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宋】考據(jù),宋官制、地圖,蠟、胭脂、絹花~
我對九州月下大大的膜拜之情,用考據(jù)總篇數(shù)傳遞吧^_^~
宋朝印刷術發(fā)達,所以朝廷有專門的“邸報”發(fā)布各類官方消息
關于活字印刷,李子柒做過一個視頻,拍的很美,但這刻字印刷過程太不容易了。。。

這還是“印刷術發(fā)達”的時代了,多幸運生在現(xiàn)代^_^

頭條是蔡京復位尚書左仆射,左仆射就是左丞相……這分明是皇帝建宮廷沒錢了,需要蔡京繼續(xù)上崗撈錢了。

再下一條是戶部尚書梁子美升為尚書右丞——差不多就是由財政部調去了中樞。
下邊還貼心地介紹了這位“梁子美”升官的前因后果:他花了地方財政三百萬貫去遼國買到東北產的大珍珠獻給陛下,陛下非常滿意,重重嘉獎了他
首先關于東北產的大珍珠,百度一下
東珠,是產自中國東北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鴨綠江等流域的野生珍珠,質地圓潤碩大,色澤晶瑩透澈

然后是遼國東北

我應該在東北河流圖上把遼河也標出來的,好在好找

歷史上,這梁子美高價購北珠于遼,遼貪其利,隨后強令女真人冒著酷寒,鑿冰入水,采蚌取珠,以致很多女真人為此慘死江中,女真人因此對遼仇恨刻骨。
隨后沒有幾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起兵反遼,滅遼之后,金朝摟草打兔子,把北宋也一波帶走,堪稱蝴蝶效應的經典案例了

比如他的老爹,密州觀察使趙仲湜本來也是不用跑山東來上任的,按他的說法,汴京城才天下最繁華的地方

那珊瑚筆架是極品血珊瑚而成,其色艷、其質溫
沒關注過珊瑚啊,但是是趙爹的心頭好,小說里反復提及,還是了解一下吧。。
珊瑚,指由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骨骼聚結而成的東西,狀如樹枝,多為紅色,也有白色或黑色的

珊瑚筆架也來見識一下

清雍正紅珊瑚筆架——圖下面是這么說的。。。

上次大捷后,靈州互市重開,夏羊鮮美,兄長前些日子在京東東路開辟了牧場,養(yǎng)羊數(shù)千

首先確定了下,靈州就是西平府,在用的這個1111年的地圖上,是在西夏版圖內,京東東路其實就是山東,所以,開辟牧場的地方,本來是養(yǎng)軍馬之地——應該是靠近西夏的地方,這里應該是搞錯了
到底哪個地方養(yǎng)馬養(yǎng)羊——應該是內蒙古啊,黃河和西夏的位置關系,是屬于內蒙古了
艾瑪,《秦皇》考據(jù)命名不給力啊,茶馬古道我都不知道在哪怕里面。。。下次重讀改名字吧。。。
所以你們這些權貴為了羊肉就可以把大宋的馬場圈了,全用來養(yǎng)羊,以至于靖康之亂時,西軍的部隊都是騎著大青驢來救汴京城,這救的了個毛線哦

我不是故意的。。。但真的找不到啥圖。。。查一下馬的速度和驢的速度
通常情況下慢跑1小時能跑10公里左右……自己的驢以前一天可以走五十公里
馬的速度是一小時20-60公里,一次最多連續(xù)可以跑60-100公里
好吧,千里馬就是日行1000里,500公里?——這是夸張的說法,但anyway,馬一天至少比驢子能多走一倍的距離
等說到虎頭小舅舅家在哪里,查一下到東京的距離,看一下路途時間

一顆高大的女貞樹上,正有花匠坐在樹叉上,砍掉一根根被蟲蛀的枝丫,枝丫上長著白色斑塊,不時有細小的蟲子爬進爬出

女貞產于中國長江流域以南至華南、西南各省,華北南部、陜甘南部也有栽培
可能在宋朝山東也有~

怎么感覺這種樹還挺多呢,感覺很多綠植樹都會掉這種果子。。
那樹上的白色的斑塊,是蠟燭,你把那些蠟塊取下,用熱水煮化,水面上就是臘塊
搜圖不好使了,就搜視頻,果然是我大B站!啥都有

看了制作蠟燭的那集,的確哈,蠟燭油是油亮液體,凝固了才是這種白色
不過我看視頻里,好像就直接煮的,除了沉下去的雜質,上面全是蠟油,鍋底凝的也都是油的,不用加水

那幾顆女貞樹,占地不到一畝,卻有四斤多的臘,產值卻是二十多貫
一畝上田……若是最上好的水田,種上早晚兩稻,每年當有兩三石……也就是千五百錢……若有不缺水的菜田,每年種上幾季菜蔬,當有七八貫。
所以說,糧食真的是最辛苦然鵝又不能貴的東西。。。。
他能做的就只有口紅了,拿胭脂蟲的染劑同臘混合,凝固后拿金泊一包
胭脂蟲還是有點可怕的,所以,就直接搜視頻吧——真的有。。。

圍觀全程之后,ok。。。眼睛get了

蠟燭被一個細小的香爐用香碳融化,他用筆將一張宣紙均勻地刷上蠟液體,等凝固后,隨意用羽毛筆在上邊寫上一段論語。
隨后,他在臘紙下墊了一張紙,沾上墨水,刷在了那張蠟紙上。
墨水透過被被刮開的蠟隙,浸到下邊的紙張上
沒辦法了,這個我必須得搜視頻了
想當年中學時的卷子,也都是這樣的充滿油墨味道,手不小心抹過就是一手黑

^_^,哎,想想我的老師們,可真辛苦啊,非常感恩!??!

