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毀容后卻更紅,金庸也慕名感慨,贈言:渡過大難,將有大成
2006年的8月,胡歌在劇組拍攝電視劇《射雕英雄傳》,本以為這部劇能成為胡歌繼《仙劍》之后的又一經典作品,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正是這部劇給事業(yè)如日中天的胡歌留下了永久的傷痛。

巔峰時跌落,不幸中萬幸
那年的8月29日晚,胡歌像往常一樣結束了拍攝,和助理乘車準備從橫店返回上海,準備參加第二天的其他活動。
但是沒人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車上的司機因為疲勞駕駛,不幸撞上前方的大貨車,致使助理張冕直接當場死亡,而胡歌雖保全了性命,但臉部嚴重受傷,幾乎毀容。

車禍后三人被送往醫(yī)院,司機輕傷,助理當場死亡,而胡歌在后來的四天中胡歌接受了兩次面部大手術,臉上一共縫合100多針,一張破碎的臉在等待著蘇醒的胡歌和他的事業(yè)。
事故發(fā)生后,由于胡歌的人氣頗高,引來了無數(shù)媒體的爭相報道,各種關于其傷情如何嚴重的炒作鋪天蓋地傳出,就連胡歌本人當時也覺得自己即將結束如日中天的演藝事業(yè)。

暫退并不是離開,只是換一種方式繼續(xù)
車禍之后的胡歌確實在之后很長一段時間消失在了公眾視線,但他去了哪里?是否決定過放棄繼續(xù)演藝事業(yè)?
在醫(yī)院進行了長時間的修復手術以后,胡歌的臉已經得到很好恢復,但在右眼的位置還是留下了明顯傷疤,這也是后來的胡歌或多或少會用發(fā)型的去掩蓋傷疤的位置的原因。
盡管傷疤不能被完美修復,但是胡歌卻很快從傷害中走出。

在那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胡歌幾乎暫停了所有演藝工作,開始遠赴各國各地旅行、攝影、求學,不斷豐富自己的內涵與才華,以戰(zhàn)勝娛樂圈的浮華。
他曾這樣表達自己當時的想法:車禍撞壞的不是我的臉,只是我的面具,如果皮囊難以修復,就用思想去裝滿它。

十二年后,胡歌在某檔節(jié)目中被再次問及那場車禍,他坦言那些年自己背負了很多的光環(huán),很多人知道自己從車禍中走了出來,自己受到了不虞之譽,但其實自己不希望被貼上那樣標簽。
作為老前輩的金庸先生也十分欣賞這樣一位有顏值、有實力更有自己思想的演員,所以曾親自手書十六字箴言相送:

有幸被愛,勇敢復出
2012年,胡歌決定開始逐漸回歸自己的事業(yè),但并不是影視行業(yè)。
2012年胡歌接到了賴聲川導演的邀請,參演了話劇《如夢之夢》。也許沒人比胡歌更能感受死亡,畢竟他就是在那里活過來的人,所以《如夢之夢》有關“生死”的主題實在太適合胡歌。

話劇某些時候比影視作品更需要演技,所以胡歌再一次得到了錘煉,不僅如此,還從這部話劇中更好領悟了生命的1意義,或許這才是他后來能在浮華的娛樂圈保持零緋聞的原因。
多年初心不改,一念變身梅郎
2015年,胡歌再一次在影視作品中亮相,這一次是《瑯琊榜》中的梅長蘇。
《瑯琊榜》的導演侯洪亮為了找到合適的演員,決定在網(wǎng)上向《瑯琊榜》的小說粉絲們征集男主演員的意向,而大批粉絲直言:這就是為胡歌量身定制的角色。

但胡歌聽說這又是古裝劇時毫不猶豫拒絕了畢竟自己的成名以及巔峰都是古裝劇,他其實更想走出自己的舒適區(qū),更多磨練自己的演技,但是在粉絲的強烈愿望下,他應邀了。
胡歌之所以是胡歌,那是因為有敬業(yè)的操守。在覺得接這部劇后,他深入閱讀了整部《瑯琊榜》小說,碰巧被書中梅長蘇一句:“我既然活了下來,便不會白白地活著。”深深打動。

2015年9月《瑯琊榜》正式播出,在苛刻的豆瓣上都能斬獲了9.4分的好成績,可想而知在當時是多么不同凡響的一部電視劇,而對于胡歌來說,這部劇也讓他突破了自我,曾經天真爛漫的李逍遙變成了《瑯琊榜》中能屈能伸的梅長蘇,從此“無胡歌不仙劍”后又盛傳“胡歌之后,再無梅郎”。

不僅如此,這部劇還獲獎無數(shù),胡歌憑借自己出色的演技一舉斬獲了金鷹獎和白玉蘭獎。
在領獎上臺后的時候,看得出胡歌眼淚幾乎飽含淚水與感動,深深向臺下的朋友與粉絲們鞠了一躬,然后走到李雪健老師面前,彎著腰在他耳邊輕聲說道:''受之有愧''。

如今再想起《仙劍》已是十五年前,曾經的“逍遙哥哥”仿佛已經歷經世事,但還是那個初心不改的少年。想起如今娛樂圈接二連三爆出的劣跡藝人,真心希望胡歌能永葆初心,繼續(xù)為粉絲與觀眾帶來更多優(yōu)秀作品。
對于胡歌這樣的優(yōu)秀藝人,大家有什么看法?歡迎評論區(qū)留言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