ? 最后總結(jié)一下。我認為新島夕被束縛在了一個框架中,他覺得要是沒有波瀾壯闊的故事背景,他就寫不出好的故事(或者說他只是喜歡這種故事),所以他一直以來使用的都是比較宏大的背景(戀彼女除外,這作特殊暫不討論),但是卻不盡人意。所以新島夕應(yīng)該去寫一個適合自己適合細化情感表達的劇本,或者是和其他人合作完成劇本。而不是去刻意嘗試空虛宏大的世界觀,這真的不適合他,再怎么努力也沒用(別打臉)。這樣的話,我相信他能寫出一個超越《初雪櫻》的神作。

(ps:有沒有一種可能,他只是想在摸魚的同時寫點自己喜歡的東西。

可以的話看一下這一篇文章,這樣更能理解新島夕的獨特風(fēng)格。

當(dāng)城市之中亮起燈火時,夜空的繁星便黯然失色。
讓我們看看新島夕是如何讓自己的燈火遮蔽繁星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