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電商,我是如何和平臺小二成為朋友的。
做電商10來年,說實話,業(yè)績一般 , 算不上非常好的,也不算很差的。
不過,我比較自豪的一點,就是和很多平臺方的小二成為了朋友,幾年前認識的部分平臺對接負責人,還會偶爾一起擼擼串,吃吃燒烤。而這些人實際上早已經(jīng)和我沒有了什么業(yè)務往來。
實際上平臺方對于我們這些商家來說,就是屬于“甲方”,我也經(jīng)常聽到其他做運營的人說平臺方有多么多么難以接觸。
那么,我在日常溝通中,如何和平臺方對接人溝通的呢?下面是我這些年來的一些心得:
1. 走正道,有些事情不能做,這個是什么意思,懂的人都懂。
捷徑走了一次就想第二次,但是最終結果大概率是以悲劇收場,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
2. 對接中的一些建議
(1)對接初期,講清楚,你是誰,你們公司有多牛或者你有多牛。
無論是誰,總是喜歡和有實力的人合作,這就是現(xiàn)實。
你或許覺得你自己不牛,你們公司不牛,但是無論是你,還是的公司,總有閃光點吧,總有優(yōu)勢吧?把優(yōu)勢展示給他。如果都沒有,那......
(2)主動挖掘平臺對接人的需求。
再強調(diào)一次,不要做違法的事。
我這里說的需求,主要就是平臺方需要的是什么,對接人的考核指標是什么。
不過不要直接問對接人的考核指標,先不說這個是不是屬于不能告訴你的,也容易引起反感,但是可以旁敲側擊。而且平臺方的考核指標無非就是那么幾種,合作一段時間了,猜也能猜到。
(3)真的不要太見外,不要害怕問別人問題。
這個是很多才開始對接平臺方的時候,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
前面帶過一個助理,準備讓他做運營,在交接一段時間后,就出現(xiàn)了這個問題。
平臺方規(guī)則改變了,他搞不懂,他來問我。實際上我也搞不懂,因為是剛剛改變的。我問他為什么不直接問平臺方的對接人。
他告訴我:“這樣顯得不專業(yè)!”
我內(nèi)心很崩潰,真正的不專業(yè)難道不是不知道裝著知道嗎?正確的操作就是告訴別人,這個我不懂,我需要你幫助。
讓別人感覺到“被需要”,別人才有成就感。
(4)在小事上大方點,在底線上一定要堅守。
這個也是很多新人容易出現(xiàn)問題的一條。對接平臺,別人讓你報活動,實際上你也需要活動拉升業(yè)績,但是對接的時候經(jīng)常出現(xiàn)誤會,導致大家都不愉快。
類似的問題的處理方法我是怎么處理的呢,舉例說明一下。
例1:平臺方要求我某個產(chǎn)品報活動,要求報到xxx價格,xxx庫存。虧損太高,而且這個品又是個穩(wěn)定的品,后續(xù)不需要推,只計劃日常銷售怎么辦?
直接告訴他,你這個品就是日銷的,而且虧損嚴重做不了。不過到這里沒完,你需要找到對應的替代方案。比如,你可以把你后續(xù)規(guī)劃的推廣時可以虧損的新品發(fā)給他看看。
例2:平臺方有個小活動需要幾十庫存的0.01秒殺,平臺對接人找到了你,虧損不高,怎么辦。
實際上從短期來看,鐵定虧錢,因為沒有其他關聯(lián)的盈利點,但是你應該直接答應他,不要在這些小事上糾結。
(5)學會主動兜底。
實際上前幾天就出個這么個問題,主動找小二要了一場活動,小二很猶豫,因為這個活動涉及到他的考核指標,他覺得這個價格,很難跑到那么多訂單量。
那么我是如何說服他的呢?
直接告訴他,你給我上就行了,如果中途發(fā)現(xiàn)到不了這個單量,我兜底,我可以降價、可以加大直通車、我可以跑老客戶。
后面上了,活動數(shù)據(jù)并不怎么好,最后是靠降了點價格,用老客戶和直通車滿足考核標準的。
從我的角度來說,我這次活動虧了點錢,但是你覺得我這樣做了,下次我需要這樣的活動,平臺方會不會給我呢?
(6)學會資源置換。
以食品類目舉例,總會有一些滯銷貨,這種貨自己要銷售,難度高,虧損嚴重。
那么能不能換種方式用這些貨和平臺方換取資源呢?
比如,平臺方需要贈品引流,我就送那些我本來就賣不了多少錢的滯銷庫存,然后找平臺方要其他資源,帶動其他產(chǎn)品的銷售?
(7)多談談你對未來是怎么規(guī)劃的。
很多時候,溝通起來困難,主要原因就是雙方都不清楚對方的想法,不知道對方需要什么。
所以,多和別人談談你對這個項目的規(guī)劃很重要。
拿我來說,如果一個產(chǎn)品,我需要用到平臺方的資源,我就會在前期規(guī)劃的時候直接告訴他,這個品,我的目標是多少,我計劃怎么做,我可以在哪個階段投入多少錢,如果效果不好,我會在哪個階段停止。
如果這些規(guī)劃好了,平臺方在有合適的資源的時候肯定更容易考慮到你,平臺方后續(xù)要規(guī)劃活動之類的時候,在這個產(chǎn)品上,也不會提出那些你無法接受的要求。
今天想到的就是這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注我,了解一些運營的事兒。