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要來說一些不討喜的話了,請真知棒見諒
張真源的《家》就要上演了,這是他公演的第一場音樂劇,女兒和我都是身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昨天看了一些為《家》籌措的應援活動。在劇院明確表示不支持花籃 燈牌等應援的情況下,張真源后援會包括各位大粉都執(zhí)意要按“愛豆”身份給足排面,準備了100個花籃… 可能我真是老了吧,實在不能理解為什么不能做到“分場合,有分寸”。更重要的是,我對“應援”的方式和意義越來越迷惑。 巴金先生的《家》雖不能算傳世之著作,但時至今日,仍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沒有受過教育的底層受難者鳴鳳只能用死捍衛(wèi)清白之身;而琴,卻敢于剪掉頭發(fā)沖出牢籠,像一線希望的火花,展露出對封建禮教的蔑視和爭取自由的氣魄! 如果我為張真源做應援,我會把100個花籃的錢捐給張桂梅,給邊遠山區(qū)的女孩子們一個沖出大山的機會! 百年前的覺慧,是最激進最具有批判與反抗意識的新青年;百年后的真知棒,為覺慧的扮演者張真源做出最具能量的應援! 鮮花易謝,勁草長青。很喜歡張真源十九歲生日“星火燎原”的概念,每一個真知棒都是一小簇火星,匯聚在一起,讓張真源星途人生的炬火更熱烈更璀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