密州治下,有北方唯一一個市舶司,是與遼、高麗、倭國的通商港……夏季臺風巨多,海船多秋冬春季靠岸
之前也考據(jù)過季風,是阿江看魚鱗云的,等我看看那里有沒有整個大海風向圖
考據(jù)過,我的記憶也算沒錯,不過還是搞一張大圖——這個圖好漂亮!!原諒我的線畫的沒貼海岸線

關于這個航海時間,后面還會有提到

賣原材料是很難致富的,所以,需要有足夠的附加值,才能把東西賣出一個好的價格
某種程度來說是對的,雖然不絕對,也get了為什么弘力從煅燒原材料到生產電池了
山水點點頭,小聲道:“老爺?shù)腻X財,只要去了板橋鎮(zhèn)(市舶司),便難有留下的?!?/p>
“這只是一個把柄。”趙虎頭自信一笑,“有了這個把柄,很多事情,他就不會反對了。”
這是人性,所謂“拿人手短,吃人嘴短”,所謂“預先取之,必先予之”,所謂“無欲則剛”
去歲,密州上交京東東路轉運司稅錢是三萬六千余貫……”
趙虎頭不由得嘶了一聲:“爹爹一個人,每年就花了一州三分之一的稅賦么?”
一畝臘園,若有二十貫,那只需上千畝地,便能有數(shù)千貫的商稅,更不必說新增的林地、契稅
先把這些數(shù)額放這里,方便后面參考

“那里絹花品類很多么?”
“可多了,有紅梅、白蘭、曇花、荷花、牡丹、芍藥……有金釵底、有掐絲簪,還有貼在象牙冠上,有金蕊的,還有……”
“最貴的要三百多貫呢!”
B站看過很多藝術生畢設制作,真的是牛逼,絹花也看過,只是找不到古代絹花那種制作——畢竟現(xiàn)代的布和色都是現(xiàn)成的。。。

絹花的制作過程分為選料、漿料、鑿活、染色、窩瓣、烘干、粘活、攢活等主要工序
難道是在李子柒視頻里見過的?
然后,感慨下,這最貴的價格,千畝林地才能買三支,得300畝上好水田最好的收成。。。

把皮硝和瓜皮混在一起,放入陶罐,找個通風的地方
……口腔潰瘍咽喉腫痛都很常見,普通中藥見效慢,但這種大部分是含水硫酸鈉的化學藥
……一柱香不到的時間,山水把那小瓶藥賣了三貫錢

好吧,是真的感覺很簡單,看看皮硝和芒硝的區(qū)別——行吧,就是一種中藥的兩個名字
所以一點點搞3畝上田一年的收入。。。

那是一位古希臘的先賢,寫了大量書籍,這些年哈里發(fā)(黑衣大食君主)給了許多財產,獎勵翻譯周圍國家書籍的人,所以他才能看到希臘的書
……阿拉伯的百年翻譯運動!
《幾何原本》《天文大集》《理想國》都是在這場運動里翻譯出來的,而剛剛對方提起的先賢和關系論,肯定就是亞里士多德的《邏輯論》了!
尤其是《幾何原本》,是數(shù)學的奠基之作,歐洲科學的基礎
古希臘,阿拉伯

遠東的宋國對海外的信息了解的希少而落后,他們不在乎來的商船屬于阿拔斯還是賽爾柱,不知道十字軍東征對海貿的影響,除了北方的遼國與西夏,他們對其它的所有國家都漠不關心。
很多來市舶司上任的官員,都只知道與唐王朝貿易的黑衣大食,而不知道黑衣大食如今早就是塞爾柱的傀儡
厄,那我就想了解一下了。。。因為以前都沒好好了解。。。阿拔斯=黑衣大食

首先,白衣大食,大食,黑衣大食,在巴格達的東邊,里海之南
十字軍東征(1096—1291年)是一系列在羅馬天主教教皇烏爾班二世發(fā)動的、持續(xù)近200年的、有名的宗教性軍事行動,由西歐的封建領主和騎士以收復被阿拉伯、突厥等穆斯林入侵占領的土地的名義對地中海東岸國家發(fā)動的戰(zhàn)爭,前后共計九次
在上面地圖上能看到羅馬、東羅馬,地中海東岸是大食、黑衣大食,東征之后,黑衣大食實際上是屬于塞爾柱帝國的了
不過《化宋》開始于靖康前13年左右吧,那就是1114左右

好吧,十字軍已經過去了

over掉這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